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篇幅關系,只列出前 100 個情的成語
成語 | 解釋 | 出處 |
---|---|---|
jìng qíng zhí suì徑情直遂 | 徑情:任意、隨心;遂:成功地滿足心愿。隨著自己的意愿;順利地達到目的;獲得成功。 | 《歇冠子 著希》:“夫義,節欲而治,禮,反情而辨者也。故君子徑情而行也。” |
qíng dòu jiàn kāi情竇漸開 | 竇:男女相愛的心竅。指少男少女逐漸懂得愛情。 | 明·張居正《請皇太子出閣講學疏》:“蓋人生八歲,則知識漸長,情竇漸開。” |
jīn shí jiāo qíng金石交情 | 見“金石之交”。 | 明·胡文煥《群音類選·葛衣記·到既渝盟》:“絲蘿契合原非強,為其把金石交情一旦忘。” |
qíng fēi dé yǐ情非得已 | 情況出于不得已。 | 清·李汝珍《鏡花緣》第62回:“適才躲避桌下,自知失儀露丑,實系情非得已,諸位姐姐莫要發笑。” |
dǎ qíng mài xiào打情賣笑 | 打情罵俏,指男女調情。 | 曹禺《日出》第三幕:“在地獄一般的寶和下處,充滿著各種叫賣、喧囂、女人詬罵、打情賣笑的聲浪。” |
gāo qíng hòu yì高情厚誼 | 深厚的情誼。亦作“高情厚愛”、“高情厚意”。 | 清·褚人獲《隋唐演義》第13回:“久聞潞州單二哥高情厚誼,恨不能相見,今日這樁事,卻為人謀而不忠。” |
yī xiāng qíng yuán一相情原 | 亦作“一廂情原”。指單方面的愿望或不考慮客觀實際情況的主觀意愿。 | |
qíng tiān lèi hǎi情天淚海 | 形容一味沉溺于感傷的愛情世界。 | 金松岑《論寫情小說于新社會之關系》:“取無數高領窄袖花冠長裙之新人物,相與歌泣,于情天淚海之世界。” |
ér nǚ sī qíng兒女私情 | 指男女或家人之間的恩愛感情。 | 清 曹雪芹《紅樓夢》第五回:“從未將兒女私情,略縈心上。” |
guān qíng zhǐ báo官情紙薄 | 官場上的人情像紙一樣薄。指官場爾虞我詐,人情淡薄。 | 《二刻拍案驚奇》卷四:“把當時貧交看不在眼里,放不在心上,全無一毫照顧周恤之意,淡淡相看,用不著他一分氣力。真叫得‘官情紙薄’。” |
qíng shēn yī wǎng情深一往 | 謂對人或事物具有深厚的感情。 | 清·王晫《今世說·豪爽》:“茅名兆儒,一字雪鴻,浙江錢塘人,孤介自持,情深一往。” |
dī qíng qǔ yì低情曲意 | 謂對不住,不得已。 | 元·關漢卿《單刀會》第四折:“今日魯肅低情曲意,暫取荊州,以為救民之急;待倉廩豐盈,然后再獻與將軍掌領。” |
kuí lǐ duó qíng揆理度情 | 揆:揣測;理:事理;度:估計,猜度;情:常情。從情理上揣度。 | 明 劉若愚《酌中志 遼左棄地》:“揆理度情,大有未便。” |
duō qíng duō gǎn多情多感 | 見“多情善感”。 | 宋·蔡伸《柳梢青》詞:“丁香露泣殘枝,算未比、愁腸寸結。自是休文,多情多感,不干風月。” |
táo qíng shì xìng陶情適性 | 陶:喜,快樂;適:舒適,暢快。使心情愉快。 | 清·曹雪芹《紅樓夢》第一百二十回:“不過游戲筆墨,陶情性而已!” |
fǎn bǔ zhī qíng反哺之情 | 比喻子女長大奉養父母,報答恩情。 | 明·李時珍《本草綱目·禽部》:“慈鳥:此鳥初生,母哺六十日,長則反哺六十日,可謂慈孝矣。” |
