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雁兒落帶得勝令·飲中閑詠”譯文及注釋
暗里般般量:暗地里一件件事情逐件思量。
膺和滂:李膺和范滂,漢代人。李膺,字元禮,曾任青州刺史、漁陽太守等職,有政聲,后死于黨錮之禍。范滂,字孟博,舉孝廉,署功曹,辦事嚴正不阿,亦死于黨錮之禍。
籍與康:魏晉時的阮籍與嵇康。阮籍,字嗣宗,生活于亂世,對現實不滿,縱酒談玄,以求自全,為“竹林七賢”之一。嵇康,字叔夜,“竹林七賢”之一,逍遙林下,彈琴詠詩,崇尚老莊,講求養生服食之道。
“雁兒落帶得勝令·飲中閑詠”鑒賞
賞析
康海一度曾春風得意,高中狀元,授翰林院修撰。后被劉瑾一案牽連,盛年遭貶。回首往事,感慨良多。這首《雁兒落帶得勝令·飲中閑詠》曲中表明了作者歸隱鄉間、不向世事的決心。從曲中可以看出,他下這一決心并不容易,因為他所受的冤屈,很難從他的記憶中抹去。末兩句,表達了對剛正者反遭殃這一普遍現象的激憤和不平。
這支小令放達中寄寓失意,悠閑中含藏不平,刻露了傳統士大夫既不愿放棄仕途進取,又對自身遭遇無能為力而聊以自慰的心態,包含作者濃厚的感情色彩。在曲子中,作者咀嚼著往日歲月的狂放,奔涌著壯志難展的憤激,回旋著蒙冤受屈的悲涼。
此曲是憤世訴悲之作,不同于康海表現隱逸閑情、曲風本色豪放的樂隱樂閑之曲,它飽含著一種獨特的冤憤悲音,在雄豪中寓有沉郁悲憤的風格。
康海簡介
明代·康海的簡介

康海(1475--1540)中國明代文學家。字德涵,號對山、沜東漁父,陜西武功人。弘治十五年(1502年)狀元,任翰林院修撰。武宗時宦官劉瑾敗,因名列瑾黨而免官。以詩文名列“前七子”之一。所著有詩文集《對山集》、雜劇《中山狼》、散曲集《沜東樂府》等。
...〔? 康海的詩(1篇)〕猜你喜歡
上崔相百憂章
共工赫怒,天維中摧。
鯤鯨噴蕩,揚濤起雷。
魚龍陷人,成此禍胎。
火焚昆山,玉石相磓。
仰希霖雨,灑寶炎煨。
箭發石開,戈揮日回。
鄒衍慟哭,燕霜颯來。
微誠不感,猶縶夏臺。
蒼鷹搏攫,丹棘崔嵬。
豪圣凋枯,王風傷哀。
斯文未喪,東岳豈頹。
穆逃楚難,鄒脫吳災。
見機苦遲,二公所咍。
驥不驟進,麟何來哉!
星離一門,草擲二孩。
萬憤結緝,憂從中催。
金瑟玉壺,盡為愁媒。
舉酒太息,泣血盈杯。
臺星再朗,天網重恢。
屈法申恩,棄瑕取材。
冶長非罪,尼父無猜。
覆盆儻舉,應照寒灰。
哀旅順
海水一泓煙九點,壯哉此地實天險。
炮臺屹立如虎闞,紅衣大將威望儼。
下有深池列巨艦,晴天雷轟夜電閃。
最高峰頭縱遠覽,龍旗百丈迎風颭。
長城萬里此為塹,鯨鵬相摩圖一啖。
昂頭側睨視眈眈,伸手欲攫終不敢。
謂海可填山易撼,萬鬼聚謀無此膽。
一朝瓦解成劫灰,聞道敵軍蹈背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