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碧城三首·其一”譯文及注釋
譯文
仙人居處,碧霞為城,重疊輝映,曲欄圍護,云氣繚繞。犀角簪一塵不染,身上的玉佩能保暖驅寒。
閬苑仙山的仙子們,傳送書信多用仙鶴。女床山的樹上都棲宿著鳳鸞。
我們抬頭望著窗外,星沉海底令人心寒。一陣雨云飄過銀河,我們只能隔河相看。
如果太陽明亮而且不動,永不降落,那將終無昏黑之時,那么,仙女們只好一生清冷獨居。
注釋
碧城:道教傳為元始天尊之所居,后引申指仙人、道隱、女冠居處。《太平御覽》卷六七四引《上清經》:“元始天尊居紫云之胭,碧霞為城?!笔簶O寫多。闌干:欄桿。江淹《西洲曲》:“闌干十二曲,垂手明如玉。”極寫闌干曲折。
犀(xī)辟塵埃:指女冠華貴高雅,頭上插著犀角簪,一塵不染。犀,指犀角。辟,辟除?!妒霎愑洝罚骸皡s塵犀,海獸也。然其角辟塵。致之于座,塵埃不入。”玉辟寒:傳說玉性溫潤,可以辟寒。
閬(làng)苑:神仙居處。此借指道觀。《續仙傳·殷七七傳》:“此花在人間已逾百年,非久即歸閬苑去。”
附鶴:道教傳仙道以鶴傳書,稱鶴信。李洞《贈王鳳二山人》:“山兄望鶴信?!钡椵d《贈通士》:“惟教鶴探丹丘信。”
女床:山名?!渡胶=洝の魃浇洝罚骸拔髂先倮?,曰女床之山”,“有鳥焉,其狀如翟而五彩文,名曰鸞鳥。”
星沉海底:即星沒,謂天將曉。當窗見,與下“隔座看”均形容碧城之高峻。
雨:兼取“云雨”之意。雨過河源,隱喻歡會既畢。
曉珠:晨露。
水晶盤:水晶制成之圓盤,此喻指圓月。
可憐:可愛。
“碧城三首·其一”鑒賞
賞析
詩以第一首開頭二字為題,與“無題”詩同類。此首以仙女喻入道的公主,從居處、服飾、日常生活等方面,寫她們身雖入道,而塵心不斷,情欲未除。
首句“碧城十二曲闌干 ”寫仙人居地。碧霞為城,重疊輝映,曲欄圍護,云氣繚繞,寫出天上仙宮的奇麗景象。次句“犀辟塵埃玉辟寒”寫仙女們服飾的珍貴華美 。
接著寫仙女的日常生活,第二聯把仙女比作鸞鳥,說她們以鶴傳書 ,這里的“書”,實指情書。鸞鳳在古代詩文中常用來指男女情事,“ 閬苑”、“女床”亦與入道女冠關合。此聯與首二句所寫居處服飾及身份均極其高貴,應為貴家之女。
第三聯“ 星沉海底當窗見,雨過河源隔座看?!北砻嫔鲜菍懴膳娭埃瑢崉t緊接“ 傳書”,暗寫其由暮至朝的幽會。“星沉海底”,謂長夜將曉之際;雨腳能見,則必當晨曦已上之時。據宋代周密《癸辛雜識》引《荊楚歲時記》載,漢代張騫為尋河源,曾乘槎(木筏)直至天河,遇到織女和牽牛。又宋玉《高唐賦序》寫巫山神女與楚懷王夢中相會,有“朝為行云,暮為行雨”之句??梢姡娭小坝赀^河源”是兼用了上述兩個典故,寫仙女的佳期幽會事。因為仙女住在天上,所以星沉雨過,當窗可見,隔座能看,如在目前。
末聯“若是曉珠明又定,一生長對水精盤。”“上聯隔座看雨,天色已明,情人將去,所以結聯以“曉珠”緊接上文,意思是說,如果太陽明亮而且不動,永不降落,那將終無昏黑之時,仙女們只好一生清冷獨居,無復幽會之樂了。反過來,如果昏夜不曉,即可長夜歡娛而無盡頭。詩用否定前者,肯定后者的方法,表現仙女對幽會的留戀不舍,難舍情緣。
此詩通篇都用隱喻,寫得幽晦深曲。本來是寫人間的入道公主,卻假托為天上的仙女;本來是寫幽期密約,表面卻只是居處、服飾和周圍的景物。詩人沒有直截了當地把所要表達的意思說出,而是采用象征、暗示、雙關、用典等表現方法,乍一讀去,似覺恍惚迷離,難明所指。然而只要反復體味,仍能曲徑通幽,捕捉到詩的旨趣。此詩想象極其豐富,把場景安排在天上,將道教傳說和古代優美神話引入詩中,不但很好地表現了詩的主題,而且使詩顯得極其瑰偉奇麗。尤其是第三聯,設想之新奇,景象之壯美,用典之巧妙,詞意之幽深,達到了很高的造詣。
創作背景