wú qíng shǎo miàn無情少面 | 不講情面。 | 《西游補》第二回:“我又見他幾遍,不是無情少面之人。” |
zhī qíng dá lǐ知情達理 | 懂人情,明事理。 | 菡子《致江幼農》:“我想這也是你知情達理,在事業上有所成就的緣故。” |
diào shén chàng qíng調神暢情 | 使精神順適,情緒歡暢。 | 《北堂書鈔》卷一四二引南朝·宋·徐爰《食箴》:“一日三飽,圣賢通執。奉君養親,靡不加精。安慮潤氣,調神暢情。” |
bù jìn rén qíng不近人情 | 近:接近。不合乎人的常情。后指性情或言行怪僻;不合情理。也作“不近情理”。 | 戰國 宋 莊周《莊子 逍遙游》:“大有徑庭,不近人情焉。” |
fǔ jǐng shāng qíng撫景傷情 | 接觸到面前的景物而引起感情上的傷痛。 | 元·鄭德輝《王粲登樓》第三折:“登高望遠,人人懷故國之悲撫景傷情,處處灑窮途之泣。” |
chù jǐng shēng qíng觸景生情 | 觸:接觸;情:感情。接觸眼前景物而激起情緒波動。也作“見景生情”。 | 清 趙翼《毆北詩話 白香山詩》:“坦易者多觸景生情,因事起意,眼前景、口頭語,自能沁人心脾,耐人咀嚼。” |
lǐ qīng qíng yì zhòng禮輕情意重 | 禮物雖然很輕,但情意卻很深厚。 | 元 李致遠《還牢末》:“兄弟,拜義如親,禮輕義重,笑納為幸。 |
mò bù guān qíng漠不關情 | 漠:冷淡。對人對事態度冷淡,毫不關心。 | 清·林則徐《請定鄉試……諸弊折》:“回思未第之先,與多士何異?乃于落卷漠不關情,設身處地,于心何忍?” |
xīn gān qíng yuàn心甘情愿 | 心里完全愿意;沒有一點勉強。多指自愿作出某種犧牲。心甘:樂意。 | 元 關漢卿《蝴蝶夢》第三折:“他便死也我甘心情愿。” |
shǒu xià liú qíng手下留情 | 下手處理事情時;留些情面;不把事做絕。 | 《庚子風云》:“在這幾個當口,趙三多明明可以乘虛而入,將王成德擊倒,他卻一再手下留情,都把王成德讓過了。” |
guǎ qíng báo yì寡情薄意 | 缺少情意。 | 《水滸傳》第一一○回:“公孫勝道:‘若是小道半途撇了仁兄,便是寡情薄意。今來仁兄功成名遂,只得曲允。’” |
rè qíng yáng yì熱情洋溢 | 熱烈的感情充分地流露出來。 | 曹靖華《羅漢嶺前吊秋白》:“對全世界來說,這些熱情洋溢的報導,正是撥云霧而見青天啊!” |
biāo qíng duó qù標情奪趣 | 指傳情逗趣。 | 明 湯顯祖《邯鄲記 極欲》;“只有教坊之女,攪箏琶,舞《霓裳》,喬合生,大迓鼓,醉羅歌,調笑令,但是標情奪趣,他所事皆知。” |
kōng tóu rén qíng空頭人情 | 虛假的情意。 | 清·曹雪芹《紅樓夢》:“賈璉笑道:‘罷,罷!這空頭人情我不領;你不盤察我,就夠了。’” |
fēng sú rén qíng風俗人情 | 指一地相沿而成的風尚、禮節、習慣等。 | 唐 杜牧《唐故范陽盧秀才墓志》:“因言燕趙間山川夷險,教令風俗人情之所短長。” |
qíng tiān niè hǎi情天孽海 | 孽:罪惡。天大的情欲,罪孽的深淵。舊指男女深深地陷入情海。 | 清·曹雪芹《紅樓夢》第一百二十回:“貴族之女,俱屬從情天孽海而來。” |
