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詩文 > 陶淵明的詩 > 和郭主簿·其二

      和郭主簿·其二

      [魏晉]:陶淵明

      和澤周三春,清涼素秋節。

      露凝無游氛,天高肅景澈。

      陵岑聳逸峰,遙瞻皆奇絕。

      芳菊開林耀,青松冠巖列。

      懷此貞秀姿,卓為霜下杰。

      銜觴念幽人,千載撫爾訣。

      檢素不獲展,厭厭竟良月。


      “和郭主簿·其二”譯文及注釋

      譯文

      雨水調順整春季,秋來清涼風蕭瑟。

      露珠凝聚無云氣,天高肅爽景清澈。

      秀逸山峰高聳立,遠眺益覺皆奇絕。

      芳菊開處林增輝,巖上青松排成列。

      松菊堅貞秀美姿,霜中挺立真豪杰。

      含杯思念賢隱士,千百年來守高節。

      顧我素志未施展,悶悶空負秋十月。

      注釋

      和澤:雨水和順。周:遍。三春:春季三個月。

      素秋:秋季。素:白。古人以五色配五方,西尚白;秋行于西,故曰素秋。(見《禮記·月令》)

      露凝:露水凝結為霜。游氛:飄游的云氣。

      肅景:秋景。《漢書·禮樂志》:“秋氣肅殺。”澈:清澈,明凈。

      陵:大土山。岑(cén):小而高的山。逸峰:姿態超邁的奇峰。

      遙瞻:遠望。

      開:開放。耀:耀眼;增輝。

      冠巖列:在山巖的高處排列成行。

      貞秀姿:堅貞秀美的姿態。

      卓:直立。此處有獨立不群意。霜下杰:謂松菊堅貞,不畏霜寒。

      銜觴:指飲酒。幽人:指古代的隱士。

      撫爾訣:堅守你們的節操。撫:保持。爾:你們。訣:法則,原則,引伸為節操。

      檢素:檢點素志;回顧本心。展:施展。

      厭厭:精神不振的樣子。竟:終。良月:指十月。《左傳·莊公十六年):“使以十月入,曰:‘良月也,就盈數焉。’”

      “和郭主簿·其二”鑒賞

      鑒賞

      《和郭主簿》第二首主要寫秋色。寫秋色而能獨辟溪徑,一反前人肅殺凄涼的悲秋傳統,卻贊賞它的清澈秀雅、燦爛奇絕,乃是此詩具有開創性的一大特征。古詩賦中,寫秋景肅殺悲涼,以宋玉《九辯》首肇其端:“悲哉,秋之為氣也!蕭瑟兮草木搖落而變衰。”往后秋景與悲愁就結下了不解之緣,如漢武帝的《秋風辭》、漢代《古歌》(秋風蕭蕭愁殺人)、曹丕的《燕歌行》、禰衡的《鸚鵡賦》、曹植的《贈丁儀》、《贈白馬王彪》、《幽思賦》、王粲的《登樓賦》、阮籍《詠懷·開秋兆涼氣》、潘岳的《秋興賦》、張協的《雜詩·秋夜涼風起》等等,或觸秋色而生悲感,或借秋景以抒愁懷,大抵皆未跳出宋玉悲秋的窠臼。而陶淵明此詩的秋景卻與眾迥異,別開生面。首句不寫秋景,卻寫春雨之多,說今春調合的雨水(和澤)不斷,遍及了整個春季三月。這一方面是《詩經》中“興”的手法的繼承,另一方面又把多雨的春和肅爽的秋作一對比,令人覺得下文描繪的清秀奇絕的秋色,大有勝過春光之意。往下即具體寫秋景的清涼素雅:露水凝結為一片潔白的霜華,天空中沒有一絲陰霾的霧氣(游氛),因而益覺天高氣爽,格外清新澄澈。遠望起伏的山陵高崗,群峰飛逸高聳,無不挺秀奇絕;近看林中滿地盛開的菊花,燦爛耀眼,幽香四溢;山巖之上蒼翠的青松,排列成行,巍然挺立。凜冽的秋氣使百卉紛謝凋零,然而菊花卻迎霜怒放,獨呈異采;肅殺的秋風使萬木搖落變衰,唯有蒼松卻經寒彌茂,青翠長在。難怪詩人要情不自禁地懷想這松菊堅貞秀美的英姿,贊嘆其卓爾不群的風貌,譽之為霜下之杰了。

