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浣溪沙·著酒行行滿袂風(fēng)”譯文及注釋
譯文
帶著微醉的酒意漫步,衣袖灌滿迎面的清風(fēng)。原野上秋草一片枯黃,捕食的鷹隼飛落晴空。離別的黯然銷魂,大都由于站在夕陽之中。
怨恨陷入離別的思念,人就要變得衰老;夢中到千百個(gè)驛站尋覓,心意就很難相通。當(dāng)初分離的時(shí)候,不如不要急急匆匆。
注釋
媭(xū):楚人稱姊為媭,此處即指姐姐。
沔(miǎn):沔州,今湖北武漢市漢陽。古屬楚國。
山陽:村名,山南為陽,在九真山(漢陽西南)之南,故名。
白湖:一名太白湖,在漢陽之西。
云夢:即云夢澤,古藪澤名,今洞庭湖亦在其水域內(nèi)。這里代指湖泊群。
浸:浸淫彌漫。
衰草:秋冬衰敗枯萎的草。衰草入云,形容衰草延伸至地平線,與天邊云相接。
丙午:即宋孝宗淳熙十三年(公元1186年)。
安甥:作者一個(gè)名安的外甥。
罝(jiē):捕獸的網(wǎng)。這里作動詞用,以網(wǎng)捕兔。
簺(sài):用竹木編制的柵欄,一種用來攔水捕魚的工具。
自適其適:自得其樂。自己感受這種安逸閑適的生活。前一“適”作動詞,“以……為閑適”;后一“適”作名詞,指安閑適意的生活。
虛:同“墟”,大丘,大土山。憑虛,猶言凌空、對望藍(lán)天,一說站立在空曠之處。
著酒:被酒,喝了酒的意思。行行:不停的行走。
袂(mèi):衣袖。
鶻(hú):一種鷙鳥,一說即隼。霜鶻,即秋天下霜后的這種猛禽。
銷魂:形容憂傷愁苦的樣子。一說指離別感傷。用江淹《別賦》“黯然銷魂者,唯別而已矣”語。都在,一說作“多在”。
四弦:指琵琶。梁簡文帝《生別離》:“別離四弦聲,相思雙笛引。”此用其意,指離別的思念。
驛:驛站,古代傳遞郵件的公干人員往來住宿之所。千驛,形容路遠(yuǎn)。
何似:如何,不如。
“浣溪沙·著酒行行滿袂風(fēng)”鑒賞
賞析
這首詞前的序前半篇寫山陽之壯觀,后半篇寫游賞之快樂,然而末尾筆調(diào)突轉(zhuǎn):“憑虛悵望,因賦是闋。”原來,游賞之樂竟絲毫不能彌補(bǔ)詞人心靈的悲傷。序末正是詞篇的引子。
上片由小序”山行野吟”引發(fā)出詞意,起句寫自己帶著酒意奔走,秋風(fēng)滿懷,形象地表現(xiàn)出“自適其適”的心緒。“草枯”句緊承首句,大得“天高恁鳥飛”的意趣。此二句極寫天地之高曠,便見出詞人之“憑虛悵望”,于是由景生情。“銷魂”句在夕陽西沉的景況里油然生起離別情愫,極精辟地將情與景、人與宇宙融為一境。原來上二句所寫天地之高曠,竟似容不下詞人無限之惆悵。詞意便很自然地折入到下片表現(xiàn)離恨別緒的抒寫中去。起到上勾下連,承前啟后的作用。下片用“恨”字綰帶,過片二句對偶,寫想象中之情人對己的刻骨相思。“恨入四弦”指戀人在琵琶之聲里傾注進(jìn)滿懷幽怨,伊人在聲中亦紅顏漸老。何至言老。“思君令人老”,故老之一字,下得沉重。不僅寫出伊人對自己相思成疾,亦寫出自己對其相知之深,從對方的角度來刻畫雙方的情深意重和相思之苦,可見其愛情之內(nèi)蘊(yùn)原是極高雅亦極深厚。下句詞人想象她在夢中相覓,然而山長水闊,天遙地遠(yuǎn),縱然尋遍千百個(gè)驛站,也難尋到自己。歇拍唱出“何似莫匆匆”,表達(dá)了內(nèi)心的深深悔意,悔恨當(dāng)初不應(yīng)該匆匆分袂,輕易放走意中人。下片詞純是刻劃戀人的心態(tài),誠摯深切。這都是詞人想像出來的,假著戀人說出自己心頭的情思,益見兩人情關(guān)痛癢,心神系之。
