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篇幅關系,只列出前 100 個盡的成語
成語 | 解釋 | 出處 |
---|---|---|
qiáo kē làn jìn樵柯爛盡 | 砍柴的斧子手柄已經爛掉。比喻時間的長久和世事的變遷 | |
yóu gàn dēng jìn油干燈盡 | 見“油干燈草盡”。 | 《蕩寇志》第四四回:“孔厚道:‘嫂嫂揣理,小生并非不出力,只我不是神仙,那有靈芝仙藥,所用不過樹皮草根,油干燈盡,大命已終,如何救得?!?/td> |
zhī ài jù jìn芝艾俱盡 | 芝艾:香草和臭草,比喻美和惡。芝艾同被燒毀。比喻好的壞的同歸于盡。 | 南朝·梁·梁元帝《討侯景檄》:“孟諸焚燎,芝艾俱盡;宣房河決,玉石同沉。” |
qián gōng jìn qì前功盡棄 | 以前的功勞、成績完全丟失;或以前的努力完全白費。 | 西漢 司馬遷《史記 周本紀》:“今又將兵出塞,過兩周,倍韓,攻梁,一舉不得,前功盡棄?!?/td> |
qióng xíng jìn xiàng窮形盡相 | 指描寫刻畫十分細致生動;也用來形容丑態畢露。 | 晉 陸機《文賦》:“雖棄方而遁圓,期窮形而盡相。” |
niǎo jìn gōng cáng鳥盡弓藏 | 飛鳥打光了;彈弓也就藏起來不用了。比喻事情成功之后;原來借助的力量就被一腳踢開或加以消滅。 | 三國 曹丕《煌煌京洛行》:“淮陰五刑,鳥得弓藏;保身全名,獨有子房?!?/td> |
jìn xīn jié lì盡心竭力 | 竭:用盡;盡:全部用出。費盡心思;用出全部力氣。形容做事十分認真負責。 | 《宋書 宗越傳》:“誅戮群公及何邁等,莫不盡心竭力,故帝憑其爪牙,無所忌憚。” |
zhì yǐ jìn yǐ至矣盡矣 | 至:到。矣:語氣助詞。盡:極點。到了極點,無以復加。 | 《莊子·齊物論》:“有以為未始有物者,至矣盡矣,不可以加矣?!?/td> |
fèi jìn xīn sī費盡心思 | 心思:計謀。挖空心思,想盡辦法。形容千方百計地謀算。 | 曾樸《孽海花》第11回:“后儒牽強附會,費盡心思,不知都是古今學不分明的緣故。” |
suǒ jìn kū cháng索盡枯腸 | 索:尋找,搜索;枯腸:枯渴的腸。比喻費盡心思 | 清·魏秀仁《花月痕》第30回:“來秋的令煩得很,令人索盡枯腸?!?/td> |
chī zhuó bù jìn吃著不盡 | 著:通“著”,穿衣。吃的穿的,享用不盡。比喻生活富裕。 | 宋·魏泰《東軒筆錄》第14卷:“中山劉子儀為翰林學士,戲語之曰:‘狀元試三場,一生吃著不盡。’沂公正色答曰:‘曾平生之志,不在溫飽。’” |
zhōng míng lòu jìn鐘鳴漏盡 | 漏:滴漏,古代計時器。晨鐘已經敲呼,漏壺的水也將滴完。比喻年老力衰,已到晚年。也指深夜。 | 晉 陳壽《三國志 魏志 田豫傳》:“年過七十而以居位,譬猶鐘鳴漏盡而夜行不休,是罪人也。” |
zhū jìn shā jué誅盡殺絕 | 殺得一個不留。誅:斬。 | 元 李壽卿《伍員吹簫》第一折:“將俺老相國伍奢父子,滿門家屬,誅盡殺絕。” |
wú suǒ bù jìn qí jí無所不盡其極 | 猶言竭盡其所有。 | 老舍《四世同堂》:“趕到她宴請日本人的時候,她也無所不盡其極的把好的東西拿出來,使日本人不住的吸氣?!?/td> |
jìn rén jiē zhī盡人皆知 | 盡:全部。所有的人都知道。 | 清 曹雪芹《紅樓夢》第51回:“老少男女,俗語口頭,人人皆知皆說的?!?/td> |
qián lǘ jì jìn黔驢技盡 | 黔:貴州。比喻有限的一點本領也已經用完了。 | 清·朱之瑜《答王師吉書》:“特恐黔驢技盡,為諸鄉親羞耳?!?/td> |
