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篇幅關系,只列出前 100 個如的成語
成語 | 解釋 | 出處 |
---|---|---|
qì rú biàn máo棄如弁髦 | 弁:古代的帽子;髦:兒童的垂發。比喻毫不可惜地丟棄無用之物。 | 清·翟灝《通俗編·服飾》:“棄如弁髦,《左傳·昭公九年》:‘豈如弁髦,而因以敝之。’” |
shén mù rú diàn神目如電 | 神的眼睛相閃電一樣明亮。指天理昭彰,報應不爽。 | 明·凌濛初《二刻拍案驚奇》第16卷:“小人沒處申訴,天理昭彰,神目如電。” |
xiāng zhuāng rú bīn相莊如賓 | 見“相待如賓”。 | 清·余懷《班橋雜記·麗品》:“茍兒心之所好,雖相莊如賓,性與之洽也。” |
xiāng jìng rú bīn相敬如賓 | 賓:貴客。互相敬重就像與賓客相處一樣。 | 南朝 宋 范曄《后漢書 逸民傳 龐公》:“居峴山之南,未嘗入城府。夫妻相敬如賓。” |
xiāng dài rú bīn相待如賓 | 相處如待賓客。形容夫妻互相尊敬。 | 《左傳·僖公三十三年》:“初,臼季使,過冀,見冀缺耨,其妻馌之,敬,相待如賓。” |
ěr wén bù rú miàn jiàn耳聞不如面見 | 聽到的不如看到的真實可靠。比喻實際經驗的重要。 | 漢朝劉向《說苑 政理》:“夫耳聞之,不如目見之;目見之,不如足踐之。” |
qì rú bì xǐ棄如敝屣 | 敝:破爛的。屣:鞋。像扔破鞋一樣扔掉。比喻毫不可惜地扔掉或拋棄。亦作“棄若敝屣”、“去如敝屣”、“如棄敝屣”。 | 林語堂《談中西文化》:“所以他們看得出中國詩文的好處,而我們反自己看不見棄如敝屣了。” |
dǎn xiǎo rú dòu膽小如豆 | 極言膽子小。 | 《黑籍冤魂》第六回:“可笑我們中國的官員,膽小如豆,莫說見著短衣窄袖蜂目高鼻的洋人驚得發慌,就是見了一個沒辮子的光棍,手里提著一根趕狗棒,也要害怕起來。” |
rú shí dì jiè如拾地芥 | 象從地下拾起一根芥菜。比喻非常容易得到(多指官職、名位)。 | 東漢 班固《漢書 夏侯勝傳》:“士病不明經術;經術茍明,其取青紫如俯拾地芥耳。” |
biàn rú xuán hé辨如懸河 | 辨,通“辯”。猶言口若懸河。 | 金 王若虛《<道學發源>后序》:“故士有讀書萬卷,辨如懸河,而不免為陋儒……唯其不合于大公至正之道故也。” |
bēn zǒu rú shì奔走如市 | 走:跑。市:集市。形容為某種目的而奔忙、活動的人很多。 | 《古今小說·沈小霞相會出師表》:“由是不肖之人,奔走如市,科道衙門,皆其心腹牙爪。” |
qì xuè lián rú泣血漣如 | 漣如:血淚不止。哭得流淚如同流血。形容極度悲傷。 | 《周易·屯》:“上六,乘馬班如,泣血漣如。” |
rú jiáo jī lèi如嚼雞肋 | 雞肋:雞的肋骨。比喻對事情的興趣不大或少有實惠。 | 晉·司馬彪《九州春秋》:“夫雞肋,棄之可惜,食之無所得,以比漢中,知王欲還也。” |
xíng zǒu rú fēi行走如飛 | 行:走路。走路的步子快捷如飛。 | 清·李斗《揚州畫舫錄》第九卷:“南無藥師琉璃光如來,高視闊步,行走如飛。” |
rú chū yī kǒu如出一口 | 象從一張嘴里說出來的。形容許多人說法一樣。 | 先秦 韓非《韓非子 內儲說下》:“問左右,左右言無有,如出一口。” |
rú tāng jiāo xuě如湯澆雪 | 同“如湯沃雪”。 | 《南史·王瑩傳》:“丈人一旨,如湯澆雪耳。” |
