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詩文 > 柳永的詩 > 臨江仙引·上國

      臨江仙引·上國

      [宋代]:柳永

      上國。去客。停飛蓋、促離筵。長安古道綿綿。見岸花啼露,對堤柳愁煙。物情人意,向此觸目,無處不凄然。

      醉擁征驂猶佇立,盈盈淚眼相看。況繡幃人靜,更山館春寒。今宵怎向漏永,頓成兩處孤眠。


      “臨江仙引·上國”譯文及注釋

      譯文

      我在華州,但現(xiàn)在要離開了。停下車駕,匆促地參加送別的筵席。只見河岸邊帶露珠的花朵似乎正在悲哀的哭泣,對面長堤上茂密的柳林也仿佛被憂愁籠罩。面對此景,觸目傷懷,那物的情狀、人的情緒無處不凄涼悲傷。

      醉意蒙蒙中仍持握韁繩騎馬佇立,飽含離情眼淚的雙眼,彼此相看,不忍離去。更何況這一離別,將是彩繡幃帳中人孤寂,山中館驛春夜寒。今宵將怎樣面對這漫漫長夜,一下子分居兩處,獨(dú)自而眠。

      注釋

      臨江仙引:詞牌名,柳永據(jù)《臨江仙》作引曲,《樂章集》注“南呂調(diào)”。雙調(diào)七十四字,上片十句兩仄韻、四平韻,下片六句三平韻。

      上國:泛指京都以西地區(qū),此處指華州。

      去客:指離開陜西的人。

      飛蓋:車蓋。車行時蓋衣因風(fēng)而飛動,故稱。此處代指車駕。促離筵(yán):匆促的離別筵席。

      綿綿:連續(xù)不斷的樣子。

      岸花啼露:岸邊的花上還帶著朝露。啼:啼哭。

      煙:薄薄的霧氣。

      觸目:目光所及。

      征驂(cān):駕車遠(yuǎn)行的馬。

      繡幃:指閨閣。

      山館:山野驛館。

      怎:怎奈。向:語助詞。漏永:指夜長。漏,滴漏,是古代的計(jì)時器。

      “臨江仙引·上國”鑒賞

      賞析

      詞的上片寫離別之后的情景。“上國”二句,點(diǎn)明主題,寫離別之情。開端兩句都是二字短句,接下來的第三句雖為六字,卻需三字停頓一下,敘事的句子語勢富有節(jié)奏卻十分急促,化了詞人的行色匆匆,又與下句“長安古道綿綿”形成鮮明的對比。行色匆匆說明詞人與親人離別的時候也是短暫的,道途“綿綿”則又意味著難以再次相聚。詞的開端即通過敘事與寫景為全詞鋪設(shè)了濃重的悲劇氛圍。“岸花啼露”、“堤柳愁煙”是描繪離別之景,清代學(xué)者王國維在他的《人間詞話》里寫道:“昔人論詩,有景語情語之別,不知一切景語皆情語也”。“岸花”本是樂景,但是詞人卻以“啼露”修飾,頗有杜甫“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春望》)的感覺,因?yàn)樵~人“啼”、“愁”,所以他才會看到“岸花啼露”、“堤柳愁煙”。這里的“露”又象征著人的眼淚,“煙”象征著人的愁情。以景寫情,又移情于景,分不清是情還是景,這既是“物情”,又是“人意”。接下來的“物情人意”四字,下的十分精當(dāng),所營造的意境又極其凄絕、迷離,自是“向此觸目,無處不凄然”了。

      詞的下片轉(zhuǎn)而寫與妻子分別時的情景。過片換頭句寫臨分手的瞬間。“醉擁征驂猶佇立”,這時詞人已經(jīng)喝醉了,坐在車上,詞人卻想“佇立”,想要留在此地,不想繼續(xù)走下去了,這是因?yàn)樗寄钏隆!坝瘻I眼相看”,“盈盈”的淚水飽含著依依惜別的情意,這里其實(shí)也暗示了車子的走動,不然又怎會淚眼“盈盈”。當(dāng)對方已經(jīng)在視線中消失的時候,詞人又想到今次離別之后的孤寂,寫孤寂分別從雙方著筆:先寫妻子這邊,“況繡幃人靜”;后寫自己,“更山館春寒”。彼此一個在“繡幃”,一個在“山館”,但同樣是“人靜”、“春寒”。這是一組工穩(wěn)的對偶句,“況”、“更”為領(lǐng)字,“人靜”、“春寒”是互文,遣詞造句極為考究。煞拍一韻合二處為一體,“今宵怎向漏永,頓成兩處孤眠”,同一個“今宵”,同樣的“漏永”,同樣的“孤眠”,也同樣是無可奈何,更是無法忍受的。

      詞的上片,時間、空間相對靜止,餞別之時、臨岐之地;下片時間、空間相對處于推移變化中,時間延長,空間擴(kuò)展。時空設(shè)計(jì)上的匠心,把離情抒寫得既有濃縮的情致,又有綿長的余韻。

