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詩文 > 陳子龍的詩 > 秋日雜感十首·其二

      秋日雜感十首·其二

      [明代]:陳子龍

      行吟坐嘯獨悲秋,海霧江云引暮愁。

      不信有天常似醉,最憐無地可埋憂。

      荒荒葵井多新鬼,寂寂瓜田識故侯。

      見說五湖供飲馬,滄浪何處著漁舟。


      “秋日雜感十首·其二”譯文及注釋

      譯文

      一會閑坐吟嘯,一會邊行走邊吟唱,獨自一人面對蕭瑟秋景傷感;海霧江云,暮色茫茫,引發了心中萬千悲愁。

      不相信蒼天會長久昏醉而讓清人一統中國。堅信上天終有清醒之時,明室江山定有復興之日。

      清兵南下,鐵蹄所至,滿目凄涼,一片荒蕪衰敗的慘象;國家滅亡,原來的大批貴族也都淪為平民。

      聽說清兵已飲馬五湖,盡略其地,自己欲與漁夫為伍,駕一葉扁舟浪跡水鄉;也不可得了。

      注釋

      行吟:邊行走邊吟唱。

      坐嘯:閑坐吟嘯。

      葵井: 出自 《漢樂府·十五從軍征》:“井上生旅葵。”指荒涼破敗的景象。瓜田故侯:《史記·蕭相國世家》: 召平,秦時封東陵侯,秦之后,于長安城東隱居種瓜。此指明亡后隱遁不出的公卿貴族。

      荒荒:蕭條;冷落。

      寂寂:寂靜無聲的樣子。

      “五湖”句: 五湖,指太湖及附近湖泊,該句言五湖已被清軍所占,供其飲馬。

      “秋日雜感十首·其二”鑒賞

      賞析

      陳子龍的詩風,前后差異極大。早期作品辭采濃郁華麗,尤好擬古樂府。后期由于受國家局勢和生活經歷的影響,多感傷時世之作,風格沉郁頓挫,直抒孤憤,沉雄豪放,悲壯蒼涼。《秋日雜感》即為其晚期詩風的代表。

      作者創作《秋日雜感十首》時,蘇、松已淪于敵寇鐵蹄之下。吳中進士吳昜起兵抗清,江南各地軍民奮勇抗擊者亦不在少數。然先后皆為清兵所敗。當此形勢危難之時,陳子龍也有途窮之感,曾著僧服,改名易姓,輾轉吳中,待時抗清。詩人的悲憤情感和愛國情操,在此詩中體現得最為充分。

      “行吟坐嘯獨悲秋,海霧江云引暮愁。”兩句描寫亡國后作者悲苦和沉重的心境。“悲秋”,典出于宋玉《九辯》:“悲哉,秋之為氣也。蕭瑟兮草木搖落而變衰。”秋天本就為一個萬物凋零、令人生悲的季節,更兼作者此時面對著滿日瘡痍、民不聊生的華夏大地。無怪于其內心之憤是行吟坐嘯了,一個“獨”字,可有兩方面理解:一是作者概嘆自己身世孤獨,一是抗清斗爭處于最嚴峻時期,隨著遍地烽火被清軍一一撲滅,詩人胸中流涌的難覓同道之獨。海霧江云,暮色茫茫,更引發了他的萬千悲憤。這種悲憤與陳子龍的身世經歷切切相關,詩人本為晚明遺老,又曾在南明政權下供職,為挽救大廈將傾的南明王朝疾聲呼吁,東奔西走。耗費了半生精力和心血,而到頭來世事恍惚如南柯一夢,不能不令詩人痛心疾首。

