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眉踢豎的成語故事
拼音liǔ méi tī shù
基本解釋形容女子發(fā)怒時聳眉之狀。踢豎,橫豎。
出處《水滸傳》第二一回:“只見那婆惜柳眉踢豎,星眼圓睜,說道:‘老娘拿是拿了,只是不還你!’”
暫未找到成語柳眉踢豎 的典故!
更多成語出處和典故
※ 與(柳眉踢豎)相關(guān)的成語及歷史出處:
成語 | 歷史出處 |
---|---|
昂首伸眉 | 漢 司馬遷《報任少卿書》:“乃欲仰首伸眉,論列是非,不亦輕朝廷,羞當(dāng)世之士耶!” |
揚眉吐氣 | 唐 李白《與韓荊州書》:“何惜階前盈尺之地,不使白揚眉吐氣,激昂青云耶?” |
殘花敗柳 | 元 白樸《墻頭馬上》第三折:“休把似殘花敗柳冤仇結(jié),我與你生男長女填還徹,指望生則同衾,死則共穴。” |
卬首信眉 | 《漢書 司馬遷傳》:“今已專職形為埽除之隸,在阘茸之中,乃欲卬首信眉,論列是非,不亦輕朝廷,羞當(dāng)世之士邪!” |
橫眉冷對千夫指 | 魯迅《自嘲》:“橫眉冷對千夫指,俯首甘為孺子牛。” |
色飛眉舞 | 清·楊復(fù)吉《夢闌瑣筆·蔡濤》:“蔡曰:‘步月山塢,忽聞清音,令人色飛眉舞。’” |
柳暗花明又一村 | 宋 陸游《游山西村》詩:“山重水復(fù)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
楊柳依依 | |
膽寒發(fā)豎 | 五代·王定保《唐摭言·好及第惡登科》:“李少卿又曰操空弮,冒白刃,聞?wù)呙也荒懞l(fā)豎,永為子孫之戒。” |
安眉帶眼 | 明 施耐庵《水滸傳》第28回:“你也是安眉帶眼的人,直須要我開口說。” |
螓首蛾眉 | 《詩經(jīng) 衛(wèi)風(fēng) 碩人》:“螓首蛾眉,巧笑倩兮,美目盼兮。” |
橫七豎八 | 明 施耐庵《水滸傳》第34回:“一片瓦礫場上,橫七豎八,殺死的男子婦女,不計其數(shù)。” |
淚眼愁眉 | 元·王實甫《西廂記》第四本第三折:“留戀你,別無意,見據(jù)鞍上馬,閣不住淚眼愁眉。” |
顏骨柳筋 | 《二刻拍案驚奇》卷二:“此書顏骨柳筋,無一筆不合法。” |
黑眉烏嘴 | 清·曹雪芹《紅樓夢》第24回:“弄的你黑眉烏嘴的,那里還像個大家子念書的孩子!” |
畫眉舉案 | 《漢書·張敞傳》:“(敞)又為婦畫眉,長安中傳張京兆眉憮。有司以奏敞。上問之,對曰:‘臣聞閨房之內(nèi),夫婦之私,有過于畫眉者。’” |
橫拖豎拉 | 陸文夫《榮譽》:“可是文教委員是個大塊頭,打籃球的一等好手,橫拖豎拉地就把方巧珍頂?shù)酱蠖Y堂門口。” |
肉眼惠眉 | |
眉開眼笑 | 清 李汝珍《鏡花緣》第50回:“大盜一面看著,只喜的眉開眼笑。” |
慈眉善目 | 老舍《老張的哲學(xué)》:“圓圓的臉,長滿銀灰的胡子,慈眉善目的。” |
仰首伸眉 | 西漢 司馬遷《報任少卿書》:“乃欲仰首伸眉,論列是非。” |
柳暗花明 | 宋 陸游《游山西村》詩:“山重水復(fù)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
眉清目秀 | 元 李直夫《合同文學(xué)》第一折:“有個孩兒喚做安住,今年三歲,生得眉清目秀,是好一個孩兒也。” |
柳腰蓮臉 | 唐 韓偓《頻訪盧秀才》詩:“藥訣棋經(jīng)思致論,柳腰蓮臉本忘情。” |
死眉瞪眼 | 清 曹雪芹《紅樓夢》第110回:“偏偏那日人來的多,里頭的人都死眉瞪眼的。鳳姐只得在那里照料了一會子。” |
肉眼愚眉 | 元 高文秀《黑旋風(fēng)》第三折:“暢道天理難欺,人心怎昧,則他這肉眼愚眉,把一個黑旋風(fēng)爹爹敢來也認(rèn)不得。” |
橫眉冷對千夫指,俯首甘為孺子牛 | 魯迅《自嘲》詩:“橫眉冷對千夫指,俯首甘為孺子牛。” |
觀眉說眼 | 明 蘭陵笑笑生《金瓶梅詞話》第62回:“這丫頭繡春,我教你大娘尋家兒人家,你出身去罷,省的觀眉說眼在這屋里,教人罵沒主子的奴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