yàn rú táo lǐ,lǐn ruò bīng shuāng艷如桃李,凜若冰霜 | 凜:嚴冷可畏。形容女子容貌艷麗而態度嚴肅。 | 清·文康《兒女英雄傳》緣起首回:“又是兩個絕代女子,一個艷如桃李,凜若冰霜;一個裙布釵荊,端莊俏麗。” |
qīn rú shǒu zú親如手足 | 手足:指兄弟。像兄弟一樣的親密。 | 元 孟漢卿《魔合羅》第四折:“想兄弟情親如手足,怎下的生心將兄命虧?” |
ài qián rú mìng愛錢如命 | 某些人貪愛錢財就像吝嗇生命一樣。形容十分貪婪、刻薄。 | 明 謝讜《四喜記 大宋畢姻》:“既稱月老,又號冰人,愛錢如命,說謊通神,自家高媒婆是也。” |
qià rú qí fèn恰如其分 | 恰:恰好;分:分寸。合適的界限。指辦事或說話正合分寸。 | 清 李綠園《歧路燈》第108回:“賞分輕重,俱是閻仲端酌度,多寡恰如其分,無不欣喜。” |
zǐ rán rú jǐ紫髯如戟 | 髯:兩頰上的胡子;戟:兵器。胡子像戟一樣堅硬。形容男子容貌威猛。 | |
guò jiāng míng shì duō rú zéi過江名士多如鲗 | 鲗:烏賊,墨魚。形容多而紛亂。 | 清·吳趼人《俏皮話·烏龜雅名》:“古人有言曰:‘過江名士多如鲗’,我就叫過江名士罷。” |
liào shì rú shén料事如神 | 料事:揣度事情的發展和結局。如神:形容極其奇妙靈驗或預料事情非常準確。預料事情就如同神一樣。形容對事情的預料和事情發生的完全一樣。 | 宋 楊萬里《提刑徽猷檢正王公墓志銘》:“公器識宏深,襟度寬博,議論設施加人數等,料事如神,物無遁情。” |
qiǎo wěi bù rú zhuō chéng巧偽不如拙誠 | 奸巧的虛偽不如笨拙的誠實。 | 西漢·劉向《說苑·談叢》:“智而用私,不如愚而用公,故曰:‘巧偽不如拙誠。’” |
rú jī sì kě如饑似渴 | 形容要求很迫切;好像餓了急著要吃飯;渴了急著要喝水一樣。 | 晉 陳壽《三國志 陳思王值傳》:“遲奉圣顏,如饑似渴。” |
rú kě rú jī如渴如饑 | 見“如饑如渴”。 | 三國·魏·嵇康《兄秀才公穆入軍贈詩》:“思我良朋,如渴如饑,愿言不獲,愴矣其悲。” |
xīn rú jiān shí心如堅石 | 心象鐵石一樣堅硬。比喻心腸硬或意志十分堅決。同“心如鐵石”。 | 明 馮夢龍《警世通言》第三十五卷:“又有一種男不慕色,女不懷春,志比精金,心如堅石,沒來由被旁人播弄,設圈設套,一時失了把柄,墮其術中,事后悔之無及。” |
nà jiàn rú liú納諫如流 | 虛心聽取諫議。 | 元 金仁杰《追韓信》第一折:“為我王納諫如流,因此上丞相奏準。” |
rú shì wǒ wén如是我聞 | 如是:指佛經經文內容如此;我聞:阿難自稱我聞之于佛。佛教傳說,后為佛經開卷語。 | 《佛地經論》一:“如是我聞者,謂總顯己聞,傳佛教者言如是事,我昔曾聞如是。” |
shǐ zhōng rú yī始終如一 | 自始至終一個樣子。指能堅持;不間斷。 | 《梁書 到洽傳》:“明公儒學稽古,淳厚篤成,立身行道,終始如一。” |
shì xiǎn rú yí視險如夷 | 夷:平坦。走在危險的地方就象走在平地一樣。比喻平安地渡過困境。 | 漢 劉協《喻郭汜詔》:“今得東移,望遠若近,視險如夷。” |
àn dǔ rú gù案堵如故 | 案堵:同“安堵”,安居。形容秩序良好,百姓和原來一樣安居樂業。 | 西漢 司馬遷《史記 高祖本紀》:“諸吏人皆案堵如故。” |
rú chī rú kuáng如癡如狂 | 形容神態失常,不能自制。亦指為某人某事所傾倒。同“如醉如狂”。 | 《孽海花》第七回:“傾城士女如癡如狂,一條七里山塘,停滿了畫船歌舫,真個靚妝藻野,炫服縟川,好不熱鬧。” |