      “不信有天常似醉,最憐無地可埋憂”繼續抒發詩人亡國之痛。此聯用了兩處典故。“不信”一句,《文選》張衡《西京賦》及注:“秦穆公夢朝天帝,帝醉,以鶉首之地(今湖北襄陽、安陸一帶)賜秦。時有謠云:‘天帝醉,秦暴金誤殞石墜’。”李商隱《咸陽》詩亦有:“自是當時天地醉,不關秦地有山河。”后人以“天醉”喻政府混亂。“最憐”一句,典出于仲長統《述志》詩:“寄愁天上,埋憂地下。”陳子龍在此是反用其意。說自己不相信蒼天會長久昏醉而讓清人一統中國。堅信上天終有清醒之時,明室江山定有復興之日。最可憐的是大片江山已淪入敵手,沒有一個地方可埋葬自己的憂愁。這兩句在首聯的基礎上,進一步深化主題,在因清秋、日暮而興起的悲愁之感中加入了現實性的內容,增強了詩歌的斗爭性和針對性。

      “荒荒葵井多新鬼,寂寂瓜田識故侯”描寫了明室臣民的悲慘境況。清兵南下,鐵蹄所至,尸橫遍野,十室九空,“揚州十日”、“嘉定三屠”,駭人聽聞,令人發指,多少無辜百姓做了刀下冤魂。“荒荒”一句是化用古樂府《十五從軍行》中“中庭生旅谷,井上生旅葵”之句意。寫民間在清兵蹂躪后滿目凄涼,一片荒蕪衰敗的慘象。“寂寂”句則是借秦亡后東陵侯邵平淪為庶人在長安城外靠種瓜為生的故事概括眾多王公大臣幸存者的結局。此聯作者從下層黎庶寫及上層達貴,正是反映了明清鼎革之際所造成的災難。

      “見說五湖供飲馬,滄浪何處著漁舟”,則如一聲沉重的嘆息,表達了作者孤獨無助的心境。五湖即太湖。聽說清兵已飲馬五湖,盡略其地,自己欲與漁夫為伍,駕一葉扁舟浪跡水鄉;也不可得了。

      在一首短詩中要表達豐富復雜的內容,用典是行之有效的手段。此詩中一明顯特色即是大量地使用典故。且均能與詩意渾化無跡。這不僅顯示了作者廣博的學識,也有利于情感的抒發。

      創作背景

      公元1644年(明崇禎十七年),在吳三桂的叛賣導引下,清兵入關占領北京。次年,清兵鐵蹄直踏江南,甫建數月的南京弘光朝旋即破敗。東南數省陷入血水紛飛的苦難歲月。此詩作于公元1646年(清順治三年),題傳云:“客吳中作。”吳州即蘇州。陳子龍在蘇、松一帶聯結江南各地抗清武裝,英勇御敵。兵燹之余,作下《秋日雜感》十首,形象地描寫了清兵入侵給江南人民帶來的災難,表現了詩人懷念故國,哀悼死難志士的沉痛心情,體現了他不屈不撓,圖謀復國的遠大志向,沉郁悲憤,壯懷激烈,讀之令人黯然淚下,本首詩是組詩中的第二首。

      陳子龍簡介

      明代·陳子龍的簡介

      陳子龍

      陳子龍(1608—1647)明末官員、文學家。初名介,字臥子、懋中、人中,號大樽、海士、軼符等。漢族,南直隸松江華亭(今上海松江)人。崇禎十年進士,曾任紹興推官,論功擢兵科給事中,命甫下而明亡。清兵陷南京,他和太湖民眾武裝組織聯絡,開展抗清活動,事敗后被捕,投水殉國。他是明末重要作家,詩歌成就較高,詩風或悲壯蒼涼,充滿民族氣節;或典雅華麗;或合二種風格于一體。擅長七律、七言歌行、七絕,被公認為“明詩殿軍”。陳子龍亦工詞,為婉約詞名家、云間詞派盟主,被后代眾多著名詞評家譽為“明代第一詞人”。

      ...〔? 陳子龍的詩(13篇)

