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查子·獨游西巖”譯文及注釋
譯文
聳立的青山啊,你孤傲不聽召喚,還會有誰喜歡欣賞你呢?歲暮寒冬,常到山中溪邊來吧。
山尖一輪明月悄悄升起,才發現它早已從地平線升起,眼下已是高懸中天,遍灑銀輝照大地的景象。明月,山巒,清澈地小溪,仿佛都在靜聽我朗誦的《離騷》。
注釋
生查(zh?。┳樱涸瓰樘平谭磺?,后用為詞牌名?!蹲鹎凹纷ⅲ弘p調。元高拭詞注:南呂宮。四十字,上下片格式相同,各兩仄韻,上去通押。
偃蹇(yǎn jiǎn):原義高聳,引申為驕傲,傲慢。蘇軾《越州張中舍壽樂堂詩》:“青山偃蹇如高人,常時不肯入官府?!?/p>
憐:愛憐,喜歡。
歲晚:指寒冬臘月。
太寒生:比較寒冷。生:語尾助詞,無義。
離騷:指戰國詩人屈原所創作的文學作品?!半x騷”,東漢王逸釋為:“離,別也;騷,愁也。”
“生查子·獨游西巖”鑒賞
賞析
上片借山來自寫,又能將山品與人品相融。首句落筆就奇,接句含蓄曲折?!百儒俊币辉~用來形容西巖的狀貌很恰當,也可以引申為詞人的驕傲和傲慢。一筆兩意,巧妙之極。而以“誰憐汝”這一問,更寫出詞人的自憐憐山,自傷傷山。此處的山與人,已在感情上合二為一。“歲晚”一句,也是既寫山,又寫人。如是寫山,指山逢寒冬;如是寫人,則指人的老大。這樣雙綰之后,“太寒生”就成了詞人的心理自感,和對于山的移情了。既然山被詞人賦予了這樣充分的靈性甚至可說是人性,那么,上片末句沖出青山“喚我溪邊住”的語句,就不再突兀麗矯情。兩位歲寒之友因品格相似而思謀相伴,簡直再合情理不過。
下片借月來自寫,也有與上片近似的曲筆和豐富情味。過片說那高天的明月,突然由山頭下來了。這就如同一個絕大的懸念,使人不敢置信又渴望得到解釋。結韻則作出生動的解釋,說這從天而降的明月,是因為被詞人讀《離騷》的聲音所打動和吸引。這解釋十分巧妙而合理,因為他巧用月影以替代月亮,聽他讀書的明月,實不過是清溪里的月影。這樣的巧用,顯示出他專注于讀《離騷》的激憤心情。因專心讀書,他再無心仰望天空。偶爾一瞥眼前,只見溪中之月凝止不動,似在入神而聽。另外,這里的“夜夜”一語,又將前句瞬間的“明月來”化為夜夜的“明月來”,使詞人讀《離騷》的行為,不再是一個瞬息性行為,而在重復、延長中加深了它的意義,加強了它所含有的詞人感情的勃郁憤懣色彩。夜夜如此,長夜如此,這讀《離騷》的人,他的情感強度就不待測量而后知了。
這首詞是詞人詞作中修辭手法運用得最密的作品,如擬人、雙關、懸念、暗示等等。而它們也使此詞在藝術表達效果上超凡人妙,在情感風味上厚重而含蓄。
創作背景
宋孝宗淳熙八年(公元1181)冬天,辛棄疾被誣陷罷官,此后他長期閑居在信州上饒城北帶湖邊上、西巖是上饒城南風景優美的地方。這首《生查子》便是辛棄疾閑居游西巖的紀游之作。 ?