shēn qíng hòu yì深情厚意 | 誼:交情。深厚的感情與友誼。 | 明 名教中人《好逑傳》:“鐵公子本不欲留,因見過公子深情厚意,懇懇款留,只得坐下。” |
dié yì yīng qíng蝶意鶯情 | 意:心愿,意向;鶯:黃鸝。比喻愛戀春色的情意。 | 明·陳霆《渚山堂詞話》第三卷:“蝶意鶯情留戀處,還在余花剩柳。” |
lüè jì yuán qíng略跡原情 | 撇開事實不談,從情理上原諒。 | 蘭陵憂患生《京華百二竹枝詞》:“討錢童子亂攔人,略跡原情總為貧。” |
qíng tóu yì hé情投意和 | 投:契合。形容雙方感情融洽,心意完全一致。亦作“情孚意合”、“意同情合”、“情投意洽”、“情親意合”、“意合情投”、“情投氣合”。 | |
ài mèi zhī qíng曖昧之情 | 行為不光明,內有不可告人的隱情。也指男女互相愛悅可能的私事。 | 明 馮夢龍《警世通言》第13卷:“做知縣時,便能剖人間曖昧之情,斷天下狐疑之獄。” |
kàn jǐng shēng qíng看景生情 | 指見機行事。 | 明 施耐庵《水滸傳》第74回:“非是燕青敢說口,臨機應變,看景生情,不倒的輸與他那呆漢。” |
héng qíng zhuó lǐ衡情酌理 | 估量情況,斟酌道理。 | 《宦海》第四回:“這兩位師老爺援古證今,衡情酌理的把‘古巴’截去了一個巴字。” |
jīn qíng zuò tài矜情作態 | 作態:故意作出一種姿態。故意做作。 | 清·袁枚《隨園詩話》第九卷:“此子矜情作態,局面太小。” |
kǒng qíng zhōu sī孔情周思 | 指儒學的思想、情懆。孔,孔子;周,周公。 | |
bì yǐ qíng必以情 | 一定盡可能按實情去判決。 | |
wú qíng wú xù無情無緒 | 沒有心思,苦悶無聊。 | 元·王實甫《西廂記》第二本第一折:“姐姐往常不曾如此無情無緒。” |
mài nòng fēng qíng賣弄風情 | 故意裝出嬌媚的姿態誘惑人。 | 清·李百川《綠野仙蹤》第47回:“又見金鐘兒不住的賣弄風情,將全副精神都用在何公子身上,毫無一點照應到自己,那里還坐得住?” |
zòng qíng jiǔ sè縱情酒色 | 酒色:酒和女色。指沉迷于花天酒地和色欲之中。 | 《剪燈余話·秋夕訪琵琶亭記》:“武弁則縱情酒色,文吏則惟事空言。” |
yú shuǐ shēn qíng魚水深情 | 象魚兒離不開水那樣,關系密切,感情深厚。 | 明 趙弼《蓬萊先生傳》:“魚水之情,極其娛樂。” |
qíng shēn kàng lì情深伉儷 | 伉儷:夫妻,配偶。形容夫妻之間的感情深厚。 | 清·張岱《蕭邱<譫述>小序》:“漢武之情深伉儷,猶思環佩再見夫人。” |
wèi qíng shèng wú慰情勝無 | 作為自我寬慰的話。 | |
yuán qíng tǐ wù緣情體物 | 緣:因;體:描寫。抒發感情,描寫事物。 | 晉·陸機《文賦》:“詩緣情而綺靡,賦體物而瀏亮。” |
gāo qíng yuǎn yì高情遠意 | 見“高情遠致”。 | 宋·胡仔《苕溪漁隱叢話前集·西昆體》:“義山詩世人但稱頌其巧麗,至與溫庭筠齊名。蓋俗學只見其皮膚,其高情遠意,皆不識也。” |
bù niàn jiù qíng不念舊情 | 指人原則性強,不記掛過去的情義。 | 王朔《玩兒的就是心跳》:“否則我上臺后可不念舊情,就算你們跪下來求我,我起碼也得把你們送進集中營。” |
