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詩文 > 劉基的詩 > 賣柑者言

      賣柑者言

      [明代]:劉基

      杭有賣果者,善藏柑,涉寒暑不潰。出之燁然,玉質而金色。置于市,賈十倍,人爭鬻之。

      予貿得其一,剖之,如有煙撲口鼻,視其中,則干若敗絮。予怪而問之曰:“若所市于人者,將以實籩豆,奉祭祀,供賓客乎?將炫外以惑愚瞽也?甚矣哉,為欺也!”

      賣者笑曰:“吾業是有年矣,吾賴是以食吾軀。吾售之,人取之,未嘗有言,而獨不足子所乎?世之為欺者不寡矣,而獨我也乎?吾子未之思也。

      今夫佩虎符、坐皋比者,洸洸乎干城之具也,果能授孫、吳之略耶? 峨大冠、 拖長紳者,昂昂乎廟堂之器也,果能建伊、皋之業耶?盜起而不知御,民困而不知救,吏奸而不知禁,法斁而不知理,坐糜廩粟而不知恥。觀其坐高堂,騎大馬,醉醇醴而飫肥鮮者,孰不巍巍乎可畏,赫赫乎可象也?又何往而不金玉其外,敗絮其中也哉?今子是之不察,而以察吾柑!”

      予默默無以應。退而思其言,類東方生滑稽之流。豈其憤世疾邪者耶?而托于柑以諷耶?


      “賣柑者言”譯文及注釋

      譯文

      杭州有個賣水果的人,擅長貯藏柑橘,經歷一整年也不潰爛,拿出它們的時候還是光彩鮮明的樣子,玉石一樣的質地,金燦燦的顏色。放到市場上,賣(比別人的高出)十倍的價錢。人們爭相購買他的柑橘。

      我買到了其中的一個,切開它,像有股煙直撲口鼻,看它的里面,干枯得像破敗的棉絮。我對此感到奇怪,問他說:“你賣給別人的柑橘,是打算用來裝滿在盛祭品的容器中,祭祀祖先、招待賓客的嗎?還是要炫耀它的外表用來欺騙傻子和瞎子的嗎?這樣欺騙人的行為實在是太過分了?!?/p>

      賣柑橘的人笑著說:“我從事這個行業已有好多年了。我依賴這個用來養活自己。我賣它,別人買它,不曾有人說過什么的,卻唯獨不能滿足您嗎?世上做欺騙的事的人不少,難道僅僅只有我一個嗎?你還沒有好好考慮這個問題。

      那些佩戴虎形兵符、坐在虎皮上的人,威武的樣子,好像是捍衛國家的將才,他們果真能擁有孫武、吳起的謀略嗎?那些戴著高帽子,拖著長長帶子的人,氣宇軒昂的坐在朝堂之上,他們果真能夠建立伊尹、皋陶的業績嗎?盜賊四起卻不懂得抵御,百姓困苦卻不懂得救助,官吏狡詐卻不懂得禁止,法度敗壞卻不懂得治理,奢靡的浪費糧食卻不懂得羞恥??纯茨切┳诟咛蒙?,騎著大馬,喝著美酒,吃著美食的人,哪一個不是威風凜凜、令人敬畏、顯赫的值得人們效仿?可是無論到哪里,又有誰不是外表如金似玉、內心破敗得像破棉絮呢?你看不到這些現象,卻只看到我的柑橘!”

      我默默地沒有話用來回答?;貋硭伎歼@賣柑人的話,覺得他像是像東方朔那樣詼諧多諷、機智善辯的人。難道他是對世間邪惡現象激憤痛恨之人嗎?因而假托柑橘用來諷刺嗎?