shǐ gōng bù rú shǐ guò使功不如使過 | 使:用。使用有功績的人,不如使用有過失的人,使其能將功補過。 | 南朝 宋 范曄《后漢書 索盧放傳》:“太守受誅,誠不敢言,但恐天下惶懼,各生疑變。夫使功者不如使過,原以身代太守之命。” |
guī zhī rú shì歸之如市 | 歸:歸附;市:市集。歸附的人很多,像趕鬧市一樣。 | 戰國·鄒·孟軻《孟子·梁惠王》:“從之者如歸市。” |
rú léi guàn ěr如雷灌耳 | 亦作“如雷貫耳”。①形容聲音大(多指語音)。②形容人的名聲很大。 | 《三國志平話》卷中:“‘吾乃燕人張翼德,誰敢共吾決死?’叫聲如雷灌耳,橋梁皆斷。” |
tán cí rú yún談辭如云 | 形容談話時言辭如飄云那樣奔涌而出。 | 南朝·宋·范曄《后漢書·符融傳》:“融幅巾奮裒,談辭如云。” |
rú jiāo tóu qī如膠投漆 | 見“如膠似漆”。 | 《古詩十九首·孟冬寒氣至》:“以膠投漆中,誰能別離此。” |
lèi rú yǔ xià淚如雨下 | 眼淚像下雨似地淌了下來。形容非常悲痛。 | 明 施耐庵《水滸傳》第八回:“林沖見說,淚如雨下,便道:‘上下,我與你二位往日無仇,近日無冤,你二位如何救得小人,生死不忘。’” |
rú qiē rú cuō如切如磋 | 比喻互相商討砥礪。 | 《詩經·衛風·淇奧》:“瞻彼淇奧,綠竹猗猗。有匪君子,如切如磋,如琢如磨。” |
shì rén rú shāng視人如傷 | 見“視民如傷”。 | 唐·楊炯《為梓州官屬祭郪縣文》:“居傳其政,愛人如子;山則有梁,鎮茲一方;君宏其道,視人如傷。” |
chén mén rú shì臣門如市 | 舊時形容居高位、掌大權的人賓客極多。 | 東漢 班固《漢書 鄭崇傳》:“臣門如市,臣心如水。愿得考覆。” |
mó jiān rú yún摩肩如云 | 摩:摩擦。肩碰肩,如云一樣密集。形容人多擁擠。 | 曾樸《孽海花》第十回:“許多碧眼紫髯的偉男,蜷發蜂腰的仕女,正是摩肩如云、揮汗成雨的時候,煩渴的了不得。” |
cóng shàn rú dēng,cóng è rú bēng從善如登,從惡如崩 | 比喻學好很難,學壞極容易。 | 《國語·周語下》:“從善如登,從惡是崩。” |
yàn rú táo lǐ,lěng rú shuāng xuě艷如桃李,冷如霜雪 | 形容女子容貌艷麗而態度嚴肅。 | 清·蒲松齡《聊齋志異·俠女》:“女子得非嫌吾貧乎?為人不言亦不笑,艷如桃李,而冷如霜雪,奇人也!” |
rú mèng chū xǐng如夢初醒 | 像剛從夢中醒來。比喻過去一直糊涂;在別人或事實的啟發下;剛剛明白過來。 | 明 馮夢龍《東周列國志》:“厲公大喜曰:‘寡人聞仲之言,如夢初醒。’” |
duì dá rú liú對答如流 | 回答問話像流水一樣流暢迅速。形容對問話的內容熟悉;反應敏捷;口才極好。 | 唐 黃滔《龜洋靈感禪院東塔和尚碑》:“和尚蓋行高而言寡,是日對答如流。” |
fú rú hǎi yuān福如海淵 | 淵:深。福氣像海那樣浩瀚無邊。 | 明·沈受先《三元記·合歡》:“愿馮君福如海淵,愿馮君壽比南山。” |
ài zhě rú bǎo愛者如寶 | 將喜愛的東西視同珍寶 | 明 馮夢龍《古今小說》第26卷:“張公自道著手了,便道:‘本不當計較,只是愛者如寶,添些便罷。’” |
guān chǎng rú xì官場如戲 | 官場:舊時指官吏們經常出入的地方。戲:戲劇,指隨時都在變化。舊時指官場像演戲一樣變化無常。 | 清·文康《兒女英雄傳》第38回:“你道安公子才幾日的新進士,讓他怎的個品學兼優,也不應快到如此,這不真個是‘官場如戲’了么?” |