      善于在景物的寫實中兼用比興象征手法,寄寓強烈的主體情感,是此詩的又一顯著特征。詩人對菊舉杯飲酒(銜觴),由逸峰的奇絕,松菊的貞秀,自然聯想、懷念起那些與逸峰、松菊頗相類似的孤高傲世、守節自厲的古代高人隱士(幽人),他們千百年來一直堅持著(撫)松菊(爾)那種傲然特立的秘訣要道,其高風亮節真是可欽可敬。這里,贊美企慕“幽人”的節操,也寓有詩人內在品格的自喻和自厲。然而這只是詩人內心世界的一方面;另一方面卻是“少時壯且厲,撫劍獨行游”(《擬古》之八);“猛志逸四海,騫翮思遠翥”(《雜詩》之五);“或大濟于蒼生”(《感士不遇賦》)的宏圖壯志。《雜詩》之二已作于五十歲左右,但仍感嘆:“日月擲人去,有志不獲騁。”晚年所作《讀山海經》中,還義憤填膺地大呼:“明明上天鑒,為惡不可履。”贊揚“刑天舞干戚,猛志固常在。”《詠荊軻》中又歌頌:“其人雖已沒,千載有余情。”這一切都說明詩人終其一生,也未忘情現實;在向往“幽人”隱逸的同時,內心始終潛藏著一股壯志未酬而悲憤不平的激流。這種出處行藏的矛盾心情,反映在此詩中,便逼出結尾二句:詩人檢查平素有志而不獲施展,在清秋明月之下,也不由得老是厭厭無緒了。

      由此可見,寫秋景的清涼澄澈,象征著幽人和詩人清廉純潔的品質;寫陵岑逸峰的奇絕,象征著詩人和幽人傲岸不屈的精神;寫芳菊、青松的貞秀,象征著幽人和詩人卓異于流俗的節操。從外在聯系看,以秋景起興懷念幽人,又從幽人而反省自身,完全順理成章;從內在聯系看,露凝、景澈、陵岑、逸峰、芳菊、青松等意象,又無不象征著“幽人”的種種品質節操,無不寄寓著詩人審美的主體意識,真是物我融一,妙合無痕。而在幽人的精神品質中,又體現了詩人的精神品質;但“有懷莫展”之嘆,又與那種渾身靜穆的“幽人”不同。

      以松菊為喻寫人或以松菊為象狀景,前人早已有之。《論語·子罕》:“歲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但這只是單純取喻說理。屈原《離騷》有“夕餐秋菊之落英”,雖有象征,但只是抒情中的想像借喻,并非景物寫實。曹植《洛神賦》中“榮耀秋菊,華茂春松。”是用菊松喻洛神的容光煥發,所比僅在外貌而非內在品質,且仍非寫實景。左思《招隱》有“秋菊兼餱糧,幽蘭間重襟。”是化用《離騷》“夕餐秋菊之落英”和“紉秋蘭以為佩”二句,性質亦同。其《詠史·郁郁澗底松》中喻寒門才士受抑,亦非寫實。至于鐘會、孫楚的《菊花賦》雖是寫景,卻并無深刻的象征意義。真正把景物寫實與比興象征自然巧妙地融為一體的,當自淵明始。蘇軾評陶云:“大率才高意遠,則所寓得其妙,選語精到之至,遂能如此。如大匠運斤,不見斧鑿之痕。”(《冷齋詩話》引)讀這首詩,深知蘇評確非溢美。

      陶淵明簡介

      魏晉·陶淵明的簡介

      陶淵明

      陶淵明(約365年—427年),字元亮,(又一說名潛,字淵明)號五柳先生,私謚“靖節”,東晉末期南朝宋初期詩人、文學家、辭賦家、散文家。漢族,東晉潯陽柴桑人(今江西九江)。曾做過幾年小官,后辭官回家,從此隱居,田園生活是陶淵明詩的主要題材,相關作品有《飲酒》、《歸園田居》、《桃花源記》、《五柳先生傳》、《歸去來兮辭》等。

      ...〔? 陶淵明的詩(114篇)

      猜你喜歡

      滿江紅·題碧梧翠竹送李陽春

      明代張寧

      一曲清商,人別后、故園幾度。

      想翠竹、碧梧風采,舊游何處。

      三徑西風秋共老,滿庭疏雨春都過。

      看蒼苔、白石易黃昏,愁無數。

      嶧山畔,淇泉路。空回首,佳期誤。

      嘆舞鸞鳴鳳,歸來遲暮。

      冷淡還如西草,凄迷番作江東樹。

      且留他、素管候冰絲,重相和。


      踏莎行·芳草平沙

      元代張翥

      芳草平沙,斜陽遠樹,無情桃葉江頭渡。醉來扶上木蘭舟,將愁不去將人去。

      薄劣東風,夭斜落絮,明朝重覓吹笙路。碧云紅雨小樓空,春光已到銷魂處。


      雨雪曲

      南北朝江總

      雨雪隔榆溪,從軍度隴西。

      繞陣看狐跡,依山見馬蹄。

      天寒旗彩壞,地暗鼓聲低。

      漫漫愁云起,蒼蒼別路迷。


      更漏子·對秋深

      五代孫光憲

      對秋深,離恨苦,數夜滿庭風雨。凝想坐,斂愁眉,孤心似有違。

      紅窗靜,畫簾垂,魂消地角天涯。和淚聽,斷腸窺,漏移燈暗時。


      浣溪沙·從石樓石壁往來鄧尉山中

      清代鄭文焯

      一半黃梅雜雨晴,虛嵐浮翠帶湖明,閑云高鳥共身輕。

      山果打頭休論價,野花盈手不知名,煙巒直是畫中行。


      浣花溪記

      明代鐘惺

      出成都南門,左為萬里橋。西折纖秀長曲,所見如連環、如玦、如帶、如規、如鉤,色如鑒、如瑯玕、如綠沉瓜,窈然深碧,瀠回城下者,皆浣花溪委也。然必至草堂,而后浣花有專名,則以少陵浣花居在焉耳。

