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暮西園
[明代]:高啟
綠池芳草滿晴波,春色都從雨里過。
知是人家花落盡,菜畦今日蝶來多。
綠池芳草滿晴波,春色都從雨裡過。
知是人家花落盡,菜畦今日蝶來多。
“春暮西園”譯文及注釋
譯文
在綠水盈盈、芳草萋萋的美景里,春天的美麗的光景仿佛快要從春雨中走過的樣子。
而在這暮春時節里雖然農人家的話快要落盡了,但菜畦地里今天來的蝴蝶分外的多。
注釋
晴波:陽光下的水波。
“春暮西園”鑒賞
簡析
這首《春暮西園》詩是“明初詩文三大家”之一、并有“明代詩人之冠”美譽的詩人高啟的作品。此詩曾作為詩歌鑒賞題的材料出現在2011年普通高等學校招生全國統一考試湖南卷的語文試題中。
從詩題可以看出這是一首田園詩,寫的是晚春時景。首句“綠池芳草滿晴波”,“綠”、“芳”,從視覺和嗅覺兩個角度描繪了綠水盈盈、芳草萋萋的春天美景,“晴波”即陽光,“滿”字形象地寫出陽光灑滿水池的景象。次句“春色都從雨里過”,點明春天的氣候特點以及春色將盡的情景,從春天的多雨更襯托出陽光的可貴。
第三句“知是人家花落盡”,“花落盡”進一步說明已是暮春時節,“知”字表明“花落盡”是作者的推測,為虛寫。末句“菜畦今日蝶來多”暗點西園,詩人不因春光逝去而感傷,而是描寫“蝶來多”,寫出盡管春盡,但仍充滿生機和盎然情趣。
全詩語言清新自然,通暢流轉,意象動靜皆備,豐富唯美,寫景狀物虛實相生,形象地表現了作者對美好的田園生活的喜愛之情。
明代·高啟的簡介

高啟(1336-1373)漢族,江蘇蘇州人,元末明初著名詩人,與楊基、張羽、徐賁被譽為“吳中四杰”,當時論者把他們比作“明初四杰”,又與王行等號“北郭十友”。字季迪,號槎軒,平江路(明改蘇州府)長洲縣(今江蘇省蘇州市)人;洪武初,以薦參修《元史》,授翰林院國史編修官,受命教授諸王。擢戶部右侍郎。蘇州知府魏觀在張士誠宮址改修府治,獲罪被誅。高啟曾為之作《上梁文》,有“龍蟠虎踞”四字,被疑為歌頌張士誠,連坐腰斬。有《高太史大全集》、《鳧藻集》等。
...〔
? 高啟的詩(16篇)〕
清代:
納蘭性德
春云吹散湘簾雨,絮黏蝴蝶飛還住。人在玉樓中,樓高四面風。
柳煙絲一把,暝色籠鴛瓦。休近小闌干,夕陽無限山。
春雲吹散湘簾雨,絮黏蝴蝶飛還住。人在玉樓中,樓高四面風。
柳煙絲一把,暝色籠鴛瓦。休近小闌幹,夕陽無限山。
清代:
納蘭性德
誰道陰山行路難。風毛雨血萬人歡。松梢露點沾鷹紲,蘆葉溪深沒馬鞍。
依樹歇,映林看。黃羊高宴簇金盤。蕭蕭一夕霜風緊,卻擁貂裘怨早寒。
誰道陰山行路難。風毛雨血萬人歡。松梢露點沾鷹紲,蘆葉溪深沒馬鞍。
依樹歇,映林看。黃羊高宴簇金盤。蕭蕭一夕霜風緊,卻擁貂裘怨早寒。
唐代:
韓偓
辛夷才謝小桃發,蹋青過后寒食前,
四時最好是三月,一去不回唯少年。
吳國地遙江接海,漢陵魂斷草連天。
新愁舊恨真無奈,須就鄰家甕底眠。
辛夷才謝小桃發,蹋青過後寒食前,
四時最好是三月,一去不回唯少年。
吳國地遙江接海,漢陵魂斷草連天。
新愁舊恨真無奈,須就鄰家甕底眠。
唐代:
韋應物
前舟已眇眇,欲渡誰相待?
秋山起暮鐘,楚雨連滄海。
風波離思滿,宿昔容鬢改。
獨鳥下東南,廣陵何處在?
前舟已眇眇,欲渡誰相待?
秋山起暮鐘,楚雨連滄海。
風波離思滿,宿昔容鬢改。
獨鳥下東南,廣陵何處在?
清代:
王士禎
揚子秋殘暮雨時,笛聲雁影共迷離。
重來三月青山道,一片風帆萬柳絲。
揚子秋殘暮雨時,笛聲雁影共迷離。
重來三月青山道,一片風帆萬柳絲。
明代:
高啟
渡水復渡水,看花還看花。
春風江上路,不覺到君家。
渡水複渡水,看花還看花。
春風江上路,不覺到君家。
南北朝:
謝靈運
朝搴苑中蘭,畏彼霜下歇。
暝還云際宿,弄此石上月。
鳥鳴識夜棲,木落知風發。
異音同致聽,殊響俱清越。
妙物莫為賞,芳醑誰與伐?
美人竟不來,陽阿徒晞發。
朝搴苑中蘭,畏彼霜下歇。
暝還雲際宿,弄此石上月。
鳥鳴識夜棲,木落知風發。
異音同緻聽,殊響俱清越。
妙物莫為賞,芳醑誰與伐?
美人竟不來,陽阿徒晞發。
宋代:
陳與義
一自胡塵入漢關,十年伊洛路漫漫。
青墩溪畔龍鐘客,獨立東風看牡丹。
一自胡塵入漢關,十年伊洛路漫漫。
青墩溪畔龍鐘客,獨立東風看牡丹。
南北朝:
謝靈運
宵濟漁浦潭,旦及富春郭。
定山緬云霧,赤亭無淹薄。
溯流觸驚急,臨圻阻參錯。
亮乏伯昏分,險過呂梁壑。
洊至宜便習,兼山貴止托。
平生協幽期,淪躓困微弱。
久露干祿請,始果遠游諾。
宿心漸申寫,萬事俱零落。
懷抱既昭曠,外物徒龍蠖。
宵濟漁浦潭,旦及富春郭。
定山緬雲霧,赤亭無淹薄。
溯流觸驚急,臨圻阻參錯。
亮乏伯昏分,險過呂梁壑。
洊至宜便習,兼山貴止托。
平生協幽期,淪躓困微弱。
久露幹祿請,始果遠遊諾。
宿心漸申寫,萬事俱零落。
懷抱既昭曠,外物徒龍蠖。
唐代:
白居易
弄石臨溪坐,尋花繞寺行。
時時聞鳥語,處處是泉聲。
弄石臨溪坐,尋花繞寺行。
時時聞鳥語,處處是泉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