浣溪沙·風(fēng)遞殘香出繡簾
[五代]:孫光憲
風(fēng)遞殘香出繡簾,團(tuán)窠金鳳舞襜襜,落花微雨恨相兼。
何處去來狂太甚,空推宿酒睡無厭,怎教人不別猜嫌?
風(fēng)遞殘香出繡簾,團(tuán)窠金鳳舞襜襜,落花微雨恨相兼。
何處去來狂太甚,空推宿酒睡無厭,怎教人不別猜嫌?
“浣溪沙·風(fēng)遞殘香出繡簾”譯文及注釋
風(fēng)遞:風(fēng)傳送。
團(tuán)窠金鳳:簾上所繡的團(tuán)花金鳳圖。團(tuán)窠:圓形的。
襜襜:搖動的樣子。
空推:用假言相推脫。
宿酒:前時所飲的酒。
睡無厭:貪睡不止。
“浣溪沙·風(fēng)遞殘香出繡簾”鑒賞
評析
這首詞寫女子的妒忌之情。
上片頭兩句,寫繡簾的華美,烘托環(huán)境美好富麗。“落花”句,寫簾外暮春景象:落花微雨。“恨相兼”,是見了景色所引起的感情變化:花易落,人易老,而情不切,為下片責(zé)怨男方作了鋪墊。
下片寫她的妒情。她埋怨男子不知在何處游冶,真是“狂太甚”;回來后,又假說因喝醉酒,貪睡不止;這些表現(xiàn),怎么不引起她的懷疑呢!懷疑什么,就不必明說了。
五代·孫光憲的簡介

孫光憲(901-968),字孟文,自號葆光子,屬雞,出生在陵州貴平(今屬四川省仁壽縣東北的向家鄉(xiāng)貴坪村)。仕南平三世,累官荊南節(jié)度副使、朝議郎、檢校秘書少監(jiān),試御史中丞。入宋,為黃州刺史。太祖乾德六年卒。《宋史》卷四八三、《十國春秋》卷一○二有傳。孫光憲“性嗜經(jīng)籍,聚書凡數(shù)千卷。或手自鈔寫,孜孜校讎,老而不廢”。著有《北夢瑣言》、《荊臺集》、《橘齋集》等,僅《北夢瑣言》傳世。詞存八十四首,風(fēng)格與“花間”的浮艷、綺靡有所不同。劉毓盤輯入《唐五代宋遼金元名家詞集六十種》中,又有王國維緝《孫中丞詞》一卷。
...〔
? 孫光憲的詩(25篇)〕
五代:
孫光憲
風(fēng)遞殘香出繡簾,團(tuán)窠金鳳舞襜襜,落花微雨恨相兼。
何處去來狂太甚,空推宿酒睡無厭,怎教人不別猜嫌?
風(fēng)遞殘香出繡簾,團(tuán)窠金鳳舞襜襜,落花微雨恨相兼。
何處去來狂太甚,空推宿酒睡無厭,怎教人不別猜嫌?
宋代:
柳永
漸覺芳郊明媚,夜來膏雨,一灑塵埃。滿目淺桃深杏,露染風(fēng)裁。銀塘靜、魚鱗簟展,煙岫翠、龜甲屏開。殷晴雷,云中鼓吹,游遍蓬萊。
徘徊。集旟前后,三千珠履,十二金釵。雅俗熙熙,下車成宴盡春臺。好雍容、東山妓女,堪笑傲、北海尊罍。且追陪,鳳池歸去,那更重來。
漸覺芳郊明媚,夜來膏雨,一灑塵埃。滿目淺桃深杏,露染風(fēng)裁。銀塘靜、魚鱗簟展,煙岫翠、龜甲屏開。殷晴雷,雲(yún)中鼓吹,遊遍蓬萊。
徘徊。集旟前後,三千珠履,十二金釵。雅俗熙熙,下車成宴盡春臺。好雍容、東山妓女,堪笑傲、北海尊罍。且追陪,鳳池歸去,那更重來。
唐代:
孟浩然
潮落江平未有風(fēng),扁舟共濟(jì)與君同。
時時引領(lǐng)望天末,何處青山是越中。
潮落江平未有風(fēng),扁舟共濟(jì)與君同。
時時引領(lǐng)望天末,何處青山是越中。
宋代:
秦觀
菖蒲葉葉知多少,惟有個、蜂兒妙。雨晴紅粉齊開了,露一點、嬌黃小。
早是被、曉風(fēng)力暴,更春共、斜陽俱老。怎得香香深處,作個蜂兒抱。
菖蒲葉葉知多少,惟有個、蜂兒妙。雨晴紅粉齊開了,露一點、嬌黃小。
