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篇幅關系,只列出前 100 個畫的成語
成語 | 解釋 | 出處 |
---|---|---|
zhǐ huà kǒu shòu指畫口授 | 一面講一面用手勢幫助表達意思。形容詳細地解說。 | 清·查繼佐《罪惟錄·徐光啟傳》:“蓋四十年耳治目營,指畫口授惟此,他無及也。” |
diǎn zhǐ huà zì點紙畫字 | 指在契約或供詞上捺指模和簽押。 | 宋·陳元靚《事林廣記·家禮·婚禮》:“諸婚娶兩家,并用點紙畫字,寫立合同文約,明白具載往回聘禮。” |
huà bǐng chōng jī畫餅充饑 | 畫個餅子以解饑餓。比喻徒有虛名而無實惠。也比喻借空想安慰自己。 | 晉 陳壽《三國志 魏志 盧毓傳》:“選舉莫取有名,名如畫地作餅,不可啖也。” |
huà dòng fēi méng畫棟飛甍 | 有彩繪裝飾的屋梁,高聳的屋脊。形容建筑物富麗堂皇。 | 《醒世恒言 汪大尹火焚寶蓮寺》:“汪大尹看這子孫堂,也是三間大殿,雕梁繡柱,畫棟飛甍,金碧耀目。” |
huà hǔ bù chéng fǎn lèi quǎn畫虎不成反類犬 | 比喻模仿不到家,反而不倫不類。同“畫虎不成反類狗”。 | 唐 劉知幾《史通 六家》:“如君懋《隋書》,雖欲祖述商周,憲章虞夏,觀其所述乃似《孔子家語》、臨川《世說》,可謂畫虎不成反類犬也。” |
miáo xiě huà jiǎo描寫畫角 | 比喻無中生有。 | 曾樸《孽海花》第19回:“稚燕因把路上盜圖的事說了一遍,卻描寫畫角,都推在雯青身上。” |
shī qíng huà yì詩情畫意 | 原指詩歌繪畫所蘊含的情感、意境。也用來形容美好的自然景物。 | 宋 周密《清平樂 橫玉亭秋倚》詞:“詩情畫意,只在闌桿外,雨露天低生爽氣,一片吳山越水。” |
huì fàn huà tú彗泛畫涂 | 彗:掃帚;汜:以水灑地。涂:泥。謂以帚掃穢,以刀劃泥。比喻極其容易。《漢書·王褒傳》:“及至巧冶鑄干將之樸,清水焠其鋒,越砥斂其咢。水斷蛟龍,陸犀革。忽若彗汜畫涂。”顏師古注:“彗,帚也。汜,把灑地也。涂,泥也。加以帚掃汜灑之地,以刀畫泥中,言其易。” | 《漢書·王褒傳》:“及至巧冶鑄干將之樸,清水焠其鋒,越砥斂其咢。水斷蛟龍,陸犀革。忽若彗汜畫涂。”顏師古注:“彗,帚也。汜,把灑地也。涂,泥也。加以帚掃汜灑之地,以刀畫泥中,言其易。” |
huà hǔ bù chéng畫虎不成 | 畫老虎畫不好(畫得像只狗)。比喻好高騖遠;一無所成;反貽笑柄。 | 東漢 班固《東觀漢記》:“所謂刻鵠不成尚類鶩者;效杜季良而不成,陷為天下輕薄子,所謂畫虎不成反類狗也。” |
rú zhuī huà shā如錐畫沙 | 象用錐子在沙上畫出來似的。形容書法筆力勻整而不露鋒芒。 | 宋·姜夔《續書譜·用筆》:“用筆……如錐畫沙……欲其勻面藏鋒。” |
tiān kāi tú huà天開圖畫 | 形容自然景色秀美如畫。 | 元·鮮于必仁《折桂令·西山晴雪》:“地展雄藩,天開圖畫,戶削圍屏。” |
huà guǐ róng yì huà rén nán畫鬼容易畫人難 | 比喻憑空瞎說很容易,想要有真才實學確很難。 | 戰國·韓·韓非《韓非子·外儲說左上》:“畫鬼容易畫人難。” |
