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詠利城山居”譯文及注釋
②動求句:行動時以正直的智謀和思慮為目的。默守句:靜守時以仁慈相愛為處世的標(biāo)準(zhǔn)。
③茍不句:謂倘若不能適應(yīng)仕途進(jìn)退的變化。托好句:謂仍有永久的辦法來寄托自己的愛好和志向。
④尋元:元通源,追尋根源。終古:久遠(yuǎn)的往昔、上古時代。洞往:回顧往昔。洞意為洞悉、透徹。逸民:亦作佚民,即隱居避世者。
⑤玉潔:形容隱士的情懷像玉石一般潔白無瑕。箕巖:箕山的巖壑。箕山在今河南省登封縣東南,亦名許由山,唐堯時高士許由隱居于箕山之下、穎水之陽。金聲:形容前賢的名聲像黃金一般光輝明亮。瀨:指沙石上流過的急水。沂:崖岸。《漢書·張良傳》有“良受書于邳沂。”
⑥卷華句:美麗的花朵掩藏在濃密的霧里。褐:獸毛或粗麻制成的短衣,本系窮人所服,此指隱居避世者粗樸的衣物。
⑦跡:行為、行止、行跡。尺蠖:一種昆蟲的幼蟲,俗稱造橋蟲,蟲體細(xì)長,行動時能屈伸變形。道:一般指人生觀、世界觀、政治主張或思想體系。騰龍:在空中飛騰的龍。
⑧峻:高大。單豹:古之高士。《莊子》云“魯有單豹者,巖居而水飲,不與民共利,行年七十而猶有嬰兒之色。”伐:功勞。分:名分、才賦。首陽:山名,在今山西省永濟(jì)縣南,相傳為上古時著名高士伯夷、叔齊兩兄弟隱居采薇之處,此處亦以首陽山名代指夷、齊二人。真:真誠、真實(shí)。
⑨林嶺:樹林與山嶺,泛指隱居之處。瀟灑:灑脫、毫無拘束的樣子。陶鈞:原為制作陶器時所用的轉(zhuǎn)輪,此處引申為創(chuàng)
“詠利城山居”鑒賞
簡析
利城系東漢時所設(shè)之郡,郡治即名利城,在江蘇省贛榆縣西南,三國時廢。支遁出家后,最初便在利城境內(nèi)山區(qū)隱居。這首詩先從利城山區(qū)地理形勢寫起,接著闡述了隱士們之所以要隱居的原因,然后詳細(xì)記敘了作者自己的隱遁生涯,表示了堅(jiān)定地拋棄世俗雜念,歸依自然的決心。支遁雖為東晉時一流高僧,為般若學(xué)即色宗著名代表人物,但身處玄學(xué)盛行之魏晉時代,無法超脫時代的影響,故其詩寫得玄虛古奧,甚至有些晦澀,當(dāng)然也離塵拔俗,不帶一點(diǎn)人間的煙火味。建、造就及造物之功。
支遁簡介
魏晉·支遁的簡介

支遁(314-366),字道林,世稱支公,也稱林公,別稱支硎,本姓關(guān)。陳留(今河南開封市)人,或說河?xùn)|林慮(今河南林縣)人。東晉高僧、佛學(xué)家、文學(xué)家。他初隱余杭山,25歲出家,曾居支硎山,后于剡縣(今浙江省嵊縣)沃洲小嶺立寺行道,僧眾百余。晉哀帝時應(yīng)詔進(jìn)京,居?xùn)|安寺講道,三年后回剡而卒。他精通佛理,有詩文傳世。據(jù)文獻(xiàn)記載,《神駿圖》畫的是支遁愛馬的故事。
...〔? 支遁的詩(15篇)〕猜你喜歡
美人賦
司馬相如,美麗閑都,游于梁王,梁王悅之。鄒陽譖之于王曰:“相如美則美矣,然服色容冶,妖麗不忠,將欲媚辭取悅,游王后宮,王不察之乎?”
王問相如曰:“子好色乎?”相如曰:“臣不好色也。”王曰:“子不好色,何若孔墨乎?”相如曰:“古之避色,孔墨之徒,聞齊饋女而遐逝,望朝歌而回車,譬猶防火水中,避溺山隅,此乃未見其可欲,何以明不好色乎?若臣者,少長西土,鰥處獨(dú)居,室宇遼廓,莫與為娛。臣之東鄰,有一女子,云發(fā)豐艷,蛾眉皓齒,顏盛色茂,景曜光起。恒翹翹而西顧,欲留臣而共止。登垣而望臣,三年于茲矣,臣棄而不許。
“竊慕大王之高義,命駕東來,途出鄭衛(wèi),道由桑中。朝發(fā)溱洧,暮宿上宮。上宮閑館,寂寞云虛,門閣晝掩,曖若神居。臣排其戶而造其室,芳香芬烈,黼帳高張。有女獨(dú)處,婉然在床。奇葩逸麗,淑質(zhì)艷光。睹臣遷延,微笑而言曰:‘上客何國之公子!所從來無乃遠(yuǎn)乎?’遂設(shè)旨酒,進(jìn)鳴琴。臣遂撫琴,為幽蘭白雪之曲。女乃歌曰:‘獨(dú)處室兮廓無依,思佳人兮情傷悲!有美人兮來何遲,日既暮兮華色衰,敢托身兮長自思。’玉釵掛臣冠,羅袖拂臣衣。時日西夕,玄陰晦冥,流風(fēng)慘冽,素雪飄零,閑房寂謐,不聞人聲。于是寢具既陳,服玩珍奇,金鉔薰香,黼帳低垂,裀褥重陳,角枕橫施。女乃馳其上服,表其褻衣。皓體呈露,弱骨豐肌。時來親臣,柔滑如脂。臣乃脈定于內(nèi),心正于懷,信誓旦旦,秉志不回。翻然高舉,與彼長辭。”
善哉行·其一
上山采薇,薄暮苦饑。
溪谷多風(fēng),霜露沾衣。
野雉群雊,猿猴相追。
還望故鄉(xiāng),郁何壘壘!
高山有崖,林木有枝。
憂來無方,人莫之知。
人生如寄,多憂何為?
今我不樂,歲月如馳。
湯湯川流,中有行舟。
隨波轉(zhuǎn)薄,有似客游。
策我良馬,被我輕裘。
載馳載驅(qū),聊以忘憂。
偶題三首
門外青山翠紫堆,幅巾終日面崔嵬。
只看云斷成飛雨,不道云從底處來。
擘開蒼峽吼奔雷,萬斛飛泉涌出來。
斷梗枯槎無泊處,一川寒碧自縈回。
步隨流水覓溪源,行到源頭卻惘然。
始信真源行不到,倚筇隨處弄潺湲。
詠二疏
大象轉(zhuǎn)四時,功成者自去。
借問衰周來,幾人得其趣?
游目漢廷中,二疏復(fù)此舉。
高嘯返舊居,長揖儲君傅。
餞送傾皇朝,華軒盈道路。
離別情所悲,余榮何足顧!
事勝感行人,賢哉豈常譽(yù)!
厭厭閻里歡,所營非近務(wù)。
促席延故老,揮觴道平素。
間金終寄心,清言曉未悟。
放意樂余年,遑恤身后慮!
誰云其人亡,久而道彌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