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絳唇·呈洛濱筠溪二老”譯文及注釋
譯文
在一個夜色沉沉的清秋晚上.只聽見暗處的蟋蟀在屋檐前落花的地方鳴叫。夜深靠近簾幕就感到一股涼意忽然透出,室內香爐里散發出來的香煙,輕盈地繚繞在屏風的一角。
心里不免怨那些歸來的鴻雁,它們的睛意猶如秋云那樣單薄,不肯傳遞書信。書信難寄,把自己的心事都交給寂寞吧.那就忘記了從前的約會。
注釋
呈:奉獻給。
洛濱,即富柔直,字委申,北宋宰相富弼之孫。靖康初年賜進士出身。高宗建炎四年官至端明殿學士簽書樞密院事。后因堅持抗金為秦檜所忌,不久便被罷職。晚年游覽于山水之間,與蘇遲、葉夢得、張元干等一塊游玩吟唱。公元1156年(紹興二十六年)去世。
筠溪,即李彌遜,字似之,自號筠溪翁。徽宗大觀三年進士。南渡后以起居郎遷中書舍人。后因反對秦檜議和,不久被落職。公元1140年(紹興十年)歸隱福建連江西山,與張元干、富柔直等吟唱游玩。公元1153年(紹興二十三年)去世。
暗蛩(qióng):在暗處藏身的蟋蟀。蛩,蟋蟀。
檐花落:屋檐上的水流下來,在燈光的照映下就像銀花一般。
香:蕙香,此指由香爐里冒出的香煙氣。。
屏山:屏風。
鴻:大雁。
書:信。
盡交:即盡教、聽任之意。
“點絳唇·呈洛濱筠溪二老”鑒賞
賞析
上片著重寫景,寓情于景;下片著重抒情,曲折地表達出仕途的險惡與中原未復悵惘情緒。起二句刻畫出一幅幽靜的秋夜景色,而“啼”字和“落”字,又顯示出靜中有動,動中見靜的意趣激發了同篇的活力。一個美好的深秋之夜,雨檐滴水,蟋蟀鳴叫,仿人讀來歷歷在目,如聞其聲。這種寧靜的境界與梁代王籍《入若耶溪》詩“蟬噪林逾靜,鳥鳴山更幽”有同工異曲之妙。詞中這二句是化用杜甫《醉時歌》:“清夜沉沉動春酌,燈前細雨檐花落”的詩句。清王嗣奭《杜肊》解“檐花落”云:“檐水落,而燈光映之如銀花。”非常接近于事實。
“乍涼”二句承上,從戶外幽靜之境轉而到室內境況。秋雨連綿,靠近簾幕就感到寒氣逼人,屋內香爐里散發著輕盈的煙縷,裊裊直上,縈繞在屏風的上端。詞人由遠及近,刻畫生動,具體入微,把聽覺、感覺、視覺組合在一起,增強了詞人的立體感,這樣也就著力渲染秋夜清冷的氣氛和孤獨寂靜的境界。
下片抒情,詞人傾吐了蘊藏在心靈深處的難以直言的思緒?!翱昂蕖倍?,以“歸鴻”作比喻,說明心事難寄。古代有鴻雁傳書的說法,但這里是寫征鴻的情意如那秋云一樣淡溥,不肯傳書,所以顯得可恨。這與李清照《念奴嬌》:“征鴻過盡,萬千心事難寄”的意境相接近,而一“恨”字,感情色彩更為強烈?!扒镌票 笔怯枚鸥Α肚镬V》:“天際秋云薄,從西萬里風”的詩句。朱敦儒在《西江月》中寫到:“世事短如春夢,人情薄如秋云?!币虼?,詞人在這里埋怨征鴻情薄,蘊含著復雜的人情世態的深層用意。
“書難托”三句,從上句“堪恨”而來,正因于“征鴻”不傳書信,而金兵占領中原,所以難以寄言,因此又誰能理解,作者的萬千心事呢?詞人在《蘭陵王》詞中說:“塞鴻難托,誰問潛寬舊帶眼?!痹谶@令人惱而又相思的歲月里,既無法寄聲傳語,那就讓忘掉過去的一切,任憑自己的寂寞無聊吧以此來打發歲月。
這首小令寥寥四十一字,但寫得概括,凝練、疏雋給人以美的享受,不覺使人動情,全詞緣情設景,筆力委婉曲折,抒發了詞人對中原不能收回的愁恨之情,更顯得意境沉郁深厚。
創作背景
此詞所作具體年代不詳。據張元干《精嚴寺化鐘疏》文:“歲在戊辰(即紹興十八年),僧結制日,洛濱、最樂、普現(即筠溪)三居士,拉蘆川老隱過其所而宿焉”,此詞大約是作于這個時期。 ?
張元干簡介
宋代·張元干的簡介

元干出身書香門第。其父名動,進士出身,官至龍圖閣直學士,能詩。張元干受其家風影響,從小聰明好學,永泰的寒光閣、水月亭是他幼年生活和讀書處。十四五歲隨父親至河北官廨(在臨漳縣)已能寫詩,常與父親及父親的客人唱和,人稱之“敏悟”。
...〔? 張元干的詩(7篇)〕猜你喜歡
從登香爐峯詩
辭宗盛荊夢,登歌美鳧繹。
徒收杞梓饒,曾非羽人宅。
羅景藹云扃,沾光扈龍策。
御風親列涂,乘山窮禹跡。
含嘯對霧岑,延蘿倚峰壁。
青冥搖煙樹,穹跨負天石。
霜崖滅土膏,金澗測泉脈。
旋淵抱星漢,乳竇通海碧。
谷館駕鴻人,巖棲咀丹客。
殊物藏珍怪,奇心隱仙籍。
高世伏音華,綿古遁精魄。
蕭瑟生哀聽,參差遠驚覿。
慚無獻賦才,洗污奉毫帛。
發后渚
江上氣早寒,仲秋始霜雪。
從軍乏衣糧,方冬與家別。
蕭條背鄉心,凄愴清渚發。
涼?;奁礁?,飛潮隱修樾。
孤光獨徘徊,空煙視升滅。
途隨前峰遠,意逐后云結。
華志分馳年,韶顏慘驚節。
推琴三起嘆,聲為君斷絕。
絕句漫興九首
隔戶楊柳弱裊裊,恰似十五女兒腰。
謂誰朝來不作意,狂風挽斷最長條。
手種桃李非無主,野老墻低還似家。
恰似春風相欺得,夜來吹折數枝花。
熟知茅齋絕低小,江上燕子故來頻。
銜泥點污琴書內,更接飛蟲打著人。
二月已破三月來,漸老逢春能幾回。
莫思身外無窮事,且盡生前有限杯。
腸斷江春欲盡頭,杖藜徐步立芳洲。
顛狂柳絮隨風去(舞),輕薄桃花逐水流。
懶慢無堪不出村,呼兒日在掩柴門。
蒼苔濁酒林中靜,碧水春風野外昏。
糝徑楊花鋪白氈,點溪荷葉疊青錢。
筍根雉子無人見,沙上鳧雛傍母眠。
舍西柔桑葉可拈,江畔細麥復纖纖。
人生幾何春已夏,不放香醪如蜜甜。
眼見客愁愁不醒,無賴春色到江亭。
即遣花開深造次,便教鶯語太丁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