      猜你喜歡

      雁兒落帶得勝令·飲中閑詠

      明代康海

      數年前也放狂,這幾日全無況。閑中件件思,暗里般般量。真個是不精不細丑行藏,怪不得沒頭沒腦受災殃。從今后花底朝朝醉,人間事事忘。剛方,篌落了膺和滂;荒唐,周全了籍與康。


      哀旅順

      清代黃遵憲

      海水一泓煙九點,壯哉此地實天險。

      炮臺屹立如虎闞,紅衣大將威望儼。

      下有深池列巨艦,晴天雷轟夜電閃。

      最高峰頭縱遠覽,龍旗百丈迎風颭。

      長城萬里此為塹,鯨鵬相摩圖一啖。

      昂頭側睨視眈眈,伸手欲攫終不敢。

      謂海可填山易撼,萬鬼聚謀無此膽。

      一朝瓦解成劫灰,聞道敵軍蹈背來。


      隴頭吟

      唐代王維

      長安少年游俠客,夜上戍樓看太白。

      隴頭明月迥臨關,隴上行人夜吹笛。

      關西老將不勝愁,駐馬聽之雙淚流。

      身經大小百余戰,麾下偏裨萬戶侯。

      蘇武才為典屬國,節旄空盡海西頭。


      聽話叢臺

      唐代李遠

      有客新從趙地回,自言曾上古叢臺。

      云遮襄國天邊去,樹繞漳河地里來。

      弦管變成山鳥哢,綺羅留作野花開。

      金輿玉輦無行跡,風雨惟知長綠苔。


      贈陳商

      唐代李賀

      長安有男兒,二十心已朽。

      楞伽堆案前,楚辭系肘后。

      人生有窮拙,日暮聊飲酒。

      只今道已塞,何必須白首?

      凄凄陳述圣,披褐鉏俎豆。

      學為堯舜文,時人責衰偶。

      柴門車轍凍,日下榆影瘦。

      黃昏訪我來,苦節青陽皺。

      太華五千仞,劈地抽森秀。

      旁古無寸尋,一上戛牛斗。

      公卿縱不憐,寧能鎖吾口?

      李生師太華,大坐看白晝。

      逢霜作樸樕,得氣為春柳。

      禮節乃相去,憔悴如芻狗。

      風雪直齋壇,墨組貫銅綬。

      臣妾氣態間,唯欲承箕帚。

      天眼何時開,古劍庸一吼。


      清平樂·會昌

      近現代毛澤東

      東方欲曉,莫道君行早。踏遍青山人未老,風景這邊獨好。

      會昌城外高峰,顛連直接東溟。戰士指看南粵,更加郁郁蔥蔥。


      采薇歌

      明代胡奎

      登彼西山兮,采其薇矣。

      以暴易暴兮,不知其非矣。

      神農虞夏忽焉沒兮,我適安歸矣?

      于嗟徂兮,命之衰矣!


      東征賦

      兩漢班昭

      惟永初之有七兮,余隨子乎東征。時孟春之吉日兮,撰良辰而將行。乃舉趾而升輿兮,夕予宿乎偃師。遂去故而就新兮,志愴悢而懷悲!

      明發曙而不寐兮,心遲遲而有違。酌鞰酒以弛念兮,喟抑情而自非。諒不登樔而椓蠡兮,得不陳力而相追。且從眾而就列兮,聽天命之所歸。遵通衢之大道兮,求捷徑欲從誰?乃遂往而徂逝兮,聊游目而遨魂!

