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樓春·今年花事垂垂過”譯文及注釋
譯文
今年的花開漸漸地就要過去了,明年花開應該更繁盛。來賞花的始終是少年人多,就怕少年易逝,我不再年輕。
告誡大家不要討厭酒杯的酒多,如果醉了不如就在花蔭下休息。大家看今天枝頭上的花,早已經不是去年的那朵了。
注釋
玉樓春:玉樓春,詞牌名,又名“歸朝歡令”“呈纖手”“春曉曲”“惜春容”“歸朝歡令”等。以顧夐詞《玉樓春·拂水雙飛來去燕》為正體,雙調五十六字,前后段各四句三仄韻。另有雙調五十六字,前段四句三仄韻,后段四句兩仄韻等。
花事:關于花的情事,這里指花開的事。垂垂:漸漸。
亸(duǒ):下垂。
終古:謂自古以來一直是。
金罍(léi):泛指酒器。
拚:豁出去。
參考資料:
1、葉嘉瑩.王國維詞新釋輯評:中國書店出版社,2006:92
2、吳蓓.王國維人間詞閱讀分析——清詞代表性文本閱讀之二:浙江大學出版社,2009:63
“玉樓春·今年花事垂垂過”鑒賞
賞析
從字面上看,這首詞全是白話,沒什么難懂的地方。“亸”字似乎不大常見,但那是唐宋時代常用的字。這里是用“亸”字來形容花開很多壓得枝條下垂的樣子。
全詞通俗易懂,感情顯得直率。但其中不但包含著某種哲理,也包含著況蕙風所說的那種“郁勃久之,有不得已者出乎其中”的詞人的固執。
“今年花事垂垂過,明歲花開應更亸”連用了兩個“花”,口吻里充滿了對花的喜愛和對春天的珍惜。一年之中只有一個春天,人的一生也只有一個花季。對花的熱愛與珍惜也就是對人生的熱愛與珍惜。凡是對人生愛之深,望之切的人,內心常常懷有一種恐懼感,深恐虛度了這只有一次的人生“看花終古少年多,只恐少年非屬我。”
因此,在花季將盡之時才有了這樣一副狂態“勸君莫厭尊罍大,醉倒且拚花底臥”。這種狂態,既不同于“會須一飲三百杯”的豪放之狂,也不同于“一日看盡洛城花”的浮躁之狂,倒有些近乎杜甫“且看欲盡花經眼,莫厭傷多酒入唇”的深悲隱痛之狂。為什么會這樣,結尾兩句作了解釋“君看今日樹頭花,不是去年枝上朵?!边@兩句,令人聯想到西方哲學家所說的,“沒有人能兩次踏進同一條河流”。
創作背景
這是一首感時傷春詞,1905年(光緒三十一年)王國維作于海寧,王國維想起往事,踏青飲酒,感慨少年易逝。王國維簡介
清代·王國維的簡介

王國維(1877年—1927年),字伯隅、靜安,號觀堂、永觀,漢族,浙江海寧鹽官鎮人。清末秀才。我國近現代在文學、美學、史學、哲學、古文字學、考古學等各方面成就卓著的學術巨子,國學大師。
...〔? 王國維的詩(60篇)〕猜你喜歡
在金日作·選二
滿腹詩書漫古今,頻年流落易傷心。
南冠終日囚軍府,北雁何時到上林?
開口摧頹空抱樸,協肩奔走尚腰金。
莫邪利劍今何在?不斬奸邪恨最深!
遙夜沉沉滿幕霜,有時歸夢到家鄉。
傳聞已筑西河館,自許能肥北海羊。
回首兩朝俱草莽,馳心萬里絕農桑。
人生一死渾閑事,裂眥穿胸不汝忘!
西河·金陵懷古次美成韻
龍虎地,繁華六代猶記。紅衣落盡,只洲前,一雙鷺起,秦淮日夜向東流,澄江如練無際。
白門外,枯杙倚,樓船朽橛難系。石頭城壞,有燕子銜泥故壘。倡家猶唱后庭花,清商子夜流水。
賣花聲過春滿市。鬧紅樓,煙月千里。春色豈關人世。野棠無主,流鶯成對,街入臨春故宮里。
怨郎詩
一朝別后,二地相懸。
只說是三四月,又誰知五六年?
七弦琴無心彈,八行書無可傳。
九連環從中折斷,十里長亭望眼欲穿。
百思想,千系念,萬般無奈把郎怨。
萬語千言說不完,百無聊賴,十依欄桿。
重九登高看孤雁,八月仲秋月圓人不圓。
七月半,秉燭燒香問蒼天,
六月三伏天,人人搖扇我心寒。
五月石榴紅似火,偏遇陣陣冷雨澆花端。
四月枇杷未黃,我欲對鏡心意亂。
忽匆匆,三月桃花隨水轉。
飄零零,二月風箏線兒斷。
噫,郎呀郎,巴不得下一世,你為女來我做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