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天樂·秋江憶別”譯文及注釋
譯文
黃昏的天空寬廣悠長,秋天的江水多么蒼茫。山腰上夕陽落下,大雁的孤影映照著夕陽。粉紅的唇齒間淌出香艷的歌曲,我還記得在當年游船上的往事。那時的我在秋風中落下淚水,那淚水沾濕了衣裳。我們把金釵分開作紀念,鸚鵡螺杯里斟滿了酒漿。我們卻像一對鴛鴦被活活拆散。
注釋
普天樂:曲牌名,四十六字。
晚:傍晚。長:指秋江水長。
璧月詞:艷歌。南朝陳后主曾為張貴妃、孔貴嬪作歌,有“璧月夜夜滿,瓊樹朝朝新”之句。
鸚鵡:指用鸚鵡螺(一種海螺)螺殼制作的酒杯。
“普天樂·秋江憶別”鑒賞
賞析
首先“晚天長,秋水蒼”一句,既有遠景——廣闊的天空,也有近景——蒼茫的江水。全曲一開始就將鏡頭由遠及近,描繪了一幅廣闊的斜暮江景圖畫。接著“山腰落日,雁背斜陽”,這是中景,夕陽西下,落至半山腰上,斜陽落在低翔的大雁的背上。
接下來詩人由景生情:“壁月詞,朱唇唱,猶記當年蘭舟上”,很自然地由眼前的“秋江”之景過渡到了“憶別”的思緒。“猶記當年蘭舟上”一句巧妙地化用李清照的《一剪梅》中“紅藕香殘玉簟秋,輕解羅裳,獨上蘭舟”一句?!盀⑽黠L,淚濕羅裳”,伴著颯颯的西風和哀怨的曲子,相別戀人,不住滿心傷感的戀人雙雙潸然淚下,浸透衣衫。
最后,詩人用排比手法來描寫戀人分手時的情景:“釵分鳳凰,杯斟鸚鵡,人拆鴛鴦?!兵P凰釵,一分為二,斟滿鸚鵡杯相互踐行,詩人和戀人終于不得不接受殘酷的現實——恩愛情侶不得不天各一方?!傍P凰”“鸚鵡”“鴛鴦”都是鳥類,并且在自然界都是以成雙成對的形式出現的,當然在這里各自被賦予了不同的意義。這種排比,更是渲染了一種傷感凄涼的氛圍,讀來令人哀婉、嘆息。
詩人在回憶中追敘離別的場面,那“壁月詞,朱唇唱”和“灑西風,淚濕羅裳”的實景,“杯斟鸚鵡,人拆鴛鴦”的落空心境,虛虛實實,都深深刻在詩人的腦海,而結尾處表達的明明相愛的戀人卻被迫分開的無奈與怨恨之情,更是感人至深。
創作背景
此曲是作者在一次秋行江畔中,回憶起于此情境相同的一次別離,有所感觸,于是寫下了這支小令。?
趙善慶簡介
元代·趙善慶的簡介

趙善慶(?-1345年后),元代文學家。一作趙孟慶,字文賢,一作文寶,饒州樂平(今江西樂平縣)人?!朵浌聿尽氛f他「善卜術,任陰陽學正」。著雜劇《教女兵》、《村學堂》八種,均佚。散曲存小令二十九首。《太和正音譜》稱其曲「如藍田美玉」。
...〔? 趙善慶的詩(7篇)〕猜你喜歡
飲馬長城窟行
肅肅秋風起,悠悠行萬里。
萬里何所行,橫漠筑長城。
豈臺小子智,先圣之所營。
樹茲萬世策,安此億兆生。
詎敢憚焦思,高枕于上京。
北河見武節,千里卷戎旌。
山川互出沒,原野窮超忽。
撞金止行陣,鳴鼓興士卒。
千乘萬旗動,飲馬長城窟。
秋昏塞外云,霧暗關山月。
緣巖驛馬上,乘空烽火發。
借問長城侯,單于入朝謁。
濁氣靜天山,晨光照高闕。
釋兵仍振旅,要荒事萬舉。
飲至告言旋,功歸清廟前。
醉蓬萊·漸亭皋葉下
漸亭皋葉下,隴首云飛,素秋新霽。華闕中天,鎖蔥蔥佳氣。嫩菊黃深,拒霜紅淺,近寶階香砌。玉宇無塵,金莖有露,碧天如水。
正值升平,萬幾多暇,夜色澄鮮,漏聲迢遞。南極星中,有老人呈瑞。此際宸游,鳳輦何處,度管弦清脆。太液波翻,披香簾卷,月明風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