yán yǒu jìn ér yīn yì wú qióng言有盡而音意無窮 | 語言有窮盡而含意沒有窮盡。指詩文等蘊含著深刻含義。 | 清·劉熙載《藝概·詞曲賦》:“故知詞也者,言有盡而音意無窮也?!?/td> |
jī guān yòng jìn機關用盡 | 機關:周密而巧妙的計謀。比喻費盡了心機;挖空了心思;絞盡了腦汁地搞計謀。也作“機關算盡”。 | 宋 黃庭堅《牧童歌》詩:“多少長安名利客,機關用盡不如君。” |
dēng jìn yóu gàn燈盡油干 | 燈光盡滅,燈油耗干。比喻人的精力或財力都消耗一空。 | 明·西湖漁隱主人《歡喜冤家》第24回:“初然發嗽,嗽久成啞,漸漸如燈盡油干一般,寂然隱了?!?/td> |
zhú jìn guāng qióng燭盡光窮 | 蠟燭燃盡,燭光消失。比喻人死后意識也消滅。 | 《北史·杜弼傳》:“神之在人,猶光之在燭,燭盡則光窮,人死則神滅?!?/td> |
yòng jìn jī guān用盡機關 | 機關:周密、巧妙的計謀。比喻用盡心機。 | 宋·范仲淹《剔銀燈》:“用盡機關,徒勞心力,只得三分天地?!?/td> |
dào jìn tú qióng道盡途窮 | 道、途:路。走到路的盡頭。形容無路可走,面臨末日。 | 《新五代史 李繼岌傳》:“繼岌徘徊泣下,謂李環曰:‘吾道盡途窮,子當殺我?!?/td> |
jìn měi jìn shàn盡美盡善 | 盡:極。極其完善,極其美好。形容事物完無缺。同“盡善盡美”。 | 《論語 八佾》:“子謂《韶》:‘盡美矣,又盡善也?!^《武》:‘盡美矣,未盡善也。’” |
yī kǒu xī jìn xī jiāng shuǐ一口吸盡西江水 | 原是一氣呵成、貫通萬法的意思。后比喻過于性急,想一下子就達到目的。 | 宋 釋道原《景德傳燈錄 居士龐蘊》:“待汝一口吸盡西江水,即向汝道?!?/td> |
bù dào wū jiāng bù jìn tóu不到烏江不盡頭 | 烏江:項羽兵敗的地方。比喻不達目的絕不罷休。 | 明·馮夢龍《醒世恒言》第九卷:“政如下棋的較勝爭強,眼紅喉急,分明似孫龐斗智,賭個你死我活,又如劉項爭天下,不到烏江不盡頭。” |
jiāng láng cái jìn江郎才盡 | 江郎:南朝梁文人江淹;少有文名;晚歲文思衰;才:才華;盡:完。江淹的文思已經衰竭。后比喻人的文思枯竭或才氣用完了。 | 清 李汝珍《鏡花緣》第91回:“如今弄了這個,還不知可能敷衍交卷。我被你鬧的真是江郎才盡了?!?/td> |
jiāng yān cái jìn江淹才盡 | 南朝梁江淹,少有文名,世稱江郎。晚年詩文無佳句,時人謂之才盡。后來常用“江淹才盡”比喻才思衰退。 | 南朝·梁·鐘嶸《詩品》:“爾后為詩,不復成語,故世傳‘江淹才盡’。” |
zhì qióng cái jìn智窮才盡 | 智能與才能已經窮盡。 | |
yán wú bù jìn言無不盡 | 把內心的話說盡,毫不保留。 | 《北齊書·高德政傳》:“德政與帝舊相昵愛,言無不盡。” |
jìn zài bù yán zhōng盡在不言中 | 盡:都,全部。指大家不言明,都明白其中的意思 | 元·無名氏《馬陵道》第一折:“我正是滿懷心腹事,盡在不言中。” |
kǔ jìn tián lái苦盡甜來 | 艱難的日子過完,美好的日子來到了。 | 元 武漢臣《玉壺春》第三折:“你休煩惱,少不的先憂后喜,苦盡甜來?!?/td> |
jié jìn quán lì竭盡全力 | 竭盡:用盡。用盡全部力量。 | 《宋書 宗越傳》:“誅戮群公及何邁等,莫不盡心竭力,故帝憑其爪牙,無所忌憚?!?/td> |
