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皇甫別駕往開州”譯文及注釋
譯文
夏天已經(jīng)過去,我設(shè)酒為您餞行,想到你即將上馬從燕山出發(fā),心中難免悲愁萬分。
皇甫四兄弟,詩名才氣都很高,為吳中少有。可是進入仕途卻不順利,屢遭貶謫,歷經(jīng)坎坷。
您孤身赴任,渡過黃河,道經(jīng)黎陽、瓠子口。耳聽夜雨滴樹,目視秋風動水,一路艱辛。
您定會受到開州知府的倚重,像當年呂虔倚重王祥一樣,別嫌別駕官小而虛度歲月。
注釋
皇甫別駕:指明代詩人皇甫汸(1498—1583),字子循,號百泉,長州(今江蘇省吳縣)人,與其兄皇甫沖、皇甫淳、其弟皇甫濂在當時詩壇上著稱,被譽為“皇甫四杰”,其中以皇甫汸為最,皇甫汸曾由吏部司勛郎貶開州同知,同知即別駕,其實唐以后別駕之名已廢,此詩人以別駕之名代指皇甫訪任開州同知,故稱皇甫別駕。
開州:治所在今河南濮陽。
銜杯:指飲酒。
銜:含。
夏云過:指夏天已經(jīng)過去。
燕山:山名,在河北北部。這里指送別地。
玉珂:本指馬勒上的飾品,此借指將上馬出行的皇甫訪。
吳下:指蘇州。
諸弟:指黃甫四兄弟。
天涯:極遠之地,這里指開州。左遷:貶官。
“人家”二句:寫皇甫汸行經(jīng)之地景物。
黎陽:古縣名,故城在今河南浚縣東北。
瓠(hù)子河:在今河南濮陽縣南。
“自有”二句:三國魏徐州刺史呂虔有佩刀,相士說佩此刀者可作三公,呂虔即以贈別駕王祥,后果登高位。王祥臨終又以此刀贈王覽。這兩句謂皇甫汸會有騰達的機會,不會在開州同知謫任上久困的。
蹉跎:失時,虛度歲月。
“送皇甫別駕往開州”鑒賞
賞析
這首詩的首聯(lián)緊扣詩題,交待了送別的季節(jié)和人物。頷聯(lián)一贊一慰,把才人遭貶事作輕描淡寫,已見豁達;頸聯(lián)寫想象中友人行路的艱辛和一路的凄涼景象;尾聯(lián)詩人以呂虔贈刀的典故來勉勵友人,表示相信友人定能再振宏圖而不會蹉跎歲月,浪費時光,無所作為。這首詩表達了詩人對皇甫別駕遭貶謫的同情,但更多的是詩人對朋友安慰和鼓勵。全詩基調(diào)高亢,雄渾沉雄,詞語俊美。
“銜杯昨日夏云過,愁向燕山送玉珂。”兩句扣緊“送別”的題意,以“昨夜銜杯”,今朝送別,表現(xiàn)兩人之間的深厚友誼。第一句“夏云”既點出時令,又與下文“秋風”、“夜雨”暗合,遙相襯托,相映生輝。第二句著一“愁”字,而依戀之情畢見。
“吳下詩名諸弟少,天涯宦跡左遷多。”概括了皇甫汸的詩名籍甚和仕途偃蹇。詩人故作輕描淡寫,希望以自己之曠達來影響友人,以減少心中的怨尤,寓情至深。王世貞《皇甫百泉序》云:“嘉靖中諸公能詩者,獨皇甫氏最;皇甫氏昆季四人,獨子循先生最。”故曰“諸弟少”;皇甫滴一貶黃州推官,再貶開州同知,故曰“左遷多”。語皆切事,事皆征實,而又工整典麗。