      注釋

      涉:經過,經歷。

      潰:腐爛,腐敗。

      燁(yè)然:光彩鮮明的樣子。

      玉:像玉石一樣。

      賈(jià):同“價”,價格。

      鬻(yù):這里是買的意思。

      貿:買賣,這里是買的意思。

      若:像,好像。

      敗絮:破敗的棉絮。

      若:代詞,你,你們。

      實:填滿,裝滿。

      籩(biān)豆:古代祭祀時盛祭品用的兩種器具?;e,竹制的食器。豆,木制、陶制或銅制的食器。

      炫:同“炫”,炫耀,夸耀。

      惑:迷惑,欺騙。

      愚瞽(gǔ):愚蠢的人和瞎子。瞽,瞎子。

      為:做。

      欺:欺騙人的事。

      業:以······為職業。

      賴:依賴,依靠。

      食(sì):同“飼”,這里有供養、養活的意思。

      夫:發語詞。

      虎符:虎形的兵符,古代調兵用的憑證。

      皋(gāo)比(pí):虎皮,指將軍的坐席。比,通“皮”,毛皮。

      洸(guāng)洸:威武的樣子。

      干城之具:捍衛國家的將才。干,盾牌,文中意為捍衛。干和城都用以防御。具,將才。

      孫、吳:指古代著名軍事家孫武和吳起。

      略:謀略。

      峨:高高地,指高戴。

      拖長紳:拖著長長的腰帶。紳,古代士大夫束在外衣上的帶子。

      昂昂:氣宇軒昂的樣子。

      廟堂:指朝廷。

      器:才能,本領,這里指“有才能的人”。

      伊、皋(gāo):指古代著名政治家伊尹和皋陶。

      業:功業。

      起:興起。

      御:抵御。

      斁(dù):敗壞。

      坐:坐在高位的意思,指那些在高位上卻不干正事。

      糜:通“靡”,浪費。

      廩(lǐn)粟:國家發的俸米。

      醉:醉飲。

      飫(yù):飽食。

      巍?。焊叽蟮臉幼印?/p>

      赫赫:顯赫的樣子。

      象:模仿。

      金玉其外、敗絮其中:比喻虛有其表,及外表好而實質壞的人

      類:像。

      東方生:指東方朔。漢武帝時曾任太中大夫,性格詼諧,善于諷諫。

      滑稽(古書中讀作gǔ jī)之流:指詼諧多諷、機智善辯的人。

      疾:憤恨。

      憤世疾邪:激憤、痛恨世間邪惡的現象。

      托:假托。

      “賣柑者言”鑒賞

      賞析

      這是一篇著名的寓言體諷刺散文,全文可分為三個部分。第一部分以洗煉的筆墨記述了故事的經過,可說是全文的引子,作者先寫柑子外表具有金玉之美,其中卻如敗絮之劣,在一優一劣而形成的鮮明對比之中,自然而然地引起發問,“將炫外以惑愚瞽也?”也自然而然地引出指責,“甚矣哉,為欺也!”作者在此突出一個“欺”字,這是全文的核心,也是貫串始終的主線,看似不經意地提出,實則是精心設計的。正是這個文眼,才引起賣柑者大段的深刻的議論。

      第二部分是全文的重點,通過賣柑人之口,揭露那些達官紳士欺世盜名的真相。文章的構思非常巧妙,“賣者笑曰”一個“笑”字用得很好,首先表現在后面的大段議論只是由一個小商販在談笑詼諧中說出,這就親切又可信;其次表現了一個普通人對那些不可一世的人的鄙視。小商販的回答也是巧妙之極,用一句反問“而獨不足子所乎?”它揭示面對“欺”道橫行的社會,人們已經麻木。緊接著再用一個反問“而獨我也乎?”這個反問比前一個反問更有份量,它既突出了言者對“欺”道橫行社會的強烈憎恨,又使憤懣之詞如流涌出。為證實自己的論點,賣柑者以排比句式,歷數了行“大欺”的人。先用兩個長排比句描寫武將“洸洸乎干城之具”、文官“昂昂乎廟堂之器”,以之與柑子“燁然”外表相對照;接著又連用五個短排比句揭露其實質,原來是文不能治國、武不能治軍之眾。為了更琳漓盡致地宣泄自己憤世嫉邪之情感,文章又用兩個反問句進行反復揭露。反復揭露使賣柑者“今子是之不察,而以察吾柑”一句指責得有理,批評得有力。

