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詩文 > 吳潛的詩 > 滿江紅·金陵烏衣園

      滿江紅·金陵烏衣園

      [宋代]:吳潛

      柳帶榆錢,又還過、清明寒食。天一笑、浦園羅綺,滿城簫笛。花樹得晴紅欲染,遠山過雨青如滴。問江南池館有誰來?江南客。

      烏衣巷,今猶昔。烏衣事,今難覓。但年年燕子,晚煙斜日。抖擻一春塵土債,悲涼萬古英雄跡。且芳尊隨分趁芳時,休虛擲。


      “滿江紅·金陵烏衣園”譯文及注釋

      譯文

      柳樹已是長條如帶,榆莢也結實如古錢 。清明、寒食兩節已過。天晴了,滿園游玩的仕女,滿城笙歌。陽光照耀,滿樹紅花紅得艷麗;雨后遠山,座座青翠欲滴。向江南問訊:誰會來這烏衣園探尋?是我這個江南的客人。

      烏衣巷的模樣還似往昔。可烏衣巷中的往事今日已難尋覓。只有春來秋去的燕子年年來此地,看到的也不過是蒼茫暮色中殘陽漸墜西。我來這里游賞本想除去為官經歷上的煩意,眼前所見,倒為古今滄桑生出無數悲切和憂郁。且端著酒杯讓我隨意暢飲,莫虛度了這天氣晴朗和花紅柳綠的光陰 。

      注釋

      滿江紅:詞牌名,又名《上江虹》、《念良游》、《傷春曲》。雙調,九十三字,前片八句四平韻,后片十句五平韻。

      金陵烏衣園:南京秦淮河岸烏衣巷東面,原為東晉王、謝等貴族住宅遺址,南宋時已成為人們游樂場所。

      柳帶榆(yú)錢。指柳條飄拂,榆莢成串。

      清明寒食:“清明”是一年二十四節氣中的一“氣”。“寒食”是令名,在清明節前一兩日,以禁火做飯,故名。

      羅綺(qǐ):此以衣代人,指游女。

      江南客:自指并兼指其兄

      烏衣事:指東晉王導和謝安住在這里,衣冠來往、車馬喧鬧的歷史事跡。

      塵土債:指自己仕宦的官務。這兩句是說,本來想借游園以擺脫繁雜的官場事務,誰知來到園中卻勾引起人世滄桑的無限悲涼。

      隨分:猶云隨便。

      “滿江紅·金陵烏衣園”鑒賞

      賞析

      這首詞為感憤時事之作。全詞繪景、吊古、抒情,逐層敘寫,一氣貫穿,自然渾成。

      上片側重寫景,景中含情,其中“滿園羅綺,滿城簫笛”的熱鬧場景與“花樹得晴紅欲染,遠山過雨青如滴”的美好景致,皆足以動人游興,讓人興奮,但卻與宦途不順的吳氏兄弟的郁悶心情不相協調,反而引出了他們的客居之愁。前兩句寫烏衣園及金陵城內游人如織的賞春盛事,后兩句對仗工整,將此時節的美麗風景描繪得尤為繪聲繪色。“問江南、池館有誰來?江南客。”在這烏衣園內的池閣館榭間游玩的是些什么人呢?其中就有我這來自江南的游客。上片結句以一問答引出自己客中游園的身份,樂盡悲續,引起下片的身世之慨。

      下片轉入懷古抒情,郁悶之情貫穿全篇。“烏衣巷,今猶昔。烏衣事,今難覓。”兩句以“烏衣”并提,但巷猶昔,事難覓,對比十分鮮明。王謝的德行已成歷史,不復存在,所以難覓。來到此地,只見小巷依然,觸景生情。“但年年燕子,晚煙斜日。”只有春來秋去的燕子年年來此憑吊一番, “晚煙斜日”景象何其蕭條。燕子當年經歷過烏衣園的繁盛,如今又看到它的冷落,作者的今昔之感借燕子作了具體呈現。這里化用劉禹錫《烏衣巷》“舊時王謝堂前燕,飛入尋常百姓家”的詩句,但用意不同。劉詩旨在奚落、諷刺,這里是景仰、懷念。“抖擻一春塵土債,悲涼萬古英雄跡。”語出辛棄疾《沁園春·和吳子似縣尉》詞中“直須抖擻塵埃”句。“這里“塵土債”與“英雄跡”對照,顯示了自己及其兄多少沉淪下僚、塵驅物役的苦悶和憤慨;“英雄”二字顯示出兄弟二人不同于那些“戚戚于貧賤,汲汲于富貴”的世俗之人,他們悲憤的是壯志難酬,追求的是干一番驚天動地的英雄事業。此二句將懷古之情拍合到自身的宦海沉浮之感中。“風流總被雨打風吹去”,多少英雄業績俱已成為過眼煙云,又不禁心生悲涼。這兩句把這種思想感情的曲折表現。“且芳尊隨分趁芳時,休虛擲。”感情并非消極低沉,而是故作反語,表現自己濟時報國的“英雄”事業難以實現的悲憤。這正言若反手法的運用,使得全詞的感情更顯沉郁凄勁。

