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草
[明代]:楊基
嫩綠柔香遠更濃,春來無處不茸茸。
六朝舊恨斜陽里,南浦新愁細雨中。
近水欲迷歌扇綠,隔花偏襯舞裙紅。
平川十里人歸晚,無數牛羊一笛風。
嫩綠柔香遠更濃,春來無處不茸茸。
六朝舊恨斜陽裡,南浦新愁細雨中。
近水欲迷歌扇綠,隔花偏襯舞裙紅。
平川十裡人歸晚,無數牛羊一笛風。
“春草”譯文及注釋
譯文
春天來了,到處是一片蔥蘢的綠色,柔嫩的芳草,散發出陣陣清香,極目眺望,只見越往遠處,草色越是濃密。
想起六朝舊恨,南浦送別的場景。再回到眼前的景物,在迷離的草色中。
水邊的春草和野花都似乎變成了當年的歌扇和舞裙,當年的歌扇和舞裙化作了今日的春草和野花。
平川十里,牧入暮歸,在茫茫的草色中,只見無數牛羊在慢慢蠕動,晚風習習,傳來一陣陣悠揚的笛聲。
注釋
茸茸:茂盛的樣子。
六朝:歷史上吳、東晉、宋、齊、梁、陳皆建都與南京,因此稱為六朝。
南浦:泛指水濱。后多指以送別之處。
歌扇:唱歌時用的扇子。
參考資料:
1、馬博士教育網.春草
“春草”鑒賞
賞析
《春草》是楊基的代表作,寫于南京。融融春輝,激起了詩人對生命意義的沉思。卻又寓情于景,自然流出,不著痕跡。
首聯“嫩綠柔香遠更濃,春來無處不茸茸”,以寫實領起,春天來了,到處是一片蔥蘢的綠色。柔嫩的芳草,散發出陣陣清香,沁人肺腑。極目眺望,只見越往遠處,草色越是濃密,仿佛整個宇宙都浸透了濃濃的春意。此時此地,游子的心情又是如何呢?
頷聯“六朝舊恨斜陽里,南浦新愁細雨中”,翻空。寫出兩種不同的愁滋味。上句有芳草斜陽想起六朝舊恨,與唐代詩人韋莊的名句“江雨霏霏江草齊,六朝如夢鳥空啼”(《臺城》)出于同一機抒。下句由細雨春草想起南浦傷別。這兩句一句吊古,一句傷別,情景不同,卻都是因春草惹起的愁思,隱含了詩人對人生的感慨,立意恰與李白《憶秦娥》同。
“近水欲迷歌扇綠,隔花偏襯舞裙紅”頸聯回想到眼前景物,在迷離的草色中,我們仍可看出六朝煙花歌舞的痕跡。在詩人眼里,水邊的春草和野花似乎都變成了當年的歌扇和舞裙,當年的歌扇和舞裙又化作了今日的春草和野花。歷史與現實奇妙地交織在一起,構成一部夢幻般的圖畫。
“平川十里人歸晚,無數牛羊一笛風”,結尾兩句翻出新意,平川十里,牧入暮歸,在茫茫的草色中,只見無數牛羊在慢慢蠕動,晚風習習,傳來一陣陣悠揚的笛聲。六朝舊夢已完全隱去,代之而起的是一幅充滿了田園氣息的牧人晚歸圖。
從整體上了。這首詩以春草為題,借題發揮,寫出了詩人對生命意義哲理性審視,以及他對理想生活方式的朦朧追求,同時,又筆筆緊扣主題,幾乎每一句都有春草的風情在搖曳,意境雋永,余韻不絕,不失為寫景詠物詩中的珍品。
明代·楊基的簡介

楊基(1326~1378)元末明初詩人。字孟載,號眉庵。原籍嘉州(今四川樂山),大父仕江左,遂家吳中(今浙江湖州),“吳中四杰”之一。元末,曾入張士誠幕府,為丞相府記室,后辭去。明初為滎陽知縣,累官至山西按察使,后被讒奪官,罰服勞役。死于工所。楊基詩風清俊纖巧,其中五言律詩《岳陽樓》境界開闊,時人稱楊基為“五言射雕手”。少時曾著《論鑒》十萬余言。又于楊維楨席上賦《鐵笛》詩,當時維楨已成名流,對楊基倍加稱賞:“吾意詩境荒矣,今當讓子一頭地。”楊基與高啟、張羽、徐賁為詩友,時人稱為“吳中四杰”。
...〔
? 楊基的詩(7篇)〕
魏晉:
陶淵明
在昔聞南畝,當年竟未踐。
屢空既有人,春興豈自免。
夙晨裝吾駕,啟涂情己緬。
鳥弄歡新節,泠風送馀善。
寒竹被荒蹊,地為罕人遠;
是以植杖翁,悠然不復返。
即理愧通識,所保詎乃淺。
先師有遺訓,憂道不憂貧。
瞻望邈難逮,轉欲志長勤。
秉耒歡時務,解顏勸農人。
平疇交遠風,良苗亦懷新。
雖未量歲功,既事多所欣。
耕種有時息,行者無問津。
日入相與歸,壺漿勞近鄰。
長吟掩柴門,聊為隴畝民。
在昔聞南畝,當年竟未踐。
屢空既有人,春興豈自免。
夙晨裝吾駕,啟塗情己緬。
鳥弄歡新節,泠風送馀善。
