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詩文 > 陳與義的詩 > 巴丘書事

      巴丘書事

      [宋代]:陳與義

      三分書里識巴丘,臨老避胡初一游。

      晚木聲酣洞庭野,晴天影抱岳陽樓。

      四年風露侵游子,十月江湖吐亂洲。

      未必上流須魯肅,腐儒空白九分頭。


      “巴丘書事”譯文及注釋

      譯文

      我在《三國志》里早就認識了邊防重鎮巴丘,而今年歲老邁,只因避難才得以初次一游。

      聽到寒風吹刮樹木的颯颯聲響充滿了廣闊的洞庭原野,又見慘淡的日光籠罩著岳陽樓。

      四年來的風餐露宿、輾轉奔波使我的生活飽受侵擾;已到十月,洞庭水落,吐出了縱橫錯落的沙洲。

      唉,朝廷未必會派魯肅這樣的良將鎮守上游,我這個書呆子卻空自焦急幾乎全白了頭。

      注釋

      巴丘:今湖南岳陽,歷代兵家戰略要地。

      三分書:即《三國志》,記載魏蜀吳三國鼎立的故事。

      胡:指金人。

      晚木:秋冬的樹木。

      影:指日光。

      吐亂洲:秋冬之際,洞庭湖水落,湖中露出許多不規則的沙洲。

      上流:三國吳的主要領地在長江下游,巴丘對它來說,乃是上流。

      須魯肅:因蜀將關羽鎮守荊州,吳使魯肅以萬人屯巴丘,與關羽對抗。魯肅:三國時期東吳戰略家,周瑜死后繼任都督,統領軍馬。

      腐儒:迂腐的讀書人,詩人自我嘲諷之詞。

      “巴丘書事”鑒賞

      賞析

      詩中首聯以《三國志》起首,奠定詠史的基調;頷聯描寫眼前之景,寫得氣象開闊;頸聯感慨自己政治上坎坷漂泊的際遇;尾聯反用孫權使魯肅屯巴丘事,表達內心的情感。全詩沉郁蘊藉,委婉曲折地表達了詩人的憂國之情和報國之志。

      首句“三分書里識巴丘”引用《三國志》說明巴丘的重要,為題目“書事”打下埋伏。詩人讀《三國志》時就認識巴丘的重要,總想能親臨其地。緊接“臨老避胡初一游”,句中“避胡”二字使此次之游充滿辛酸。胡指金人,自不待言。自然是初游,接下即寫所見景色及感受。

      “晚木聲酣洞庭野,晴天影抱岳陽樓”,上句寫秋冬風急天高的聲勢,“酣”字用得活,這句是耳聞,寫聲。下句寫眼中所見,視線由廣闊的洞庭野收至岳陽樓。“抱”字也用得活,這句是目睹,寫色。上句給讀者一種動亂危迫的感覺,而下句卻表現日影緊抱岳陽樓這一洞庭野的中心景點,又使讀者從動亂中透出一線安定的希望。兩句相連,使讀者從景色引起更多的聯想。

      第五句“四年風露侵游子”接“臨老避胡”而來,詩人從宣和七年(1125年)離京師到陳留,因金人入攻,輾轉奔波,已經四個年頭,“風露”二字既是自然界的風餐露宿,也含有政治上挫折和敵騎侵擾。“十月江湖吐亂洲”寫洞庭水落,湖里出現七大八小的沙洲。“吐”字用得生動險勁,“洲”上著一“亂”字,也隱寓世亂之感。

      尾聯“未必上流須魯肅,腐儒空白九分頭”值得玩味,表面上是反用孫權使魯肅屯巴丘事。巴丘處在東吳的上游,是邊防要地,須得魯肅這樣的良將,方能把守。表面是說,現在未必需要魯肅這樣的人鎮守上游,自己是書呆子。卻為上游無人而急得頭發幾乎全白了,但是“空”急無補于事,從結構上是回應首句。可是細細琢磨,這兩句大有文章。題目是《巴丘書事》,卻沒有寫出什么事,原來所謂“書事”,就是讓讀者從這尾聯中去體會。這年七月,抗金老將宗澤在開封連呼三聲“渡河”,氣憤而死。這是因為宋高宗采取逃跑政策,不敢親冒矢石,北復中原。《三國志》寫周瑜至巴丘病重,上書孫權舉魯肅以自代。這里暗以周瑜比宗澤之死,但朝廷不知起用魯肅這樣“智略足任”的人才,言外之意,隱然有以魯肅自負的味道。但不便明說,所以隱約其詞,說“未必”,說“空白”,都該從反面理會。又怕讀者不易理解自己的苦心,所以題中著“書事”二字,使讀者聯系當時形勢,思索得之。宗澤死在七月,但消息傳到流亡中的陳與義耳中,已是十月,所以詩人用“書事”二字以為暗示,使讀者探索其難言之隱,憂國之情躍然紙上。

