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雨述懷”譯文及注釋
譯文
深夜窗外的風雨,正摧撼著院子里的芭蕉;這聲音蕭蕭瑟瑟,喚起了心中紛亂的新愁。
從夢中醒來我感覺好似身輕如蝶,疼痛襲來我才發現方才看到的影子并非是蛇。
酒入愁腸,臉上便泛起了酒暈;坐對熒熒照眼的燈光,只好任燈芯上結上了燈花。
我此時身在故鄉,并非旅居在外;不需要杜鵑悲啼喚我歸去。
注釋
庭芭:種在庭院里的芭蕉。
夢覺:夢醒。
身似蝶:《莊子·齊物論》:“昔者莊周夢為蝴蝶,栩栩然蝶也。”因莊周有夢中化蝶之事,后來人們稱夢境為“蝶夢”。
影非蛇:用“杯弓蛇影”故事。漢應劭《風俗通·神怪》:“杜宣飲酒,見杯中似有蛇,酒后遂感腹痛,多方醫治不愈,后經友人告知是壁上赤弩照影于杯,其形如蛇,始感釋然而病亦愈。”
竹葉:酒名,又稱竹葉青。
銀釭:銀燈。
逆旅:旅社。
杜宇:即杜鵑鳥,相傳為古蜀國國王望帝杜宇死后的化身,因其啼聲若“不如歸去”,故稱。
“夜雨述懷”鑒賞
賞析
“夜深風雨撼庭芭,喚起新愁亂似麻。”兩句是說夜深了,窗外的風雨,正摧撼著院子里的芭蕉。這聲音蕭蕭瑟瑟,喚起了詩人紛亂的新愁。他是在夢中驚醒的,清冷的環境,憂郁的愁思,使他有心緒如麻之感。
“夢覺尚疑身似蝶,病蘇方悟影非蛇。”句寫的是夢醒以后心情恍惚的情況。夢醒了,自己還在疑心此身已經化成蝴蝶;病是剛剛好轉的,這才悟到先前懷疑的影子并非是射影。從虛幻到覺醒,本是病蘇夢醒以后常見的心理狀態。作者是一個正直的文人,也是有志之士。他之所以有這種心理情態,顯然是含有對時事的憂慮。不過在詩句中沒有直接點明而已。
詩的第五六句:“澆腸竹葉頻生暈,照眼銀釭自結花。”寫的是排愁自遣之情。“竹葉”,自然是指酒,詩人想借酒澆愁,酒還未入愁腸,臉上已經頻頻泛起了酒暈。他坐對熒熒照眼的燈光,這燈芯上已經結上了燈花,燈花是報喜的,然而此刻哪有什么可喜的事呢?只好任其自由結花吧。這兩句可見作者是盼望有遣愁的機會和可以舒懷的喜訊的。但就是這點心愿,在當時也難以實現。
正在清愁難遣的時候,作者忽然聽到杜鵑鳥的啼聲,于是他感慨萬千地寫下了結句:“我在故鄉非逆旅,不須杜宇喚歸家。”杜宇就是杜鵑,它的啼聲是“不如歸去”,一般有家歸未得的人聽了之后,會觸動思鄉之情,作者此時身在故鄉,并非旅居在外,所以感嘆的說:我并沒有離開故鄉,不需你喚“不如歸去”,勸我回家了。作者有志用世,但當時是豺狼當道,善類遭受摧殘陷害的不知多少,作者只好郁郁家居。因此最后兩句,才點明胸懷,傾訴出報國無門、壯志難展的感慨。
全詩即景抒懷,從深宵風雨到午夜一燈;從夢覺以后的清愁,到聽得杜宇啼聲所引起的悲憤;步步深入,詩人的心境,自見于詩句之中。直到秦檜死后,詩人才出而應試,以經學淹通被選拔為第一,解除了長期以來內心的痛苦。
王十朋簡介
宋代·王十朋的簡介

王十朋(1112-1171),字龜齡,號梅溪,南宋著名的政治家和詩人,偉大的愛國主義者。出生于樂清四都左原(今浙江省樂清市)梅溪村。紹興二十七年(1157年)他以“攬權”中興為對,中進士第一,被擢為狀元,先授承事郎,兼建王府小學教授。王十朋以名節聞名于世,剛直不阿,批評朝政,直言不諱。
...〔? 王十朋的詩(2篇)〕猜你喜歡
短歌行
周西伯昌,懷此圣德。三分天下,而有其二。
修奉貢獻,臣節不墜。崇侯讒之,是以拘系。
后見赦原,賜之斧鉞,得使專征,為仲尼所稱。
達及德行,猶奉事殷,論敘其美。齊桓之功,為霸之道。
九合諸侯,一匡天下。一匡天下,不以兵車。
正而不譎,其德傳稱。孔子所嘆,并稱夷吾,民受其恩。
賜與廟胙,命無下拜。小白不敢爾,天威在顏咫尺。
晉文亦霸,躬奉天王。受賜圭瓚,秬鬯彤弓。
盧弓矢千,虎賁三百人。威服諸侯,師之所尊。
八方聞之,名亞齊桓。河陽之會,詐稱周王,是其名紛葩。
絕命辭
玄云泱郁將安歸兮,鷹隼橫厲鸞徘徊兮。
矰若浮猋動則機兮,叢棘棧棧曷可棲兮。
發忠忘身自繞罔兮,冤頸折翼庸得往兮。
涕泣兮萑蘭,心結愲兮傷肝。
虹霓曜兮日微,孽杳冥兮未開。
痛入天兮鳴謼,冤際絕兮誰語?
仰天光兮自列,招上帝兮我察。
秋風為我唫,浮云為我陰。
嗟若是兮欲何留,撫神龍兮攬其須。
游曠迥兮反亡期,雄失據兮世我思。
獄中上書
臣為丞相,治民三十余年矣。逮秦地之狹隘。先王之時,秦地不過千里,兵數十萬。臣盡薄材,謹奉法令,陰行謀臣,資之金玉,使游說諸侯,陰修甲兵,飭政教,官斗士,尊功臣,盛其爵祿,故終以脅韓弱魏,破燕、趙,夷齊、楚,卒兼六國,虜其王,立秦為天子。罪一矣!地非不廣,又北逐胡、貉,南定百越,以見秦之強。罪二矣!尊大臣,盛其爵位,以固其親。罪三矣!立社稷,修宗廟,以明主之賢。罪四矣!更剋畫,平斗斛、變量、文章,布之天下,以樹秦之名。罪五矣!治馳道,興游觀,以見王之得意。罪六矣!緩刑罰,薄賦斂,以遂主得眾之心,萬民戴主,死而不忘。罪七矣!若斯之為臣,罪足以死固久矣!上幸盡其能力,乃得至今,愿陛下察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