lèi rú quán dī淚如泉滴 | 形容觸動傷心事,眼淚象泉水一樣流出。 | 唐 劉損《憤惋詩》之三“莫道詩成無淚下,淚如泉滴亦須干。” |
yòu rú chōng ěr裒如充耳 | 衣著華麗,塞耳不聞。指服飾與德行不相稱。 | 清·黃宗羲《子劉子行狀》:“向者累請于公城守,裒如充耳。今欲為于國亡勢去之余,亦已知其難矣。” |
suì yuè rú liú歲月如流 | 形容時光消逝如流水之快。 | 南朝·陳·徐陵《與齊尚書仆射楊遵彥書》:“歲月如流,人生何幾!” |
jǔ bù rú fēi舉步如飛 | 舉:抬起。形容走得很快。 | 明·無名氏《楊家將演義》第42回:“宗保舉步如飛,向馬后趕上,踴身一躍,跳上了馬。” |
bǐng rú guān huǒ炳如觀火 | 炳:光明、明亮、顯著。形容看得清楚明白。 | 魯迅《墳 文化偏至論》:“其詞秩然有條,各分大義,炳如觀火。” |
rú lín dà dí如臨大敵 | 臨:面對著。好像面對著強大的敵人。形容把本來不是很緊迫的形勢看得十分嚴重。 | 《舊唐書 鄭畋傳》:“畋還鎮,搜乘補卒,繕修戎仗,浚飾城壘,盡出家財以散士卒。晝夜如臨大敵。” |
shǒu rú fēi péng首如飛蓬 | 首:頭發;飛蓬:飛散的蓬草。形容頭發未經修飾,像飛散的蓬草一樣紛亂。 | 《詩經·衛風·伯兮》:“自伯之東,首如飛蓬,豈無膏沐,誰適為容。” |
hào rú yān hǎi浩如煙海 | 浩:廣大;眾多;煙海:茫茫大海。指廣大繁多如茫茫煙海。形容書籍、資料、文獻等非常豐富。 | 宋 司馬光《進<資治通鑒>表》:“簡牘盈積,浩如煙海,抉摘幽隱,枝計毫厘。” |
hèn rú tóu cù恨如頭醋 | 比喻非常可惡,令人痛恨。 | 清·吳敬梓《儒林外史》第26回:“家人、婆娘,兩天要打八頓。這些人都恨如頭醋。” |
fēng yǔ rú pán風雨如盤 | 盤:大石頭。形容風雨極大。 | 宋 孫光憲《兆北瑣言 逸文 丁秀才奇術致物》:“詩僧貫休《俠客》詩云:\'黃昏風雨黑如盤,別我不知何處去?\'” |
xīn rú dāo cuò心如刀銼 | 猶心如刀割。內心痛苦得象刀割一樣。 | 元 周文質《蝶戀花 悟迷》曲:“病魔,心如刀銼,對青銅知鬢皤。” |
tān rú tāo tiè貪如饕餮 | 饕餮:傳說中的一種貪殘的猛獸。像饕餮一樣兇惡貪婪。形容非常貪婪。 | 姚雪垠《李自成》第一卷第29回:“而縉紳貪如饕餮,以百姓為魚肉;官兵兇逾虎狼,視良民為仇敵。” |
xīn jí rú fén心急如焚 | 心里急得像著了火一樣。形容心情極其焦急。焚:燒。 | 清 吳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第17回:“我越發覺得心急如焚,然而也是沒法的事,成日猶如坐在針氈上一般。” |
rú hǔ tiān yì如虎添翼 | 如同老虎長了翅膀。比喻強大的更加強大了。 | 清 西周生《醒世姻緣傳》第63回:“那尤氏亦因沒了薛教授的禁持,信口的把個女兒教道,教得個女兒如虎添翼一般,那里聽薛夫人的解勸。” |
yī jiàn rú gù一見如故 | 故:故人;老朋友。初次相見就像老朋友一樣。形容彼此一接觸就情投意合。 | 先秦 左丘明《左傳 襄公二十九年》: “聘于鄭,見子產,如舊相識。” |
yī lián rú shuǐ一廉如水 | 為官廉潔,如流水一樣清潔。 | 元·柯丹丘《荊釵記·民戴》:“老爺自到任以來,一廉如水。百姓今喜高升,小老人具禮遠送。” |
dé xù rú lóng得婿如龍 | 形容得到稱心如意的佳婿。 | 宋·葉廷珪《海錄碎事·人事》:“后漢李贗、孫秀俱娶太尉恒焉女,時人謂恒叔元兩女俱乘龍,言得婿如龍。” |
