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梅有感
[元代]:劉因
東風吹落戰塵沙,夢想西湖處士家。
只恐江南春意減,此心元不為梅花。
東風吹落戰塵沙,夢想西湖處士家。
隻恐江南春意減,此心元不為梅花。
“觀梅有感”譯文及注釋
譯文
北方戰亂初定,春風吹落梅樹枝葉上的塵埃,經冬的梅花今又開放,不由得聯想到以愛梅著稱的林逋。
或許這北方的梅花,在經歷了戰爭烽煙后,也夢想著能夠植根于林逋的孤山梅園中吧?
注釋
西湖處士:指北宋詩人林逋(bū)。林逋,字君復,錢塘(今浙江杭州)人。終身不仕,亦終生未婚。隱居于杭州西湖孤山,二十年足跡不涉城市。因喜植梅養鶴,故有“梅妻鶴子”之稱。古人稱像林逋這樣的有德才而隱居的不仕者為處士。
元:同“原”。
“觀梅有感”鑒賞
賞析
北方戰亂初定,春風吹落梅樹枝葉上的塵埃,經冬的梅花今又開放,不由得聯想到以愛梅著稱的林逋。或許這北方的梅花,在經歷了戰爭烽煙后,也夢想著能夠植根于林逋的孤山梅園中吧?后兩句則宕開一筆,先是擔心江南春色已減,西湖之梅恐已衰歇。但轉念一想,只是借助梅花以發感慨罷了,梅花的盛衰并不是自己真正關心的,詩人所要表達的是對江南美好河山淪入蒙古統治者之手的悲慨。
元代·劉因的簡介

劉因(1249~1293) 元代著名理學家、詩人。字夢吉,號靜修。初名骃,字夢驥。雄州容城(今河北容城縣)人。3 歲識字,6歲能詩,10歲能文,落筆驚人。年剛20,才華出眾,性不茍合。家貧教授生徒,皆有成就。因愛諸葛亮“靜以修身”之語,題所居為“靜修”。元世祖至元十九年(1282)應召入朝,為承德郎、右贊善大夫。不久借口母病辭官歸。母死后居喪在家。至元二十八年,忽必烈再度遣使召劉因為官,他以疾辭。死后追贈翰林學士、資政大夫、上護軍、追封“容城郡公”,謚“文靖”。明朝,縣官鄉紳為劉因建祠堂。
...〔
? 劉因的詩(8篇)〕
元代:
劉因
東風吹落戰塵沙,夢想西湖處士家。
只恐江南春意減,此心元不為梅花。
東風吹落戰塵沙,夢想西湖處士家。
隻恐江南春意減,此心元不為梅花。
近現代:
毛澤東
讀陸游詠梅詞,反其意而用之。
風雨送春歸,飛雪迎春到。已是懸崖百丈冰,猶有花枝俏。
俏也不爭春,只把春來報。待到山花爛漫時,她在叢中笑。
讀陸遊詠梅詞,反其意而用之。
風雨送春歸,飛雪迎春到。已是懸崖百丈冰,猶有花枝俏。
俏也不爭春,隻把春來報。待到山花爛漫時,她在叢中笑。
宋代:
王安石
白玉堂前一樹梅,為誰零落為誰開。
唯有春風最相惜,一年一度一歸來。
白玉堂前一樹梅,為誰零落為誰開。
唯有春風最相惜,一年一度一歸來。
宋代:
李清照
庭院深深深幾許,云窗霧閣春遲。為誰憔悴損芳姿。夜來清夢好,應是發南枝。
玉瘦檀輕無限恨,南樓羌管休吹。濃香吹盡有誰知。暖風遲日也,別到杏花肥。
庭院深深深幾許,雲窗霧閣春遲。為誰憔悴損芳姿。夜來清夢好,應是發南枝。
玉瘦檀輕無限恨,南樓羌管休吹。濃香吹盡有誰知。暖風遲日也,別到杏花肥。
清代:
律然
和風和雨點苔紋,漠漠殘香靜里聞。
林下積來全似雪,嶺頭飛去半為云。
不須橫管吹江郭,最惜空枝冷夕曛。
回首孤山山下路,霜禽粉蝶任紛紛。
和風和雨點苔紋,漠漠殘香靜裡聞。
林下積來全似雪,嶺頭飛去半為雲。
不須橫管吹江郭,最惜空枝冷夕曛。
回首孤山山下路,霜禽粉蝶任紛紛。
宋代:
劉克莊
梅謝了,塞垣凍解鴻歸早。鴻歸早,憑伊問訊,大梁遺老。
浙河西面邊聲悄,淮河北去炊煙少。炊煙少。宣和宮殿,冷煙衰草。
梅謝了,塞垣凍解鴻歸早。鴻歸早,憑伊問訊,大梁遺老。
浙河西面邊聲悄,淮河北去炊煙少。炊煙少。宣和宮殿,冷煙衰草。
宋代:
蘇軾
馬趁香微路遠,沙籠月淡煙斜。渡波清徹映妍華。倒綠枝寒鳳掛。
掛鳳寒枝綠倒,華妍映徹清波。渡斜煙淡月籠沙。遠路微香趁馬。
馬趁香微路遠,沙籠月淡煙斜。渡波清徹映妍華。倒綠枝寒鳳掛。
掛鳳寒枝綠倒,華妍映徹清波。渡斜煙淡月籠沙。遠路微香趁馬。
清代:
葉燮
亞枝低拂碧窗紗,鏤月烘霞日日加。
祝汝一分留作伴,可憐處士已無家。
亞枝低拂碧窗紗,鏤月烘霞日日加。
祝汝一分留作伴,可憐處士已無家。
明代:
周亮工
今歲嶺南不肯雪,年前花事已交殘。
憐公親見寒梅落,又到黃河冷澹看。
今歲嶺南不肯雪,年前花事已交殘。
憐公親見寒梅落,又到黃河冷澹看。
宋代:
吳文英
春未來時,酒攜不到千巖路。瘦還如許。晚色天寒處。
無限新愁,難對風前語。行人去。暗消春素。橫笛空山暮。
春未來時,酒攜不到千巖路。瘦還如許。晚色天寒處。
無限新愁,難對風前語。行人去。暗消春素。橫笛空山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