賓客盈門的成語故事
拼音bīn kè yíng mén
基本解釋盈:充滿。指來客很多。
出處《舊唐書 竇威傳》:“時諸兄并以軍功致仕通顯,交結豪貴,賓客盈門,而威職掌閑散。”
暫未找到成語賓客盈門 的典故!
更多成語出處和典故
※ 與(賓客盈門)相關的成語及歷史出處:
成語 | 歷史出處 |
---|---|
一世龍門 | 《世說新語·德行》:“李元禮風格秀整,高自標持,欲以天下名教是非為己任,后進之士,有升其堂者,皆以為登龍門。”《晉書·王衍傳》:“朝野翕然,謂之‘一世龍門’矣。” |
一客不煩兩家 | 宋·釋惟白《續傳燈錄·堂遠禪師》:“一鶴不棲雙木,一客不煩兩家。” |
一客不煩二主 | 明 蘭陵笑笑生《金瓶梅詞話》第52回:“一客不煩二主,你不接濟他這一步兒,叫他又往那里借去?” |
一客不犯二主 | 明·吳承恩《西游記》第三回:“悟空道:‘一客不犯二主。若沒有,我也定不出此門。’” |
一登龍門 | 南朝·宋·范曄《后漢書·李膺傳》:“膺獨持風裁,以聲名自高。士有被其容接者,名為登龍門。” |
一登龍門,身價十倍 | 唐·李白《與韓荊州書》:“一登龍門,則聲譽十倍。” |
一門同氣 | 明·吳承恩《西游記》第六十三回:“他是我一門同氣,我怎么不與他出力辨明冤枉。” |
一門心思 | 孫華炳《重賞之下》:“他自己又到圖書館借來關于數控的書,什么也不顧了,一門心思鉆研起來。” |
萬戶千門 | 唐 李德裕《長安秋夜》詩:“萬戶千門皆寂寂,月中清露點朝衣。” |
三盈三虛 | 漢·王充《論衡·講瑞》:“少正卯在魯,與孔子并,孔子之門三盈三虛,唯顏淵不出。” |
三過其門而不入 | 《孟子·離婁下》:“禹、稷當平世,三過其門而不入。” |
三過家門而不入 | 陶鑄《崇高的理想》:“如眾所周知的,夏禹在治水十三年中,三過家門而不入……” |
上下同門 | 唐·趙璘《因話錄》卷三:“楊仆射於陵在考功時,與李師稷及第。至其子相國嗣復知舉,門生集候仆射,而李公在坐,時人謂之楊家上下門生。”自注:“代有姑之婿與侄之婿,謂之上下同門。” |
上天無路,入地無門 | 宋 釋普濟《五燈會元 法眼宗 西余體柔禪師》:“進前即觸途成滯,退后即噎氣填胸,直得上天無路,入地無門。” |
下榻留賓 | 南朝·梁·沈約《和謝宣城》詩:“賓至下塵榻,憂來命綠樽。” |
下逐客令 | 清·許奉恩《里乘》第五卷:“大姊凈絲,便下逐客令。” |
不二法門 | 《維摩詰經 入不二法門品》:“如我意者,于一切法無言無說,無示無識,離諸問答,是為入不二法門。” |
不二門 | 姚合《寄不疑上人》:“是法修行遍,方棲不二門。” |
不賓之士 | 南朝·宋·范曄《后漢書·周黨傳》:“天子以示公卿,詔曰:‘自古明王圣主,必有不賓之士。’” |
不諱之門 | 漢 劉向《說苑 君道》:“凡處尊位者必以敬下順德,規諫必開不諱之門。” |
不速之客 | 《周易 需》:“有不速之客三人來,敬之終吉。”孔穎達疏:“速,召也。不須召喚之客有三人自來。” |
東床嬌客 | 元·李好古《張生煮海》第三折:“東海龍神差老僧來做媒,招你為東床嬌客。” |
東西南北客 | 參見“東西南北人”。 |
東門逐兔 | 《史記·李斯列傳》載:秦二世二年七月,丞相李斯因遭奸人誣陷,論腰斬咸陽市。臨刑謂其中子曰:“吾欲與若復牽黃犬俱出上蔡東門逐狡兔,豈可得乎!” |
東門黃犬 | 《史記·李斯列傳》載:秦二世二年七月,丞相李斯因遭奸人誣陷,論腰斬咸陽市。臨刑謂其中子曰:“吾欲與若復牽黃犬俱出上蔡東門逐狡兔,豈可得乎!” |
喪門星 | 清·劉鶚《老殘游記》第四回:“犯著這位喪門星,事情可就大大的不妥了,我先去碰碰看罷!” |
喪門神 | 明·施耐庵《水滸傳》第67回:“山上有個強人,平生只好殺人,世人把他比做喪門神,姓鮑名旭。” |
主客顛倒 | 施蟄存《滇云浦雨話從文》:“由此,從文有了一個固定的職業,有月薪可以應付生活。但這樣一來,寫作卻成為他的業余事務,在他的精神生活上,有些主客顛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