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夜四時歌·繡帶合歡結
[南北朝]:蕭衍
繡帶合歡結,錦衣連理文。
懷情入夜月,含笑出朝云。
繡帶合歡結,錦衣連理文。
懷情入夜月,含笑出朝雲。
“子夜四時歌·繡帶合歡結”譯文及注釋
譯文
姑娘繡花的衣袋上打上一個合歡結,穿著織錦做的衣衫上繡滿連理枝的圖紋。
晚上懷情而去,這時夜深人靜,月華如水,早上含笑而歸,像朝云一樣美麗。
注釋
繡帶:繡花的衣帶。
合歡結:以繡帶結成雙結,象征夫婦和好恩愛。
錦衣:織錦做的衣衫。精美華麗的衣服。顯貴者的服裝。
連理文:連理枝的圖紋。連理,異根草木,枝干連生。舊以為吉祥之兆。喻結為夫婦同心。
懷情:懷著情感。
夜月:夜晚的月亮。夜晚。
朝云:早晨的云彩。
“子夜四時歌·繡帶合歡結”鑒賞
賞析
春花秋月,人所習見,但月與秋季的聯系更為緊密。此詩全篇采用第三人稱的口吻,委婉含蓄地描寫了一位熱戀中的女郎。詩中沒有單純寫景的筆墨,一開始視角即對準那女子,用大特寫鏡頭映出她的繡著連理花紋的錦衣和打著合歡結的刺繡衣帶。“連理”,原指不同根的草木,枝干連在一起;“合歡”,一種象征和合歡樂的圖案:二者常比喻男女相結合成或夫妻相愛。這里借以表明女子已有相好。以上二句是靜態描寫,接寫的后二句由靜轉動,仿佛那女子從畫面上走出:她晚上懷情而去,這時夜深人靜,月華如水,好的時光希望給自己帶來好的結局;兩情相諧,不知東方之既白,在朝霞升起時,她告別情郎歸來,含著笑靨,仿佛從朝霞深處出來,步步走近。末句中的“朝云”,暗用了宋玉的《高唐賦》楚王與神女在高唐歡合,神女自謂“旦為朝云,暮為行雨”。后人即以“云雨”作為男女幽會的代稱。“朝云”即“旦為朝云”。
這首詩,雖寫幽會,卻不落痕跡。詩人所要著力表現的,是一個沉浸于自由自在愛情之間的少女;由于情志不俗,加之構思巧妙,故能表現得意境幽美,字句芳菲。
南北朝·蕭衍的簡介

梁高祖武皇帝蕭衍(464年-549年),字叔達,小字練兒。南蘭陵郡武進縣東城里(今江蘇省丹陽市訪仙鎮)人。南北朝時期梁朝政權的建立者。蕭衍是蘭陵蕭氏的世家子弟,為漢朝相國蕭何的二十五世孫。父親蕭順之是齊高帝的族弟,封臨湘縣侯,官至丹陽尹知事,母張尚柔。他原來是南齊的官員,南齊中興二年(502年),齊和帝被迫“禪位”于蕭衍,南梁建立。蕭衍在位時間達四十八年,在南朝的皇帝中列第一位。在位頗有政績,在位晚年爆發“侯景之亂”,都城陷落,被侯景囚禁,死于臺城,享年八十六歲,葬于修陵,謚為武帝,廟號高祖。
...〔
? 蕭衍的詩(7篇)〕
宋代:
林景熙
嘗讀《漢·天文志》,載“海旁蜃氣象樓臺”,初未之信。
庚寅季春,予避寇海濱。一日飯午,家僮走報怪事,曰:“海中忽涌數山,皆昔未嘗有。父老觀以為甚異。”予駭而出。會穎川主人走使邀予。既至,相攜登聚遠樓東望。第見滄溟浩渺中,矗如奇峰,聯如疊巘,列如崪岫,隱見不常。移時,城郭臺榭,驟變歘起,如眾大之區,數十萬家,魚鱗相比,中有浮圖老子之宮,三門嵯峨,鐘鼓樓翼其左右,檐牙歷歷,極公輸巧不能過。又移時,或立如人,或散若獸,或列若旌旗之飾,甕盎之器,詭異萬千。日近晡,冉冉漫滅。向之有者安在?而海自若也。《筆談》紀登州“海市”事,往往類此,予因是始信。
噫嘻!秦之阿房,楚之章華,魏之銅雀,陳之臨春、結綺,突兀凌云者何限,遠去代遷,蕩為焦土,化為浮埃,是亦一蜃也。何暇蜃之異哉!
嘗讀《漢·天文志》,載“海旁蜃氣象樓臺”,初未之信。
庚寅季春,予避寇海濱。一日飯午,家僮走報怪事,曰:“海中忽湧數山,皆昔未嘗有。父老觀以為甚異。”予駭而出。會穎川主人走使邀予。既至,相攜登聚遠樓東望。第見滄溟浩渺中,矗如奇峰,聯如疊巘,列如崪岫,隱見不常。移時,城郭臺榭,驟變歘起,如衆大之區,數十萬家,魚鱗相比,中有浮圖老子之宮,三門嵯峨,鐘鼓樓翼其左右,檐牙曆曆,極公輸巧不能過。又移時,或立如人,或散若獸,或列若旌旗之飾,甕盎之器,詭異萬千。日近晡,冉冉漫滅。向之有者安在?而海自若也。《筆談》紀登州“海市”事,往往類此,予因是始信。
噫嘻!秦之阿房,楚之章華,魏之銅雀,陳之臨春、結綺,突兀淩雲者何限,遠去代遷,蕩為焦土,化為浮埃,是亦一蜃也。何暇蜃之異哉!