huà dòng diāo liáng畫棟雕梁 | 指有彩繪裝飾的十分華麗的房屋。 | 《宣和遺事》前集:“畫棟雕梁,高樓邃閣,不可勝計。” |
diǎn zhǐ huà zì點指畫字 | 指在合同文約或供詞上按手印簽字畫押。 | 宋·陳元靚《事林廣記·家禮·婚禮》:“諸婚娶兩家,并用點指畫字,寫立合同文約,明白具載往回聘禮。” |
gù bù zì huà故步自畫 | 猶故步自封。 | 郭沫若《文藝論集·論中德文化書》:“我國自印度思想輸入以后,幾千年來溺佛者遁世無營,避佛者亦故步自畫。” |
kǒu jiǎng shǒu huà口講手畫 | 一面講一面用手勢幫助表達意思。形容詳細地解說。 | 宋·黃庭堅《題跋》:“好學者從之請問,口講手畫,終席或至千字。” |
diāo lóng huà fèng雕龍畫鳳 | 刻繪龍鳳。 | 胡世香《巧取陳家寨》:“門上雕龍畫鳳,粉壁襯著紅漆家具,分外耀眼。” |
shū huà mǎo yǒu書畫卯酉 | 猶言上下班。卯時簽到,酉時簽退。 | 明·施耐庵《水滸傳》第51回:“依舊每日縣中書畫卯酉,聽候差使。” |
huà dì wéi yù畫地為獄 | 比喻只許在指定的范圍內活動。同“畫地為牢”。 | 《漢書 路溫舒傳》:“故俗語曰:‘畫地為獄,議不入;刻木為吏,期不對。’此皆疾吏之風,悲痛之辭也。” |
bǐ hú lú huà piáo比葫蘆畫瓢 | 比喻照樣子模仿。 | |
huà hǔ bù chéng fǎn lèi gǒu畫虎不成反類狗 | 畫老虎不成;卻象狗。比喻模仿的效果不好;弄得不倫不類。 | 南朝 宋 范曄《后漢書 馬援轉》:“效季良不得,陷為天下輕薄子,所謂畫虎不成反類狗者也。” |
huà yì shī qíng畫意詩情 | 像詩畫里所描摩的能給人以美感的意境。 | 宋 周密《清平樂 橫玉亭秋倚》詞:“詩情畫意,只在闌桿外,雨露天低生爽氣,一片吳山越水。” |
chū móu huà cè出謀畫策 | 謀:謀略。畫:籌劃。制定計謀策略。常指為人出主意。 | 明·馮夢龍《東周列國志》第六十九回:“汝依違觀望其間,并不見出奇畫策,無非因人成事。” |
huà shā jù mǐ畫沙聚米 | 在沙上畫地圖,聚米為山谷,指畫軍事形勢,運籌決策。 | 清 錢謙益《李秀東六十壽序》:“[余]與之規輿圖,講戰守,畫沙聚米,方略井然。” |
huà yě fēn jiāng畫野分疆 | 指劃分疆域而治。 | 《周書 杜杲傳》:“仍請畫野分疆,永敦鄰好。” |
duì jǐng guà huà對景掛畫 | 比喻本身的舉動恰恰和客觀情形相應。 | 清 李汝珍《鏡花緣》第92回:“黃昏二字,雖是對景掛畫,就只可惜是個俗語。” |
huà dì wéi láo畫地為牢 | 牢:牢獄。在地上畫圈;囚人于內;作為牢獄。后喻指僅在一定的小范圍內活動。 | 西漢 司馬遷《報任少卿書》:“故有畫地為牢,勢不可入,削木為吏,議不可對,定計于鮮也。” |
huà jiāng zì shǒu畫疆自守 | 疆:境界,邊界。按照已確定下來的區域駐守。比喻樹立門戶或固守門戶之見 | 孫中山《和平統一之通電》:“在統一未成之前,四派各畫疆自守……先守和平之約,以企統一之成。” |
yùn chóu huà cè運籌畫策 | 同“運籌決策”。 | 唐·劉知幾《史通·言語》:“運籌畫策,自具于章表;獻可替否,總歸于筆札。” |