      這首《臨江仙引》在構(gòu)思布局以至旨趣上,均頗為類似著名的《雨霖鈴·寒蟬凄切》,但詞意較為高潔,較少纏綿細(xì)膩之狀,又沒有“千里煙波,暮靄沉沉楚天闊”的寥廊、“楊柳岸,曉風(fēng)殘?jiān)隆钡那逖牛识谝馓N(yùn)豐厚上明顯遜于后者,其影響自然遠(yuǎn)遠(yuǎn)不及后者。

      賞析

      詞的上片寫離別之后的情景。“上國”二句,點(diǎn)明主題,寫離別之情。開端兩句都是二字短句,接下來的第三句雖為六字,卻需三字停頓一下,敘事的句子語勢富有節(jié)奏卻十分急促,化了詞人的行色匆匆,又與下句“長安古道綿綿”形成鮮明的對比。行色匆匆說明詞人與親人離別的時候也是短暫的,道途“綿綿”則又意味著難以再次相聚。詞的開端即通過敘事與寫景為全詞鋪設(shè)了濃重的悲劇氛圍。“岸花啼露”、“堤柳愁煙”是描繪離別之景,清代學(xué)者王國維在他的《人間詞話》里寫道:“昔人論詩,有景語情語之別,不知一切景語皆情語也”。“岸花”本是樂景,但是詞人卻以“啼露”修飾,頗有杜甫“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春望》)的感覺,因?yàn)樵~人“啼”、“愁”,所以他才會看到“岸花啼露”、“堤柳愁煙”。這里的“露”又象征著人的眼淚,“煙”象征著人的愁情。以景寫情,又移情于景,分不清是情還是景,這既是“物情”,又是“人意”。接下來的“物情人意”四字,下的十分精當(dāng),所營造的意境又極其凄絕、迷離,自是“向此觸目,無處不凄然”了。

      詞的下片轉(zhuǎn)而寫與妻子分別時的情景。過片換頭句寫臨分手的瞬間。“醉擁征驂猶佇立”,這時詞人已經(jīng)喝醉了,坐在車上,詞人卻想“佇立”,想要留在此地,不想繼續(xù)走下去了,這是因?yàn)樗寄钏隆!坝瘻I眼相看”,“盈盈”的淚水飽含著依依惜別的情意,這里其實(shí)也暗示了車子的走動,不然又怎會淚眼“盈盈”。當(dāng)對方已經(jīng)在視線中消失的時候,詞人又想到今次離別之后的孤寂,寫孤寂分別從雙方著筆:先寫妻子這邊,“況繡幃人靜”;后寫自己,“更山館春寒”。彼此一個在“繡幃”,一個在“山館”,但同樣是“人靜”、“春寒”。這是一組工穩(wěn)的對偶句,“況”、“更”為領(lǐng)字,“人靜”、“春寒”是互文,遣詞造句極為考究。煞拍一韻合二處為一體,“今宵怎向漏永,頓成兩處孤眠”,同一個“今宵”,同樣的“漏永”,同樣的“孤眠”,也同樣是無可奈何,更是無法忍受的。

      詞的上片,時間、空間相對靜止,餞別之時、臨岐之地;下片時間、空間相對處于推移變化中,時間延長,空間擴(kuò)展。時空設(shè)計(jì)上的匠心,把離情抒寫得既有濃縮的情致,又有綿長的余韻。

      這首《臨江仙引》在構(gòu)思布局以至旨趣上,均頗為類似著名的《雨霖鈴·寒蟬凄切》,但詞意較為高潔,較少纏綿細(xì)膩之狀,又沒有“千里煙波,暮靄沉沉楚天闊”的寥廊、“楊柳岸,曉風(fēng)殘?jiān)隆钡那逖牛识谝馓N(yùn)豐厚上明顯遜于后者,其影響自然遠(yuǎn)遠(yuǎn)不及后者。

      創(chuàng)作背景

      詞中言“上國。去客”,聯(lián)系到柳永生平,該詞創(chuàng)作年份應(yīng)為慶歷七年,當(dāng)時柳永離開陜西華州,去往蘇州為官。“停飛蓋、促離筵”,聯(lián)系到柳永當(dāng)時的行程來看,此次筵席應(yīng)該是在陜州舉行的,是陜州知州送別柳永之宴。柳永經(jīng)歷離別,有感于世事無常,作下此詞。 ?

