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禮后兵
成語分析
基本解釋先按通常的禮節同對方交涉;如果行不通;再用武力或其他強硬手段解決。
出處明 羅貫中《三國演義》第11回:“劉備遠來救援,先禮后兵,主公當用好言答之,以慢備心,然后進兵攻城,城可破也?!?/p>
例子你這先禮后兵方法實在高明。
基礎信息
拼音xiān lǐ hòu bīng
注音ㄒ一ㄢ ㄌ一ˇ ㄏㄡˋ ㄅ一ㄥ
繁體先禮后兵
感情先禮后兵是中性詞。
用法連動式;作謂語、賓語、分句;指辦事方法巧妙。
辨形“禮”,不能寫作“理”。
謎語下戰書
英語take strong measures only after courteous ones fail(try peaceful means before resorting to force)
俄語сначала вести переговоры,а потом уж пускать в ход силу
字義分解
更多成語的意思解釋
- 愛不釋手(意思解釋)
- 以柔克剛(意思解釋)
- 步調一致(意思解釋)
- 牽強附會(意思解釋)
- 因小失大(意思解釋)
- 拉拉扯扯(意思解釋)
- 飲鴆止渴(意思解釋)
- 破鏡重圓(意思解釋)
- 矢志不渝(意思解釋)
- 無所不為(意思解釋)
- 只爭朝夕(意思解釋)
- 克敵制勝(意思解釋)
- 賓至如歸(意思解釋)
- 歡聲雷動(意思解釋)
- 與世長辭(意思解釋)
- 安家落戶(意思解釋)
- 因循守舊(意思解釋)
- 投機倒把(意思解釋)
- 仗勢欺人(意思解釋)
- 大義滅親(意思解釋)
- 驕奢淫逸(意思解釋)
- 面黃肌瘦(意思解釋)
- 光宗耀祖(意思解釋)
- 謙謙君子(意思解釋)
- 天府之國(意思解釋)
- 人小鬼大(意思解釋)
- 暴殄天物(意思解釋)
- 品頭論足(意思解釋)
- 妻離子散(意思解釋)
- 顯山露水(意思解釋)
※ 先禮后兵的意思解釋、先禮后兵是什么意思由CNDU提供。
相關成語
成語 | 解釋 |
---|---|
一十八般兵器 | 泛指各種兵器。 |
一鞭先著 | 晉劉琨少負志氣,與祖逖為友,共以收復中原為志,曾與親故書曰:“吾枕戈待旦,志梟逆虜,??肿嫔任嶂??!币姟稌x書·劉琨傳》。后以為爭先的典實。亦泛指先行。 |
一鞭先著 | 后以為爭先的典實。亦泛指先行。 |
一飯之先 | 時間上先吃一頓飯。指年齡比別人稍長。 |
一馬當先 | 策馬走在最前頭。比喻走在領先位置;起帶頭作用。 |
三思而后行 | 三:再三,表示多次。指經過反復考慮,然后再去做。 |
三茶六禮 | 猶言明媒正娶。我國舊時習俗,娶妻多用茶為聘禮,所以女子受聘稱為受茶。六禮,即婚姻據以成立的納采、問名、納吉、納征、請期、親迎六種儀式。參閱明陳耀文《天中記》卷四四、《儀禮 士昏禮》。 |
上兵伐謀 | 上:上等,引申為最好的。兵:指戰爭,引申為用兵。伐:討伐,攻打。伐謀:用計謀粉碎敵人的計策。用兵的上策,是以謀略取勝。 |
不乏先例 | 有不少從前的事可以作為例子。 |
不敢后人 | 后:落后。不甘心落在別人后面。 |
不甘后人 | 甘:甘心;情愿。不甘心落在別人后面。 |
不恥最后 | 不恥:不以為羞恥。不因為跑到最后而感到可恥。比喻凡是只要堅持到底,就能達到目的。 |
不顧前后 | 比喻毫無顧忌?!都t樓夢》一二○回:“不是說句不顧前后的話:當初東府里太爺,倒是修煉了十幾年,也沒有成仙。這佛是更難成。” |
東郭先生 | 泛指對壞人講仁慈的糊涂人,比喻不分善惡,濫施仁慈的人。 |
兩國交兵,不斬來使 | 指作戰雙方不能殺來往的使者。 |
臨難鑄兵 | 臨到危難時,方才鑄造兵器。比喻平時不作準備,臨時才想辦法。 |
義不主財,慈不主兵 | 主:掌管。遵從道義就不能掌管錢財,心懷仁慈就不能掌管軍隊 |
烏有先生 | 虛擬的人名或事物。 |
買馬招兵 | 見“買馬招軍”。 |
爭先士卒 | 士卒:士兵。指作戰勇敢,都爭先在前。 |
爭先恐后 | 爭著向前;唯恐落后。 |
爭前恐后 | 見“爭先恐后”。 |
事后諸葛亮 | 比喻事后自稱有先見之明的人。 |
人前背后 | 當著人背著人。當面一套背后一套。 |
仁義之兵 | 兵:軍隊。伸張仁愛正義討伐邪惡的軍隊。同“仁義之師”。 |
以為后圖 | 為以后作打算。 |
以快先睹 | 猶言先睹為快。語本唐韓愈《與少室李拾遺書》:“朝廷之士,引頸東望,若景星鳳皇之始見也,爭先睹之為快?!?/td> |
以禮相待 | 禮:儀禮;應有的禮節;待:對待;接待。用應有的禮節來對待別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