琵琶仙·中秋
[清代]:納蘭性德
碧海年年,試問取、冰輪為誰圓缺?吹到一片秋香,清輝了如雪。愁中看、好天良夜,知道盡成悲咽。只影而今,那堪重對,舊時明月。
花徑里、戲捉迷藏,曾惹下蕭蕭井梧葉。記否輕紈小扇,又幾番涼熱.。只落得,填膺百感,總茫茫、不關離別。一任紫玉無情,夜寒吹裂。
碧海年年,試問取、冰輪為誰圓缺?吹到一片秋香,清輝了如雪。愁中看、好天良夜,知道盡成悲咽。隻影而今,那堪重對,舊時明月。
花徑裡、戲捉迷藏,曾惹下蕭蕭井梧葉。記否輕紈小扇,又幾番涼熱.。隻落得,填膺百感,總茫茫、不關離別。一任紫玉無情,夜寒吹裂。
“琵琶仙·中秋”譯文及注釋
譯文
碧海青天,年年如此,而云間的月亮,卻為何時圓時缺。今夜里,金風送爽,土花映碧,畫欄桂樹懸掛著一縷秋香;月亮光就像白雪一般晶瑩透澈。誰知道,這好天良夜,卻讓人憂愁,讓人悲咽。孤身只影,怎么可面對舊時明月。
那時節,也是這么個中秋夜,你和我,花徑里捉迷藏,曾經將金井梧桐的霜葉驚落。手上輕巧的小紈扇,至今又經歷幾番涼熱。一時間,不由得百感叢生;但這又與一般的相思離別無關。面對這舊時明月,只好讓無情的紫玉蕭,于寒風中吹烈。
注釋
碧海:傳說中的海名。
冰輪:月亮代名之一,歷來用以形容皎潔的滿月。
吹到二句:謂秋風把一片秋花吹開了,那明亮的月光猶如白雪。清輝,指明亮的月光。
花徑二句:捉迷藏,又稱逮貓兒,兒童玩的一種游戲。井梧葉:謂井邊的梧桐樹葉。
輕紈小扇:即紈扇。
一任二句:紫玉,指笛簫,因截紫竹所制,故名。
參考資料:
1、張秉戍.納蘭詞箋注:北京出版社,2000
2、施議對.納蘭性德集:鳳凰出版社,2011
“琵琶仙·中秋”鑒賞
創作背景
詞作乃中秋月下,對于昔時情愛的思憶。此詞可能作于康熙十六年(1678)中秋。這年春天,納蘭妻盧氏病故。
賞析
“碧海年年,試問取、冰輪為誰圓缺?”在蒼茫的夜色中,作者抬頭仰望天空,中秋月圓,其景何其美好;然而他卻觸景生情,發此疑問。通過此句,我們似乎看出了他心中的悲涼:日月輪回不斷,春花秋月年年,這些都只會令他徒增煩惱;是因為佳人不在,如今的他形影相吊么?“吹到一片秋香,清輝了如雪”,不知哪里吹來的秋風,帶來一陣芬芳;月亮的清輝籠罩了周圍寂寞的空氣,如同冰雪一樣寒冷。此句是寫景,卻是寄情于景,情景交融,寒冷的是清輝還是他那顆受傷的心?回想往昔,那“一生一代一雙人”,曾經花前月下,欣賞這良宵美景,“記當時,垂柳絲,花枝,滿庭蝴蝶兒?!敝挥岸瘢锸侨朔牵谶@如同舊時的明月下重拾往事,只會令他“填膺百感”。
詞的上片寫現實,現實是充滿了悲涼,其情之苦,足以震憾一切感性的心靈。用“冰輪”喻明月,用“雪”喻明月的清輝,更增加了意境的清冷?!爸挥岸瘢强爸貙?,舊時明月?!贝司涞莱隽俗髡摺氨M成悲咽”的緣由:原來是故人不在,作者在思念他的亡妻;然而“明月不諳離恨苦”,偏要打動他那顆敏感脆弱的心,叫他情何以堪。
下闕寫詞人仰望明月憶及往事。“花徑里、戲捉迷藏,曾惹下蕭蕭井梧葉?!泵髟孪拢紖怖?,詞人與心上人嬉戲,游玩,雖然并未著墨描摹具體情狀,而梧桐葉的緩緩飄落中,縱情的歡笑聲,親昵的嘶鬧聲,在一片月色下朗朗可聞,其人之天真爛漫,其情之親密無間,已不言自明,詞人對故人往事的深深思戀,直抵人心深處。只是光陰荏苒,輕紈小扇輕搖又搖走了幾番寒暑,去者不可追,如今只剩下詞人中宵獨立,“填膺百感”,而明月還是當時的明月,清輝未減分毫。中秋月光照耀,本該是眾家歡聚之時,容若心中卻荒涼如大漠。吹裂紫玉蕭也難散愁心。
清代·納蘭性德的簡介

納蘭性德(1655-1685),滿洲人,字容若,號楞伽山人,清代最著名詞人之一。其詩詞“納蘭詞”在清代以至整個中國詞壇上都享有很高的聲譽,在中國文學史上也占有光采奪目的一席。他生活于滿漢融合時期,其貴族家庭興衰具有關聯于王朝國事的典型性。雖侍從帝王,卻向往經歷平淡。特殊的生活環境背景,加之個人的超逸才華,使其詩詞創作呈現出獨特的個性和鮮明的藝術風格。流傳至今的《木蘭花令·擬古決絕詞》——“人生若只如初見,何事秋風悲畫扇?等閑變卻故人心,卻道故人心易變?!备挥谝饩?,是其眾多代表作之一。
...〔
? 納蘭性德的詩(220篇)〕
清代:
黃景仁
幾回花下坐吹簫,銀漢紅墻入望遙。
似此星辰非昨夜,為誰風露立中宵。
纏綿思盡抽殘繭,宛轉心傷剝后蕉。
三五年時三五月,可憐杯酒不曾消。
幾回花下坐吹簫,銀漢紅牆入望遙。
似此星辰非昨夜,為誰風露立中宵。
纏綿思盡抽殘繭,宛轉心傷剝後蕉。
三五年時三五月,可憐杯酒不曾消。
清代:
項鴻祚
闌珊心緒,醉倚綠琴相伴住。一枕新愁,殘夜花香月滿樓。
繁笙脆管,吹得錦屏春夢遠。只有垂楊,不放秋千影過墻。
闌珊心緒,醉倚綠琴相伴住。一枕新愁,殘夜花香月滿樓。
繁笙脆管,吹得錦屏春夢遠。隻有垂楊,不放秋千影過牆。
唐代:
宋之問
逐臣北地承嚴譴,謂到南中每相見。
豈意南中歧路多,千山萬水分鄉縣。
云搖雨散各翻飛,海闊天長音信稀。
處處山川同瘴癘,自憐能得幾人歸。
逐臣北地承嚴譴,謂到南中每相見。
豈意南中歧路多,千山萬水分鄉縣。
雲搖雨散各翻飛,海闊天長音信稀。
處處山川同瘴癘,自憐能得幾人歸。
唐代:
馬戴
孤云與歸鳥,千里片時間。
念我何留滯,辭家久未還。
微陽下喬木,遠燒入秋山。
臨水不敢照,恐驚平昔顏!
