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梅
[南北朝]:謝燮
迎春故早發,獨自不疑寒。
畏落眾花后,無人別意看。
迎春故早發,獨自不疑寒。
畏落衆花後,無人別意看。
“早梅”譯文及注釋
譯文
梅花要迎接春天的來臨,所以它早先開放。盡管冬天的天氣是多么寒冷,但它還是傲然獨立,毫不畏懼。
它只是怕開花落在群芳之后,到那時,人們游春的意興索然,再也沒有人特別注意地觀賞它了。
注釋
發:開花。
疑:畏懼,害怕。
別意:格外注意,特別注意。
“早梅”鑒賞
賞析
在詠梅詩中僅以早梅為題的就為數不少。這類詩的一個共同特點是突出一個“早”字。這首《早梅》詩,用極富表現心理狀態的手法,寫出了梅花的堅強性格。
詩題是《早梅》,卻并沒有具體描寫早梅的形象、姿韻,而是在議論早梅“早發”的原因。“迎春故早發,獨自不疑寒”。為了迎接美好的春天的來臨,梅花不畏嚴寒,不懼風霜而早于眾花開放。“迎春”二字,回答了“早發”的原因。“不疑寒”,化入了梅花不怕嚴寒的堅強性格。這些均從詩人口中說出,倍感親切。同時,在詩人觀賞早梅生發出來的感嘆中,隱隱寄寓著詩人的情懷。
“畏落眾花后,無人別意看”。承上聯,繼續抒寫早梅的原因。唯怕百花開在先頭,自己落了后,沒有人再來觀賞,所以,爭先恐后,早早放出了芳香。“畏”字引出的意義深遠。原來,梅花獨自早早開放,是有著一種追求的,不能落在“眾花后”,而要開在“百花前”。詩人用擬人化的手法,賦予了梅花人的個性,用“疑”“畏”等極富于表現心理狀態的字眼,生動描寫了梅花不怕嚴寒的堅強性格和不甘落后的進取精神。而且,巧妙地寄寓了詩人自己懷才不遇、孤芳自賞的情懷。
詩里沒有直接出現梅的畫面,也沒有任何對梅的形象描繪,但讀后,早梅的形象卻鮮明可觸。這是因為詩人的議論,緊緊扣住了一個“早”字,突出了早梅的性格。
南北朝·謝燮的簡介

謝燮,生卒年。里居均不詳,太建十二年(580年)所司薦為吏部侍郎。南朝陳文學家,代表作品《早梅》。
...〔
? 謝燮的詩(1篇)〕
元代:
王冕
冰雪林中著此身,不同桃李混芳塵。
忽然一夜清香發,散作乾坤萬里春。
冰雪林中著此身,不同桃李混芳塵。
忽然一夜清香發,散作乾坤萬裡春。
宋代:
李清照
想見皇華過二京,壺漿夾道萬人迎。
連昌宮里桃應在,華萼樓前鵲定驚。
但說帝心憐赤子,須知天意念蒼生。
圣君大信明知日,長亂何須在屢盟。
想見皇華過二京,壺漿夾道萬人迎。
連昌宮裡桃應在,華萼樓前鵲定驚。
但說帝心憐赤子,須知天意念蒼生。
聖君大信明知日,長亂何須在屢盟。
宋代:
梅堯臣
不趁常參久,安眠向舊溪。
五更千里夢,殘月一城雞。
適往言猶在,浮生理可齊。
山王今已貴,肯聽竹禽啼。
不趁常參久,安眠向舊溪。
五更千裡夢,殘月一城雞。
適往言猶在,浮生理可齊。
山王今已貴,肯聽竹禽啼。
宋代:
史達祖
緩轡西風,嘆三宿、遲遲行客。桑梓外,鋤耰漸入,柳坊花陌。雙闕遠騰龍鳳影,九門空鎖鴛鸞翼。更無人擫笛傍宮墻,苔花碧。
天相漢,民懷國。天厭虜,臣離德。趁建瓴一舉,并收鰲極。老子豈無經世術,詩人不預平戎策。辦一襟風月看升平,吟春色。
緩轡西風,歎三宿、遲遲行客。桑梓外,鋤耰漸入,柳坊花陌。雙闕遠騰龍鳳影,九門空鎖鴛鸞翼。更無人擫笛傍宮牆,苔花碧。
天相漢,民懷國。天厭虜,臣離德。趁建瓴一舉,并收鰲極。老子豈無經世術,詩人不預平戎策。辦一襟風月看升平,吟春色。
元代:
劉因
東風吹落戰塵沙,夢想西湖處士家。
只恐江南春意減,此心元不為梅花。
東風吹落戰塵沙,夢想西湖處士家。
隻恐江南春意減,此心元不為梅花。
宋代:
陸游
中原當日三川震,關輔回頭煨燼。淚盡兩河征鎮,日望中興運。
秋風霜滿青青鬢,老卻新豐英俊。云外華山千仞,依舊無人問。
中原當日三川震,關輔回頭煨燼。淚盡兩河征鎮,日望中興運。
秋風霜滿青青鬢,老卻新豐英俊。雲外華山千仞,依舊無人問。
近現代:
魯迅
昔聞湘水碧如染,今聞湘水胭脂痕。
湘靈妝成照湘水,皎如皓月窺彤云。
高丘寂寞竦中夜,芳荃零落無余春。
鼓完瑤瑟人不聞,太平成象盈秋門。
昔聞湘水碧如染,今聞湘水胭脂痕。
湘靈妝成照湘水,皎如皓月窺彤雲。
高丘寂寞竦中夜,芳荃零落無餘春。
鼓完瑤瑟人不聞,太平成象盈秋門。
宋代:
李清照
庭院深深深幾許,云窗霧閣春遲。為誰憔悴損芳姿。夜來清夢好,應是發南枝。
玉瘦檀輕無限恨,南樓羌管休吹。濃香吹盡有誰知。暖風遲日也,別到杏花肥。
庭院深深深幾許,雲窗霧閣春遲。為誰憔悴損芳姿。夜來清夢好,應是發南枝。
玉瘦檀輕無限恨,南樓羌管休吹。濃香吹盡有誰知。暖風遲日也,別到杏花肥。
元代:
王冕
狂風推云若山倒,積雪滿路行人稀。
大家得意頻喚酒,老子畏寒愁解衣。
梅花出竹似索笑,沙鷗見我能忘機。
卻思前載燕山北,騎馬踏冰看打圍。
狂風推雲若山倒,積雪滿路行人稀。
大家得意頻喚酒,老子畏寒愁解衣。
梅花出竹似索笑,沙鷗見我能忘機。
卻思前載燕山北,騎馬踏冰看打圍。
宋代:
司馬光
故人通貴絕相過,門外真堪置雀羅。
我已幽慵僮更懶,雨來春草一番多。
故人通貴絕相過,門外真堪置雀羅。
我已幽慵僮更懶,雨來春草一番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