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小娘歌十首(選二)
[金朝]:元好問
其 一
山無洞穴水無船,單騎驅人動數千;
直使今年留得在,更教何處過明年。
其 二
雁雁相送過河來,人歌人哭雁聲哀;
雁到秋來卻南去,南人北渡幾時回!
其 一
山無洞穴水無船,單騎驅人動數千;
直使今年留得在,更教何處過明年。
其 二
雁雁相送過河來,人歌人哭雁聲哀;
雁到秋來卻南去,南人北渡幾時回!
金朝·元好問的簡介

元好問,字裕之,號遺山,太原秀容(今山西忻州)人;系出北魏鮮卑族拓跋氏,元好問過繼叔父元格;七歲能詩,十四歲從學郝天挺,六載而業成;興定五年(1221)進士,不就選;正大元年(1224 ),中博學宏詞科,授儒林郎,充國史院編修,歷鎮平、南陽、內鄉縣令。八年(1231)秋,受詔入都,除尚書省掾、左司都事,轉員外郎;金亡不仕,元憲宗七年卒于獲鹿寓舍;工詩文,在金元之際頗負重望;詩詞風格沉郁,并多傷時感事之作。其《論詩》絕句三十首在中國文學批評史上頗有地位;作有《遺山集》又名《遺山先生文集》,編有《中州集》。
...〔
? 元好問的詩(100篇)〕
金朝:
元好問
其 一
山無洞穴水無船,單騎驅人動數千;
直使今年留得在,更教何處過明年。
其 二
雁雁相送過河來,人歌人哭雁聲哀;
雁到秋來卻南去,南人北渡幾時回!
其 一
山無洞穴水無船,單騎驅人動數千;
直使今年留得在,更教何處過明年。
其 二
雁雁相送過河來,人歌人哭雁聲哀;
雁到秋來卻南去,南人北渡幾時回!
明代:
楊繼盛
浩氣還太虛,丹心照千古。
生平未報國,留作忠魂補。
浩氣還太虛,丹心照千古。
生平未報國,留作忠魂補。
明代:
高攀龍
心同流水凈,身與白云輕。
寂寂深山暮,微聞鐘磬聲。
心同流水淨,身與白雲輕。
寂寂深山暮,微聞鐘磬聲。
清代:
袁枚
愛好由來下筆難,一詩千改始心安。
阿婆還似初笄女,頭未梳成不許看。
愛好由來下筆難,一詩千改始心安。
阿婆還似初笄女,頭未梳成不許看。
明代:
袁凱
江水三千里,家書十五行。
行行無別語,只道早還鄉。
江水三千裡,家書十五行。
行行無別語,隻道早還鄉。
南北朝:
陶弘景
山中何所有,嶺上多白云。
只可自怡悅,不堪持贈君。
山中何所有,嶺上多白雲。
隻可自怡悅,不堪持贈君。
明代:
李東陽
莫將畫竹論難易,剛道繁難簡更難。
君看蕭蕭只數葉,滿堂風雨不勝寒。
莫將畫竹論難易,剛道繁難簡更難。
君看蕭蕭隻數葉,滿堂風雨不勝寒。
南北朝:
范云
江干遠樹浮,天末孤煙起。
江天自如合,煙樹還相似。
滄流未可源,高帆去何已。
江幹遠樹浮,天末孤煙起。
江天自如合,煙樹還相似。
滄流未可源,高帆去何已。
南北朝:
庾信
玉關道路遠,金陵信使疏。
獨下千行淚,開君萬里書。
玉關道路遠,金陵信使疏。
獨下千行淚,開君萬裡書。
清代:
袁枚
莫唱當年長恨歌,人間亦自有銀河。
石壕村里夫妻別,淚比長生殿上多。
莫唱當年長恨歌,人間亦自有銀河。
石壕村裡夫妻別,淚比長生殿上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