jìn qíng gē yù禁情割欲 | 制約感情和欲望。 | 漢 王充《論衡 本性》:“長大之后,禁情割欲,勉勵為善矣。” |
chù wù shāng qíng觸物傷情 | 觸:觸動,感動。看到某一景物內心感到悲傷。 | 清·曹雪芹《紅樓夢》第67回:“惟有黛玉看見他家鄉之物,反自觸物傷情。” |
wēn qíng mò mò溫情脈脈 | 形容感情默默流露的樣子。溫情:溫柔的感情;脈脈:默默地用眼神或行動表達用意。 | 元 關漢卿《拜月亭》:“枉了我情脈脈,恨綿綿,我晝忘飲饌夜無眠。” |
tài shàng wàng qíng太上忘情 | 太上:指圣人。圣人不為情感所動。 | 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傷逝》:“圣人忘情,最下不及情,情之所鐘,正在我輩。” |
wū niǎo zhī qíng烏鳥之情 | 烏:烏鴉;烏鳥:傳說小烏鴉能反哺老烏鴉。比喻侍奉尊親的孝心。 | 三國·魏·文欽《降吳表》:“欽累世受魏恩,烏鳥之情,竊懷憤踴。” |
chàng qíng yě sī倡情冶思 | 冶蕩輕佻的情思。 | 清 戴名世《吳他山詩序》:“余游四方,往往聞農夫細民倡情冶思之所歌謠,雖其辭為方言鄙語,而亦時有義意之存。” |
jìng qíng zhí xíng徑情直行 | 隨著意愿,順利地得到成功。 | 《歇冠子 著希》:“夫義,節欲而治,禮,反情而辨者也。故君子徑情而行也。” |
qíng shēn sì hǎi情深似海 | 形容情愛像海一樣深厚。亦作“情深如海”。 | 明·崔時佩《西廂記》:“春悶好難捱,畢竟情深似海。” |
shǒu zú zhī qíng手足之情 | 手足:比喻兄弟。比喻兄弟間血肉關系的感情。 | 宋 蘇轍《為兄蘇軾下獄上書》:“臣竊哀其志,不勝手足之情,故為冒死一言。” |
qiū cǎo rén qíng秋草人情 | 形容人情冷漠,如同日益枯黃的秋草一樣。 | 元·關漢卿《魯齋郎》第三折:“浮云世態紛紛戀,秋草人情日日疏。” |
ài bó ér qíng bù zhuān愛博而情不專 | 對人或事物的喜愛很廣泛,而感情不能專一。 | 唐·韓愈《與陳給事書》:“夫位益尊則賤者日隔,伺候于門墻者日益進,則愛博而情不專。” |
fēng qíng yuè zhài風情月債 | 比喻男女戀愛的事情。 | 清 曹雪芹《紅樓夢》第五回:“司人間之風情月債,掌塵世之女怨男癡。” |
jiǎo qíng shì zhà矯情飾詐 | 以虛假的現象偽裝欺騙別人。 | 宋 朱熹《與宰執札子》:“伏念熹昨以蒙思進職,輒具辭免,非敢矯情飾詐,罔上盜名。” |
qíng suí jìng biàn情隨境變 | 情況變了,思想感情也隨著變化。 | 明·袁宏道《敘小修詩》:“曾不知情隨境變,字遂情生。” |
qíng tóng yáng zuǒ情同羊左 | 交情深厚,愿為對方去死。多指生死之交。 | 南朝·梁·劉峻《廣絕交論》:“想惠莊之清塵,庶羊左之徽烈。” |
lǐ shùn rén qíng禮順人情 | 指禮是順乎人之常情,人與人共處必須遵守的規范。 | 南朝·宋·范曄《后漢書·卓茂傳》:“律設大法,禮順人情。今我以禮教汝,汝必無怨惡。” |
wú qíng wú yì無情無義 | 沒有一點情義。形容冷酷無情。 | 明 馮夢龍《古今小說 蔣興哥重會珍珠衫》:“你直如此狠毒,也被人笑話,說你無情無義。” |
