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鶯”譯文及注釋
譯文
黃鶯啊黃鶯,你怎么還不知道現(xiàn)在已經(jīng)是寒秋時節(jié)了,為什么還在這深暗的樹林里獨自翱翔呢?
側(cè)著耳朵仔細聆聽老鶯的鳴叫聲,但始終聽不明白它在鳴叫著什么,看著它飛向空中,漸漸變成深黃色的一點,不見了蹤影。
我和這老鶯一樣,與這世事相背,遲鈍笨拙,雖然鳴聲依舊,但是已經(jīng)不連貫了,破碎不堪。
黃鶯啊,你莫要留戀深暗的樹林,趕快歸南避寒去吧,樹林里有什么好處呢?露水蓼花,讓人心生凄冷,心里發(fā)愁。
注釋
殘鶯:本指晚春的鶯啼,這里乃后主自比。唐司空曙《殘鶯百囀歌同王員外耿拾遺吉中孚李端游慈恩各賦一物》曰:“殘鶯一何怨,百囀相尋續(xù)……歌殘鶯,歌殘鶯,悠然萬感生。”何事:嗔怪自詰的聲口,悔恨自家為何不識時務(wù)。然欲致這層妙悟,必先明作者殘鶯自況,托物言志的寫法,則“秋”字也非閑文,讀詩不可不察。
老舌百般:猶“老舌百囀”。聽(tìng):出句煞尾字,去聲,仄?!镀剿崱穼佟岸鍙健?。
棲遲:游息,隱遁。《詩經(jīng)·陳風(fēng)·衡門》:“衡門之下,可以棲遲?!敝祆洹对娂瘋鳌罚骸皸t,游息也?!北呈溃号c世俗主流相左。三國魏曹植《七啟》:“予聞君子不遯俗而遺名,智士不背世而滅勛。”悲魯:指亡國之痛?!妒酚洝た鬃邮兰摇酚涊d,魯哀公十四年春,獲異獸于野,孔子視之曰:“麟也?!币虮瘋貒@息:“吾道窮矣?!币詾轸攪鴮⑼?,于是作《春秋》以記魯國歷史,上起隱公元年,下訖哀公十四年,總計十二公242年間的大事。
“瀏亮”一句:用王子晉故事抒寫出世之想。《后漢書》卷八二注引劉向《列仙傳》:“王子喬,周靈王太子晉也。好吹笙,作風(fēng)鳴。游伊溶間,道士浮丘公接上嵩山。三十余年后,來于山上,告桓良曰:“告我家,七月七日待我緱氏山頭。果乘白鶴駐山,望之不得到,舉手謝時人而去?!睘g亮,樂聲清脆明朗,西晉陸機《文賦》:“詩緣情而綺靡,賦體物而瀏亮。”李善注:“瀏亮,清明之稱?!彼?,唐李賀《李憑箜篌引》:“昆山玉碎鳳凰叫,芙蓉泣露香蘭笑。”宋歐陽修《臨江仙》:“池外輕雷池上雨,雨聲滴碎荷聲?!彼吸S庭堅《和仲謀夜中有感》:“紙窗驚吹玉蹀躞,竹砌碎撼金瑯璫。”“碎”字用得極為響亮,極為驚心,又極為哽咽,飽含詩人難以言表的痛楚。緱(gōu):即緱氏山,在河南偃師。
留連:留戀不止,依戀不舍。三國魏曹丕《燕歌行二首》之二:“飛鳥晨鳴聲可憐,留連顧懷不自存?!碧贫鸥Α督溪毑綄せㄆ呓^句》(其六):“留連戲蝶時時舞,自在嬌鶯恰恰啼。”
露華:露水,露珠。唐李白《清平調(diào)詞三首》(其一):“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風(fēng)拂檻露華濃?!鞭せǎ恨な巧L在水邊的草本植物,花淡紅色或白色,葉味辛香,古人用來作調(diào)味品,也可以入藥。
“秋鶯”鑒賞
賞析