早是被、曉風(fēng)力暴,更春共、斜陽俱老。怎得香香深處,作個蜂兒抱。
唐代:
李白
魯客抱白鶴,別余往泰山。
初行若片云,杳在青崖間。
高高至天門,日觀近可攀。
云山望不及,此去何時還。
魯客抱白鶴,別餘往泰山。
初行若片雲(yún),杳在青崖間。
高高至天門,日觀近可攀。
雲(yún)山望不及,此去何時還。
唐代:
王昌齡
寒雨連江夜入?yún)牵矫魉涂统焦隆?連江 一作:連天)
洛陽親友如相問,一片冰心在玉壺。
丹陽城南秋海陰,丹陽城北楚云深。
高樓送客不能醉,寂寂寒江明月心。
寒雨連江夜入?yún)牵矫魉涂统焦隆?連江 一作:連天)
洛陽親友如相問,一片冰心在玉壺。
丹陽城南秋海陰,丹陽城北楚雲(yún)深。
高樓送客不能醉,寂寂寒江明月心。
唐代:
王昌齡
殺氣凝不流,風(fēng)悲日彩寒。
浮埃起四遠(yuǎn),游子彌不歡。
依然宿扶風(fēng),沽酒聊自寬。
寸心亦未理,長鋏誰能彈。
主人就我飲,對我還慨嘆。
便泣數(shù)行淚,因歌行路難。
十五役邊地,三四討樓蘭。
連年不解甲,積日無所餐。
將軍降匈奴,國使沒桑乾。
去時三十萬,獨自還長安。
不信沙場苦,君看刀箭瘢。
鄉(xiāng)親悉零落,冢墓亦摧殘。
仰攀青松枝,慟絕傷心肝。
禽獸悲不去,路旁誰忍看。
幸逢休明代,寰宇靜波瀾。
老馬思伏櫪,長鳴力已殫。
少年興運會,何事發(fā)悲端。
天子初封禪,賢良刷羽翰。
三邊悉如此,否泰亦須觀。
殺氣凝不流,風(fēng)悲日彩寒。
浮埃起四遠(yuǎn),遊子彌不歡。
依然宿扶風(fēng),沽酒聊自寬。
寸心亦未理,長鋏誰能彈。
主人就我飲,對我還慨歎。
便泣數(shù)行淚,因歌行路難。
十五役邊地,三四討樓蘭。
連年不解甲,積日無所餐。
將軍降匈奴,國使沒桑乾。
去時三十萬,獨自還長安。
不信沙場苦,君看刀箭瘢。
鄉(xiāng)親悉零落,冢墓亦摧殘。
仰攀青松枝,慟絕傷心肝。
禽獸悲不去,路旁誰忍看。
幸逢休明代,寰宇靜波瀾。
老馬思伏櫪,長鳴力已殫。
少年興運會,何事發(fā)悲端。
天子初封禪,賢良刷羽翰。
三邊悉如此,否泰亦須觀。
清代:
戴名世
江北之山,蜿蜒磅礴,連亙數(shù)州,其奇?zhèn)バ沱惤^特之區(qū),皆在吾縣。縣治枕山而起,其外林壑幽深,多有園林池沼之勝。出郭循山之麓,而西北之間,群山逶邐,溪水瀠洄,其中有徑焉,樵者之所往來。數(shù)折而入,行二三里,水之隈,山之奧,巖石之間,茂樹之下,有屋數(shù)楹,是為潘氏之墅。余褰裳而入,清池洑其前,高臺峙其左,古木環(huán)其宅。于是升高而望,平疇蒼莽,遠(yuǎn)山回合,風(fēng)含松間,響起水上。噫!此羈窮之人,遁世遠(yuǎn)舉之士,所以優(yōu)游而自樂者也,而吾師木崖先生居之。
夫科目之貴久矣,天下之士莫不奔走而艷羨之,中于膏肓,入于肺腑,群然求出于是,而未必有適于天下之用。其失者,未必其皆不才;其得者,未必其皆才也。上之人患之,于是博搜遍采,以及山林布衣之士,而士又有他途,捷得者往往至大官。先生名滿天下三十年,亦嘗與諸生屢試于有司。有司者,好惡與人殊,往往幾得而復(fù)失。一旦棄去,專精覃思,盡究百家之書,為文章詩歌以傳于世,世莫不知有先生。間者求賢之令屢下,士之得者多矣,而先生猶然山澤之癯,混跡于田夫野老,方且樂而終身,此豈徒然也哉?
