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篇幅關(guān)系,只列出前 21 個啟的成語
成語 | 解釋 | 出處 |
---|---|---|
yīn yōu qǐ shèng殷憂啟圣 | 殷:深。深切的憂慮能啟發(fā)最高的智慧。 | 晉·劉琨《勸進表》:“或多難以固邦國,或殷憂以啟圣明。” |
chéng shàng qǐ xià承上啟下 | 承:承接;啟:引出;開始。承接上面的;并引出下面的。多指文章的結(jié)構(gòu)。也泛指把事業(yè)或?qū)W問接過來傳下去。 | 西漢 戴圣《禮記 曲禮上》“故君子戒慎”唐 孔穎達疏:“故,承上啟下之辭。” |
fā méng qǐ zhì發(fā)蒙啟滯 | 發(fā)蒙:啟發(fā)蒙昧;滯:不流通。啟發(fā)蒙昧,打通阻塞。 | 《宋書·武帝紀下》:“古之建國,教學(xué)為先,弘風(fēng)訓(xùn)世,莫當(dāng)于此,發(fā)蒙啟滯,咸必之。” |
chéng xiān qǐ hòu承先啟后 | 繼承前代的,啟發(fā)后代的。 | 清 王昶《湖海詩傳 尹繼善》:“文端公歷任封疆,晚歸臺閣,歲歷五十馀載,承先啟后,三代平章。” |
qǐ chǒng nà wǔ啟寵納侮 | 謂開寵端而招致侮慢。 | 春秋·魯·左丘明《左傳·定公元年》:“啟寵納侮,其此之謂也。” |
qǐ kuì zhèn lóng啟聵振聾 | 聵:耳聾。使耳聾的人都受到振動和醒悟。比喻用語言文字喚醒糊涂麻木的人,指力量強大。 | 清·鄧顯鶴《鄒君墓志銘》:“居德善俗,啟聵振聾,儒者之效,匪徒言說。” |
nán yǐ qǐ chǐ難于啟齒 | 啟齒:開口。話很難說出口。 | 明·馮夢龍《東周列國志》第22回:“欲告慶父,而難于啟齒,乃于門外號啕大哭。” |
jiǎo yān sī qǐ狡焉思啟 | 《左傳·成公八年》:“夫狡焉思啟封疆以利社稷者,何國蔑有?”謂懷貪詐之心圖謀侵人之國。后亦以“狡焉思肆”、“狡焉思逞”指懷貪詐之心妄圖逞其陰謀。 | 《左傳·成公八年》:“夫狡焉思啟封疆以利社稷者,何國蔑有?” |
kuǎn qǐ guǎ wén款啟寡聞 | 款啟:見識狹小。形容學(xué)問淺、見聞寡陋。 | 戰(zhàn)國·宋·莊周《莊子·達生》:“今休,款啟寡聞之民也。” |
shéng xiān qǐ hòu繩先啟后 | 繩:繼承,繼續(xù);啟:開創(chuàng),引出。繼承前人的,開創(chuàng)今后的。 | 宋·岳飛《題許虎侯像》:“至德顯忠,繩先啟后。” |
guāng qián qǐ hòu光前啟后 | 猶“光前裕后”。 | 明·王九思《繡停針·壽康對山太史》套曲:“名已就,子亦有。鳳毛麟角,光前啟后。” |
nán yǐ qǐ chǐ難以啟齒 | 啟齒:開口。話很難說出口。 | 明·馮夢龍《警世通言》第二卷:“所恨者新喪未久,況且女求于男,難以啟齒。” |
chéng qián qǐ hòu承前啟后 | 承:承接;啟:開創(chuàng)、開始。承接前面的;引出后面的。多用于事業(yè)、學(xué)問方面。也作“承先啟后。” | 明 朱國禎《涌幢小品 曾有菴贈文》:“公承前草創(chuàng),啟后規(guī)模,此之功德,垂之永永。” |
fā méng qǐ bì發(fā)蒙啟蔽 | 發(fā)蒙:啟發(fā)蒙昧;蔽:蒙蔽。啟發(fā)蒙昧。 | 明·李贄《答李見羅先生書》:“發(fā)蒙啟蔽,時或未省,而退實沉思。” |
yuán róng qǐ xíng元戎啟行 | 謂大軍出發(fā)。語本《詩·小雅·六月》:“元戎十乘,以先啟行。” | 語本《詩·小雅·六月》:“元戎十乘,以先啟行。” |
qǐ guì zhèn lóng啟瞶振聾 | 比喻喚醒糊涂與麻木不仁者。 | |
zhèn lóng qǐ kuì振聾啟聵 | 聵:耳聾。使耳聾的人都受到振動和醒悟。比喻用語言文字喚醒糊涂麻木的人,指力量強大。 | 李六如《六十年的變遷》第六章:“創(chuàng)辦一個《民心日報》,想在輿論方面,多做些振聾啟聵的工作。” |
bù fèn bù qǐ不憤不啟 | 憤:心里想弄明白而還不明白。啟:啟發(fā)。指不到學(xué)生們想弄明白而還沒有弄明白時,不去啟發(fā)他。這是孔子的教學(xué)方法。 | 《論語·述而》:“不憤不啟,不悱不發(fā)。” |
chù hūn qǐ shèng黜昏啟圣 | 貶退昏庸,開啟圣明。 | 《南史·謝靈運傳論》:“謝晦以佐命之功,當(dāng)顧托之重,殷憂在日,黜昏啟圣,于社稷之計,蓋為大矣。” |
bù huáng qǐ chǔ不遑啟處 | 沒有閑暇的時間過安寧的日子。指忙于應(yīng)付繁重或緊急的事務(wù)。 | 《詩經(jīng) 小雅 采薇》:“王事靡盬,不遑啟處。”漢 韓嬰《韓詩外傳》卷四:“匹夫百畝一室,不遑啟處,無所移之也。” |
qǐ xiū xīng róng啟羞興戎 | 啟:開;戎:戰(zhàn)爭。因說話不謹慎而招致羞辱挑起事端。 | 清·吳趼人《俏皮話·手足》:“惟口終日無所事事,或大言不慚,或空談無補;甚或啟羞興戎,為全體之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