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細雨”譯文及注釋
譯文
陣陣細雨好像是白玉堂飄下的帷簾,又像是從碧牙床上翻卷下來的竹席。
當時的神女沐浴披拂著光彩照人的秀發,就像這是氣氛變得清涼的細雨。
注釋
帷:帷簾,這里指細雨從天而降,形同疏簾。
白玉堂,指天宮,相傳中唐詩人李賀臨死時,看見天上使者傳天帝令召喚他上天給新建的白玉樓撰寫記文。
簟(diàn):竹席。碧牙床:喻指天空,蔚藍澄明的天空好像用碧色象牙雕塑成的臥床。
楚女:指《楚辭·九歌·少司命》里描寫的神女。
蕭蕭:清涼的。
發彩:形容秀發光澤華潤。
“細雨”鑒賞
賞析
這首詩筆法全屬正面鋪陳,不過是發揮了比喻及想象的功能,寫得靈活而新鮮。
詩篇一上來打了兩個比方蔚藍清澈的天空好像用碧色象牙雕塑成的臥床。這里將細雨由天上灑落,想象為好像天宮白玉堂前飄拂下垂的帷幕,又像是從天空這張碧牙床上翻卷下來的簟席。帷幕、簟席都是織紋細密而質地輕軟的物件,用它們作比擬,既體現出細雨的密致形狀,也描畫了細雨隨風飄灑的輕盈靈姿。接下來,詩人再借用神話傳說材料作進一步形容。楚女,《楚辭·九歌·少司命》里描寫的神女,詩中曾寫到她在天池沐浴后曝曬、梳理自己頭發的神情。
這里說:想象神女當時的情態,那茂密的長發從兩肩披拂而下,熠熠地閃著光澤,蕭蕭地傳達涼意,如同作者眼前灑落的細雨。這個比喻不僅更為生動地寫出了細雨的諸項特征,還特別富于韻致,引人遐想。整首詩聯想豐富,意境優美,如“帷飄”、“簟卷”的具體形象,“白玉”、“碧牙”、“發彩”的設色烘托,“蕭蕭”的清涼氣氛,尤其是神女情態的虛擬想象,合成了一幅神奇譎幻、瑰麗多彩的畫面。比較起來,于這首詩主題相似的《微雨》偏于寫實作風,而此詩則更多浪漫情味,從中反映出作者詠物的多樣化筆調。
創作背景
這首詩大約作于大和三年(829),當時作者獲得了考取進士的資格,但因其沒有什么背景,初試失敗,同年,令狐楚為天平軍節度使(治鄆州,今山東東平縣),贊賞他的文才,請他到幕府里去做巡官,一場細雨后而作此詩。 ?
李商隱簡介
唐代·李商隱的簡介

李商隱,字義山,號玉溪(谿)生、樊南生,唐代著名詩人,祖籍河內(今河南省焦作市)沁陽,出生于鄭州滎陽。他擅長詩歌寫作,駢文文學價值也很高,是晚唐最出色的詩人之一,和杜牧合稱“小李杜”,與溫庭筠合稱為“溫李”,因詩文與同時期的段成式、溫庭筠風格相近,且三人都在家族里排行第十六,故并稱為“三十六體”。其詩構思新奇,風格秾麗,尤其是一些愛情詩和無題詩寫得纏綿悱惻,優美動人,廣為傳誦。但部分詩歌過于隱晦迷離,難于索解,至有“詩家總愛西昆好,獨恨無人作鄭箋”之說。因處于牛李黨爭的夾縫之中,一生很不得志。死后葬于家鄉沁陽(今河南焦作市沁陽與博愛縣交界之處)。作品收錄為《李義山詩集》。
...〔? 李商隱的詩(63篇)〕猜你喜歡
代扶風主人答
殺氣凝不流,風悲日彩寒。
浮埃起四遠,游子彌不歡。
依然宿扶風,沽酒聊自寬。
寸心亦未理,長鋏誰能彈。
主人就我飲,對我還慨嘆。
便泣數行淚,因歌行路難。
十五役邊地,三四討樓蘭。
連年不解甲,積日無所餐。
將軍降匈奴,國使沒桑乾。
去時三十萬,獨自還長安。
不信沙場苦,君看刀箭瘢。
鄉親悉零落,冢墓亦摧殘。
仰攀青松枝,慟絕傷心肝。
禽獸悲不去,路旁誰忍看。
幸逢休明代,寰宇靜波瀾。
老馬思伏櫪,長鳴力已殫。
少年興運會,何事發悲端。
天子初封禪,賢良刷羽翰。
三邊悉如此,否泰亦須觀。
滿江紅·金陵懷古
六代豪華,春去也、更無消息。空悵望,山川形勝,已非疇昔。王謝堂前雙燕子,烏衣巷口曾相識。聽夜深、寂寞打孤城,春潮急。
思往事,愁如織。懷故國,空陳跡。但荒煙衰草,亂鴉斜日。玉樹歌殘秋露冷,胭脂井壞寒螀泣。到如今、只有蔣山青,秦淮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