      詞有沉郁頓挫之致,感情的抒發由隱到顯,諑弗展開。含蘊深遠。頗耐人尋昧。筆調灑脫凝重,與辛詞風格相近。

      創作背景

      這首詞作于宋理宗端平元年(1234)寒食、清明兩節期間,當時作者在建康(今江蘇南京)任淮西財賦總領,與其兄吳淵同游烏衣園,遂有此作。

      吳潛簡介

      宋代·吳潛的簡介

      吳潛

      吳潛(1195—1262) 字毅夫,號履齋,宣州寧國(今屬安徽)人。寧宗嘉定十年(1217)舉進士第一,授承事郎,遷江東安撫留守。理宗淳祐十一年(1251)為參知政事,拜右丞相兼樞密使,封崇國公。次年罷相,開慶元年(1259)元兵南侵攻鄂州,被任為左丞相,封慶國公,后改許國公。被賈似道等人排擠,罷相,謫建昌軍,徙潮州、循州。與姜夔、吳文英等交往,但詞風卻更近于辛棄疾。其詞多抒發濟時憂國的抱負與報國無門的悲憤。格調沉郁,感慨特深。著有《履齋遺集》,詞集有《履齋詩余》。

      ...〔? 吳潛的詩(2篇)

      猜你喜歡

      浣溪沙·從石樓石壁往來鄧尉山中

      清代鄭文焯

      一半黃梅雜雨晴,虛嵐浮翠帶湖明,閑云高鳥共身輕。

      山果打頭休論價,野花盈手不知名,煙巒直是畫中行。


      浣花溪記

      明代鐘惺

      出成都南門,左為萬里橋。西折纖秀長曲,所見如連環、如玦、如帶、如規、如鉤,色如鑒、如瑯玕、如綠沉瓜,窈然深碧,瀠回城下者,皆浣花溪委也。然必至草堂,而后浣花有專名,則以少陵浣花居在焉耳。

      行三四里為青羊宮,溪時遠時近。竹柏蒼然,隔岸陰森者盡溪,平望如薺。水木清華,神膚洞達。自宮以西,流匯而橋者三,相距各不半里。舁夫云通灌縣,或所云“江從灌口來”是也。

      人家住溪左,則溪蔽不時見,稍斷則復見溪。如是者數處,縛柴編竹,頗有次第。橋盡,一亭樹道左,署曰“緣江路”。過此則武侯祠。祠前跨溪為板橋一,覆以水檻,乃睹“浣花溪”題榜。過橋,一小洲橫斜插水間如梭,溪周之,非橋不通,置亭其上,題曰“百花潭水”。由此亭還度橋,過梵安寺,始為杜工部祠。像頗清古,不必求肖,想當爾爾。石刻像一,附以本傳,何仁仲別駕署華陽時所為也。碑皆不堪讀。

      鐘子曰:杜老二居,浣花清遠,東屯險奧,各不相襲。嚴公不死,浣溪可老,患難之于朋友大矣哉!然天遣此翁增夔門一段奇耳。窮愁奔走,猶能擇勝,胸中暇整,可以應世,如孔子微服主司城貞子時也。

      時萬歷辛亥十月十七日,出城欲雨,頃之霽。使客游者,多由監司郡邑招飲,冠蓋稠濁,磬折喧溢,迫暮趣歸。是日清晨,偶然獨往。楚人鐘惺記。


      滿江紅·翠幕深庭

      宋代吳文英

      翠幕深庭,露紅晚、閑花自發。春不斷、亭臺成趣,翠陰蒙密。紫燕雛飛簾額靜,金鱗影轉池心闊。有花香、竹色賦閑情,供吟筆。

      閑問字,評風月。時載酒,調冰雪。似初秋入夜,淺涼欺葛。人境不教車馬近,醉鄉莫放笙歌歇。倩雙成、一曲紫云回,紅蓮折。


      浣溪沙·脂粉塘空遍綠苔

      清代納蘭性德

      脂粉塘空遍綠苔,掠泥營壘燕相催。妒他飛去卻飛回。

      一騎近從梅里過,片帆遙自藕溪來。博山香燼未全灰。


      南樓中望所遲客

      南北朝謝靈運

      杳杳日西頹,漫漫長路迫。

      登樓為誰思?臨江遲來客。

      與我別所期,期在三五夕。

      圓景早己滿,佳人猶未適。

      即事怨睽攜,感物方凄戚。

      孟夏非長夜,晦明如歲隔。

      瑤華未堪折,蘭苕已屢摘。

      路阻莫贈問,云何慰離析?