jīn jìn qiú bì金盡裘弊 | 皮袍破了,錢用完了。比喻境況困難。 | 《戰國策·齊策一》:“說秦王書十上而說不行,黑貂之裘弊,黃金百斤盡?!?/td> |
qiú bì jīn jìn裘敝金盡 | 裘:皮衣。皮衣穿破了,錢用完了。比喻生活窮困。 | 清·余懷《板橋雜記·雅游》:“忽裘敝而金盡,遂寡歡而愁殷。” |
qiú bì jīn jìn裘弊金盡 | 皮袍破了,錢用完了。比喻境況困難。 | 西漢 劉向《戰國策 秦策一》:“說秦王,書十上而說不行,黑貂之裘弊,黃金百斤盡?!?/td> |
jīn jìn qiú bì金盡裘敝 | 皮袍破了,錢用完了。形容貧困失意的樣子。 | 西漢 劉向《戰國策 秦策一》:“說秦王書十上而說不納。黑貂之裘弊,黃金百鎰盡。資用乏絕,去秦而歸?!?/td> |
chuáng tóu jīn jìn床頭金盡 | 舊時形容錢財用盡;陷入貧困的境地。 | 唐 張籍《行路難》詩:“君不見床頭黃金盡,壯士無顏色。” |
jìn shōu yǎn dǐ盡收眼底 | 全部看在眼里。 | 阿來《塵埃落定》第二章:“他們徒勞無功的努力都被我盡收眼底?!?/td> |
lè jìn āi shēng樂盡哀生 | 猶言樂極生悲。 | 唐·張鷟《游仙窟》:“有同必異,自昔攸然;樂盡哀生,古來常事?!?/td> |
huǒ jìn xīn chuán火盡薪傳 | 火雖燒完,柴卻留傳下來。比喻思想、學術、技藝等世代相傳。 | 明·寓山居士《魚兒佛》第四出:“仗猛力精心,斬斷牽纏,若不是粉碎虛空,終似那癡拳太軟,總火盡薪傳也。” |
lì jìn shén wēi力盡神危 | 力氣精神都疲憊到極點。 | 清·曹雪芹《紅樓夢》第53回:“話說寶玉見晴雯將雀裘補完,已使得力盡神危,忙命小丫頭替他捶著?!?/td> |
tù jìn gǒu pēng兔盡狗烹 | 烹:燒煮食物。兔子死了,獵狗就被人烹食。比喻統治者殺掉功臣。 | 西漢·司馬遷《史記·越王勾踐世家》:“蜚鳥盡,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 |
gè jìn qí zé各盡其責 | 各:各自,每個;盡:完全;責:職責。指每個人要盡到自己的職責。 | |
mén dān hù jìn門殫戶盡 | 謂全家死亡。 | 明·羅貫中《三國演義》第105回:“建安以來,野戰死亡,或門殫戶盡;雖有存者,遺孤老弱。” |
shuǐ jìn shān qióng水盡山窮 | 同“水窮山盡”。 | 北周·庾信《宇文常神道碑》:“山窮水斷,馬束橋飛?!?/td> |
cái jié lì jìn財竭力盡 | 竭:完,盡。錢財和力量全部用盡。比喻生活陷入困窘的境地。 | 漢 古永《黑龍見東萊對》:“百姓財竭力盡,愁恨感天?!?/td> |
tóng guī yú jìn同歸于盡 | 一同走向死亡或共同毀滅。歸:走向;盡:滅亡。 | 戰國 鄭 列御寇《列子 王瑞》:“天地終乎?與我偕終”盧重玄解:“大小雖殊,同歸于盡耳?!?/td> |
xìng jìn yì lán興盡意闌 | 興:興致,興味;闌:殘,盡。興致和情趣都沒有了。 | 朱自清《“海闊天空”與“古今中外”》:“等到興盡意闌,便各自回去睡覺。” |
jìn qí zài wǒ盡其在我 | 盡:全部。竭盡自己的力量做好應做的事情。 | 清·王韜《書重刻<弢園尺牘>后》:“夫今時之所急,亦惟輯強鄰、御外侮而已,二者要惟先盡其在我耳。” |
jiǔ lán xìng jìn酒闌興盡 | 闌:盡;興:興致,興夸。酒宴完了,興致也沒了。 | 曾樸《孽海花》第20回:“大家又與青雯談了些海外的事情,彼酬此酢,不覺日紅西斜,酒闌興盡,諸客中有醉眠的,也有逃席的,紛紛離去?!?/td> |