這首詠物詩寫一只黃鶯在深秋時節(jié)還未南飛避寒,勸其不要在此處留戀,應(yīng)當(dāng)盡快南歸,表現(xiàn)出李煜對殘酷的政治斗爭的懼怕和對自己處境的擔(dān)優(yōu)。全詩托物言志,純用“賦體”,不事雕琢,以簡馭繁,以明白曉暢的詩句表現(xiàn)了生活的苦楚,讓人產(chǎn)生無限的同情悲憫,教人神思黯然。
黃鶯在春天啼叫,鳴聲清亮婉轉(zhuǎn),悅耳動聽,如自言,如對語,喚起人的遐想,送之巧名為“百舌”,視為春天的象征,是詩詞文賦中常見的歌詠對象。李煜的大臣韓熙載就有奉令之作《御制游春長句》曰:“黃鶯歷歷啼紅樹,紫燕關(guān)關(guān)語畫梁?!钡?,李煜這首詩,不取詩人習(xí)常之路,掉轉(zhuǎn)而去詠嘆秋天的黃鶯,立意不同,情思不同。秋來氣象肅殺,草木凋零,黃鶯已過歌唱的生命而面臨著嚴冬的枯索,結(jié)合李煜的處境,病體衰微的狀況,都會使人想到,這首詩名為詠鶯,實為自詠。
此詩一開篇便點出歌詠的對象黃鶯,卻稱其為“殘鶯”,用詞深刻。這是一只由春歷夏而入秋的黃鶯,歌唱過春天的繁花,棲身過夏日的濃陰,如今秋已至,冬將臨,竟然還在林間獨自飛。所謂“殘”,是說這只黃鶯年齡已老,體力已衰,是說這只黃鶯躲過天災(zāi)人禍的劫難而存留到今天,還是說這只黃鶯的伙伴都已不在而只剩下獨自的生活。詩人不言,讀者自可體會。看這黃鶯在林間孤獨地穿飛,詩人心中涌起無限的憐惜:“殘鶯何事不知秋,橫過幽林尚獨游。”寫林而用“幽”,強調(diào)林間的昏暗幽深,吉兇不明,黃鶯的前途難說?!蔼氂巍倍指姵鲇陌抵歇氉源╋w的孤苦。于是嘆其“不知秋”:不知秋天已至,冬天在即,前面的命運會更加嚴酷,依然在這林間飛來飛去,究竟還在尋覓著什么。寫鳥寫林都折射出詩人的生活。
次聯(lián)以“傾耳聽”“入煙流”寫詩人對這只黃鶯的關(guān)注,承接上聯(lián)的憐惜與感嘆。鶯既“殘”,經(jīng)歷多,自然是“老舌”。而“老舌百般”叫不休,到底在說些什么:感傷時光的流逝,哀嘆生的不永,訴說經(jīng)歷的悲歡,講述獨游的寂寞。詩人多么想明白黃鶯的啼叫,于是傾耳凝聽,追隨著它的聲音,然而黃鶯卻漸漸飛向遠方,注視之中,“深黃一點入煙流”,消失在天邊的薄云霧薯里,留下佇立的詩人,身影單薄。這時,詢問帶出的感慨便噴涌而出,詩由前二聯(lián)的敘說而轉(zhuǎn)入后兩聯(lián)的議論抒情。
第三聯(lián)連用兩個典故,借對鶯啼的猜想解釋來抒寫自己的懷抱。“棲遲背世”說人與鶯的生存狀態(tài),同樣地孤獨,同樣地艱難鶯是失群無伴而“獨游”,人是國亡家破而素居,因此而同有“悲魯”的哀痛,其痛之深,就像孔子當(dāng)年對魯國的悲哀。“在緱”用王子晉的故事,不僅貼切,也意味深長。王子晉善吹笙,與鶯啼相關(guān);王子晉是西周大子,身份則與詩人相關(guān)。而王子晉放棄王位,修道成仙,當(dāng)其化身白鶴,顯身緱氏山頭而與家人作別之時,則仍有未曾放下的情感。詩人用“碎”來形容那“瀏亮如笙”的音聲,強調(diào)這音聲乃是訣別之音,多少凄涼感傷在其中,聽來心碎。而這心碎之聲,既是故事中王子晉的樂聲,又是此刻那黃鶯的啼聲,更是詩人自己的心聲。