      第三部分是文章的結尾,作者沒有寫自己如何慷慨激昂地響應賣柑者之言,卻是“退而思其言”,這樣既使文章形成一種跌宕美,也表明作者在深思熟慮之中品味其言的真諦所在,承認其言的真實性和合理性。

      這篇文章由買賣一個壞了的柑橘的小事引起議論,假托賣柑者的一席話,以形象、貼切的比喻,揭示了當時盜賊蜂起,官吏貪污,法制敗壞,民不聊生的社會現實,有力地諷刺了那些冠冕堂皇、聲威顯赫的達官貴人們本質上都是“金玉其外,敗絮其中”的欺世盜名的人物,從而有利抨擊了元末統治者及統治集團的腐朽無能還有社會當下的黑暗,抒發了作者憤世嫉俗的情感。

      劉基簡介

      明代·劉基的簡介

      劉基

      劉基(1311年7月1日-1375年5月16日)字伯溫,謚曰文成,元末明初杰出的軍事謀略家、政治家、文學家和思想家,明朝開國元勛,漢族,浙江文成南田(原屬青田)人,故時人稱他劉青田,明洪武三年(1370)封誠意伯,人們又稱他劉誠意。武宗正德九年追贈太師,謚號文成,后人又稱他劉文成、文成公。他以神機妙算、運籌帷幄著稱于世。劉伯溫是中國古代的一位傳奇人物,至今在中國大陸、港澳臺乃至東南亞、日韓等地仍有廣泛深厚的民間影響力。

      ...〔? 劉基的詩(42篇)

      猜你喜歡

      展喜犒師

      先秦左丘明

      齊孝公伐我北鄙,公使展喜犒師。使受命于展禽。

      齊侯未入竟,展喜從之。曰:“寡君聞君親舉玉趾,將辱于敝邑,使下臣犒執事?!饼R侯曰:“魯人恐乎?”對曰:“小人恐矣,君子則否?!饼R侯曰:“室如縣罄,野無青草,何恃而不恐?”對曰:“恃先王之命。昔周公、大公,股肱周室,夾輔成王,成王勞之而賜之盟。曰:‘世世子孫,無相害也?!d在盟府,太師職之?;腹且约m合諸侯而謀其不協,彌縫其闕而匡救其災,昭舊職也。及君即位,諸侯之望曰:‘其率桓之功。’我敝邑用不敢保聚。曰:‘豈其嗣世九年,而棄命廢職,其若先君何!君必不然?!汛艘圆豢??!饼R侯乃還。


      送溫處士赴河陽軍序

      唐代韓愈

      伯樂一過冀北之野,而馬群遂空。夫冀北馬多天下。伯樂雖善知馬,安能空其郡邪?解之者曰:“吾所謂空,非無馬也,無良馬也。伯樂知馬,遇其良,輒取之,群無留良焉。茍無良,雖謂無馬,不為虛語矣。”

      東都,固士大夫之冀北也。恃才能深藏而不市者,洛之北涯曰石生,其南涯曰溫生。大夫烏公,以鈇鉞鎮河陽之三月,以石生為才,以禮為羅,羅而致之幕下。未數月也,以溫生為才,于是以石生為媒,以禮為羅,又羅而致之幕下。東都雖信多才士,朝取一人焉,拔其尤;暮取一人焉,拔其尤。自居守河南尹,以及百司之執事,與吾輩二縣之大夫,政有所不通,事有所可疑,奚所咨而處焉?士大夫之去位而巷處者,誰與嬉游?小子后生,于何考德而問業焉?縉紳之東西行過是都者,無所禮于其廬。若是而稱曰:“大夫烏公一鎮河陽,而東都處士之廬無人焉。”豈不可也?

