懷銀紆紫的成語故事
拼音huái yín yū zǐ
基本解釋指顯貴。銀,銀印;紫,紫綬。漢制,相國、丞相、太尉、公侯皆紫綬;秩二千石皆銀印。
出處漢·王充《論衡·命祿》:“懷銀紆紫,未必稷契之才。積金累玉,未必陶朱之智?!?/p>
暫未找到成語懷銀紆紫 的典故!
更多成語出處和典故
※ 與(懷銀紆紫)相關的成語及歷史出處:
成語 | 歷史出處 |
---|---|
火樹銀花 | 唐 蘇味道《正月十五夜》詩:“火樹銀花合,星橋鐵鎖開?!?/td> |
紫陌紅塵 | 唐·劉禹錫《元和十年自朗州承召至京,戲贈看花諸君子》詩:“紫陌紅塵拂面來,無人不道看花回。玄都觀里桃千樹,盡是劉郎去后栽?!?/td> |
姹紫嫣紅 | 明 湯顯祖《牡丹亭 驚夢》:“原來姹紫嫣紅開遍,似這般都付與斷井頹垣。” |
火燭銀花 | 宋 朱淑真《元夜》詩之三:“火燭銀花觸目紅,揭天鼓吹鬧東風?!?/td> |
坐懷不亂 | 明 蘭陵笑笑生《金瓶梅詞話》第56回:“人人都說他無行,其實水秀才原是坐懷不亂的。” |
萬紫千紅 | 宋 朱熹《春日》詩:“等閑識得東風面,萬紫千紅總是春。” |
十月懷胎 | 毛澤東《反對本本主義》:“調查就像‘十月懷胎’,解決問題就像‘一朝分娩’。調查就是解決問題?!?/td> |
傳爵襲紫 | |
關懷備至 | 劉白羽《海天集 偉大創業者》:“總理對人總是關懷備至,體貼入微。” |
帶金佩紫 | 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言語》:“吾聞丈夫處世,當帶金佩紫。” |
以紫亂朱 | 先秦 孔子《論語 陽貨》:“子曰:‘惡紫之奪朱也,惡鄭聲之亂雅樂也,惡利口之覆邦家者。’” |
心懷鬼胎 | 明 凌濛初《二刻拍案驚奇》:“誰知素梅心懷鬼胎,只是長吁短嘆,好生愁悶,默默歸房去了?!?/td> |
胸懷大志 | 明·羅貫中《三國演義》第二十一回:“夫英雄者,胸懷大志,腹有良謀,有包藏宇宙之機,吞吐天地之志者也。” |
大紅大紫 | 老舍《四世同堂》:“我看出來,現在干什么也不能大紅大紫,除了作官和唱戲!” |
畏威懷德 | 《國語 晉語八》:“民畏其威,而懷其德,莫能勿從。” |
紫電清霜 | 唐·王勃《滕王閣序》:“紫電清霜,王將軍之武庫。” |
身懷六甲 | 《隋書·經籍志三》載有《六甲貫胎書》 |
匹夫無罪,懷璧其罪 | 春秋·魯·左丘明《左傳·桓公十年》:“匹夫無罪,懷璧其罪。” |
傳龜襲紫 | 《后漢書 陰識傳贊》:“恂恂苗胤,傳龜襲紫?!崩钯t注:“公侯紫綬金印龜紐。” |
屙金溺銀 | 明 蘭陵笑笑生《金瓶梅詞話》第32回:“常言道:養兒不要屙金溺銀,只要見景生情?!?/td> |
紅得發紫 | 靳凡《公開的情書》:“她仗著出身好,業務好,紅得發紫?!?/td> |
紫袍玉帶 | 明·無名氏《萬國來朝》第三折:“戶列簪纓姓字香,紫袍玉帶氣昂昂?!?/td> |
紫綬金章 | 明 吳承恩《西游記》第四回:“芙蓉冠,金璧輝煌。玉簪珠履,紫綬金章。” |
露紅煙紫 | 宋·曾鞏《芍藥廳》詩:“小碧闌于四月天,露紅煙紫不勝妍。” |
耿耿于懷 | 宋 文天祥《賀前人正》:“心繞賀星,遙指于軫中,拳拳公壽,雪立于門外,耿耿于懷?!?/td> |
此地無銀三百兩 | 民間故事:有人把銀子埋藏地下,上面留字寫道:“此地無銀三百兩”。鄰人阿二偷走了銀子,也留字寫道:“隔壁阿二不曾偷”。 |
懷著鬼胎 | 明·施耐庵《水滸傳》第五回:“這劉太公懷著鬼胎,莊家們都捏著兩把汗?!?/td> |
觸目傷懷 | 朱自清《背影》:“那知老境卻如此頹唐!他觸目傷懷,自然不能自己?!?/t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