寒竹被荒蹊,地為罕人遠;
是以植杖翁,悠然不複返。
即理愧通識,所保詎乃淺。
先師有遺訓,憂道不憂貧。
瞻望邈難逮,轉欲志長勤。
秉耒歡時務,解顔勸農人。
平疇交遠風,良苗亦懷新。
雖未量歲功,既事多所欣。
耕種有時息,行者無問津。
日入相與歸,壺漿勞近鄰。
長吟掩柴門,聊為隴畝民。
唐代:
儲光羲
蒲葉日已長,杏花日已滋。
老農要看此,貴不違天時。
迎晨起飯牛,雙駕耕東菑。
蚯蚓土中出,田烏隨我飛。
群合亂啄噪,嗷嗷如道饑。
我心多惻隱,顧此兩傷悲。
撥食與田烏,日暮空筐歸。
親戚更相誚,我心終不移。
蒲葉日已長,杏花日已滋。
老農要看此,貴不違天時。
迎晨起飯牛,雙駕耕東菑。
蚯蚓土中出,田烏隨我飛。
群合亂啄噪,嗷嗷如道饑。
我心多惻隱,顧此兩傷悲。
撥食與田烏,日暮空筐歸。
親戚更相誚,我心終不移。
唐代:
溫庭筠
路分蹊石夾煙叢,十里蕭蕭古樹風。
出寺馬嘶秋色里,向陵鴉亂夕陽中。
竹間泉落山廚靜,塔下僧歸影殿空。
猶有南朝舊碑在,恥將興廢問休公。
路分蹊石夾煙叢,十裡蕭蕭古樹風。
出寺馬嘶秋色裡,向陵鴉亂夕陽中。
竹間泉落山廚靜,塔下僧歸影殿空。
猶有南朝舊碑在,恥將興廢問休公。
宋代:
米芾
云間鐵甕近青天,縹緲飛樓百尺連。
三峽江聲流筆底,六朝帆影落樽前。
幾番畫角催紅日,無事滄州起白煙。
忽憶賞心何處是?春風秋月兩茫然。
雲間鐵甕近青天,縹緲飛樓百尺連。
三峽江聲流筆底,六朝帆影落樽前。
幾番畫角催紅日,無事滄州起白煙。
忽憶賞心何處是?春風秋月兩茫然。
明代:
曾棨
廣陵城里昔繁華,煬帝行宮接紫霞。
玉樹歌殘猶有曲,錦帆歸去已無家。
樓臺處處迷芳草,風雨年年怨落花。
最是多情汴堤柳,春來依舊帶棲鴉!
廣陵城裡昔繁華,煬帝行宮接紫霞。
玉樹歌殘猶有曲,錦帆歸去已無家。
樓臺處處迷芳草,風雨年年怨落花。
最是多情汴堤柳,春來依舊帶棲鴉!
唐代:
宋之問
鷲嶺郁岧峣,龍宮鎖寂寥。
樓觀滄海日,門對浙江潮。
桂子月中落,天香云外飄。
捫蘿登塔遠,刳木取泉遙。
霜薄花更發,冰輕葉未凋。
夙齡尚遐異,搜對滌煩囂。
待入天臺路,看余度石橋。
鷲嶺郁岧峣,龍宮鎖寂寥。
樓觀滄海日,門對浙江潮。
桂子月中落,天香雲外飄。
捫蘿登塔遠,刳木取泉遙。
霜薄花更發,冰輕葉未凋。
夙齡尚遐異,搜對滌煩囂。
待入天臺路,看餘度石橋。
宋代:
蘇軾
分攜如昨。人生到處萍飄泊。偶然相聚還離索。多病多愁,須信從來錯。
尊前一笑休辭卻。天涯同是傷淪落。故山猶負平生約。西望峨嵋,長羨歸飛鶴。
分攜如昨。人生到處萍飄泊。偶然相聚還離索。多病多愁,須信從來錯。
尊前一笑休辭卻。天涯同是傷淪落。故山猶負平生約。西望峨嵋,長羨歸飛鶴。
宋代:
陳克
綠蕪墻繞青苔院,中庭日淡芭蕉卷。蝴蝶上階飛,烘簾自在垂。
玉鉤雙語燕,寶甃楊花轉。幾處簸錢聲,綠窗春睡輕。
綠蕪牆繞青苔院,中庭日淡芭蕉卷。蝴蝶上階飛,烘簾自在垂。
玉鈎雙語燕,寶甃楊花轉。幾處簸錢聲,綠窗春睡輕。
五代:
顧敻
楊柳舞風,輕惹春煙殘雨。杏花愁,鶯正語,畫樓東。
錦屏寂寞思無窮,還是不知消息。鏡塵生,珠淚滴,損儀容。
楊柳舞風,輕惹春煙殘雨。杏花愁,鶯正語,畫樓東。
錦屏寂寞思無窮,還是不知消息。鏡塵生,珠淚滴,損儀容。
魏晉:
陶淵明
天道幽且遠,鬼神茫昧然。
結發念善事,僶俛六九年。
弱冠逢世阻,始室喪其偏。
炎火屢焚如,螟蜮恣中田。
風雨縱橫至,收斂不盈廛。
夏日長抱饑,寒夜無被眠。
造夕思雞鳴,及晨愿烏遷。
在己何怨天,離憂凄目前。
吁嗟身后名,于我若浮煙。
慷慨獨悲歌,鍾期信為賢。
天道幽且遠,鬼神茫昧然。
結發念善事,僶俛六九年。
弱冠逢世阻,始室喪其偏。
炎火屢焚如,螟蜮恣中田。
風雨縱橫至,收斂不盈廛。
夏日長抱饑,寒夜無被眠。
造夕思雞鳴,及晨願烏遷。
在己何怨天,離憂凄目前。
籲嗟身後名,于我若浮煙。
慷慨獨悲歌,鍾期信為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