末聯(lián)二句,借鶯而勸導(dǎo)自己,這樣的生活沒什么值得留戀的。過去已經(jīng)令人心悲神喪,而將來會更加凄涼:“露華凄冷蓼花愁?!辈徽f將來如何,只說這眼前,露珠雖美,卻是凝霜之前的最后一現(xiàn),蓼花正開,卻是冬日將至的最后的美麗。一切的美好,或者已經(jīng)逝去,或者將要逝去,經(jīng)歷劫難的黃鶯已入“煙流”,自己對這人世已沒有什么眷戀。但是這種生命的絕望并沒有直接說出,只用“露華蓼花”的秋景作描繪,點出“凄冷”與“愁”,讓讀者去細細體會。
這首詩就標題而言,是一首詠物詩,但卻打破了傳統(tǒng)的詠物詩不可直道其物的寫法。李煜不僅在詩中明白地點出“鶯”字,而且,還用“殘”“老”“獨”來形容黃鶯,刻意描繪秋鶯的凄涼狀態(tài),全不理睬傳統(tǒng)詠物詩的忌諱。他的這首詩,可以說開詠物詩的又一路數(shù),將黃鶯作為自己的化身,通過感慨黃鶯在秋天的最后穿飛來抒寫自己的命運哀傷。這種抒情方式仍然是委婉的,含蓄的,但不是借物抒情,而是構(gòu)成了象征,帶著一種寓言的意味,有如《詩經(jīng)》中的《豳風(fēng)·鴟鸮》。
創(chuàng)作背景
這首詩從內(nèi)容上看,應(yīng)當(dāng)是李璟原冊立的太子李弘冀為了保全自己的地位毒殺了自己的叔父,李煜為了免除太子對自己的懷疑,而決定隱居時所作。
李煜簡介
五代·李煜的簡介

李煜,五代十國時南唐國君,961年-975年在位,字重光,初名從嘉,號鐘隱、蓮峰居士。漢族,彭城(今江蘇徐州)人。南唐元宗李璟第六子,于宋建隆二年(961年)繼位,史稱李后主。開寶八年,宋軍破南唐都城,李煜降宋,被俘至汴京,封為右千牛衛(wèi)上將軍、違命侯。后因作感懷故國的名詞《虞美人》而被宋太宗毒死。李煜雖不通政治,但其藝術(shù)才華卻非凡。精書法,善繪畫,通音律,詩和文均有一定造詣,尤以詞的成就最高。千古杰作《虞美人》、《浪淘沙》、《烏夜啼》等詞。在政治上失敗的李煜,卻在詞壇上留下了不朽的篇章,被稱為“千古詞帝”。
...〔? 李煜的詩(81篇)〕猜你喜歡
葬花吟
花謝花飛花滿天,紅消香斷有誰憐?
游絲軟系飄春榭,落絮輕沾撲繡簾。
閨中女兒惜春暮,愁緒滿懷無釋處。
手把花鋤出繡簾,忍踏落花來復(fù)去。
柳絲榆莢自芳菲,不管桃飄與李飛;
桃李明年能再發(fā),明年閨中知有誰?
三月香巢已壘成,梁間燕子太無情!
明年花發(fā)雖可啄,卻不道人去梁空巢也傾。
一年三百六十日,風(fēng)刀霜劍嚴相逼;
明媚鮮妍能幾時,一朝漂泊難尋覓。
花開易見落難尋,階前愁殺葬花人,
獨倚花鋤淚暗灑,灑上空枝見血痕。
杜鵑無語正黃昏,荷鋤歸去掩重門;
青燈照壁人初睡,冷雨敲窗被未溫。
怪奴底事倍傷神?半為憐春半惱春。
憐春忽至惱忽去,至又無言去未聞。
昨宵庭外悲歌發(fā),知是花魂與鳥魂?
花魂鳥魂總難留,鳥自無言花自羞;
愿儂此日生雙翼,隨花飛到天盡頭。
天盡頭,何處有香丘?
未若錦囊收艷骨,一抔凈土掩風(fēng)流。
質(zhì)本潔來還潔去,強于污淖陷渠溝。
爾今死去儂收葬,未卜儂身何日喪?
儂今葬花人笑癡,他年葬儂知是誰?
試看春殘花漸落,便是紅顏老死時;
一朝春盡紅顏老,花落人亡兩不知!——程高通行本
花謝花飛飛滿天,紅消香斷有誰憐?
游絲軟系飄春榭,落絮輕沾撲繡簾。
閨中女兒惜春暮,愁緒滿懷無釋處。
手把花鋤出繡簾,忍踏落花來復(fù)去?