      夫南面而聽天下,其所托重而恃力者,惟相與將耳。相為天子得人于朝廷,將為天子得文武士于幕下,求內外無治,不可得也。愈縻于茲,不能自引去,資二生以待老。今皆為有力者奪之,其何能無介然于懷邪?生既至,拜公于軍門,其為吾以前所稱,為天下賀;以后所稱,為吾致私怨于盡取也。留守相公首為四韻詩歌其事,愈因推其意而序之。


      菩薩蠻·濕云不動溪橋冷

      宋代蘇軾

      濕云不動溪橋冷,嫩寒初透東風影。橋下水聲長,一枝和月香。

      人憐花似舊,花比人應瘦。莫憑小欄干,夜深花正寒。


      臧僖伯諫觀魚

      先秦左丘明

      春,公將如棠觀魚者。臧僖伯諫曰:“凡物不足以講大事,其材不足以備器用,則君不舉焉。君將納民于軌物者也。故講事以度軌量,謂之‘軌’;取材以章物采,謂之‘物’。不軌不物,謂之亂政。亂政亟行,所以敗也。故春蒐、夏苗、秋狝、冬狩,皆于農隙以講事也。三年而治兵,入而振旅,歸而飲至,以數軍實。昭文章,明貴賤,辨等列,順少長,習威儀也。鳥獸之肉不登于俎,皮革、齒牙、骨角、毛羽不登于器,則君不射,古之制也。若夫山林川澤之實,器用之資,皂隸之事,官司之守,非君所及也。”

      公曰:“吾將略地焉?!彼焱愻~而觀之。僖伯稱疾不從。

      書曰:“公矢魚與棠?!狈嵌Y也,且言遠地也。


      親政篇

      明代王鏊

      《易》之《泰》:“上下交而其志同。”其《否》曰:“上下不交而天下無邦。”蓋上之情達于下,下之情達于上,上下一體,所以為“泰”。下之情壅閼而不得上聞,上下間隔,雖有國而無國矣,所以為“否”也。

      交則泰,不交則否,自古皆然,而不交之弊,未有如近世之甚者。君臣相見,止于視朝數刻;上下之間,章奏批答相關接,刑名法度相維持而已。非獨沿襲故事,亦其地勢使然。何也?國家常朝于奉天門,未嘗一日廢,可謂勤矣。然堂陛懸絕,威儀赫奕,御史糾儀,鴻臚舉不如法,通政司引奏,上特視之,謝恩見辭,湍湍而退,上何嘗治一事,下何嘗進一言哉?此無他,地勢懸絕,所謂堂上遠于萬里,雖欲言無由言也。

      愚以為欲上下之交,莫若復古內朝之法。蓋周之時有三朝:庫門之外為正朝,詢謀大臣在焉;路門之外為治朝,日視朝在焉;路門之內為內朝,亦曰燕朝。《玉藻》云:“君日出而視朝,退視路寢聽政。” 蓋視朝而見群臣,所以正上下之分;聽政而視路寢,所以通遠近之情。漢制:大司馬、左右前后將軍、侍中、散騎諸吏為中朝,丞相以下至六百石為外朝。唐皇城之北南三門曰承天,元正、冬至受萬國之朝貢,則御焉,蓋古之外朝也。其北曰太極門,其西曰太極殿,朔、望則坐而視朝,蓋古之正朝也。又北曰兩儀殿,常日聽朝而視事,蓋古之內朝也。宋時常朝則文德殿,五日一起居則垂拱殿,正旦、冬至、圣節稱賀則大慶殿,賜宴則紫宸殿或集英殿,試進士則崇政殿。侍從以下,五日一員上殿,謂之輪對,則必入陳時政利害。內殿引見,亦或賜坐,或免穿靴,蓋亦有三朝之遺意焉。蓋天有三垣,天子象之。正朝,象太極也;外朝,象天市也;內朝,象紫微也。自古然矣。