qiǎn xìng táo qíng遣興陶情 | 遣釋意興,陶冶情趣。 | 《二刻拍案驚奇》卷八:“這首詞說著人世上諸般戲事,皆可遣興陶情。” |
qíng tóu yì hé情投誼合 | 同“情投意合”。 | 清·徐大椿《洄溪道情·祭顧碧筠》:“我天生頑魯,狂放粗豪。性別形殊,一冰一炭,情投誼合,如漆如膠。” |
rù qíng rù lǐ入情入理 | 形容合乎情況和道理。入:合乎。 | 明 張岱《陶庵夢憶 柳敬亭說書》:“款款言之,其疾徐輕重,吞吐抑揚,入情入理,入筋入骨。” |
xián qíng bié zhì閑情別致 | 同“閑情逸致”。 | 清·李寶嘉《官場現形記》第42回:“我們是有公事來的,拿我們丟在一邊,倒有閑情別致在里頭替人家畫畫兒!” |
huàn nàn jiàn zhēn qíng患難見真情 | 只有經過共同的患難才能看出自己的知心朋友。 | 鄧小平《國家的主權和安全要始終放在第一位》:“中國有句古話,叫做患難見真情。” |
fēng qíng yuè yì風情月意 | 指男女相互愛戀的情思。同“風情月思”。 | 明 蘭陵笑笑生《金瓶梅詞話》第九回:“眉似初春柳葉,常含著雨恨云愁;臉如三月桃花,暗帶著風情月意。” |
qíng tóng yú shuǐ情同魚水 | 情誼像魚離不開水。形容彼此深情相依,不可分離。 | 宋·無名氏《異聞總錄·房州理男》:“郎君幽婚,情同魚水。豈不念父母追悼乎?” |
shēn qíng hòu yì深情厚誼 | 深厚的感情和友誼。 | 郭小川《茫茫大海中的一個小島》詩:“這個島呵,為什么如此高大不凡?只因為:億萬親人的深情厚誼,在這里流連忘返。” |
jí qíng jìn zhì極情盡致 | 謂將意趣風致表現得很充分。 | 清·曹雪芹《紅樓夢》第九十三回:“果然蔣玉函扮了秦小官伏侍花魁醉后神情,把那一種憐香惜玉的意思,做得極情盡致。” |
qíng tóng gǔ ròu情同骨肉 | 形容關系密切如一家人。 | 明 羅貫中《三國演義》第47回:“我與公覆,情同骨肉,徑來為獻密書,未知丞相肯容納否?” |
fǎn liǎn wú qíng反臉無情 | 形容翻臉不認人,不講情誼。 | 吳玉章《從甲午戰爭前后到辛亥革命前后的回憶》:“但自日俄戰爭結束后,它就反臉無情,和清朝反動政府勾結起來。” |
shēng wén guò qíng聲聞過情 | 名聲超過實際。 | 先秦 孟軻《孟子 離婁下》:“故聲聞過情,君子恥之。” |
shǒu qiū zhī qíng首丘之情 | 首丘:頭向著狐穴所在的土丘。傳說狐貍將死時,頭必朝向出生的山丘。比喻不忘本。也比喻暮年思念故鄉。 | 戰國楚·屈原《九章·涉江》:“鳥飛反故鄉兮,狐死必首丘。”《禮記·檀弓上》:“狐死正丘首,仁也。” |
qíng tóng yī jiā情同一家 | 比喻情誼深厚,如同一家。 | 《梁書·蕭子恪》:“我與卿兄弟,便是情同一家。” |
yǔn lǐ qiè qíng允理愜情 | 允:得當;愜:合適。合情合理。 | 《南史·顧凱之傳》:“常謂中都之制,允理愜情。” |
gāo qíng hòu ài高情厚愛 | 指深厚的情誼。 | 清·褚人獲《隋唐演義》第37回:“非是小弟深謀遠慮,一則承單二哥高情厚愛,不忍輕拋此地,二則小女在單二哥處打擾,頗有內顧縈心。” |
huà yì shī qíng畫意詩情 | 像詩畫里所描摩的能給人以美感的意境。 | 宋 周密《清平樂 橫玉亭秋倚》詞:“詩情畫意,只在闌桿外,雨露天低生爽氣,一片吳山越水。” |