柳絲榆莢自芳菲,不管桃飄與李飛。
桃李明年能再發(fā),明年閨中知有誰?
三月香巢已壘成,梁間燕子太無情!
明年花發(fā)雖可啄,卻不道人去梁空巢也傾。
一年三百六十日,風(fēng)刀霜劍嚴相逼。
明媚鮮妍能幾時?一朝漂泊難尋覓。
花開易見落難尋,階前悶死葬花人。
獨倚花鋤淚暗灑,灑上空枝見血痕。
杜鵑無語正黃昏,荷鋤歸去掩重門。
青燈照壁人初睡,冷雨敲窗被未溫。
怪奴底事倍傷神?半為憐春半惱春。
憐春忽至惱忽去,至又無言去不聞。
昨宵庭外悲歌發(fā),知是花魂與鳥魂。
花魂鳥魂總難留,鳥自無言花自羞。
愿奴脅下生雙翼,隨花飛到天盡頭。
天盡頭,何處有香丘?
未若錦囊收艷骨,一抷凈土掩風(fēng)流!
質(zhì)本潔來還潔去,強于污淖陷渠溝。
爾今死去儂收葬,未卜儂身何日喪?
儂今葬花人笑癡,他年葬儂知有誰?
試看春殘花漸落,便是紅顏老死時。
一朝春盡紅顏老,花落人亡兩不知!——甲戌本
花謝花飛花滿天,紅消香斷有誰憐?
游絲軟系飄春榭,落絮輕沾撲繡簾。
簾中女兒惜春莫,愁緒滿懷無處訴。
手把花鋤出繡簾,忍踏落花來復(fù)去?
柳絲榆莢自芳菲,不管桃飄與柳飛。
桃李明年能再發(fā),明歲閨中知有誰?
三月香巢已壘成,梁間燕子太無情!
明年花發(fā)雖可啄,卻不道人去梁空巢也傾。
一年三百六十日,風(fēng)刀霜劍嚴相逼。
明媚鮮妍能幾時?一朝漂泊難尋覓。
花開易見落難尋,階前悶殺葬花人。
獨把香鋤淚暗灑,灑上花枝見血痕。
杜鵑無語正黃昏,荷鋤歸去掩重門。
青燈照壁人初睡,冷雨敲窗被未溫。
怪奴底事倍傷神?半為憐春半惱春。
憐春忽至惱忽去,至又無言去不聞。
昨宵庭外悲歌發(fā),知是花魂與鳥魂。
花魂鳥魂總難留,鳥自無言花自羞。
愿奴脅下生雙翼,隨花飛落天盡頭。
天盡頭,何處有香丘?
未若錦囊收艷骨,一抔冷土掩風(fēng)流。
質(zhì)本潔來還潔去,強于污淖陷渠溝。
爾今死去奴收葬,未卜奴身何日亡?
奴今葬花人笑癡,他年葬奴知是誰?
試看春殘花漸落,便是紅顏老死時!
一朝春盡紅顏老,花落人亡兩不知?!苋瓴1?/p>
瑤花慢·朱鈿寶玦
后土之花,天下無二本。方其初開,帥臣以金瓶飛騎,進之天上,間亦分致貴邸。余客輦下,有以一枝已下共缺十八行。
朱鈿寶玦,天上飛瓊,比人間春別。江南江北曾未見,漫擬梨云梅雪?;瓷酱和恚瑔栒l識、芳心高潔?消幾番、花落花開,老了玉關(guān)豪杰!
金壺翦送瓊枝,看一騎紅塵,香度瑤闕。韶華正好,應(yīng)自喜、初亂長安蜂蝶。杜郎老矣,想舊事、花須能說。記少年,一夢揚州,二十四橋明月。
?
晝夜樂·冬
風(fēng)送梅花過小橋,飄飄。飄飄地亂舞瓊瑤,水面上流將去了。覷絕似落英無消耗,似那人水遠山遙,怎不焦?今日明朝,今日明朝,又不見他來到!
佳人,佳人多命??!今遭,難逃。難逃他粉悴煙憔,直恁般魚沉雁杳!誰承望拆散了鸞鳳交,空教人夢斷魂勞。心癢難揉,心癢難揉。盼不得雞兒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