      國朝圣節、冬至、正旦大朝則會奉天殿,即古之正朝也。常日則奉天門,即古之外朝也。而內朝獨缺。然非缺也,華蓋、謹身、武英等殿,豈非內朝之遺制乎?洪武中如宋濂、劉基,永樂以來如楊士奇、楊榮等,日侍左右,大臣蹇義、夏元吉等,常奏對便殿。于斯時也,豈有壅隔之患哉?今內朝未復,臨御常朝之后,人臣無復進見,三殿高閟,鮮或窺焉。故上下之情,壅而不通;天下之弊,由是而積。孝宗晚年,深感有慨于斯,屢召大臣于便殿,講論天下事。方將有為,而民之無祿,不及睹至治之美,天下至今以為恨矣。

      惟陛下遠法圣祖,近法孝宗,盡鏟近世壅隔之弊。常朝之外,即文華、武英二殿,仿古內朝之意,大臣三日或五日一次起居,侍從、臺諫各一員上殿輪對;諸司有事咨決,上據所見決之,有難決者,與大臣面議之;不時引見群臣,凡謝恩辭見之類,皆得上殿陳奏。虛心而問之,和顏色而道之,如此,人人得以自盡。陛下雖身居九重,而天下之事燦然畢陳于前。外朝所以正上下之分,內朝所以通遠近之情。如此,豈有近時壅隔之弊哉?唐、虞之時,明目達聰,嘉言罔伏,野無遺賢,亦不過是而已。


      任弘農尉獻州刺史乞假還京

      唐代李商隱

      黃昏封印點刑徒,愧負荊山入座隅。

      卻羨卞和雙刖足,一生無復沒階趨。


      赤壁

      清代趙翼

      依然形勝扼荊襄,赤壁山前故壘長。

      烏鵲南飛無魏地,大江東去有周郎。

      千秋人物三分國,一片山河百戰場。

      今日經過已陳跡,月明漁父唱滄浪。


      原道

      唐代韓愈

      博愛之謂仁,行而宜之之謂義,由是而之焉之謂道,足乎己無待于外之謂德。仁與義為定名,道與德為虛位。故道有君子小人,而德有兇有吉。老子之小仁義,非毀之也,其見者小也。坐井而觀天,曰天小者,非天小也。彼以煦煦為仁,孑孑為義,其小之也則宜。其所謂道,道其所道,非吾所謂道也。其所謂德,德其所德,非吾所謂德也。凡吾所謂道德云者,合仁與義言之也,天下之公言也。老子之所謂道德云者,去仁與義言之也,一人之私言也。

      周道衰,孔子沒,火于秦,黃老于漢,佛于晉、魏、梁、隋之間。其言道德仁義者,不入于楊,則歸于墨;不入于老,則歸于佛。入于彼,必出于此。入者主之,出者奴之;入者附之,出者污之。噫!后之人其欲聞仁義道德之說,孰從而聽之?老者曰:“孔子,吾師之弟子也?!狈鹫咴唬骸翱鬃樱釒熤茏右??!睘榭鬃诱撸暵勂湔f,樂其誕而自小也,亦曰“吾師亦嘗師之”云爾。不惟舉之于口,而又筆之于其書。噫!后之人雖欲聞仁義道德之說,其孰從而求之?

      甚矣,人之好怪也,不求其端,不訊其末,惟怪之欲聞。古之為民者四,今之為民者六。古之教者處其一,今之教者處其三。農之家一,而食粟之家六。工之家一,而用器之家六。賈之家一,而資焉之家六。奈之何民不窮且盜也?