      行三四里為青羊宮,溪時遠時近。竹柏蒼然,隔岸陰森者盡溪,平望如薺。水木清華,神膚洞達。自宮以西,流匯而橋者三,相距各不半里。舁夫云通灌縣,或所云“江從灌口來”是也。

      人家住溪左,則溪蔽不時見,稍斷則復見溪。如是者數處,縛柴編竹,頗有次第。橋盡,一亭樹道左,署曰“緣江路”。過此則武侯祠。祠前跨溪為板橋一,覆以水檻,乃睹“浣花溪”題榜。過橋,一小洲橫斜插水間如梭,溪周之,非橋不通,置亭其上,題曰“百花潭水”。由此亭還度橋,過梵安寺,始為杜工部祠。像頗清古,不必求肖,想當爾爾。石刻像一,附以本傳,何仁仲別駕署華陽時所為也。碑皆不堪讀。

      鐘子曰:杜老二居,浣花清遠,東屯險奧,各不相襲。嚴公不死,浣溪可老,患難之于朋友大矣哉!然天遣此翁增夔門一段奇耳。窮愁奔走,猶能擇勝,胸中暇整,可以應世,如孔子微服主司城貞子時也。

      時萬歷辛亥十月十七日,出城欲雨,頃之霽。使客游者,多由監司郡邑招飲,冠蓋稠濁,磬折喧溢,迫暮趣歸。是日清晨,偶然獨往。楚人鐘惺記。


      滿江紅·翠幕深庭

      宋代吳文英

      翠幕深庭,露紅晚、閑花自發。春不斷、亭臺成趣,翠陰蒙密。紫燕雛飛簾額靜,金鱗影轉池心闊。有花香、竹色賦閑情,供吟筆。

      閑問字,評風月。時載酒,調冰雪。似初秋入夜,淺涼欺葛。人境不教車馬近,醉鄉莫放笙歌歇。倩雙成、一曲紫云回,紅蓮折。


      浣溪沙·脂粉塘空遍綠苔

      清代納蘭性德

      脂粉塘空遍綠苔,掠泥營壘燕相催。妒他飛去卻飛回。

      一騎近從梅里過,片帆遙自藕溪來。博山香燼未全灰。


      南樓中望所遲客

      南北朝謝靈運

      杳杳日西頹,漫漫長路迫。

      登樓為誰思?臨江遲來客。

      與我別所期,期在三五夕。

      圓景早己滿,佳人猶未適。

      即事怨睽攜,感物方凄戚。

      孟夏非長夜,晦明如歲隔。

      瑤華未堪折,蘭苕已屢摘。

      路阻莫贈問,云何慰離析?

      搔首訪行人,引領冀良覿。


      夜宿石門詩

      南北朝謝靈運

      朝搴苑中蘭,畏彼霜下歇。

      暝還云際宿,弄此石上月。

      鳥鳴識夜棲,木落知風發。

      異音同致聽,殊響俱清越。

      妙物莫為賞,芳醑誰與伐?

      美人竟不來,陽阿徒晞發。



      亚洲今日精彩视频| 午夜亚洲国产理论秋霞| 亚洲日韩国产AV无码无码精品| 亚洲熟伦熟女新五十路熟妇 | 国产国拍亚洲精品mv在线观看| 亚洲人6666成人观看| 中文亚洲成a人片在线观看| 亚洲精品第一综合99久久| 亚洲av永久无码精品表情包| 国产区图片区小说区亚洲区| 亚洲国产成人超福利久久精品| 国产AV无码专区亚洲AVJULIA| 亚洲精品二区国产综合野狼| 日本中文一区二区三区亚洲| 亚洲人成免费电影| 亚洲av无码一区二区三区观看| 亚洲制服丝袜中文字幕| 久久久亚洲欧洲日产国码是AV| 国产亚洲成人久久| 亚洲中文久久精品无码| 国产亚洲漂亮白嫩美女在线| heyzo亚洲精品日韩| 亚洲精品无码久久久久AV麻豆| 亚洲欧洲免费无码| 精品久久久久久亚洲中文字幕| 亚洲一区欧洲一区| 亚洲国产成人精品无码区花野真一 | 亚洲精品二区国产综合野狼| 久久精品亚洲综合一品| 亚洲色图黄色小说| 亚洲AV永久精品爱情岛论坛 | 亚洲av无码成人精品国产 | 亚洲伊人久久大香线蕉综合图片| 国产AV无码专区亚洲AV男同| 在线观看亚洲人成网站| 亚洲一区中文字幕在线观看| 亚洲人成欧美中文字幕| 亚洲精品国产精品乱码不卡 | 亚洲国产精品成人久久| 亚洲黄色免费在线观看| 亚洲精品人成网在线播放影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