這首詩是組詩中的第一首。作者于文宗大和三年至五年(827-829年)學仙玉陽山,與女冠(或即宋華陽氏)有一段戀情,這組詩即寫于這一時期?!侗坛侨住贩从车氖翘拼恍┑匚弧⑸矸萏厥獾哪贻p女子的生活。她們身居道觀,本應遵守教規,超塵出世,但人性既難泯滅,又因出身高貴,道觀建筑與門禁比較幽深隱秘,而管理卻相對松馳,故在道教允許男女共處同修的條件下,發生戀愛情事的可能性大大增加。李商隱與女冠戀愛之跡,對此種生活不但熟悉,而且深有體會,詩中所寫,是他的觀察,更有他的思考乃至同情的憂慮。
李商隱簡介
唐代·李商隱的簡介

李商隱,字義山,號玉溪(谿)生、樊南生,唐代著名詩人,祖籍河內(今河南省焦作市)沁陽,出生于鄭州滎陽。他擅長詩歌寫作,駢文文學價值也很高,是晚唐最出色的詩人之一,和杜牧合稱“小李杜”,與溫庭筠合稱為“溫李”,因詩文與同時期的段成式、溫庭筠風格相近,且三人都在家族里排行第十六,故并稱為“三十六體”。其詩構思新奇,風格秾麗,尤其是一些愛情詩和無題詩寫得纏綿悱惻,優美動人,廣為傳誦。但部分詩歌過于隱晦迷離,難于索解,至有“詩家總愛西昆好,獨恨無人作鄭箋”之說。因處于牛李黨爭的夾縫之中,一生很不得志。死后葬于家鄉沁陽(今河南焦作市沁陽與博愛縣交界之處)。作品收錄為《李義山詩集》。
...〔? 李商隱的詩(63篇)〕猜你喜歡
一枝花·不伏老
〔一枝花〕
攀出墻朵朵花,折臨路枝枝柳?;ㄅ始t蕊嫩,柳折翠條柔,浪子風流。憑著我折柳攀花手,直煞得花殘柳敗休。半生來折柳攀花,一世里眠花臥柳。
〔梁州〕
我是個普天下郎君領袖,蓋世界浪子班頭。愿朱顏不改常依舊,花中消遣,酒內忘憂。分茶攧竹,打馬藏鬮;通五音六律滑熟,甚閑愁到我心頭?伴的是銀箏女銀臺前理銀箏笑倚銀屏,伴的是玉天仙攜玉手并玉肩同登玉樓,伴的是金釵客歌金縷捧金樽滿泛金甌。你道我老也,暫休。占排場風月功名首,更玲瓏又剔透。我是個錦陣花營都帥頭,曾玩府游州。
〔隔尾〕
子弟每是個茅草岡、沙土窩初生的兔羔兒乍向圍場上走,我是個經籠罩、受索網蒼翎毛老野雞蹅踏的陣馬兒熟。經了些窩弓冷箭鑞槍頭,不曾落人后。恰不道“人到中年萬事休”,我怎肯虛度了春秋。
〔尾〕
我是個蒸不爛、煮不熟、捶不匾、炒不爆、響珰珰一粒銅豌豆,恁子弟每誰教你鉆入他鋤不斷、斫不下、解不開、頓不脫、慢騰騰千層錦套頭?我玩的是梁園月,飲的是東京酒,賞的是洛陽花,攀的是章臺柳。我也會圍棋、會蹴踘、會打圍、會插科、會歌舞、會吹彈、會咽作、會吟詩、會雙陸。你便是落了我牙、歪了我嘴、瘸了我腿、折了我手,天賜與我這幾般兒歹癥候,尚兀自不肯休!則除是閻王親自喚,神鬼自來勾。三魂歸地府,七魄喪冥幽。天哪!那其間才不向煙花路兒上走!
招隱二首
杖策招隱士,荒涂橫古今。
巖穴無結構,丘中有鳴琴。
白云停陰岡,丹葩曜陽林。
石泉漱瓊瑤,纖鱗或浮沉。
非必絲與竹,山水有清音。
何事待嘯歌?灌木自悲吟。
秋菊兼餱糧,幽蘭間重襟。
躊躇足力煩,聊欲投吾簪。
經始東山廬,果下自成榛。
前有寒泉井,聊可瑩心神。
峭蒨青蔥間,竹柏得其真。
弱葉棲霜雪,飛榮流余津。
爵服無常玩,好惡有屈伸。
結綬生纏牽,彈冠去埃塵。
惠連非吾屈,首陽非吾仁。
相與觀所尚,逍遙撰良辰。
宿田家
落日下遙峰,荒村倦行履。
停車息茅店,安寢正鼾睡。
忽聞扣門急,云是下鄉隸。
公文捧花柙,鷹隼駕聲勢。
良民懼官府,聽之肝膽碎。
阿母出搪塞,老腳走顛躓。
小心事延款,屋余糧復匱。
東鄰借種雞,西舍覓芳醑。
再飯不厭飽,一飲直呼醉。
明朝怯見官,苦苦燈前跪。
使我不成眠,為渠滴清淚。
民膏日已瘠,民力日愈弊。
空懷伊尹心,何補堯舜治?
最高樓·吾衰矣
吾擬乞歸,犬子以田產未置止我,賦此罵之。
吾衰矣,須富貴何時?富貴是危機。暫忘設醴抽身去,未曾得米棄官歸。穆先生,陶縣令,是吾師。
待葺個園兒名“佚老”,更作個亭兒名“亦好”,閑飲酒,醉吟詩。千年田換八百主,一人口插幾張匙?便休休,更說甚,是和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