      古之時,人之害多矣。有圣人者立,然后教之以相生相養之道。為之君,為之師。驅其蟲蛇禽獸,而處之中土。寒然后為之衣,饑然后為之食。木處而顛,土處而病也,然后為之宮室。為之工以贍其器用,為之賈以通其有無,為之醫藥以濟其夭死,為之葬埋祭祀以長其恩愛,為之禮以次其先后,為之樂以宣其湮郁,為之政以率其怠倦,為之刑以鋤其強梗。相欺也,為之符、璽、斗斛、權衡以信之。相奪也,為之城郭甲兵以守之。害至而為之備,患生而為之防。今其言曰:“圣人不死,大盜不止。剖斗折衡,而民不爭?!眴韬?!其亦不思而已矣。如古之無圣人,人之類滅久矣。何也?無羽毛鱗介以居寒熱也,無爪牙以爭食也。

      是故君者,出令者也;臣者,行君之令而致之民者也;民者,出粟米麻絲,作器皿,通貨財,以事其上者也。君不出令,則失其所以為君;臣不行君之令而致之民,則失其所以為臣;民不出粟米麻絲,作器皿,通貨財,以事其上,則誅。今其法曰,必棄而君臣,去而父子,禁而相生相養之道,以求其所謂清凈寂滅者。嗚呼!其亦幸而出于三代之后,不見黜于禹、湯、文、武、周公、孔子也。其亦不幸而不出于三代之前,不見正于禹、湯、文、武、周公、孔子也。

      帝之與王,其號雖殊,其所以為圣一也。夏葛而冬裘,渴飲而饑食,其事雖殊,其所以為智一也。今其言曰:“曷不為太古之無事”?”是亦責冬之裘者曰:“曷不為葛之之易也?”責饑之食者曰:“曷不為飲之之易也?”傳曰:“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國;欲治其國者,先齊其家;欲齊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誠其意?!比粍t古之所謂正心而誠意者,將以有為也。今也欲治其心而外天下國家,滅其天常,子焉而不父其父,臣焉而不君其君,民焉而不事其事。孔子之作《春秋》也,諸侯用夷禮則夷之,進于中國則中國之。經曰:“夷狄之有君,不如諸夏之亡?!薄对姟吩唬喝值沂氢?,荊舒是懲”今也舉夷狄之法,而加之先王之教之上,幾何其不胥而為夷也?

      夫所謂先王之教者,何也?博愛之謂仁,行而宜之之謂義。由是而之焉之謂道。足乎己無待于外之謂德。其文:《詩》、《書》、《易》、《春秋》;其法:禮、樂、刑、政;其民:士、農、工、賈;其位:君臣、父子、師友、賓主、昆弟、夫婦;其服:麻、絲;其居:宮、室;其食:粟米、果蔬、魚肉。其為道易明,而其為教易行也。是故以之為己,則順而祥;以之為人,則愛而公;以之為心,則和而平;以之為天下國家,無所處而不當。是故生則得其情,死則盡其常。效焉而天神假,廟焉而人鬼饗。曰:“斯道也,何道也?”曰:“斯吾所謂道也,非向所謂老與佛之道也。堯以是傳之舜,舜以是傳之禹,禹以是傳之湯,湯以是傳之文、武、周公,文、武、周公傳之孔子,孔子傳之孟軻,軻之死,不得其傳焉。荀與揚也,擇焉而不精,語焉而不詳。由周公而上,上而為君,故其事行。由周公而下,下而為臣,故其說長。然則如之何而可也?曰:“不塞不流,不止不行。人其人,火其書,廬其居。明先王之道以道之,鰥寡孤獨廢疾者有養也。其亦庶乎其可也!”


      宮之奇諫假道

      先秦左丘明

      晉侯復假道于虞以伐虢。

      宮之奇諫曰:“虢,虞之表也。虢亡,虞必從之。晉不可啟,寇不可翫。一之謂甚,其可再乎?諺所謂‘輔車相依,唇亡齒寒’者,其虞、虢之謂也。”

      公曰:“晉,吾宗也,豈害我哉?”

      對曰:“大伯、虞仲,大王之昭也 。大伯不從,是以不嗣。虢仲、虢叔,王季之穆也,為文王卿士,勛在王室,藏于盟府。將虢是滅,何愛于虞!且虞能親于桓、莊乎?其愛之也,桓、莊之族何罪?而以為戮,不唯逼乎?親以寵逼,猶尚害之,況以國乎?”