小子懷遁世之思久矣,方浮沉世俗之中,未克遂意,過先生之墅而有慕焉,乃為記之。
江北之山,蜿蜒磅礴,連亙數(shù)州,其奇?zhèn)バ沱惤^特之區(qū),皆在吾縣。縣治枕山而起,其外林壑幽深,多有園林池沼之勝。出郭循山之麓,而西北之間,群山逶邐,溪水瀠洄,其中有徑焉,樵者之所往來。數(shù)折而入,行二三裡,水之隈,山之奧,巖石之間,茂樹之下,有屋數(shù)楹,是為潘氏之墅。餘褰裳而入,清池洑其前,高臺峙其左,古木環(huán)其宅。于是升高而望,平疇蒼莽,遠(yuǎn)山回合,風(fēng)含松間,響起水上。噫!此羈窮之人,遁世遠(yuǎn)舉之士,所以優(yōu)遊而自樂者也,而吾師木崖先生居之。
夫科目之貴久矣,天下之士莫不奔走而豔羨之,中于膏肓,入于肺腑,群然求出于是,而未必有適于天下之用。其失者,未必其皆不才;其得者,未必其皆才也。上之人患之,于是博搜遍采,以及山林布衣之士,而士又有他途,捷得者往往至大官。先生名滿天下三十年,亦嘗與諸生屢試于有司。有司者,好惡與人殊,往往幾得而複失。一旦棄去,專精覃思,盡究百家之書,為文章詩歌以傳于世,世莫不知有先生。間者求賢之令屢下,士之得者多矣,而先生猶然山澤之癯,混跡于田夫野老,方且樂而終身,此豈徒然也哉?
小子懷遁世之思久矣,方浮沉世俗之中,未克遂意,過先生之墅而有慕焉,乃為記之。
魏晉:
潘岳
晉十有四年,余春秋三十有二,始見二毛。以太尉掾兼虎賁中郎將,寓直于散騎之省。高閣連云,陽景罕曜,珥蟬冕而襲紈綺之士,此焉游處。仆野人也,偃息不過茅屋茂林之下,談話不過農(nóng)夫田父之客。攝官承乏,猥廁朝列,夙興晏寢,匪遑卮寧,譬猶池魚籠鳥,有江湖山藪之思。于是染翰操紙,慨然而賦。于時秋也,故以“秋興”命篇。其辭曰:
四時忽其代序兮,萬物紛以回薄。覽花蒔之時育兮,察盛衰之所托。感冬索而春敷兮,嗟夏茂而秋落。雖末士之榮悴兮,伊人情之美惡。善乎宋玉之言曰:“悲哉,秋之為氣也!蕭瑟兮草木搖落而變衰,憀栗兮若在遠(yuǎn)行,登山臨水送將歸”。夫送歸懷慕徒之戀兮,遠(yuǎn)行有羈旅之憤。臨川感流以嘆逝兮,登山懷遠(yuǎn)而悼近。彼四戚之疚心兮,遭一涂而難忍。嗟秋日之可哀兮,諒無愁而不盡。
野有歸燕,隰有翔隼。游氛朝興,槁葉夕殞。于是乃屏輕箑,釋纖絺,藉莞箬,御袷衣。庭樹槭以灑落兮,勁風(fēng)戾而吹帷。蟬嘒嘒而寒吟兮,雁飄飄而南飛。天晃朗以彌高兮,日悠陽而浸微。何微陽之短晷,覺涼夜之方永。月瞳朧以含光兮,露凄清以凝冷。熠耀粲于階闥兮,蟋蟀鳴乎軒屏。聽離鴻之晨吟兮,望流火之余景。宵耿介而不寐兮,獨輾轉(zhuǎn)于華省。悟時歲之遒盡兮,慨伏首而自省。斑鬢髟以承弁兮,素發(fā)颯以垂領(lǐng)。仰群俊之逸軌兮,攀云漢以游騁。登春臺之熙熙兮,珥金貂之炯炯。茍趣舍之殊涂兮,庸詎識其躁靜。