kè huà rù wēi刻畫入微 | 微:細小。精心細致地描摹,連極小之處也不大意。形容認真細致,一絲不茍。 | 高陽《胡雪巖全傳·平步青云》中冊:“本來就是最好的話題,胡雪巖又有意刻畫入微,所以把王有齡夫婦聽得津津有味。” |
duàn jī huà zhōu斷齏畫粥 | 分開搗碎的菜和凝結的粥;按定量來吃。指食物精簡微薄。形容生活清苦。斷;畫:斷開;劃分。齏:搗碎的姜、蒜、辣椒等腌菜。 | 宋 魏泰《東軒筆錄》:“惟煮粟米二升,作粥一器,經宿遂凝,以刀畫為四塊,早晚取二塊,斷齏數十莖,酢汁半盂,入少鹽,暖而啖之。” |
jiāng shān rú huà江山如畫 | 江山:山河;常指國土。山河美如圖畫。 | 宋 蘇軾《念奴嬌 赤壁懷古》:“江山如畫,一時多少豪杰。” |
méi mù rú huà眉目如畫 | 形容容貌端正秀麗。 | 南朝 宋 范曄《后漢書 馬援傳》:“為人明須發,眉目如畫。” |
huà tǔ fēn jiāng畫土分疆 | 指劃分疆域而治。 | 清 魯一同《正統論》:“高光崛起,李趙彷徨,魏晉盜竊,秦隋強梁,偏安割據,畫土分疆,無所拘滯,安所紛擾哉。” |
yī huà kāi tiān一畫開天 | 相傳伏羲畫八卦,始于干卦三之第一畫,干為天,故謂“一畫開天”。 | |
huà lóng bù chéng fǎn wéi gǒu畫龍不成反為狗 | 比喻模仿不到家,反而不倫不類。同“畫虎不成反類狗”。 | 《后漢書 儒林傳上 孔僖》:“[僖與崔駰]同游太學,習《春秋》。因讀吳王夫差時事,僖廢書嘆曰:‘若是,所謂畫龍不成反為狗者。’” |
zhèng diǎn bèi huà正點背畫 | 元代供狀文書主管者用朱筆在書首點點,書尾畫鉤,然后讓供狀人在書背畫押。指民間訂立文書契約,有關人看過在背面簽字畫押 | 元·秦簡夫《東堂老》楔子:“揚州奴你近前來,這紙上你與我正點背畫個字者,揚州奴云:‘你著我正點背畫,我又無罪過。’” |
huà luǎn diāo xīn畫卵雕薪 | 在雞蛋、薪木上雕畫圖形。是古代富豪生活窮奢極侈的一種表現。 | 北魏 楊衒之《洛陽伽藍記 法云寺》:“晉室石崇乃是庶姓,猶能雉頭狐腋,畫卵雕薪,況我大魏天王,不為華侈?” |
lì lì rú huà歷歷如畫 | 歷歷:分明可數。形容敘述、描寫清楚明白,如同將繪畫呈現在人眼前一樣。 | 《唐宋詩醇》第24卷:“寫景歷歷如畫,引人入勝。” |
yī yàng huà hú lú依樣畫葫蘆 | 比喻單純地照樣子模仿;也作“依樣葫蘆”;“比著葫蘆畫瓢”、“照葫蘆畫瓢”。 | 宋 魏泰《東軒筆錄》第一卷:“太祖笑曰:‘頗聞翰林草制,皆檢前人舊本,改換詞語,此乃俗所謂‘依樣畫葫蘆’耳,何宣力之有?’” |
zuǒ shǒu huà fāng,yòu shǒu huà yuán左手畫方,右手畫圓 | 用左手畫方形,同時用右手畫圓形。比喻兩件事都很難做成。 | 北齊·劉晝《劉子新論·專學》:“是以心駐于目,必志其耳,則聽不聞。心駐于耳,心遺其目,則視不見也。使左手畫方,右手畫圓,令一時俱成,雖執規矩之心,由心不兩用……” |
huà dì wéi yù,shì bù rù畫地為獄,勢不入 | 勢:情勢。在地上畫個圓圈當作牢獄,人們議論著不敢進入。形容獄吏的兇殘暴虐。 | 東漢·班固《漢書·路溫舒傳》:“故俗語曰:‘畫地為獄,議不入;刻木為吏,期不對。’” |