“人家夜雨黎陽樹,客渡秋風瓠子河。”兩句以“夜雨黎陽”“秋風瓠子”設(shè)想汸至開州所經(jīng)之地和達到貶所的季節(jié)。詩人變換手法,豐富擴展“愁”的意蘊。這兩句,詞語俊美,對仗工整,輕淡中寓濃情,創(chuàng)造了很好的意境。句中“人家”和“客渡”相對,“夜雨”和“秋風”相對,“黎陽樹”和“瓠子河”相對。詩人把人、樹、風、雨、水組成一幅畫面,開闊而具動態(tài)美和立體感。另外,“人家”和“客渡”都是陌生處所,詩人孤身前行,自然生愁。這兩句以景襯情,雄渾深沉。
“自有呂虔刀可贈,開州別駕豈蹉跎。 ”最后兩句高唱入云,詩人以“呂虔刀”來勉勵友人,相信友人以后自有貴人提攜,定能東山再起,施展宏圖,而不必擔心長期失意,虛度光陰。因此,今日的開州別駕、顛沛流離算不了什么。詩人引此典入詩,貼切恰當。于是困頓失意之不快一掃而光,也就沒有一般送別詩的纏綿悱惻,詩的結(jié)尾落在一個強音上。
從布局上看,這首詩與一般送別詩無二致,也是入題點送別,寬慰頌揚對方,然后轉(zhuǎn)寫行程,展望未來。但是,由于詩人與皇甫汸關(guān)系密切,所以在詩中傾注了自己的深情。全詩一氣奔馳,如泉下注,筆力雄健。
創(chuàng)作背景
這首詩約作于嘉靖二十四年(1545)至嘉靖三十一年(1552)之間,詩人任京官時。當時作者的朋友皇甫別駕遭貶赴開州同知,詩人為他餞行,寫詩贈之。
李攀龍簡介
明代·李攀龍的簡介

李攀龍(1514—1570)字于鱗,號滄溟,漢族,歷城(今山東濟南)人。明代著名文學(xué)家。繼“前七子”之后,與謝榛、王世貞等倡導(dǎo)文學(xué)復(fù)古運動,為“后七子”的領(lǐng)袖人物,被尊為“宗工巨匠”。主盟文壇20余年,其影響及于清初。
...〔? 李攀龍的詩(11篇)〕猜你喜歡
病后遇過王倚飲贈歌
麟角鳳觜世莫識,煎膠續(xù)弦奇自見。
尚看王生抱此懷,在于甫也何由羨。
且遇王生慰疇昔,素知賤子甘貧賤。
酷見凍餒不足恥,多病沉年苦無健。
王生怪我顏色惡,答云伏枕艱難遍。
瘧癘三秋孰可忍,寒熱百日相交戰(zhàn)。
頭白眼暗坐有胝,肉黃皮皺命如線。
惟生哀我未平復(fù),為我力致美肴膳。
遣人向市賒香粳,喚婦出房親自饌。
長安冬菹酸且綠,金城土酥靜如練。
兼求富豪且割鮮,密沽斗酒諧終宴。
故人情義晚誰似,令我手腳輕欲漩。
老馬為駒信不虛,當時得意況深眷。
但使殘年飽吃飯,只愿無事常相見。
飲茶歌誚崔石使君
越人遺我剡溪茗,采得金牙爨金鼎。
素瓷雪色縹沫香,何似諸仙瓊?cè)餄{。
一飲滌昏寐,情來朗爽滿天地。
再飲清我神,忽如飛雨灑輕塵。
三飲便得道,何須苦心破煩惱。
此物清高世莫知,世人飲酒多自欺。
愁看畢卓甕間夜,笑向陶潛籬下時。
崔侯啜之意不已,狂歌一曲驚人耳。
孰知茶道全爾真,唯有丹丘得如此。
送客之江寧
春流送客不應(yīng)賒,南入徐州見柳花。
朱雀橋邊看淮水,烏衣巷里問王家。
千閭?cè)f井無多事,辟戶開門向山翠。
楚云朝下石頭城,江燕雙飛瓦棺寺。
吳士風流甚可親,相逢嘉賞日應(yīng)新。
從來此地夸羊酪,自有莼羹定卻人。(定卻 一作: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