連根帶梢的成語故事
拼音lián gēn dài shāo
基本解釋比喻事情的情節十分完整。
出處周立波《暴風驟雨》第二部:“蕭隊長笑著,對于這連根帶梢、清清楚楚的說法,他最喜歡。”
暫未找到成語連根帶梢 的典故!
更多成語出處和典故
※ 與(連根帶梢)相關的成語及歷史出處:
成語 | 歷史出處 |
---|---|
一字連城 | 《魏書·彭城王勰傳》:“黃門侍郎崔光讀暮春群臣應詔詩。至勰詩,高祖仍為之改一字……勰曰:‘臣聞《詩》三百,一言可蔽。今陛下賜刊一字,足以價等連城。’” |
一根一板 | |
一衣帶水 | 《南史 陳紀下 后主》:“隋文帝謂仆射高穎曰:‘我為百姓父母,豈可限一衣帶水不拯之乎?’” |
一迭連聲 | 清·石玉昆《三俠五義》第26回:“左右一迭連聲道:‘帶婦人,帶婦人。’那婦人卻動也不動。” |
上根大器 | |
不斷如帶 | 《新唐書 韓愈傳贊》:“自晉汔隋,老佛顯行,圣道不斷如帶。” |
不根之論 | 《漢書 嚴助傳》:“朔、皋不根持論,上頗俳優畜之。 |
不根之談 | 清 沈濤《交翠軒筆記》第四卷:“揚州有喜姓,俗言先本姓史,嫌與死同音,乃改為喜。此不根之談也。” |
不絕如帶 | 《史記 袁盎晁錯列傳》:“方呂后時,諸呂用事,擅相王。劉氏不絕如帶。” |
不解衣帶 | 東漢·班固《漢書·王莽傳》:“陽朔中,世父大將軍鳳病,莽侍疾,親嘗藥,亂首垢面,不解衣帶連月。” |
五星連珠 | 《竹書紀年》上卷:“鳳凰在庭,朱草生,嘉禾秀,甘露潤,醴泉出,日月如合璧,五星如連珠。” |
以點帶面 | 竺可楨《一年來的綜合考察》:“考慮全面布局,因此是點面結合,以點帶面。” |
價值連城 | 西漢 司馬遷《史記 廉頗藺相如列傳》:“趙惠文王時,得楚和氏璧。秦昭王聞之,使人遺趙王書,愿以十五城請易璧。” |
價等連城 | 《北史·彭城王勰傳》:“今陛下賜刊一字,足以價等連城。” |
價重連城 | 唐·韋莊《乞彩箋歌》:“也知價重連城璧,一紙萬金猶不惜。” |
兜肚連腸 | 魯迅《狂人日記》:“吃了幾筷,滑溜溜的不知道是魚是人,便把他兜肚連腸的吐出。” |
六根清凈 | 隋 隋煬帝《寶臺經藏愿文》:“五種法師,俱得六根清凈。” |
六根清靜 | 《法華經·法師功德品》:“以是功德,莊嚴六根,皆令清靜。” |
兵連禍接 | 孫中山《誥誡東江叛軍通令》:“數年以來,閩、粵、湘生民涂炭,曹吳二賊,實為禍首,近復啟釁浙奉,兵連禍接,本大元帥已明令諸將出師北伐。” |
兵連禍深 | 唐·陸贄《冬至大禮大赦制》:“兵連禍深,變起都邑,六師播蕩,九服震驚。” |
兵連禍結 | 東漢 班固《漢書 匈奴傳下》:“漢武帝選將練兵,約赍輕糧,深入遠戍,雖有克獲之功,胡輒報之;兵連禍結,三十馀年。” |
再實之木根必傷 | 南朝·宋·范嘩《后漢書·馬皇后紀》:“常觀富貴之家,祿位重疊,猶再實之木,其根必傷。” |
再實之根必傷 | 《淮南子 人間訓》:“再實之根必傷,掘藏之家必有殃。” |
冠袍帶履 | 清·曹雪芹《紅樓夢》第78回:“一個捧著文房四寶,一個捧著冠袍帶履。” |
分形連氣 | 北齊·顏之推《顏氏家訓·兄弟》:“兄弟者,分形連氣之人也。” |
分釵斷帶 | 晉 袁宏《后漢紀 靈帝紀上》:“婦人見去,當分釵斷帶。” |
切樹倒根 | |
刨樹搜根 | 清·文康《兒女英雄傳》第二十三回:“至于列公,聽這部書,也不過逢場作戲,看這部書,也不過走馬觀花。真個的,還把有用精神置之無用之地,費這閑心去刨樹搜根不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