全詞整體構(gòu)思頗見白石特色。序與詞,上、下片,皆筆無虛設(shè),一脈關(guān)聯(lián),而又層層翻進(jìn),實(shí)為渾然一體。序中極寫游賞之適意,既引起詞中無可排解的憂傷,又反襯憂傷之沉重。上片極寫天地之高曠、夕陽之無極,實(shí)為下片所寫相思之深遠(yuǎn)、傷心之無限造境。縱觀全幅,序作引發(fā)之勢,上片呈外向張勢,下片呈內(nèi)向斂勢,雖是小令之作,亦極變化開闔之能事,此是尺小興波之一法。
創(chuàng)作背景
姜夔此詞作于三十二歲,是懷念合肥情事最早的作品之一。其懷人詞始于此年,為懷念相識于合肥、妙解音律的一位女子所留。姜夔幼年即住在姐姐家,丙午年(公元1186年)秋天,詞人與外甥(名安)在漢陽一帶游賞之余,仍不能放下心中思念,因此創(chuàng)作了這首詞。
姜夔簡介
宋代·姜夔的簡介

姜夔,南宋文學(xué)家、音樂家。人品秀拔,體態(tài)清瑩,氣貌若不勝衣,望之若神仙中人。往來鄂、贛、皖、蘇、浙間,與詩人詞家楊萬里、范成大、辛棄疾等交游。慶元中,曾上書乞正太常雅樂,他少年孤貧,屢試不第,終生未仕,一生轉(zhuǎn)徙江湖,靠賣字和朋友接濟(jì)為生。他多才多藝,精通音律,能自度曲,其詞格律嚴(yán)密。其作品素以空靈含蓄著稱,有《白石道人歌曲》等。姜夔對詩詞、散文、書法、音樂,無不精善,是繼蘇軾之后又一難得的藝術(shù)全才。
...〔? 姜夔的詩(20篇)〕猜你喜歡
賀新郎·挽住風(fēng)前柳
彭傳師于吳江三高堂之前釣雪亭,蓋擅漁人之窟宅以供詩境也,趙子野約余賦之。
挽住風(fēng)前柳,問鴟夷當(dāng)日扁舟,近曾來否?月落潮生無限事,零落茶煙未久。謾留得莼鱸依舊。可是功名從來誤,撫荒祠、誰繼風(fēng)流后?今古恨,一搔首。
江涵雁影梅花瘦,四無塵、雪飛云起,夜窗如晝。萬里乾坤清絕處,付與漁翁釣叟。又恰是、題詩時(shí)候。猛拍闌干呼鷗鷺,道他年、我亦垂綸手。飛過我,共樽酒。
送應(yīng)氏二首
其一
步登北邙阪,遙望洛陽山。
洛陽何寂寞,宮室盡燒焚。
垣墻皆頓擗,荊棘上參天。
不見舊耆老,但睹新少年。
側(cè)足無行徑,荒疇不復(fù)田。
游子久不歸,不識陌與阡。
中野何蕭條,千里無人煙。
念我平常居,氣結(jié)不能言。
其二
清時(shí)難屢得,嘉會不可常。
天地?zé)o終極,人命若朝霜。
愿得展嬿婉,我友之朔方。
親昵并集送,置酒此河陽。
中饋豈獨(dú)薄?賓飲不盡觴。
愛至望苦深,豈不愧中腸?
山川阻且遠(yuǎn),別促會日長。
愿為比翼鳥,施翮起高翔。
望江南·閑夢遠(yuǎn)
閑夢遠(yuǎn),南國正芳春。船上管弦江面綠,滿城飛絮輥輕塵。忙殺看花人!
閑夢遠(yuǎn),南國正清秋。千里江山寒色暮,蘆花深處泊孤舟,笛在月明樓。(寒色暮 一作:寒色遠(yuǎ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