      搔首訪行人,引領冀良覿。


      夜宿石門詩

      南北朝謝靈運

      朝搴苑中蘭,畏彼霜下歇。

      暝還云際宿,弄此石上月。

      鳥鳴識夜棲,木落知風發。

      異音同致聽,殊響俱清越。

      妙物莫為賞,芳醑誰與伐?

      美人竟不來,陽阿徒晞發。


      絕句漫興九首

      唐代杜甫

      隔戶楊柳弱裊裊,恰似十五女兒腰。

      謂誰朝來不作意,狂風挽斷最長條。

      手種桃李非無主,野老墻低還似家。

      恰似春風相欺得,夜來吹折數枝花。

      熟知茅齋絕低小,江上燕子故來頻。

      銜泥點污琴書內,更接飛蟲打著人。

      二月已破三月來,漸老逢春能幾回。

      莫思身外無窮事,且盡生前有限杯。

      腸斷江春欲盡頭,杖藜徐步立芳洲。

      顛狂柳絮隨風去(舞),輕薄桃花逐水流。

      懶慢無堪不出村,呼兒日在掩柴門。

      蒼苔濁酒林中靜,碧水春風野外昏。

      糝徑楊花鋪白氈,點溪荷葉疊青錢。

      筍根雉子無人見,沙上鳧雛傍母眠。

      舍西柔桑葉可拈,江畔細麥復纖纖。

      人生幾何春已夏,不放香醪如蜜甜。

      眼見客愁愁不醒,無賴春色到江亭。

      即遣花開深造次,便教鶯語太丁寧。


      踏莎行·柳絮風輕

      宋代謝逸

      柳絮風輕,梨花雨細。春陰院落簾垂地。碧溪影里小橋橫,青簾市上孤煙起。

      鏡約關情,琴心破睡。輕寒漠漠侵鴛被。酒醒霞散臉邊紅,夢回山蹙眉間翠。


      折桂令·問秦淮

      清代孔尚任

      問秦淮舊日窗寮,破紙迎風,壞檻當潮,目斷魂消。

      當年粉黛,何處笙簫?罷燈船端陽不鬧,收酒旗重九無聊。

      白鳥飄飄,綠水滔滔,嫩黃花有些蝶飛,新紅葉無個人瞧。


      憶江南·宿雙林禪院有感

      清代納蘭性德

      心灰盡、有發未全僧。風雨消磨生死別,似曾相識只孤檠,情在不能醒。

      搖落后,清吹那堪聽。淅瀝暗飄金井葉,乍聞風定又鐘聲,薄福薦傾城。



      亚洲国产精品无码第一区二区三区 | 亚洲日本一区二区| 精品国产日韩亚洲一区| 精品国产亚洲第一区二区三区| 在线观看亚洲AV每日更新无码| 国产成人精品日本亚洲18图| 亚洲精品国产成人| 亚洲天堂电影在线观看| 亚洲中文字幕久在线| 亚洲av无码久久忘忧草| 亚洲人xxx日本人18| 亚洲免费福利在线视频| 久久久国产亚洲精品| 亚洲精品成a人在线观看夫| 日本亚洲欧美色视频在线播放| 国产精品亚洲一区二区在线观看| 亚洲欧美中文日韩视频| 国产AV无码专区亚洲AV麻豆丫| 狼人大香伊蕉国产WWW亚洲| 噜噜噜亚洲色成人网站| 亚洲国产精品日韩| 亚洲一区二区三区AV无码| 久久亚洲精品视频| 久久精品国产亚洲AV香蕉| 亚洲日韩中文字幕天堂不卡| 亚洲最大的黄色网| 亚洲AV无码一区二区三区网址| 国产亚洲高清在线精品不卡| 亚洲人成人网站在线观看| 亚洲精品无码乱码成人| 亚洲综合一区二区国产精品| 亚洲成人福利网站| 亚洲私人无码综合久久网| 国产AV无码专区亚洲AV琪琪| 在线精品亚洲一区二区小说| 亚洲福利在线视频| 亚洲ts人妖网站| 亚洲AV电影天堂男人的天堂| 亚洲精品国产va在线观看蜜芽| 亚洲精品无码Av人在线观看国产| 久久久久亚洲AV无码永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