sàng shī dài jìn喪失殆盡 | 全部失去。 | |
wú qióng wú jìn無窮無盡 | 窮、盡:完。沒有盡頭;沒有限度。 | 宋 晏殊《踏莎行》:“無窮無盡是離愁,天涯地角尋思遍。” |
qǔ zhī bù jìn取之不盡 | 拿不盡。形容極其豐富。 | 宋·朱熹《朱子語類·孟子·離婁下》:“他那源頭只管來得不絕,取之不盡用之不竭,來供自家用?!?/td> |
jìn chéng jié jié盡誠竭節 | 誠:忠誠。節:氣節,義節。竭盡自己全部的忠誠和義節。亦作“盡節竭誠”、“盡心竭誠”、“盡忠竭力”、“盡忠竭誠”、“盡忠竭節”、“竭忠盡節”。 | 《魏書》:“尚自少侍從,盡誠竭節,雖云異姓,其猶骨肉,是以入為腹心,出當爪牙?!?/td> |
gè jìn suǒ néng,àn láo fēn pèi各盡所能,按勞分配 | ||
yī zuò jìn jīng一座盡驚 | 座:指在座的人。在座的人都感到驚奇。 | 漢·荀悅《漢紀·武帝紀》:“少君及言與人大夫游獵處,老人為兒時識其家處,一座盡驚?!?/td> |
suàn jìn zī zhū算盡錙銖 | 算:計算;錙銖:舊制1兩=4錙,1兩=24銖,比喻極其微小的數量。極微小的數量也要算。指苛斂錢財。 | 清·昭梿《嘯亭雜錄·吳利府》:“嘗牟利于主算者,主算者算盡錙銖,其父猶以為未足?!?/td> |
chūn cán dào sǐ sī fāng jìn春蠶到死絲方盡 | 絲:雙關語,思的諧音。比喻情深誼長,至死不渝。 | 唐 李商隱《無題》詩:“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干。 |
yī zuò jìn jīng一坐盡驚 | 謂滿座皆驚服。 | 《三國志·魏志·王粲傳》:“粲至,年既幼弱,容狀短小,一坐盡驚。” |
gǎn jìn shā jué趕盡殺絕 | 驅除干凈;徹底消滅。比喻殘忍狠毒;不留余地。 | 明 許仲琳《封神演義》:“黃天祿上馬,提槍出營,見余化曰:‘匹夫趕盡殺絕,但不知你可有造化受其功祿!’” |
fèi jìn xīn jī費盡心機 | 心機:心思;計謀。指用盡了心思。形容千方百計地謀算。 | 宋 戴復古《石屏集 論詩絕句》:“有時勿得驚人句,費盡心機做不成。” |
wù jìn qí yòng物盡其用 | 各種東西凡有可用之處,都要盡量利用。指充分利用資源,一點不浪費。 | 馬烽《典型事例》:“這倒是人盡其才,物盡其用,兩全其美。” |
qū jìn qí miào曲盡其妙 | 把其中微妙之處委婉細致地充分表達出來。形容表達能力很強。 | 晉 陸機《文賦》序:“故作《文賦》以述先士之盛藻,因論作文之利害所由,他日殆可謂曲盡其妙?!?/td> |
qíng zhì yì jìn情至意盡 | 指對人的情誼已經到極點。 | 唐 孔穎達疏《詩 大雅 板》:“我老夫教諫汝,其意乃款款然,情至意盡,何為汝等而未知?” |
jìn ruì chū zhàn盡銳出戰 | 把所有的精銳部隊派出作戰。比喻派出了主力,用上了殺手锏。 | 《晉書·苻生載記》:“黃眉從之,遣羌率騎三千軍于壘門。襄怒,盡銳出戰?!?/td> |
kǔ jìn gān lái苦盡甘來 | 盡:終結;甘:甜;美好。比喻艱苦的日子已經過去;美好的時光已經到來。 | 元 關漢卿《蝴蝶夢》第四折:“受徹了牢獄災,今日個苦盡甘來?!?/td> |
jìn xìn shū bù rú wú shū盡信書不如無書 | 泛指讀書不要拘泥于書上或迷信書本。 | 語出《孟子 盡心下》:“盡信書,則不如無書。吾于武成,取二三策而已矣?!彼?陸九淵《政之寬猛孰先論》:“鳴呼,盡信書不如無書?!?/td> |