      這首詩抒寫亂離,憂心國事;首尾呼應,中間兩聯意境雄闊,對仗精妙而又富于變化,“酣”“抱”“侵”“吐”四字,尤精彩、生動,聲調,音節,洪亮、沉著。全詩由敘事起,中間寓情于景,最后以議論、感嘆收結。聲情跌宕,氣韻雄深。

      創作背景

      公元1128年(建炎二年)十月,金兵侵擾徐州、泗州、揚州等地,宋高宗趙構棄揚州,奔鎮江、秀州,最后抵杭州。詩人從鄧州避難來到巴丘。面對江山形勝,心中感慨,于是寫下這首詩。

      陳與義簡介

      宋代·陳與義的簡介

      陳與義

      陳與義(1090-1138),字去非,號簡齋,漢族,其先祖居京兆,自曾祖陳希亮遷居洛陽,故為宋代河南洛陽人(現在屬河南)。他生于宋哲宗元祐五年(1090年),卒于南宋宋高宗紹興八年(1138年)。北宋末,南宋初年的杰出詩人,同時也工于填詞。其詞存于今者雖僅十余首,卻別具風格,尤近于蘇東坡,語意超絕,筆力橫空,疏朗明快,自然渾成,著有《簡齋集》。

      ...〔? 陳與義的詩(11篇)

      猜你喜歡

      巴丘書事

      宋代陳與義

      三分書里識巴丘,臨老避胡初一游。

      晚木聲酣洞庭野,晴天影抱岳陽樓。

      四年風露侵游子,十月江湖吐亂洲。

      未必上流須魯肅,腐儒空白九分頭。


      北來人二首·其二

      宋代劉克莊

      十口同離仳,今成獨雁飛。

      饑鋤荒寺菜,貧著陷蕃衣。

      甲第歌鐘沸,沙場探騎稀。

      老身閩地死,不見翠鑾歸。


      田上

      唐代崔道融

      雨足高田白,披蓑半夜耕。

      人牛力俱盡,東方殊未明。


      詠煤炭

      明代于謙

      鑿開混沌得烏金,藏蓄陽和意最深。

      爝火燃回春浩浩,洪爐照破夜沉沉。

      鼎彝元賴生成力,鐵石猶存死后心。

      但愿蒼生俱飽暖,不辭辛苦出山林。


      田家

      唐代聶夷中

      父耕原上田,子劚山下荒。

      六月禾未秀,官家已修倉。


      與史郎中欽聽黃鶴樓上吹笛

      唐代李白

      一為遷客去長沙,西望長安不見家。

      黃鶴樓中吹玉笛,江城五月落梅花。


      擬古九首

      魏晉陶淵明

      榮榮窗下蘭,密密堂前柳。

      初與君別時,不謂行當久。

      出門萬里客,中道逢嘉友。

      未言心相醉,不在接杯酒。

      蘭枯柳亦衰,遂令此言負。

      多謝諸少年,相知不忠厚。

      意氣傾人命,離隔復何有?

      辭家夙嚴駕,當往至無終。

      問君今何行?非商復非戎。

      聞有田子泰,節義為士雄。

      斯人久已死,鄉里習其風。

      生有高世名,既沒傳無窮。

      不學狂馳子,直在百年中。

      仲春遘時雨,始雷發東隅。

      眾蟄各潛駭,草木縱橫舒。

      翩翩新來燕,雙雙入我廬。

      先巢故尚在,相將還舊居。

      自從分別來,門庭日荒蕪;

      我心固匪石,君情定何如?

      迢迢百尺樓,分明望四荒,

      暮作歸云宅,朝為飛鳥堂。

      山河滿目中,平原獨茫茫。

      古時功名士,慷慨爭此場。

      一旦百歲後,相與還北邙。

      松柏為人伐,高墳互低昂。

      頹基無遺主,游魂在何方!

      榮華誠足貴,亦復可憐傷。

      東方有一士,被服常不完;

      三旬九遇食,十年著一冠。

      辛勤無此比,常有好容顏。

      我欲觀其人,晨去越河關。

      青松夾路生,白云宿檐端。

      知我故來意,取琴為我彈。

      上弦驚別鶴,下弦操孤鸞。

      愿留就君住,從令至歲寒。

      蒼蒼谷中樹,冬夏常如茲;

      年年見霜雪,誰謂不知時。

      厭聞世上語,結友到臨淄。

      稷下多談士,指彼決吾疑。

      裝束既有日,已與家人辭。

      行行停出門,還坐更自思。

      不怨道里長,但畏人我欺。

      萬一不合意,永為世笑嗤。

      伊懷難具道,為君作此詩。

      日暮天無云,春風扇微和。

      佳人美清夜,達曙酣且歌。

      歌竟長嘆息,持此感人多。

      皎皎云間月,灼灼葉中華。

      豈無一時好,不久當如何。

      少時壯且厲,撫劍獨行游。

      誰言行游近?張掖至幽州。

      饑食首陽薇,渴飲易水流。

      不見相知人,惟見古時丘。

      路邊兩高墳,伯牙與莊周。

      此士難再得,吾行欲何求!

