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池上”譯文及注釋
譯文
拄杖站在池塘邊,西風拂過,托著殘葉的荷柄微微傾斜。
突然看到這一派秋景蕭瑟中,一枝荷花迎風開放。
注釋
西風:指秋風。
“池上”鑒賞
賞析
張光啟生活于明末清初,入清,隱居不仕,享年八十馀。從這首小詩的內容來看,寫此詩時,他已是策杖而行的老人,但耳聰目明,身體尚健。
在一個敗荷零落的秋日,詩人拄杖獨自站在荷塘邊,秋風一過,無數托著殘葉的荷柄隨之鼓斜傾倒。但是,他再舉目遠望,只見滿目凋零的球景中,卻有一朵新開的荷花突兀的闖進了他的視線,他不眼前一亮,心中激動之情不以言表。詩人不說一朵花而說“一枝花”,這表明他注意到的,不只是花朵,而且還有花枝。在眾芳搖落、荷柄斜倒映襯下,挺直的花枝托著鮮花,不僅美艷,而且顯出一種不為環境所左右的獨立不羈的精神。詩人直接描畫出的是殘荷中的一枝新花,誰又能說詩人不是在借以歌頌這樣一種不屈不撓、無所畏懼的精神呢?
本詩前后對照鮮明,如果說,讀前兩句詩,我們心中可能生出對詩人老境凄涼的同情,那么,當讀到后兩句時,就只有對作者堅貞不屈、不折不撓的精神的欽佩之情了。張光啟無意于為自己畫像,但這首小詩卻成了詩人晚年極為生動傳神的一幅小照。
猜你喜歡
賀新郎·三山雨中游西湖
三山雨中游西湖有懷趙丞相經始
翠浪吞平野。挽天河誰來照影,臥龍山下。煙雨偏宜晴更好,約略西施未嫁。待細把江山圖畫。千頃光中堆滟滪,似扁舟欲下瞿塘馬。中有句,浩難寫。
詩人例入西湖社。記風流重來手種,綠陰成也。陌上游人夸故國,十里水晶臺榭。更復道橫空清夜。粉黛中洲歌妙曲,問當年魚鳥無存者。堂上燕,又長夏。
蘭陵王·江行
水聲咽,中夜蘭橈暗發。殘春在,催暖送晴,九十韶光去偏急。垂楊手漫折,難結,輕帆一葉。離亭遠,歸路漸迷,千里滄波楚天闊。
除寒乍消歇。剩霧鎖花魂,風砭詩骨。茫茫江草連云濕。悵綠樹鶯老,碧欄蜂瘦,空留檣燕似訴別,向人共愁絕。
重疊,浪堆雪。坐縹緲浮槎,煙外飛越。銜山一寸眉彎月,照枉渚疑鏡,亂峰如發。扁舟獨自,記舊夢,忍細說?
東堂新成二首
種樹成陰辟沼漁,數椽聊此卜幽居。
諸峰稍識嵐霏外,三徑新鋤灌莽余。
窮巷頗回高士轍,藜床時讀古人書。
欲因蘿薜辭簪弁,慚愧天恩在玉除。
無端世路繞羊腸,偶以疏慵得自藏。
種竹旋添馴鶴徑,買山聊起讀書堂。
開窗古木蕭蕭籟,隱幾寒花寂寂香。
莫笑野人生計少,濯纓隨處有滄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