聞至人之休風(fēng)兮,齊天地于一指。彼知安而忘危兮,故出生而入死。行投趾于容跡兮,殆不踐而獲底。闕側(cè)足以及泉兮,雖猴猿而不履。龜祀骨于宗祧兮,思反身于綠水。且斂衽以歸來兮,忽投紱以高厲。耕東皋之沃壤兮,輸黍稷之余稅。泉涌湍于石間兮,菊揚芳于崖澨。澡秋水之涓涓兮,玩游鰷之澼澼。逍遙乎山川之阿,放曠乎人間之世。悠哉游哉,聊以卒歲。
晉十有四年,餘春秋三十有二,始見二毛。以太尉掾兼虎賁中郎將,寓直于散騎之省。高閣連雲(yún),陽景罕曜,珥蟬冕而襲紈綺之士,此焉遊處。仆野人也,偃息不過茅屋茂林之下,談話不過農(nóng)夫田父之客。攝官承乏,猥廁朝列,夙興晏寢,匪遑卮甯,譬猶池魚籠鳥,有江湖山藪之思。于是染翰操紙,慨然而賦。于時秋也,故以“秋興”命篇。其辭曰:
四時忽其代序兮,萬物紛以回薄。覽花蒔之時育兮,察盛衰之所托。感冬索而春敷兮,嗟夏茂而秋落。雖末士之榮悴兮,伊人情之美惡。善乎宋玉之言曰:“悲哉,秋之為氣也!蕭瑟兮草木搖落而變衰,憀栗兮若在遠(yuǎn)行,登山臨水送將歸”。夫送歸懷慕徒之戀兮,遠(yuǎn)行有羈旅之憤。臨川感流以歎逝兮,登山懷遠(yuǎn)而悼近。彼四戚之疚心兮,遭一塗而難忍。嗟秋日之可哀兮,諒無愁而不盡。
野有歸燕,隰有翔隼。遊氛朝興,槁葉夕殞。于是乃屏輕箑,釋纖絺,藉莞箬,禦袷衣。庭樹槭以灑落兮,勁風(fēng)戾而吹帷。蟬嘒嘒而寒吟兮,雁飄飄而南飛。天晃朗以彌高兮,日悠陽而浸微。何微陽之短晷,覺涼夜之方永。月瞳朧以含光兮,露凄清以凝冷。熠耀粲于階闥兮,蟋蟀鳴乎軒屏。聽離鴻之晨吟兮,望流火之餘景。宵耿介而不寐兮,獨輾轉(zhuǎn)于華省。悟時歲之遒盡兮,慨伏首而自省。斑鬢髟以承弁兮,素發(fā)颯以垂領(lǐng)。仰群俊之逸軌兮,攀雲(yún)漢以遊騁。登春臺之熙熙兮,珥金貂之炯炯。茍趣舍之殊塗兮,庸詎識其躁靜。
聞至人之休風(fēng)兮,齊天地于一指。彼知安而忘危兮,故出生而入死。行投趾于容跡兮,殆不踐而獲底。闕側(cè)足以及泉兮,雖猴猿而不履。龜祀骨于宗祧兮,思反身于綠水。且斂衽以歸來兮,忽投紱以高厲。耕東臯之沃壤兮,輸黍稷之餘稅。泉湧湍于石間兮,菊揚芳于崖澨。澡秋水之涓涓兮,玩遊鰷之澼澼。逍遙乎山川之阿,放曠乎人間之世。悠哉遊哉,聊以卒歲。
宋代:
文同
山石巉巉磴道微,拂松穿竹露沾衣。
煙開遠(yuǎn)水雙鷗落,日照高林一雉飛。
大麥未收治圃晚,小蠶猶臥斫桑稀。
暮煙已合牛羊下,信馬林間步月歸。
山石巉巉磴道微,拂松穿竹露沾衣。
煙開遠(yuǎn)水雙鷗落,日照高林一雉飛。
大麥未收治圃晚,小蠶猶臥斫桑稀。
暮煙已合牛羊下,信馬林間步月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