yì rú fān zhǎng易如翻掌 | 見“易如反掌”。 | 元·關漢卿《五侯宴》第三折:“某領大勢雄兵,軍行策應,擒拿王彥章易如翻掌。” |
guī xīn rú fēi歸心如飛 | 歸心:回家的念頭。想回家的心情像射出的箭一樣飛快。形容回家心情十分急切。 | 宋·陳亮《復陸伯壽書》:“兼又新得罪于人,意況不佳,雖欲陪款語而歸心如飛,破雨東渡,但劇悵仰。” |
rú yǐn shuǐ zhě,lěng rè zì zhī如飲水者,冷熱自知 | 指自己直接經歷的事,自己最了解。 | 唐·善無畏《大日經疏》第12卷:“如飲水者,冷熱自知。” |
ān rú pán shí安如磐石 | 安;安穩;磐石:厚而重的大石頭。像磐石一樣安穩不動。形容穩固;不可動搖。 | 先秦 荀況《荀子 富國》:“為名者否,為利者否,為忿者否,則國安于磐石,壽于旗翼。” |
rú guī rú zhāng如珪如璋 | 珪:玉器;璋:古代貴重的禮器。比喻人品質高尚,氣宇軒昂 | 東漢·班固《漢書·敘傳下·成帝紀述》:“孝成煌煌,臨朝有光,威儀之盛,如珪如璋。” |
gǎn bù rú mìng敢不如命 | 敢:反語,“怎敢”、“不敢”之意。怎么敢不遵照你的命令辦呢? | 明·馮夢龍《醒世恒言》第四卷:“玄微道:‘此乃易事,敢不如命。’” |
rú lín shēn gǔ如臨深谷 | 好像到了深深的山谷邊上。比喻行事十分警惕,小心謹慎。 | 宋 張君房《云笈七簽》九十八:“如潛有所得,專如臨深谷,戰如履薄冰,此得道之門耳。” |
xīn rú dāo gē心如刀割 | 內心痛苦得像刀割一樣。形容極其痛苦難過。 | 元 秦簡夫《趙禮讓肥》第一折:“眼睜睜俺子母各天涯,想起來我心如刀割,題起來我淚似懸麻。” |
dān xīn rú gù丹心如故 | 丹心:忠心。仍如已往一樣忠心耿耿。 | |
chún rú jī dān唇如激丹 | 激丹:鮮明的紅色。形容嘴唇紅潤。 | 戰國·宋·莊周《莊子·盜跖》:“今將軍兼此三者,身長八尺二寸,面目有光,唇如激丹,齒如齊貝,音中黃鐘,而名曰盜跖。” |
guāng yīn rú jiàn光陰如箭 | 光陰:時間。時間如箭,迅速流逝。形容時間過得極快。 | 唐 韋莊《關河道中》詩:“但見時光流似箭,豈知天道曲如弓。” |
shǒu shēn rú yù守身如玉 | 保持節操,象玉一樣潔白無瑕。也泛指愛護自己的身體。 | 清 夏敬渠《野叟曝言》第14回:“孩兒守身如玉,豈肯墮入污泥!” |
wèi rú jiáo là味如嚼蠟 | 見“味同嚼蠟”。 | 《楞嚴經》第八卷:“我無欲心,應汝行事,于橫陳時,味如嚼蠟。” |
mù guāng rú diàn目光如電 | 目光:眼光。目光發亮像閃電。形容憤怒地注視著。也形容見識遠大。 | 晉·王嘉《拾遺記?昆吾山》:“煥子佩其一劍,過延平津,劍鳴飛入水。及入水中,但見雙龍纏屈于潭下,目光如電,遂不敢前取矣。” |
rén xīn rú miàn人心如面 | 心:指思想、感情等。指每個人的思想也象每個人的面貌一樣,各不相同。 | 《左傳·襄公三十一年》:“人心之不同,如其面焉,吾豈敢謂子面如吾面乎?” |
jìn rú rén yì盡如人意 | 盡:完全;如:符合;遵從。完全符合人們的心意。形容心滿意足。 | 宋 劉克莊《李艮翁禮部墓志銘》:“然議者但以為恩澤侯挾貴臨民,安得盡如人意。” |
jiān rú pán shí堅如磐石 | 堅:牢固;磐石:大石頭。牢固得像大石頭一樣。形容非常堅固;不可動搖。 | 《玉臺新詠 古詩為焦仲卿作》:“君當作磐石,妾當作蒲葦。蒲葦紉如絲,磐石無轉移。” |