xīn jìn huǒ miè薪盡火滅 | 薪:柴火。柴草完了,火也就滅了。比喻死亡。 | 《法華經·序品》:“佛此夜滅度,如薪盡火滅,分布諸舍利,而起無量塔?!?/td> |
fēi niǎo jìn,liáng gōng cáng蜚鳥盡,良弓藏 | 藏:收藏。飛鳥射盡,彈弓也就藏起來不用了。比喻事成之后,把曾經出過力的人一腳踢開或加以消滅。 | 西漢·司馬遷《史記·越王勾踐世家》:“范蠡遂去,自齊遺大夫種書曰:‘蜚鳥盡,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越王為人……’” |
dǐng zhǒng jìn juān頂踵盡捐 | 猶言頂踵捐糜。 | |
jì jìn lì qióng計盡力窮 | 窮:盡。計謀、力量都用盡了。 | 《周書 韋孝寬傳》:“齊人歷年赴救,喪敗而反,內離外叛,計盡力窮?!?/td> |
jié zhì jìn lì竭智盡力 | 用盡智慧和力量。 | 西漢 劉向《戰國策 趙策四》:“臣雖盡力竭智,死不復見于王矣?!?/td> |
yī yán nán jìn一言難盡 | 一句話難以把意思說盡。表示事情相當曲折復雜。 | 《京本通俗小說 志誠張主管》:“張主管道:‘小夫人如何在這里?’夫人道:‘一言難盡’?!?/td> |
jīn pí lì jìn筋疲力盡 | 筋:筋骨;疲:疲勞;盡:完。形容非常勞累;力氣已經用盡。也作“力盡筋疲”。 | 宋 司馬光《道傍田家》:“筋疲力盡不入腹,未議縣官租稅促?!?/td> |
yī yǐn ér jìn一飲而盡 | 飲:喝。一口氣就喝完了。形容喝得非常爽快。 | 明·馮夢龍《醒世恒言》第三卷:“鴇兒只道他敬客,卻自家一飲而盡?!?/td> |
jǐ jìn yī kè幾盡一刻 | 幾乎占了一刻的時間.。 | |
jìn pán jiāng jūn盡盤將軍 | 盡:完;盤:盤子。指十分貪吃的人。 | 元·無名氏《殺狗勸夫》第一折:“他兩個把盞兒吞,直吃的醉醺醺,吃的來東倒西歪,盡盤將軍。” |
jìn xīn jìn lì盡心盡力 | 指費盡心力。 | 《晉書 王坦之傳》:“且受遇先帝,綢繆繾綣,并志竭忠貞,盡心盡力,歸誠陛下,以報先帝?!?/td> |
jìn zhì jié lì盡智竭力 | 智:智慧,聰明;竭:完。比喻用盡心思和力量。 | 春秋·齊·管仲《管子·君臣》:“群臣盡智竭力以沒其上?!?/td> |
wú jìn wú qióng無盡無窮 | 見“無窮無盡”。 | 明·許仲琳《封神演義》第45回:“你等是閑樂神仙,怎的也來受此苦惱。你也不知吾所練陣中無盡無窮之妙?!?/td> |
yī lǎn ér jìn一覽而盡 | 一看就全都看到了。 | 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言語》:“江左地促,不如中國,若使阡陌條暢,則一覽而盡,故紆余委曲,若不可測?!?/td> |
máo fà jìn shù毛發盡豎 | 豎:直立。汗毛和頭發都豎立起來。形容憤怒或極度恐懼、緊張的樣子。 | 清·錢彩《說岳全傳》第71回:“黑蠻龍聽了,不覺腮邊火冒,毛發盡豎?!?/td> |
jìn zhōng jié lì盡忠竭力 | 竭:盡。用盡氣力,竭盡忠誠。 | 戰國 楚 屈原《卜居》:“屈原既放,三年不得復見,竭智盡忠?!?/td> |
là jìn chūn lái臘盡春來 | 臘:指臘月,即農歷十二月。臘月過去,春天又回來了。 | 清·李綠園《歧路燈》第八回:“且說臘盡春來,到了正月初四日。” |
shì qióng lì jìn勢窮力盡 | 指已經沒有什么勢力與本事了。 | 明·施耐庵《水滸傳》第86回:“宋江道:‘這廝勢窮力盡,有何良策可施?正好乘此機會?!?/td> |