ér nǚ zhī qíng兒女之情 | 特指男女之間纏綿的戀情。亦作“兒女私情”。 | 明·馮夢龍《警世通言》第12卷:“孩兒今已離塵奉道,豈復有兒女之情。” |
rén miàn zhú gāo dī,shì qíng zháo lěng nuǎn人面逐高低,世情著冷暖 | 指世風日下,對人的態度隨地位和權勢的高低有所不同。 | 明·馮夢龍《古今小說》第40回:“常言道:‘人面逐高低,世情著冷暖。’馮主事雖然欠下老爺銀兩,見老爺死了,你又在難中,誰肯唾手交還?” |
zòng qíng suì yù縱情遂欲 | 縱;放縱。放縱心情,順遂欲念。指不能自我約束 | 漢·荀悅《漢紀·孝昭皇帝紀》:“親用讒邪,放逐忠賢,縱情遂欲,不顧禮度。” |
róu qíng xiá gǔ柔情俠骨 | 溫柔的情態,俠義的性格。 | 清·魏秀仁《花月痕》第七回:“只有秋痕韻致天然,雖肌理瑩潔,不及我那紅卿,而一種柔情俠骨真與紅卿一模一樣。” |
wàng yún zhī qíng望云之情 | 比喻思念父母的心情。 | 《新唐書·狄仁杰傳》:“仁杰登奇太行山,反顧,見白云孤飛,謂左右曰:‘吾親舍其下。’瞻悵久之。云移乃得去。” |
shì qíng jiǎo xíng飾情矯行 | 謂掩飾自己的真心本意,行為矯揉造作。 | 明·天然癡叟《石點頭·貪婪漢六院賣風流》:“間有廉潔自好之人,反為眾忌,不說是飾情矯行,定指是釣譽沽名,群口擠排,每每是非顛倒,沉淪不顯。” |
ér nǚ qíng duō兒女情多 | 指男女相愛的感情豐富。 | 唐 盧照鄰《五悲文 悲窮通》:“項羽帳中之飲,荊卿易水之歌,何壯夫之懦節,伊兒女之情多。” |
yǔ zhòng qíng shēn語重情深 | 猶言語重心長。 | 嚴復《以〈漁洋精華錄〉寄琥唐山春榆侍郎有詩見述率賦奉答》:“忽蒙佳什譽過庭,語重情深誰敢荷?” |
lán qíng huì xìng蘭情蕙性 | 蘭:蘭草;蕙:蕙草;性:比喻美質。比喻女子的人品賢淑嫻雅。 | 明·無名氏《鳴鳳記·鄒林會試》:“你蘭情蕙性,休害得愁眉蹙捉。” |
dǔ jǐng shāng qíng睹景傷情 | 睹:看到。看到景物觸發起傷感之情。 | 明·湯顯祖《還魂記·驚夢》:“今日杜麗娘有些饒幸也。偶到后花園中,百花開遍,睹景傷情,沒興而歸。” |
gāo qíng yì xīng高情逸興 | 清高超逸的情致。 | 《宣和畫譜 胡擢》:“嘗謂其弟曰:‘吾詩思若在三峽之間聞猿聲時。’其高情逸興如此。” |
dǎ qíng mà qiào打情罵俏 | 情:風情;俏:俏皮;風趣。指用輕佻的語言、動作勾引挑逗。多指男女間調情。 | 清 李寶嘉《官場現形記》第29回:“齊巧這兩天糖葫蘆又沒有去,王小四便打情罵俏起來。” |
gǎn qíng yòng shì感情用事 | 憑個人的愛憎或一時的感情沖動處理事情。 | 曹禺《日出》跋:“而我一個感情用事,素來不能冷靜分析的人,只知道哪一個最令我關心的。” |
cán kù wú qíng殘酷無情 | 殘忍冷酷,沒有任何情面。 | 林語堂《憶狗肉將軍》:“有不少傳說談到這位狗肉將軍的殘酷無情的忠實。” |
shèng qíng nán què盛情難卻 | 濃厚的情意難以推辭。 | 瑪拉沁夫《茫茫的草原》第一卷:“貢郭爾先生的盛情難卻,但我們又不需要一個人騎兩匹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