      歷七邑而觀覽兮,遭鞏縣之多艱。望河洛之交流兮,看成皋之旋門。既免脫于峻崄兮,歷滎陽而過卷。食原武之息足,宿陽武之桑間。涉封丘而踐路兮,慕京師而竊嘆!小人性之懷土兮,自書傳而有焉。

      遂進道而少前兮,得平丘之北邊。入匡郭而追遠兮,念夫子之厄勤。彼衰亂之無道兮,乃困畏乎圣人。悵容與而久駐兮,忘日夕而將昏。到長垣之境界,察農野之居民。睹蒲城之丘墟兮,生荊棘之榛榛。惕覺寤而顧問兮,想子路之威神。衛人嘉其勇義兮,訖于今而稱云。蘧氏在城之東南兮,民亦尚其丘墳。唯令德為不朽兮,身既沒而名存。

      惟經典之所美兮,貴道德與仁賢。吳札稱多君子兮,其言信而有徵。后衰微而遭患兮,遂陵遲而不興。知性命之在天,由力行而近仁。勉仰高而蹈景兮,盡忠恕而與人。好正直而不回兮,精誠通于明神。庶靈祇之鑒照兮,佑貞良而輔信。

      亂曰:君子之思,必成文兮。盍各言志,慕古人兮。先君行止,則有作兮。雖其不敏,敢不法兮。貴賤貧富,不可求兮。正身履道,以俟時兮。修短之運,愚智同兮。靖恭委命,唯吉兇兮。敬慎無怠,思嗛約兮。清靜少欲,師公綽兮。


      晝夢

      唐代杜甫

      二月饒睡昏昏然,不獨夜短晝分眠。

      桃花氣暖眼自醉,春渚日落夢相牽。

      故鄉門巷荊棘底,中原君臣豺虎邊。

      安得務農息戰斗,普天無吏橫索錢。


      上崔相百憂章

      唐代李白

      共工赫怒,天維中摧。

      鯤鯨噴蕩,揚濤起雷。

      魚龍陷人,成此禍胎。

      火焚昆山,玉石相磓。

      仰希霖雨,灑寶炎煨。

      箭發石開,戈揮日回。

      鄒衍慟哭,燕霜颯來。

      微誠不感,猶縶夏臺。

      蒼鷹搏攫,丹棘崔嵬。

      豪圣凋枯,王風傷哀。

      斯文未喪,東岳豈頹。

      穆逃楚難,鄒脫吳災。

      見機苦遲,二公所咍。

      驥不驟進,麟何來哉!

      星離一門,草擲二孩。

      萬憤結緝,憂從中催。

      金瑟玉壺,盡為愁媒。

      舉酒太息,泣血盈杯。

      臺星再朗,天網重恢。

      屈法申恩,棄瑕取材。

      冶長非罪,尼父無猜。

      覆盆儻舉,應照寒灰。



      久久水蜜桃亚洲av无码精品麻豆| 亚洲人成色77777在线观看| 亚洲人成无码网站在线观看| 亚洲视频在线免费播放| 亚洲国产精品不卡在线电影| 亚洲人成无码久久电影网站| 亚洲AV成人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欧洲专线一区| 亚洲va久久久久| 性xxxx黑人与亚洲| 亚洲av无码久久忘忧草| 亚洲一区二区久久| 亚洲一区二区久久| 亚洲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网站| 国产亚洲精品VA片在线播放| 精品国产日韩久久亚洲| 亚洲色大成WWW亚洲女子| 亚洲女子高潮不断爆白浆| 亚洲精品久久无码| 综合一区自拍亚洲综合图区| 国产精品亚洲а∨天堂2021| 天堂亚洲免费视频| 在线看亚洲十八禁网站| 亚洲VA综合VA国产产VA中| 亚洲无码高清在线观看| 国产av无码专区亚洲av果冻传媒 | 亚洲国产精品无码第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综合激情五月丁香六月| 亚洲经典千人经典日产| 风间由美在线亚洲一区| 全亚洲最新黄色特级网站| 亚洲视频人成在线播放| 亚洲精品无码久久一线| 亚洲国产精品自在线一区二区| 中文字幕亚洲色图| 麻豆狠色伊人亚洲综合网站| 亚洲av永久无码精品秋霞电影秋| 国产亚洲精品2021自在线| 国产亚洲精午夜久久久久久| 亚洲AV无码专区国产乱码电影| 久久精品a亚洲国产v高清不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