辛棄疾簡介
宋代·辛棄疾的簡介

辛棄疾(1140-1207),南宋詞人。原字坦夫,改字幼安,別號稼軒,漢族,歷城(今山東濟南)人。出生時,中原已為金兵所占。21歲參加抗金義軍,不久歸南宋。歷任湖北、江西、湖南、福建、浙東安撫使等職。一生力主抗金。曾上《美芹十論》與《九議》,條陳戰守之策。其詞抒寫力圖恢復國家統一的愛國熱情,傾訴壯志難酬的悲憤,對當時執政者的屈辱求和頗多譴責;也有不少吟詠祖國河山的作品。題材廣闊又善化用前人典故入詞,風格沉雄豪邁又不乏細膩柔媚之處。由于辛棄疾的抗金主張與當政的主和派政見不合,后被彈劾落職,退隱江西帶湖。
...〔? 辛棄疾的詩(58篇)〕猜你喜歡
左仲郛浮渡詩序
江水既合彭蠡,過九江而下,折而少北,益漫衍浩汗,而其西自壽春、合肥以傅淮陰,地皆平原曠野,與江淮極望,無有瑰偉幽邃之奇觀。獨吾郡潛、霍、司空、龍眠、浮渡,各以其勝出名于三楚。而浮渡瀕江倚原,登陟者無險峻之阻,而幽深奧曲,覽之不窮。是以四方來而往游者,視他山為尤眾。然吾聞天下山水,其形勢皆以發天地之秘,其情性闔辟,常隱然與人心相通,必有放志形骸之外,冥合于萬物者,乃能得其意焉。今以浮渡之近人,而天下注游者這眾,則未知旦暮而歷者,幾皆能得其意,而相遇于眉睫間耶?抑令其意抑遏幽隱榛莽土石之間,寂歷空濛,更數千百年,直寄焉以有待而后發耶?余嘗疑焉,以質之仲郛。仲郛曰:“吾固將往游焉,他日當與君俱?!庇嘣唬骸爸Z?!奔敖衲甏?,仲郛為人所招邀而往,不及余。迨其歸,出詩一編,余取觀之,則凡山之奇勢異態,水石摩蕩,煙云林谷之相變滅,番見于其詩,使余光恍惚有遇也。蓋仲郛所云得山水之意者非耶?
昔余嘗與仲郛以事同舟,中夜乘流出濡須,下北江,過鳩茲,積虛浮素,云水郁藹,中流有微風擊于波上,發聲浪浪,磯碕薄涌,大魚皆砉然而躍。諸客皆歌乎,舉酒更醉。余乃慨然曰:“他日從容無事,當裹糧出游。北渡河,東上太山,觀乎滄海之外;循塞上而西,歷恒山、太行、大岳、嵩、華,而臨終南,以吊漢,唐之故墟;然后登岷、峨,攬西極,浮江而下,出三峽,濟乎洞庭,窺乎廬、霍,循東海而歸,吾志畢矣。”客有戲余者曰:“君居里中,一出戶輒有難色,尚安盡天下之奇乎?”余笑而不應。今浮渡距余家不百里,而余未嘗一往,誠有如客所譏者。嗟乎!設余一旦而獲攬宇宙之在,快平生這志,以間執言者之口,舍仲郛,吾誰共此哉?
念奴嬌·過小孤山
長江滾滾,東流去,激浪飛珠濺雪。獨見一峰青崒嵂,當住中流萬折。應是天公,恐他瀾倒,特向江心設。屹然今古,舟郎指點爭說。
岸邊無數青山,縈回紫翠,掩映云千疊。都讓洪濤恣洶涌,卻把此峰孤絕。薄暮煙扉,高空日煥,諳歷陰晴徹。行人過此,為君幾度擊楫。
沁園春·再次韻
混沌鑿開,天險巍巍,東巖峻兮。是云髓凝成,半空高矗,天風吹裂,一線中開。妙出神功,高擎仙界,鳥道疑當太白西。憑高處,見云噓巖腹,鼓舞風雷。
落花香染桃鞋??扉煵角嘣浦緣言?。便萬里孤騫,超人間世,一枝高折,作月中梯。筆蘸天河,手捫象緯,笑傲風云入壯題。摩蒼壁,掃龍蛇醉墨,翔舞徘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