diāo lán huà dòng雕欄畫棟 | 雕:雕繪;棟:支柱。指有彩繪裝飾的十分華麗的房屋。 | 明·伏雌教主《醋葫蘆》第12回:“看看來到一個殿庭左側,只見雕欄畫棟,屋脊刺天。” |
sòng huà wú yě宋畫吳冶 | 用以作為精巧神妙之物的代稱。 | 據《莊子 田子方》載,宋元君召集眾畫家作畫,大家都敬立作畫,只有一人回舍,解衣伸腿而坐。宋元君認為他是真正的畫師。又據《吳越春秋 闔閭內傳》載,吳人干將、莫邪夫婦善鑄劍。 |
huà dì chéng láo畫地成牢 | 比喻只許在限定的范圍內活動。同“畫地為牢”。 | 清 王夫之《薑齋詩話》卷二:“詩之有皎然、虞伯生,經義之有茅鹿門、湯賓尹、袁了凡,皆畫地成牢以陷人者,有死法也。” |
huà shuǐ lòu bīng畫水鏤冰 | 在水上作畫,在冰上雕刻。比喻勞而無功。 | 漢 桓譚《新論》:“畫水鏤冰,與時消釋。” |
huà shé zhuó zú畫蛇著足 | 比喻做了多余的事,非但無益,反而不合適。同“畫蛇添足”。 | 唐 韓愈《感春》詩之四:“畫蛇著足無處用,兩鬢雪白趨埃塵。” |
yòu shǒu huà yuán,zuǒ shǒu huà fāng右手畫圓,左手畫方 | 比喻用心不專,什么事也辦不成。也形容心思聰明,動作敏捷。 | 《韓非子 功名》:“右手畫圓,左手畫方,不能兩成。” |
jiào ruò huà yī較若畫一 | 謂明確一致。 | 漢·荀悅《漢紀·惠帝紀》:“蕭何為法,較若畫一,曹參代之,守而勿失。” |
wéi shé huà zú為蛇畫足 | 比喻做事節外生枝,不但無益,反而害事。 | 《戰國策·齊策二》:“楚有祠者,賜其舍人卮酒。舍人相謂曰:‘數人飲之不足,一人飲之有余;請畫地為蛇,先成者飲酒。’一人蛇先成,引酒且飲之,乃左手持卮,右手畫蛇,曰:‘吾能為之足。’未成,一人之蛇成,奪其卮曰:‘蛇固無足,子安能為之 |
nǐ guī huà yuán擬規畫圓 | 按照圓規畫圓形。比喻照老規矩辦事,不知道變通。 | |
huà hǔ huà pí nán huà gǔ畫虎畫皮難畫骨 | 比喻認識一個人容易,了解一個人的內心卻難。 | 明·馮夢龍《喻世明言》第一卷:“畫虎畫皮難畫骨,知人知面不知心。” |
zhǐ fāng huà yuán指方畫圓 | 謂談論時以手指比畫。 | 明·宋濂《王府君墓志銘》:“或共其議論,輒掀眉吐氣,指方畫圓,滾滾數千言不休。” |
chōng jī huà bǐng充饑畫餅 | 畫個餅子來解餓。比喻虛有其名而無補于實際。也比喻用空想來安慰自己。 | 元 宋方壺《醉花陰 雪浪銀濤套 古水仙子曲》:“當初指雁為羹,充饑畫餅,道無情卻有情。” |
huà dí jiào zǐ畫荻教子 | 荻:蘆葦。用蘆葦在地上書畫教育兒子讀書。用以稱贊母親教子有方。 | 《宋史·歐陽修傳》:“家貧,致以荻畫地學書。” |
huà cè shè móu畫策設謀 | 畫:謀劃,籌劃;設:籌劃。籌劃辦法,圖謀計策。 | 清·夏敬渠《野叟曝言》第26回:“鳳姨見有功效,一發貼心貼意,替他畫策設謀。” |
miáo shén huà guǐ描神畫鬼 | 描畫鬼神,指憑臆想描寫不存在的事物。 | 魯迅《且介亭雜文二集 葉紫<豐收>序》:“描神畫鬼,毫無對證,本可以專靠了神思。” |