      柳永簡介

      宋代·柳永的簡介

      柳永

      柳永,(約987年—約1053年)北宋著名詞人,婉約派代表人物。漢族,崇安(今福建武夷山)人,原名三變,字景莊,后改名永,字耆卿,排行第七,又稱柳七。宋仁宗朝進(jìn)士,官至屯田員外郎,故世稱柳屯田。他自稱“奉旨填詞柳三變”,以畢生精力作詞,并以“白衣卿相”自詡。其詞多描繪城市風(fēng)光和歌妓生活,尤長于抒寫羈旅行役之情,創(chuàng)作慢詞獨(dú)多。鋪敘刻畫,情景交融,語言通俗,音律諧婉,在當(dāng)時流傳極其廣泛,人稱“凡有井水飲處,皆能歌柳詞”,婉約派最具代表性的人物之一,對宋詞的發(fā)展有重大影響,代表作 《雨霖鈴》《八聲甘州》。

      ...〔? 柳永的詩(180篇)

      猜你喜歡

      臨江仙引·上國

      宋代柳永

      上國。去客。停飛蓋、促離筵。長安古道綿綿。見岸花啼露,對堤柳愁煙。物情人意,向此觸目,無處不凄然。

      醉擁征驂猶佇立,盈盈淚眼相看。況繡幃人靜,更山館春寒。今宵怎向漏永,頓成兩處孤眠。


      病中感懷

      五代李煜

      憔悴年來甚,蕭條益自傷。

      風(fēng)威侵病骨,雨氣咽愁腸。

      夜鼎唯煎藥,朝髭半染霜。

      前緣竟何似,誰與問空王。


      悼詩

      五代李煜

      永念難消釋,孤懷痛自嗟。

      雨深秋寂莫,愁引病增加。

      咽絕風(fēng)前思,昏朦眼上花。

      空王應(yīng)念我,窮子正迷家。


      浪淘沙·悶自剔殘燈

      清代納蘭性德

      悶自剔殘燈,暗雨空庭。瀟瀟已是不堪聽,那更西風(fēng)偏著意,做盡秋聲。

      城柝已三更,欲睡還醒。薄寒中夜掩銀屏,曾染戒香消俗念,莫又多情。


      獨(dú)坐

      明代李贄

      有客開青眼,無人問落花。

      暖風(fēng)熏細(xì)草,涼月照晴沙。

      客久翻疑夢,朋來不憶家。

      琴書猶未整,獨(dú)坐送殘霞。


      蝶戀花·誰道閑情拋棄久

      五代馮延巳

      誰道閑情拋擲久。每到春來,惆悵還依舊。日日花前常病酒,敢辭鏡里朱顏瘦。

      河畔青蕪堤上柳。為問新愁,何事年年有。獨(dú)立小橋風(fēng)滿袖,平林新月人歸后。


      擬小山篇

      唐代徐惠

      仰幽巖而流盼,撫桂枝以凝想。

      將千齡兮此遇,荃何為兮獨(dú)往。


      長壽山居元夕

      金朝元好問

      微茫燈火共荒村,黃葉漫山雪擁門。

      三十九年何限事,只留孤影伴黃昏。


      秋蓮

      元代劉因

      瘦影亭亭不自容,淡香杳杳欲誰通?

      不堪翠減紅銷際,更在江清月冷中。

      擬欲青房全晚節(jié),豈知白露已秋風(fēng)。

      盛衰老眼依然在,莫放扁舟酒易空。


      縱筆三首·其二

      宋代蘇軾

      父老爭看烏角巾,應(yīng)緣曾現(xiàn)宰官身。

      溪邊古路三叉口,獨(dú)立斜陽數(shù)過人。



      亚洲AV第一页国产精品| 亚洲av片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日韩在线观看| 亚洲av无码专区在线电影天堂| 亚洲啪啪免费视频| 亚洲女人影院想要爱| 亚洲免费黄色网址| 亚洲二区在线视频| 久久精品国产亚洲av麻豆图片| 亚洲人成片在线观看| 国产91在线|亚洲| 亚洲熟妇AV一区二区三区浪潮| 亚洲中文字幕无码中文| jiz zz在亚洲| 色欲aⅴ亚洲情无码AV蜜桃| 亚洲AV无码专区亚洲AV桃| 精品亚洲国产成人av| 国产偷国产偷亚洲高清在线| 伊在人亚洲香蕉精品区麻豆| 亚洲精品无码久久久| 亚洲中文久久精品无码| 国产V亚洲V天堂无码久久久| 亚洲AV无码一区二区三区DV| 久久青青草原亚洲av无码app | 精品无码专区亚洲| 国产av无码专区亚洲av毛片搜| 亚洲国产精品无码久久青草| a级亚洲片精品久久久久久久 | 中文字幕亚洲日韩无线码| 亚洲午夜国产精品无码| 亚洲av无码乱码国产精品fc2| 亚洲精品高清视频| 亚洲人成电影在线观看青青| 亚洲午夜无码毛片av久久京东热| 蜜桃传媒一区二区亚洲AV| 亚洲人成国产精品无码| 久久国产亚洲精品麻豆| 亚洲视频网站在线观看| 亚洲综合色婷婷在线观看| 怡红院亚洲红怡院在线观看| 国产亚洲精久久久久久无码777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