宋代:
陸游
亂山深處小桃源,往歲求漿憶叩門。
高柳簇橋初轉馬,數家臨水自成村。
茂林風送幽禽語,壞壁苔侵醉墨痕。
一首清詩記今夕,細云新月耿黃昏。
亂山深處小桃源,往歲求漿憶叩門。
高柳簇橋初轉馬,數家臨水自成村。
茂林風送幽禽語,壞壁苔侵醉墨痕。
一首清詩記今夕,細雲新月耿黃昏。
宋代:
潘牥
生怕倚闌干,閣下溪聲閣外山。惟有舊時山共水,依然,暮雨朝云去不還。
應是躡飛鸞,月下時時整佩環。月又漸低霜又下,更闌,折得梅花獨自看。
生怕倚闌幹,閣下溪聲閣外山。惟有舊時山共水,依然,暮雨朝雲去不還。
應是躡飛鸞,月下時時整佩環。月又漸低霜又下,更闌,折得梅花獨自看。
唐代:
王維
新晴原野曠,極目無氛垢。
郭門臨渡頭,村樹連溪口。
白水明田外,碧峰出山后。
農月無閑人,傾家事南畝。
新晴原野曠,極目無氛垢。
郭門臨渡頭,村樹連溪口。
白水明田外,碧峰出山後。
農月無閑人,傾家事南畝。
南北朝:
江總
雨雪隔榆溪,從軍度隴西。
繞陣看狐跡,依山見馬蹄。
天寒旗彩壞,地暗鼓聲低。
漫漫愁云起,蒼蒼別路迷。
雨雪隔榆溪,從軍度隴西。
繞陣看狐跡,依山見馬蹄。
天寒旗彩壞,地暗鼓聲低。
漫漫愁雲起,蒼蒼別路迷。
宋代:
辛棄疾
日日過西湖,冷浸一天寒玉。山色雖言如畫,想畫時難邈。
前弦后管夾歌鐘,才斷又重續。相次藕花開也,幾蘭舟飛逐。
日日過西湖,冷浸一天寒玉。山色雖言如畫,想畫時難邈。
前弦後管夾歌鐘,才斷又重續。相次藕花開也,幾蘭舟飛逐。
唐代:
李賀
妾家住橫塘,紅紗滿桂香。
青云教綰頭上髻,明月與作耳邊珰。
蓮風起,江畔春;大堤上,留北人。
郎食鯉魚尾,妾食猩猩唇。
莫指襄陽道,綠浦歸帆少。
今日菖蒲花,明朝楓樹老。
妾家住橫塘,紅紗滿桂香。
青雲教綰頭上髻,明月與作耳邊珰。
蓮風起,江畔春;大堤上,留北人。
郎食鯉魚尾,妾食猩猩唇。
莫指襄陽道,綠浦歸帆少。
今日菖蒲花,明朝楓樹老。
元代:
施耐庵
天南地北,問乾坤,何處可容狂客?借得山東煙水寨,來買鳳城春色。翠袖圍香,絳綃籠雪,一笑千金值。神仙體態,薄幸如何消得?
想蘆葉灘頭,蓼花汀畔,皓月空凝碧。六六雁行連八九,只待金雞消息。義膽包天,忠肝蓋地,四海無人識。離愁萬種,醉鄉一夜頭白。
天南地北,問乾坤,何處可容狂客?借得山東煙水寨,來買鳳城春色。翠袖圍香,絳綃籠雪,一笑千金值。神仙體態,薄幸如何消得?
想蘆葉灘頭,蓼花汀畔,皓月空凝碧。六六雁行連八九,隻待金雞消息。義膽包天,忠肝蓋地,四海無人識。離愁萬種,醉鄉一夜頭白。
清代:
納蘭性德
背立盈盈故作羞,手挼梅蕊打肩頭。欲將離恨尋郎說,待得郎來恨卻休。
云淡淡,水悠悠。一聲橫笛鎖空樓。何時共泛春溪月,斷岸垂楊一葉舟。
背立盈盈故作羞,手挼梅蕊打肩頭。欲將離恨尋郎說,待得郎來恨卻休。
雲淡淡,水悠悠。一聲橫笛鎖空樓。何時共泛春溪月,斷岸垂楊一葉舟。
五代:
毛文錫
香韉鏤襜五色驄,值春景初融。流珠噴沫躞蹀,汗血流紅¤
少年公子能乘馭,金鑣玉轡瓏璁。為惜珊瑚鞭不下,
驕生百步千蹤。信穿花,從拂柳,向九陌追風。
香韉鏤襜五色驄,值春景初融。流珠噴沫躞蹀,汗血流紅¤
少年公子能乘馭,金鑣玉轡瓏璁。為惜珊瑚鞭不下,
驕生百步千蹤。信穿花,從拂柳,向九陌追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