jiào rú huà yī較如畫一 | 較:通“皎”,明顯;畫一:同“劃一”,一致,一律。指規章明顯一致。 | 《梁書·武帝紀》:“懷柔萬姓,經營四方。舉直措枉,較如畫一。” |
huà hǔ chéng gǒu畫虎成狗 | 畫老虎不成,卻成了狗。比喻模仿不到家,反而不倫不類。 | 《后漢書·馬援傳》:“效季良不得,陷為天下輕薄子,所謂畫虎不成反類狗也。” |
huà yī zhī fǎ畫一之法 | 指全體遵行、無一例外的法令政策。 | 《后漢書 王充王符等傳論》:“太叔致猛政之褒,國子流遺愛之娣,宣孟改冬日之和,平陽循畫一之法。” |
huà dì chéng tú畫地成圖 | 在地上畫出地圖,來說明山川河岳等地理形勢。形容信手拈來,才能出眾。 | 東漢·班固《漢書·張安世傳》:“千秋口對兵事:畫地成圖,無所忘失。” |
huà lóng kè hú畫龍刻鵠 | 比喻好高鶩遠,終無成就。同“畫虎刻鵠”。 | 清 唐孫華《送吳振西北游》詩:“東箭南金誰國士,畫龍刻鵠半虛名。” |
méi yǎn rú huà眉眼如畫 | 形容容貌端正秀麗。 | 唐·韓愈《殿中少監馬君墓志》:“姆抱幼子立側,眉眼如畫,發漆黑,肌肉玉雪可念,殿中君也。” |
huà méi zhāng chǎng畫眉張敞 | 張敞:漢時平陽人,宣帝時為京兆尹。張敞替妻子畫眉毛。比喻夫妻感情好。 | 明·胡文煥《群音類選·<紅拂記·破鏡重圓>》:“分明我拆散鸞凰,把他青春虛曠,埋沒了畫眉張敞。” |
huà dì zuò yù畫地作獄 | 比喻只許在指定的范圍內活動。同“畫地為牢”。 | 漢 劉向《說苑 貴德》:“俗語云:‘畫地作獄,議不可入;刻木為吏,期不對。’此皆疾吏之風,悲痛之辭也。”《漢書 路溫舒傳》引作“畫地為獄”。 |
qín qí shū huà琴棋書畫 | 彈琴、弈棋、寫字、繪畫。常以表示個人的文化素養。 | 宋 孫光憲《北夢瑣言》卷五:“唐高測,彭州人。聰明博識,文翰縱橫。至于天文歷數,琴棋書畫,長笛胡琴,率梁朝朱異之流。” |
huàn ruò huà yī斠若畫一 | 公平持正;整齊畫一。 | 唐·程晏《蕭何求繼論》:“蕭河為法,斠若畫一。” |
diāo méng huà dòng雕甍畫棟 | 雕:雕繪;甍:屋脊;棟:支柱。指有彩繪裝飾的十分華麗的房屋。 | 清·荻岸山人《平山冷燕》第14回:“雕甍畫棟吐龍光,鳳閣斜張朱網。” |
kǒu jiǎng zhǐ huà口講指畫 | 一面講一面用手勢幫助表達意思。 | 唐·韓愈《柳子厚墓志銘》:“其經承子厚口講指畫,為文詞者,悉有法度可觀。” |
huà méi jǔ àn畫眉舉案 | 畫眉:指漢張敞為妻畫眉毛的故事;舉案:指漢朝孟光為夫送飯的故事。比喻夫妻互敬互愛。 | 《漢書·張敞傳》:“(敞)又為婦畫眉,長安中傳張京兆眉憮。有司以奏敞。上問之,對曰:‘臣聞閨房之內,夫婦之私,有過于畫眉者。’” |
zhāng chǎng huà méi張敞畫眉 | 張敞:漢時平陽人,宣帝時為京兆尹。張敞替妻子畫眉毛。舊時比喻夫妻感情好。 | 《漢書·張敞傳》:“然敞無威儀,時罷朝會,過走馬章臺街,使御史驅,自以便面拊馬。又為婦畫眉,長安中傳張京兆眉撫。” |
huà shé tiān zú畫蛇添足 | 畫蛇時添上腳。喻指徒勞無益;多此一舉。 | 西漢 劉向《戰國策 齊策二》:“蛇固無足,子安能為之足?” |
