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鸚鵡曲·農夫渴雨”譯文及注釋
譯文
年復一年在牛背后耕作扶犁,近日里可使農夫懊惱之極。稻苗肥壯正等著楊花吐穗,苗都要枯死了,卻是響晴的天不下一絲雨。
可恨蒼天不顧人們渴雨的急切心情,讓殘霞把要下雨的白虹沖斷,云朵向南飄去。農夫們注視著那片白云,盼望能在人間降下三尺好雨。
注釋
扶犁住:把犁為生。住,過活,過日子。此句是說年年都是在牛背后扶著梨杖,泛指干農活。
最:正。懊(ào)惱殺:心里十分煩惱。
恰待:正要,剛要。抽花:抽穗。
渴煞:十分渴望。
殘霞:即晚霞。預示后幾天為晴天。
玉虹:彩虹。虹為雨后天象。
三尺甘霖:指大雨。甘霖:好雨。
“鸚鵡曲·農夫渴雨”鑒賞
賞析
這支小令寫農夫渴雨,用農民的口吻來寫,極為質樸自然,富有生活氣息。“年年牛背扶犁住”,是說農夫們終生從事農業,以此為生。但是正當農作物抽穗揚花最需要雨水之時,天公卻不作美,久旱不雨。他們盼望雨水救活莊稼。但天象卻呈無雨的征兆,使人著急。作者心情與農夫一樣,遙望長天,希望有一片閑云或許會降下甘露。這是他內心真誠的祈求,表現出他關心人民疾苦與農民同喜憂的精神。
此曲由農夫眼中看出,口中說出,這種設身處地,直接反映農家生活與農民的思想情緒的作品,在整個元人散曲中誠屬不多,難能可貴。因詩人體察農夫生活的艱辛,理解他們的心愿,才能對他們有如此真誠的同情。 [3]?
“年年牛背扶犁住”即“年年牛背扶住犁”,因押韻和平仄的需要改動了語序,卻因此使全句顯得圓融老到。這一句通過跟隨牛后把犁的畫面,洗練而生動地塑造了田間耕作的“農夫”形象。更重要的是以“年年”為下句的“近日”作出鋪墊,農夫年復一年辛勞耕田,種種苦惱都安然忍受下來,而近日卻“最懊惱殺”,可見非同小可。三、四句寫出了其中的原因,是因為稻子恰待抽穗揚花,偏偏卻逢上天旱,以至于農夫“渴煞青天雷雨”。短短四句,就已繳足了題目的含意,勾起了讀者的關心與同情。
然而上半段只能說是交代了一個大的背景,“農夫渴雨”究竟渴望到怎樣的程度?〔幺篇〕便就此進行了點染和生發。作者選取了農夫仰望天空的鏡頭。此時夕陽已下,殘霞滿天,俗諺謂“朝霞不出門,晚霞行千里”,顯然毫無下雨的跡象,大違農夫的心意。全句以一個“恨”字領起,顯示了農夫的失望。這“殘霞”還在飄散變化,然而不久就漸漸消隱于南天。作者不直言它的消失,而用了“截斷玉虹南去”的曲折表述,暗示農夫一直在殘霞中尋覓著“玉虹”的蹤影,也就是說,在期盼著出現降雨的征兆,然而殘霞“截斷”了這種可能。“截斷”二字,帶有毫不通融的決絕意味,呼應了前句的“不近人情”。這兩句雖是貫聯一氣,實卻包含了農夫目睹殘霞從出現到消失的漫長過程。作品至此并不結止,又繼續生發出余波,這就是最末兩句。“望人間三尺甘霖”,望是盼望、想望,“三尺甘霖”自然是子虛烏有。然而“三尺”又說得如此具體,可見這是浮現在農夫腦海中的幻影,說明他還在癡癡盼想。皇天不負苦心人,果然天空凝起一團云朵!“看一片閑云起處”,云是閑云,起是初生,這云是否有所作為、能不能化為“甘霖”,作者皆無交代,只留下渴雨農夫“看”的剪影,也為讀者留下了悠長而深重的余味。
這支小曲純用白描,層層生波,細膩地表現了農家甘苦的一個側面。下片〔幺篇〕中連用“殘霞”、“玉虹”、“甘霖”、“閑云”四種表示天象的詞語,卻有實有虛,令人玩味無窮。馮子振的《鸚鵡曲》,是在京城聽歌女演唱白賁的《黑漆弩(即鸚鵡曲)·漁父》后,因友人提起此曲曲牌格律嚴格難循,而有意和作的,他運用各種題材,前后步原韻共作了四十一首。在聲律與韻腳的限制中信步游行,可見作者不凡的才情。
馮子振簡介
元代·馮子振的簡介

馮子振,元代散曲名家,1253-1348,字海粟,自號瀛洲洲客、怪怪道人,湖南攸縣人。自幼勤奮好學。元大德二年(1298)登進士及第,時年47歲,人謂“大器晚成”。朝廷重其才學,先召為集賢院學士、待制,繼任承事郎,連任保寧(今四川境內)、彰德(今河南安陽)節度使。晚年歸鄉著述。世稱其“博洽經史,于書無所不記”,且文思敏捷。下筆不能自休。一生著述頗豐,傳世有《居庸賦》、《十八公賦》、《華清古樂府》、《海粟詩集》等書文,以散曲最著。
...〔? 馮子振的詩(7篇)〕猜你喜歡
銅雀妓二首
金鳳鄰銅雀,漳河望鄴城。
君王無處所,臺榭若平生。
舞席紛何就,歌梁儼未傾。
西陵松槚冷,誰見綺羅情。
妾本深宮妓,層城閉九重。
君王歡愛盡,歌舞為誰容。
錦衾不復襞,羅衣誰再縫。
高臺西北望,流涕向青松。
賀新郎·贈蘇昆生
蘇,固始人,南曲為當今第一。曾與說書叟柳敬亭同客左寧南幕下,梅村先生為賦《楚兩生行》
吳苑春如繡。笑野老、花顛酒惱,百無不有。淪落半生知己少,除卻吹簫屠狗。算此外、誰歟吾友。忽聽一聲《河滿子》,也非關、淚濕青衫透。是鵑血,凝羅袖。
武昌萬疊戈船吼。記當日、征帆一片,亂遮樊口。隱隱柁樓歌吹響,月下六軍搔首。正烏鵲、南飛時候。今日華清風景換,剩凄涼、鶴發開元叟。我亦是,中年后。
水龍吟·題文姬圖
須知名士傾城,一般易到傷心處。柯亭響絕,四弦才斷,惡風吹去。萬里他鄉,非生非死,此身良苦。對黃沙白草,嗚嗚卷葉,平生恨、從頭譜。
應是瑤臺伴侶,只多了、氈裘夫婦。嚴寒觱篥,幾行鄉淚,應聲如雨。尺幅重披,玉顏千載,依然無主。怪人間厚福,天公盡付,癡兒騃女。
詠三良
彈冠乘通津,但懼時我遺。
服勤盡歲月,常恐功愈微。
忠情謬獲露,遂為君所私。
出則陪文輿,人必侍丹帷。
箴規響已從,計議初無虧。
一朝長逝后,愿言同此歸。
厚恩固難忘,君命安可違!
臨穴罔惟疑,投義志攸希。
荊棘籠高墳,黃鳥聲正悲。
良人不可贖,泫然沾我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