孤雲與歸鳥,千裡片時間。
念我何留滯,辭家久未還。
微陽下喬木,遠燒入秋山。
臨水不敢照,恐驚平昔顔!
清代:
納蘭性德
簾外五更風,消受曉寒時節。剛剩秋衾一半,擁透簾殘月。
爭教清淚不成冰?好處便輕別。擬把傷離情緒,待曉寒重說。
簾外五更風,消受曉寒時節。剛剩秋衾一半,擁透簾殘月。
爭教清淚不成冰?好處便輕別。擬把傷離情緒,待曉寒重說。
清代:
慧霖
禪邊風味客邊愁,饋我清光又滿樓。
一月可曾閑幾日,百年難得閏中秋。
菊花信待重陽久,桂子香聞上界留。
遮莫圓明似前度,不知誰續廣寒游。
禪邊風味客邊愁,饋我清光又滿樓。
一月可曾閑幾日,百年難得閏中秋。
菊花信待重陽久,桂子香聞上界留。
遮莫圓明似前度,不知誰續廣寒遊。
明代:
文征明
桂花浮玉,正月滿天街,夜涼如洗。風泛須眉并骨寒,人在水晶宮里。蛟龍偃蹇,觀闕嵯峨,縹緲笙歌沸。霜華滿地,欲跨彩云飛起。
記得去年今夕,釃酒溪亭,淡月云來去。千里江山昨夢非,轉眼秋光如許。青雀西來,嫦娥報我,道佳期近矣。寄言儔侶,莫負廣寒沈醉。
桂花浮玉,正月滿天街,夜涼如洗。風泛須眉并骨寒,人在水晶宮裡。蛟龍偃蹇,觀闕嵯峨,縹緲笙歌沸。霜華滿地,欲跨彩雲飛起。
記得去年今夕,釃酒溪亭,淡月雲來去。千裡江山昨夢非,轉眼秋光如許。青雀西來,嫦娥報我,道佳期近矣。寄言儔侶,莫負廣寒沈醉。
五代:
馮延巳
花前失卻游春侶,獨自尋芳。滿目悲涼??v有笙歌亦斷腸。
林間戲蝶簾間燕,各自雙雙。忍更思量,綠樹青苔半夕陽。
花前失卻遊春侶,獨自尋芳。滿目悲涼??v有笙歌亦斷腸。
林間戲蝶簾間燕,各自雙雙。忍更思量,綠樹青苔半夕陽。
宋代:
蘇軾
雨霰疏疏經潑火。巷陌秋千,猶未清明過。杏子梢頭香蕾破。淡紅褪白胭脂涴。
苦被多情相折挫。病緒厭厭,渾似年時個。繞遍回廊還獨坐。月籠云暗重門鎖。
雨霰疏疏經潑火。巷陌秋千,猶未清明過。杏子梢頭香蕾破。淡紅褪白胭脂涴。
苦被多情相折挫。病緒厭厭,渾似年時個。繞遍回廊還獨坐。月籠雲暗重門鎖。
清代:
厲鶚
月夜過七里灘,光景奇絕。歌此調,幾令眾山皆響。
秋光今夜,向桐江,為寫當年高躅。風露皆非人世有,自坐船頭吹竹。萬籟生山,一星在水,鶴夢疑重續。挐音遙去,西巖漁父初宿。
心憶汐社沉埋,清狂不見,使我形容獨。寂寂冷螢三四點,穿破前灣茅屋。林凈藏煙,峰危限月,帆影搖空綠。隨風飄蕩,白云還臥深谷。
月夜過七裡灘,光景奇絕。歌此調,幾令衆山皆響。
秋光今夜,向桐江,為寫當年高躅。風露皆非人世有,自坐船頭吹竹。萬籟生山,一星在水,鶴夢疑重續。挐音遙去,西巖漁父初宿。
心憶汐社沉埋,清狂不見,使我形容獨。寂寂冷螢三四點,穿破前灣茅屋。林淨藏煙,峰危限月,帆影搖空綠。隨風飄蕩,白雲還臥深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