huà gé zhū lóu畫閣朱樓 | 朱:紅色。有彩繪裝飾的紅樓閣。形容建筑精巧華麗。 | 明·康海《王蘭卿》第一折:“我和你意相投,便住在草團中也勝似畫閣朱樓。” |
zhǐ dōng huà xī指東畫西 | 指說話時的手勢動作。比喻說話避開主題,東拉西扯。 | 宋 釋悟明《聯燈會要 道閑禪師》:“到處插語,指東劃西,舉古舉今。” |
huà yǐn tú yā畫蚓涂鴉 | 形容書法或文字拙劣。多用作謙詞。 | 明 宋濂《贈會稽韓伯時序》:“顧余不敏,操無用之學,徒以空文出應時須,畫蚓涂鴉,日不暇給。” |
diāo liáng huà dòng雕梁畫棟 | 梁:房梁;古代考究的房梁常雕刻有花紋圖案;棟:支柱。指房屋有十分華麗的彩繪裝飾。形容房屋富麗堂皇。 | 元 鄭廷玉《看錢奴》第三折:“這的是雕梁畫棟圣祠堂。” |
huà lóng diǎn jīng畫龍點晴 | 比喻寫文章或講話時,在關鍵處用幾句話點明實質,使內容生動有力。 | 唐 張彥遠《歷代名畫記 張僧繇》:“金陵安樂寺四白龍不點眼睛,每云:‘點睛即飛去。’人以為妄誕,固請點之。須臾,雷電破壁,兩龍乘云騰去上天,二龍未點眼者見在。” |
yī běn huà hú lú依本畫葫蘆 | 比喻單純模仿原樣照搬或沒有改變、創新。同“依樣畫葫蘆”。 | 《朱子語類》卷四二:“仲弓卻只是據見本子做,只是依本畫葫蘆。” |
kè huà wú yán刻畫無鹽 | 古代傳說中的丑女。精細地描繪無鹽;把丑婦當作美人。 | 《晉書 周顗傳》:“庚亮嘗謂顗曰:‘諸人咸以君方樂廣。’顗曰:‘何乃刻畫無鹽,唐突西施也。’” |
yī hú lú huà piáo依葫蘆畫瓢 | 照著真葫蘆的樣子畫葫蘆。比喻刻板地照著做。 | 《詩刊》1977年第12期:“如果就事論事,依葫蘆畫瓢,就會寫成:一條搭肩六尺長,勞動一天沾了灰。” |
guǐ huà fú鬼畫符 | 符:符咒,符箓。好像鬼畫的符咒,亂涂亂畫。 | 金·元好問《遺山文集·論詩30首》:“真書不入今人眼,兒輩從教鬼畫符。” |
tiě huà yín gōu鐵畫銀鉤 | 畫:筆畫;鉤:鉤勒。形容書法剛鍵柔美。 | 唐 歐陽洵《用筆論》:“徘徊俯仰,容與風流,剛則鐵畫,媚若銀鉤。” |
huà hǔ lèi quǎn畫虎類犬 | 畫虎畫得像只狗。比喻模仿的效果不好;弄得不倫不類。 | 唐 劉知幾《史通 六家》:“觀其所述乃似《孔子家語》、臨川《世說》,可謂畫虎不成反類犬也。” |
huà dì ér qū畫地而趨 | 趨:疾走。只在規定的范圍內行動。比喻不知變通。 | 莊周《莊子 人世間》:“已乎已乎,臨人以德;殆乎殆乎,畫地而趨。” |
zhǐ shǒu huà jiǎo指手畫腳 | 指說話時做出各種動作。形容說話時放肆或得意忘形。 | 清 曹雪芹《紅樓夢》第22回:“只見寶玉跑至圍屏燈前,指手畫腳,信口批評。” |
huà jiāng mò shǒu畫疆墨守 | 比喻樹立門戶或固守門戶之見。 | 清 王夫之《姜齋詩話》卷二:“唐初比偶……繼以李杜代興,杯酒論文,雅稱同調,而李不襲杜,杜不謀李,未嘗黨同伐異,畫疆墨守。” |
huà fú niàn zhòu畫符念咒 | 道士畫符箓、念咒語。比喻寫字、念書今人難以索解。 | 瞿秋白《亂彈 啞巴文學》兩千多年中國紳士的畫符念咒,保持象形文字,壟斷著知識,這是‘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的絕妙工具。” |
