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日”譯文及注釋
譯文
雨中柳樹葉子低垂,微風吹拂,水面泛起細細波紋。
清凈歡欣只是煮茶品茗,最美的味道只是煮芹為羹。
飲酒沒有遇上邀請友人飲酒的農夫,回家沒有任何東西帶給妻子。
水畔高地正是農事繁忙時刻,農夫們抬腳下田正準備開始農耕。
注釋
社日:古代祭祀土神的日子,分為春社和秋社。在社日到來時,民眾集會競技,進行各種類型的作社表演,并集體歡宴,不但表達他們對減少自然災害、獲得豐收的良好祝愿,同時也借以開展娛樂。
風溪澹澹紋:微風吹拂,水生細紋。
羹芹:煮芹為羹。
田父:依杜甫詩意,田父指邀請友人飲酒的農夫。
細君:用東方朔典故,指妻子。
東皋:水畔高地。
舉趾:舉腳,下田。
“社日”鑒賞
賞析
謝逸的這首五言律詩,雖承襲了江西詩派“點鐵成金”、引經據典之習,卻未形象枯竭,顯得空乏。而是著筆于田園農桑,寫得清新幽折,恬淡自然,于平淡瑣事之中見生活之真淳,見性靈之逍遙。詩歌以“社日”為題,既交代了寫作的背景與時間又為全詩奠定了輕松愉悅的感情基調。
首聯以寫景開篇,詩人用清新自然的筆墨輕描淡寫,點染出一痕春色。詩人巧用疊詞,“垂垂”狀柳葉之態,亦指雨滴下落;“細細”寫水波之紋,用語清新,形容細致。兩處疊詞連用,使得詩句節奏分外明快。雨染柳葉,風戲波痕,一靜一動,情景交融,道出春之舒展,道出萬物之生氣,道出覽物之悠然。
頷聯寫春社上的活動,煮茶品飲,烹芹為羹。雖無玉盤珍饈,管弦絲竹,但茗香沁人心脾,芹羹天然鮮美。此處用字極煉,其中“羹”為名詞動用。
頸聯用典。顯得詩人悠然通脫,亦生活情趣盎然。謝逸在《睡起》詩云:“假貸煩鄰里,經營愧老妻。”雖然能對于拮據能夠坦然處之,但是面對妻子就沒那么自然了。詩人由熱鬧的春社酒酣而歸,搖搖晃晃,兩手空空。此情此景,詩人如何向妻子解釋皆不得而知,但應有其趣。
尾聯寫田園之景,亦顯悠然自得,樂在其中。詩人以農事收筆,既給讀者留下關于田園風光的無限遐思,又表明躬耕田園,讀書悅己,淡泊處世的志向,讀之令人回味無窮。
此詩寫景細致,形象鮮明。詩人生活清貧,一茗一羹,度過春社,既不遭田父之泥飲,更無歸遺細君之事;而東作方興,正待耕耘。寫來一片生機,趣味盎然,讀其詩而知其人,蓋不俗之士也。而杜甫、東方朔兩典,亦用得貼切,皆節日故事也。
創作背景
這首詩的具體創作時間不詳。謝逸曾屢舉進士不第,且其操履峻潔,不附權貴,后歸隱不仕。此詩即是詩人歸隱后所作,為寫春社日的歸隱生活。
謝逸簡介
宋代·謝逸的簡介

謝逸(1068-1113,一說1010-1113)字無逸,號溪堂。宋代臨川城南(今屬江西省撫州市)人。北宋文學家,江西詩派二十五法嗣之一。與其從弟謝薖并稱“臨川二謝”。與饒節、汪革、謝薖并稱為“江西詩派臨川四才子”。 曾寫過300首詠蝶詩,人稱“謝蝴蝶”。生于宋神宗趙頊熙寧元年,幼年喪父,家境貧寒。與汪革、謝薖同學于呂希哲,刻苦磨礪,詩文俱佳。兩次應科舉,均不第。宋徽宗趙佶政和三年以布衣終老于故土,年四十五。
...〔? 謝逸的詩(5篇)〕猜你喜歡
望黃鶴樓
東望黃鶴山,雄雄半空出。
四面生白云,中峰倚紅日。
巖巒行穹跨,峰嶂亦冥密。
頗聞列仙人,于此學飛術。
一朝向蓬海,千載空石室。
金灶生煙埃,玉潭秘清謐。
地古遺草木,庭寒老芝術。
蹇予羨攀躋,因欲保閑逸。
觀奇遍諸岳,茲嶺不可匹。
結心寄青松,永悟客情畢。
宿田家
落日下遙峰,荒村倦行履。
停車息茅店,安寢正鼾睡。
忽聞扣門急,云是下鄉隸。
公文捧花柙,鷹隼駕聲勢。
良民懼官府,聽之肝膽碎。
阿母出搪塞,老腳走顛躓。
小心事延款,屋余糧復匱。
東鄰借種雞,西舍覓芳醑。
再飯不厭飽,一飲直呼醉。
明朝怯見官,苦苦燈前跪。
使我不成眠,為渠滴清淚。
民膏日已瘠,民力日愈弊。
空懷伊尹心,何補堯舜治?
江上吟
木蘭之枻沙棠舟,玉簫金管坐兩頭。
美酒樽中置千斛,載妓隨波任去留。
仙人有待乘黃鶴,海客無心隨白鷗。
屈平辭賦懸日月,楚王臺榭空山丘。
興酣落筆搖五岳,詩成笑傲凌滄洲。
功名富貴若長在,漢水亦應西北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