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松源晨炊漆公店六首·其三”譯文及注釋
譯文
后山阻隔住了水,水便向東奔涌而去。到了前山后,卻被前山又一次阻隔,從而向西流去。
說水柔和,沒有脾氣,但是你聽水湍急時,聲音似怒了一般,水緩慢時,聲音卻又讓人感覺悲涼。
注釋
松源、漆公店:地名,當今在今皖南山區(在今江西弋陽與余江之間)。
晨炊:早餐,做早飯,也指清晨起來做早餐。
勒:約束。
馳:疾行。
性氣:性情脾氣。
“過松源晨炊漆公店六首·其三”鑒賞
賞析
這是楊萬里寫的山溪的組詩。這不僅是一幅幅奇妙的山水畫,而且也是作者的行跡圖,大抵是從樂平入弋陽,過芙蓉渡,晨炊橫塘,午憩馬家店,再至松源。
這首詩表面是寫溪水性情,實際是借物抒情,表達作者對自由的追求。溪水像奔馬一般,自由自在地向東急馳,生命得以活躍,多么愜意神爽。不料像奔馳的駿馬被勒住馬韁一樣,“前山”硬逼溪水向西徹底改變方向,橫殺志向,使得一向性情溫柔的溪水發怒。
此時急聲變成了怒吼,反抗之情躍然紙上。溪水要求急速放開束縛,山卻橫阻無情,幾經斗爭,水速減慢了。這緩慢的水聲像是發出不被理解的悲嘆。作者抓住水速的急緩,抒寫自己向往自由的情懷,獨出機杼。
創作背景
楊萬里一生力主抗戰,反對屈膝投降,所以一直不得重用。宋孝宗登基后,便被外放做官。宋光宗紹熙元年(1190)十一月,楊萬里以直龍圖閣出為江東轉運副使,權領淮西、江東軍馬錢糧,治所在建康(今江蘇南京)。紹熙三年(1192)八月,改知贛州,不赴,乞祠。《過松源晨炊漆公店六首》這組詩第六首中“政是行人腸斷時,子規得得向人啼”與《午憩馬家店》中“生衣兼草靸,年例試春風”正相合,既稱“年例”(每年如此),可知非紹熙二年事,當作于紹熙三年春,詩人時年六十六歲。他外出途經松源時,見群山環繞,感慨不已,于是寫下《過松源晨炊漆公店六首》這組詩。本篇收在《江東集》,原為六首,這是第三首,是紹熙三年(1192)詩人在建康江東轉運副使任上外出紀行之作。松源、漆公店,當在今皖南山區。
楊萬里簡介
宋代·楊萬里的簡介

楊萬里,字廷秀,號誠齋,男,漢族。吉州吉水(今江西省吉水縣)人。南宋杰出詩人,與尤袤、范成大、陸游合稱南宋“中興四大詩人”、“南宋四大家”。
...〔? 楊萬里的詩(19篇)〕猜你喜歡
九歌·河伯
與女游兮九河,沖風起兮橫波。
乘水車兮荷蓋,駕兩龍兮驂螭。
登昆侖兮四望,心飛揚兮浩蕩。
日將暮兮悵忘歸,惟極浦兮寤懷。
魚鱗屋兮龍堂,紫貝闕兮珠宮。
靈何為兮水中?乘白黿兮逐文魚,
與女游兮河之渚,流澌紛兮將來下。
子交手兮東行,送美人兮南浦。
波滔滔兮來迎,魚鱗鱗兮媵予。
八月十五日看潮五絕
定知玉兔十分圓,化作霜風九月寒。
寄語重門休上鑰,夜潮流向月中看。
萬人鼓噪懾吳儂,猶似浮江老阿童。
欲識潮頭高幾許?越山渾在浪花中。
江邊身世兩悠悠,久與滄波共白頭。
造物亦知人易老,故叫江水向西流。
吳兒生長狎濤淵,冒利輕生不自憐。
東海若知明主意,應教斥鹵變桑田。
江神河伯兩醯雞,海若東來氣吐霓。
安得夫差水犀手,三千強弩射潮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