jìn rì qióng yè盡日窮夜 | 盡:完;窮:盡。從早到晚,通宵達旦。 | 《南史·袁巸傳》:“與鄧琬款狎過常,每清閑必盡日窮夜?!?/td> |
jìn rù gòu zhōng盡入彀中 | 彀中:弓箭射程以內,比喻牢籠、圈套。盡數網羅,全部就范。 | 五代 王定?!短妻?述進士》:“(唐太宗)嘗私幸端門,見新進士綴行而出,喜曰:‘天下英雄入吾彀中矣!’” |
cái jìn cí qióng才盡詞窮 | 詞:文詞;窮:盡。才學用盡,言詞枯竭。形容學識淺薄。 | 清·曹雪芹《紅樓夢》第17回:“眾人不知其意,只當他受了半日折磨,精神耗散,才盡詞窮了。” |
dàn jìn liáng jué彈盡糧絕 | 打仗時彈藥用完;糧食也吃完了。形容情況困窘;處境危急。 | 宋 魏了翁《故太府寺丞兼知興元府利州路安撫郭公墓志銘》:“血戰三日夜,矢盡援絕,遂死之。” |
gè jìn suǒ néng各盡所能 | 各人盡自己的能力去做。 | 南朝 宋 范曄《后漢書 曹褒傳》:“漢遭秦余,禮壞樂崩,且因循故事,未可觀省,有知其說者,各盡所能?!?/td> |
sǎo dì jù jìn掃地俱盡 | 謂徹底干凈,毫無存留?!稘h書 魏豹田儋等傳贊》:“用于貶義。秦滅六國,而上古遺烈掃地俱盡矣?!薄稌x書 儒林傳序》:“惟懷逮愍,喪亂弘多,衣冠禮樂,掃地俱盡?!薄端鍟?高祖紀下》:“圣人遺訓,掃地俱盡,制禮作樂,今也其時?!?/td> | 《漢書·魏豹田儋等傳贊》:“用于貶義。秦滅六國,而上古遺烈掃地俱盡矣?!薄稌x書·儒林傳序》:“惟懷逮愍,喪亂弘多,衣冠禮樂,掃地俱盡?!?/td> |
qì shù yǐ jìn氣數已盡 | 氣數:命運。形容人已生命垂危,即將死亡或沒有生命力。 | 聶紺弩《論<封神榜>》:“作惡多端,殘害人民的是‘氣數已盡’的舊勢力?!?/td> |
qióng lǐ jìn xìng窮理盡性 | 原指徹底推究事物的道理,透徹了解人類的天性。后泛指窮究事理。 | 《易·說卦》:“窮理盡興,以至于命?!?/td> |
sàng jìn tiān liáng喪盡天良 | 喪:喪失;盡:全部;天良:良心。沒有一點良心。形容壞人惡毒到了極點。 | 清 錢泳《履園叢話》:“今人既高貴驕奢矣,而又喪盡天良,但思利己,不思利人?!?/td> |
lì jìn jīn pí力盡筋疲 | 形容非常疲乏,一點力氣也沒有了。 | 唐 韓愈《論淮西事宜狀》:“雖時侵掠,小有所得,力盡筋疲,不償其費。” |
kōng yì jìn yán空臆盡言 | 臆:胸。胸中毫無隱藏,把知道的東西全都說出來。 | 《新唐書·劉蕡傳》:“今蕡所對,敢空臆盡言,漢魏以來,無與蕡比?!?/td> |
lín lí jìn zhì淋漓盡致 | 淋漓:盡情;暢快;盡致:達到極點。形容把事物的一切情態充分地刻畫、表現了出來。 | 明 李清《三垣筆記 崇禎補遺》:“敘次大內規制井井,而所紀客氏、魏忠賢驕橫狀,亦淋漓盡致,其為史家必采無疑?!?/td> |
jié zhì jìn zhōng竭智盡忠 | 竭:盡。用盡智力,竭盡忠誠。 | 戰國 楚 屈原《卜居》:“屈原既放,三年不得復見,竭智盡忠?!?/td> |
shǐ jìn bīng qióng矢盡兵窮 | 矢:箭。箭已用完,兵已打光。形容戰斗到兵力喪盡。 | 唐·孫揆《靈應傳》:“申胥乃衰楚之大夫,而以矢盡兵窮,委身折節,肝腦涂地,感動于強秦。” |
gǔ shuāi lì jìn鼓衰力盡 | 鼓:戰鼓聲。衰:微弱。戰鼓聲音微弱,力量已經用盡。形容戰爭接近失敗時的慘狀,也形容文章的末尾松懈無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