      種桑長江邊,三年望當采。

      枝條始欲茂,忽值山河改。

      柯葉自摧折,根株浮滄海。

      春蠶既無食,寒衣欲誰待!

      本不植高原,今日復何悔。


      二月二十四日作

      宋代陸游

      棠梨花開社酒濃,南村北村鼓冬冬。

      且祈麥熟得飽飯,敢說谷賤復傷農。

      崖州萬里竄酷吏,湖南幾時起臥龍?

      但愿諸賢集廊廟,書生窮死勝侯封。


      雜詩

      明代王夫之

      悲風動中夜,邊馬嘶且驚。

      壯士匣中刀,猶作風雨鳴。

      飛將不見期,蕭條陰北征。

      關河空杳靄,煙草轉縱橫。

      披衣視良夜,河漢已西傾。

      國憂今未釋,何用慰平生。


      打馬賦

      宋代李清照

      歲令云徂,盧或可呼。千金一擲,百萬十都。樽俎具陳,已行揖讓之禮;主賓既醉,不有博奕者乎!打馬爰興,樗蒱遂廢。實博奕之上流,乃閨房之雅戲。齊驅驥騄,疑穆王萬里之行;間列玄黃,類楊氏五家之隊。珊珊佩響,方驚玉蹬之敲;落落星羅,急見連錢之碎。若乃吳江楓冷,胡山葉飛,玉門關閉,沙苑草肥。臨波不渡,似惜障泥。或出入用奇,有類昆陽之戰;或優游仗義,正如涿鹿之師。或聞望久高,脫復庾郎之失;或聲名素昧,便同癡叔之奇。亦有緩緩而歸,昂昂而出。鳥道驚馳,蟻封安步。崎嶇峻坂,未遇王良;跼促鹽車,難逢造父。且夫丘陵云遠,白云在天,心存戀豆,志在著鞭。止蹄黃葉,何異金錢。用五十六采之間,行九十一路之內。明以賞罰,覈其殿最。運指麾于方寸之中,決勝負于幾微之外。且好勝者,人之常情;小藝者,士之末技。說梅止渴,稍蘇奔竟之心;畫餅充饑,少謝騰驤之志。將圖實效,故臨難而不四;欲報厚恩,故知機而先退。或銜枚緩進,已逾關塞之艱;或賈勇爭先,莫悟阱塹之墜。皆因不知止足,自貽尤悔。況為之不已,事實見于正經;用之以誠,義必合于天德。故繞床大叫,五木皆盧;瀝酒一呼,六子盡赤。平生不負,遂成劍閣之師;別墅未輸,已破淮淝之賊。今日豈無元子,明時不乏安石。又何必陶長沙博局之投,正當師袁彥道布帽之擲也。

      辭曰:佛貍定見卯年死,貴賤紛紛尚流徙,滿眼驊騮雜騄駬,時危安得真致此?木蘭橫戈好女子,老矣誰能志千里,但愿相將過淮水。



      亚洲成色在线综合网站 | 国产精品亚洲一区二区三区在线 | 亚洲午夜视频在线观看| 伊人久久精品亚洲午夜| 久久久久一级精品亚洲国产成人综合AV区| 精品久久久久亚洲| 国产精品亚洲综合| 亚洲精品99久久久久中文字幕| 亚洲国产人成精品| 久久夜色精品国产亚洲av| 中文字幕久久亚洲一区| 亚洲综合精品香蕉久久网| 亚洲情XO亚洲色XO无码| 国产V亚洲V天堂无码| 婷婷精品国产亚洲AV麻豆不片 | 青青草原精品国产亚洲av| 亚洲国产精品婷婷久久| 亚洲经典在线观看| 亚洲嫩草影院在线观看| 精品亚洲成A人无码成A在线观看| 亚洲最大的成人网| 看亚洲a级一级毛片| 亚洲精品国产电影| 亚洲日韩中文无码久久| 久久久久久亚洲精品| 亚洲色欲www综合网| 亚洲综合久久一本伊伊区| 亚洲精品理论电影在线观看| WWW亚洲色大成网络.COM| 亚洲毛片网址在线观看中文字幕| 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被多人伦好爽| 亚洲国产一成人久久精品| 亚洲综合一区二区精品导航| 亚洲卡一卡2卡三卡4麻豆| 亚洲一卡2卡3卡4卡5卡6卡| 国产亚洲精品美女久久久久| 国产亚洲日韩一区二区三区| 久久国产精品亚洲一区二区| 亚洲国产综合在线| 亚洲av永久无码天堂网| 久久亚洲中文字幕精品一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