zhào māo huà hǔ照貓畫虎 | 比喻照著樣子模仿。 | 清 李綠園《歧路燈》第11回:“這大相公聰明得很,他是照貓畫虎,一見即會套的人。” |
zhào hú lú huà piáo照葫蘆畫瓢 | 比喻照著樣子模仿。 | 宋·魏泰《東軒筆錄》第一卷:“太祖笑曰:‘頗聞翰林草制,皆檢前人舊本,改換詞語,此乃俗所謂‘依樣畫葫蘆’耳,何宣力之有?’” |
huà lóng diǎn jīng畫龍點睛 | 畫龍之后再點上眼睛。比喻在關鍵地方簡明扼要地點明要旨;使內容生動傳神。也比喻在整體中突出重點。 | 唐 張彥遠《歷代名畫記 張僧繇》:“金陵安樂寺四白龍不點眼睛,每云:‘點睛即飛去。’人以為妄誕,固請點之。須臾,雷電破壁,兩龍乘云騰去上天,二龍未點眼者見在。” |
huà yǐng tú xíng畫影圖形 | 畫:繪畫。摹繪人的形貌,古時用于懸賞緝捕逃犯。 | 元·施惠《幽閨記·圖形追捕》:“奉上司明文,遍張文榜,畫影圖形,十家為甲,排門粉壁,各處挨捕。” |
miáo tóu huà jiǎo描頭畫角 | 比喻刻意模仿,毫無新意。 | 清 袁枚《隨園詩話》第三卷:“阮亭之意,必欲其描頭畫角若明七子,而后謂之窺盛唐乎?” |
bǐ shǒu huà jiǎo比手畫腳 | 說話的同時用手腳來比畫。 | 李英儒《野火春風斗古城》第九章:“他像個大總管,率領所有人員從前庭到后院,比手畫腳地指點了半個鐘頭。” |
huì sì huà tú彗汜畫涂 | 彗:掃帚;汜:水灑地;涂:泥土。用帚掃灑水在地上,用刀劃泥土。比喻極容易做的事。 | 東漢 班固《漢書 王褒傳》:“水斷蛟龍,陸犀革,忽若彗汜畫涂。” |
yín gōu tiě huà銀鉤鐵畫 | 同“鐵畫銀鉤”。 | 唐·歐陽洵《用筆論》:“徘徊俯仰,容與風流,剛則鐵畫,媚若銀鉤。” |
huà dì kè mù畫地刻木 | 比喻進監獄,受審訊。 | 《梁書 王僧儒傳》:“蓋畫地刻木,昔人所惡,叢棘既累,于何可聞,所以握手戀戀,離別珍重。” |
tǐ guī huà yuán體規畫圓 | 猶言依樣畫葫蘆。謂墨守成規,一味模仿。 | 宋·宋祁《宋景文公筆記·釋俗》:“若體規畫圓,準方作矩,終為人之臣仆。” |
huà dì wéi láo,yì bù rù畫地為牢,議不入 | 議:議論。在地上畫個圓圈當作牢獄,人們議論著不敢進入。形容獄吏的兇殘暴虐。 | 西漢·司馬遷《報任少卿書》:“故士有畫地為牢,勢不可入;削木為吏,議不可對,定計于鮮也。” |
huà hǔ kè hú畫虎刻鵠 | ①比喻好高鶩遠,終無成就。②比喻好事做不成,反變了壞事。 | 《東觀漢記 馬援傳》:“與兄子嚴敦書曰:‘學龍伯高不就,猶為謹飭之士,所謂刻鵠不成尚類鶩者。效杜季良而不成,陷為天下輕薄子,所謂畫虎不成反類狗也。’” |
huà dí huò wán畫荻和丸 | 用以稱贊母親教子有方。同“畫荻丸熊”。 | 宋 歐陽修幼時,母鄭氏以荻畫地教子讀書。唐 柳仲郢幼嗜學,母韓氏用熊膽和制丸子,使郢夜咀咽以提神醒腦。郭沫若《虎符》附錄《寫作緣起》:“但要寫母愛,在兒女小的時候容易表現,如推干就濕、畫荻和丸之類,都是兒女小時的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