      公曰:“吾享祀豐潔,神必據我?!?/p>

      對曰:“臣聞之,鬼神非人實親,惟德是依。故《周書》曰:‘皇天無親,惟德是輔?!衷唬骸蝠⒎擒?,明德惟馨?!衷唬骸癫灰孜?,惟德繄物。’如是,則非德,民不和,神不享矣。神所馮依,將在德矣。若晉取虞,而明德以薦馨香,神其吐之乎?”

      弗聽,許晉使。

      宮之奇以其族行,曰:“虞不臘矣。在此行也,晉不更舉矣?!?/p>

      八月甲午,晉侯圍上陽,問于卜偃曰:“吾其濟乎?”

      對曰:“克之?!?/p>

      公曰:“何時?”

      對曰:“童謠曰:‘丙之晨,龍尾伏辰,均服振振,取虢之旂。鶉之賁賁,天策燉燉,火中成軍,虢公其奔?!渚旁隆⑹轮缓酰”拥赵谖?,月在策,鶉火中,必是時也。”

      冬,十二月丙子朔,晉滅虢,虢公丑奔京師。師還,館于虞,遂襲虞,滅之,執虞公.及其大夫井伯,從媵秦穆姬。而修虞祀,且歸其職貢于王,故書曰:“晉人執虞公。”罪虞公,言易也。


      周鄭交質

      先秦左丘明

      鄭武公、莊公為平王卿士。王貳于虢,鄭伯怨王。王曰:“無之?!惫手茑嵔毁|。王子狐為質于鄭,鄭公子忽為質于周。

      王崩,周人將畀虢公政。四月,鄭祭足帥師取溫之麥。秋,又取成周之禾。周鄭交惡。

      君子曰:“信不由中,質無益也。明恕而行,要之以禮,雖無有質,誰能間之?茍有明信,澗溪沼沚之毛,蘋蘩蘊藻之菜,筐筥錡釜之器,潢污行潦之水,可薦於鬼神,可羞於王公,而況君子結二國之信,行之以禮,又焉用質?《風》有《采蘩》、《采蘋》,《雅》有《行葦》、《泂酌》,昭忠信也。”



      午夜亚洲av永久无码精品 | 亚洲国产精品综合久久久| 亚洲午夜精品在线| 亚洲AV成人无码网站| 亚洲成AV人片在WWW| 亚洲精品色婷婷在线影院 | 亚洲色大成网站WWW久久九九| 亚洲αv久久久噜噜噜噜噜| 亚洲成av人在线视| 亚洲jjzzjjzz在线播放| 亚洲国产精品成人综合色在线| 一级毛片直播亚洲| 无码久久精品国产亚洲Av影片| 亚洲AV无码精品蜜桃| 亚洲AV永久无码精品一区二区国产| 亚洲码国产精品高潮在线| 久久丫精品国产亚洲av不卡| 亚洲熟妇AV乱码在线观看| 亚洲精品第一国产综合精品99 | 日韩亚洲国产二区| 亚洲午夜国产精品无码老牛影视| 久久久久久亚洲精品中文字幕| 亚洲伦理中文字幕| 国产精品亚洲AV三区| 亚洲国产二区三区久久| 亚洲Aⅴ在线无码播放毛片一线天 亚洲avav天堂av在线网毛片 | 亚洲第一区在线观看| 亚洲自偷自偷精品| 国产在亚洲线视频观看| 久久久亚洲欧洲日产国码aⅴ| 亚洲成a人无码亚洲成av无码| 在线精品亚洲一区二区小说| 亚洲美免无码中文字幕在线| 日韩色视频一区二区三区亚洲 | jlzzjlzz亚洲jzjzjz| 亚洲精品无码不卡在线播HE| 久久久久亚洲AV无码专区首JN| 性xxxx黑人与亚洲| 亚洲一区日韩高清中文字幕亚洲 | 中文字幕中韩乱码亚洲大片| 久久久国产精品亚洲一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