rú rù zhī lán zhī shì,jiǔ ér bù wén qí xiāng如入芝蘭之室,久而不聞其香 | 芝:通“芷”,香草;蘭:香草。好像進入滿是香草的房間,聞久了就不能聞出香味。比喻在某種環境里呆久了,習以為常。 | 三國·魏·王肅《孔子家語》:“與善人居,如入芝蘭之室,久而不聞其香。” |
rú rù bào yú zhī sì,jiǔ ér bù wén qí chòu如入鮑魚之肆,久而不聞其臭 | 鮑魚:咸魚;肆:店鋪。如同進入咸魚店,時間一長就聞不到它的腥臭味。比喻環境對人的熏染和影響。 | 三國·魏·王肅《孔子家語·六本》:“與不善人居,如入鮑魚之肆,久而不聞其臭,亦與之化矣。” |
rén rú cháo yōng人如潮涌 | 人像潮水般涌來。形容人很多而且擁擠。 | 明·施耐庵《水滸傳》第74回:“說言未了,只見人如潮涌,卻早十數對哨棒過來,前面列著四把繡旗。” |
àn dǔ rú gù按堵如故 | 形容秩序良好,百姓和原來一樣安居樂業。 | 《漢書 高帝紀上》:“與父老約法三章耳:殺人者死,傷人及盜抵罪。余悉除去秦法。吏民皆按堵如故。”顏師古注:“應劭曰:‘按,按次第。堵,墻堵也。’言不遷動也。” |
cóng shàn rú liú從善如流 | 從:聽從;善:指高明正確的意見和建議;如流:像水從高處流下那么快。聽從高明正確的意見和建議就像水從高處流下來一樣順暢。形容樂于接受別人提出的正確意見。 | 先秦 左丘明《左傳 成公八年》:“君子曰:‘從善如流,宜哉!’” |
yī miàn rú jiù一面如舊 | 初次見面就象老朋友一樣。 | 《晉書 張華傳》:“初入洛,不推中國人士,見華一面如舊,欽華德范,如師資之禮焉。” |
yī wén rú mìng一文如命 | 見“一錢如命”。 | 清·吳敬梓《儒林外史》第五十二回:“此人有個毛病,嗇細非常,一文如命。” |
rú chī rú mèng如癡如夢 | 形容處于不清醒、迷糊狀態中。同“如醉如夢”。 | 明 李贄《焚書 答周二魯》:“遇真正儒者,如癡如夢,翻令見疑。” |
fēng yǔ rú huì風雨如晦 | 晦:陰歷每月的最后一天;這天夜里沒有月亮。風雨天氣;天色昏暗猶如晦日的夜晚。后比喻局勢動蕩;社會黑暗。 | 《詩經 鄭風 風雨》:“風雨如晦,雞鳴不已。” |
rú zuì rú mèng如醉如夢 | 形容處于不清醒、迷糊狀態中。 | 宋 朱熹《答呂子約》:“恭兄文字狀子已投之當路,如醉如夢,面前事尚不能管得,何可望以等。” |
chǐ rú qí bèi齒如齊貝 | 形容牙齒整齊潔白。貝,白色螺殼。 | 《莊子·盜跖》:“唇如激丹,齒如含貝。” |
wǒ xīn rú chèng我心如秤 | 表示自己處理事情極端公平。 | 《馮堂書鈔》卷三七引諸葛亮《雜言》:“我心如秤,不能為人作輕重。” |
yìng dá rú zhù應答如注 | 應答:回答;注:水往下傾瀉。對答像傾水一樣。形容答話敏捷流利。 | 明·焦竑《玉堂叢語·文學》:“文學之臣,苦于考索,求者闐門,而先生應答如注。” |
luò zhǐ rú fēi落紙如飛 | 形容寫字迅捷。 | 唐·劉肅《大唐新語》:“詞理縱橫,文筆燦爛,手不停綴,落紙如飛。” |
rú bì shǐ zhǐ如臂使指 | 好像手臂指揮手指一樣。比喻指揮、調動得心應手。 | 東漢 班固《漢書 賈誼傳》:“令海內之勢如身之使臂,臂之使指,莫不制從。” |
cóng zhě rú yún從者如云 | 從:跟隨。跟從的人像云一樣多。形容追隨者很多。 | 宋·陳亮《祭陳肖夫文》:“從者如云,得者寧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