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詩文 > 魏禧的詩 > 大鐵椎傳

      大鐵椎傳

      [清代]:魏禧

      庚戌十一月,予自廣陵歸,與陳子燦同舟。子燦年二十八,好武事,予授以左氏兵謀兵法,因問:“數游南北,逢異人乎?”子燦為述大鐵椎,作《大鐵椎傳》。

      大鐵椎,不知何許人,北平陳子燦省兄河南,與遇宋將軍家。宋,懷慶青華鎮人,工技擊,七省好事者皆來學,人以其雄健,呼宋將軍云。宋弟子高信之,亦懷慶人,多力善射,長子燦七歲,少同學,故嘗與過宋將軍。

      時座上有健啖客,貌甚寢,右脅夾大鐵椎,重四五十斤,飲食拱揖不暫去。柄鐵折疊環復,如鎖上練,引之長丈許。與人罕言語,語類楚聲。扣其鄉及姓字,皆不答。

      既同寢,夜半,客曰:“吾去矣!”言訖不見。子燦見窗戶皆閉,驚問信之。信之曰:“客初至,不冠不襪,以藍手巾裹頭,足纏白布,大鐵椎外,一物無所持,而腰多白金。吾與將軍俱不敢問也。”子燦寐而醒,客則鼾睡炕上矣。

      一日,辭宋將軍曰:“吾始聞汝名,以為豪,然皆不足用。吾去矣!”將軍強留之,乃曰:“吾數擊殺響馬賊,奪其物,故仇我。久居,禍且及汝。今夜半,方期我決斗某所。”宋將軍欣然曰:“吾騎馬挾矢以助戰。”客曰:“止!賊能且眾,吾欲護汝,則不快吾意。”宋將軍故自負,且欲觀客所為,力請客。客不得已,與偕行。將至斗處,送將軍登空堡上,曰:“但觀之,慎弗聲,令賊知也。”

      時雞鳴月落,星光照曠野,百步見人。客馳下,吹觱篥數聲。頃之,賊二十余騎四面集,步行負弓矢從者百許人。一賊提刀突奔客,客大呼揮椎,賊應聲落馬,馬首裂。眾賊環而進,客奮椎左右擊,人馬仆地,殺三十許人。宋將軍屏息觀之,股栗欲墮。忽聞客大呼曰:“吾去矣。”塵滾滾東向馳去。后遂不復至。

      魏禧論曰:子房得力士,椎秦皇帝博浪沙中。大鐵椎其人歟?天生異人,必有所用之。予讀陳同甫《中興遺傳》,豪俊、俠烈、魁奇之士,泯泯然不見功名于世者,又何多也!豈天之生才不必為人用歟?抑用之自有時歟?子燦遇大鐵椎為壬寅歲,視其貌當年三十,然大鐵椎今年四十耳。子燦又嘗見其寫市物帖子,甚工楷書也。


      “大鐵椎傳”譯文及注釋

      譯文

      庚戌年十一月,我從揚州回家,與陳子燦同船。子燦時年二十八歲,愛好弄槍使棒,我給他講授《左傳》中的兵謀兵法時,趁機問:“你走南闖北,碰到過奇異之人嗎?”子燦向我講述了大鐵椎的事,于是我寫了《大鐵椎傳》。

      大鐵椎,不知是什么地方人。北平陳子燦到河南去看望他的哥哥,在宋將軍家里遇見了大鐵椎。宋將軍是懷慶青華鎮人,擅長武術,七省愛好武術的人都來向他學習,人們因他長得魁梧健壯,所以叫他宋將軍。宋將軍的徒弟高信之,也是懷慶人,力氣大,擅長射箭,比陳子燦大七歲,是他小時候的同學,因此陳子燦曾經與他一同訪問過宋將軍。

      當時座上有個飯量很大的客人,容貌很丑陋,右腋下夾著個大鐵椎,有四五十斤重,吃飯以及拱手行禮時,一刻也不放下它。大鐵椎柄上的鐵鏈折迭圍繞著,像鎖上的鏈子,把它拉開有一丈多長。他很少跟人們交談,說話像楚地(今湖南湖北一帶)的口音。問他家鄉在哪,姓甚名何,都不作回答。

      我們在一起睡覺,到半夜,客人說:“我走了。”話音剛落,人就不見了。陳子燦見窗門都關著,就吃驚地問高信之。高信之說:“客人剛來時,不戴帽子,不穿襪子,用藍手巾包著頭,腳上纏著白布,除了大鐵椎外,什么東西都沒有攜帶,而腰帶中裹著很多銀子。我和宋將軍都不敢問他。”陳子燦一覺醒來,俠客卻已打著呼嚕睡在床上了。

      有一天,俠客向宋將軍告辭說:“我當初聽到你的名聲時,把你當作英雄豪杰,然而你的武藝全不頂用,我走了。”宋將軍竭力挽留他,他就說:“我曾屢次打殺攔路搶劫的強盜,奪取他們的財物,因此他們很恨我。我若久留此地,災禍將會牽連到你。今晚半夜,強盜們正約定和我到某個地方決斗。”宋將軍高興地說:“我騎著馬帶著弓箭來助戰。”俠客說:“不要去,強盜本領強且人又多,我想要保護你,就不能殺個痛快。”宋將軍向來自以為了不起,并且也很想看看俠客的本領,就竭力請求俠客同往。俠客沒辦法,就帶他一起走。將要到達決斗的地方,俠客送宋將軍登上一座荒廢無人的堡壘,說:“你只許觀看,千萬別作聲,(以免)讓強盜們發覺你。”

      這時,雞叫月落,星光照著空曠的原野,百步之內能夠看見人。俠客騎馬飛馳而下,吹了幾聲觱篥。一會兒,二十多個騎馬的強盜從四面聚集過來,徒步行走背著弓箭跟在后面的有一百多人。一個強盜提著刀縱馬沖向俠客,俠客大喊:“看椎。”揮舞起鐵椎,強盜應聲墜落馬下,馬頭也被砸得碎裂。那伙強盜向前包圍上來,俠客奮力揮舞鐵椎左右猛擊,強盜們連人帶馬栽倒在地,三十多人被殺死。宋將軍屏住呼吸觀看這場惡戰,嚇得兩腿發抖,幾乎從堡壘上掉下來。忽然聽到俠客大聲呼喊道:“我走啦!”塵灰滾滾,朝著東方飛奔而去。之后就再也沒有回來。

      魏禧評論說:張良找到了大力士,在博浪沙用鐵椎捶擊秦始皇,大鐵椎大概也是那種人吧?老天生下有奇異才能的人,一定有用得著他的地方。但我讀陳亮的《中興遺傳》,發現那些才智出眾、俠義剛烈、雄奇卓異的人,無聲無息地不能在當代顯露功績聲名的,又為什么這樣多呢?是不是上天降生的人才不一定被人任用呢?還是任用他們自會有一定的時機呢?陳子燦遇見大鐵椎是壬寅年,看他的相貌應當是三十歲,那么大鐵椎當時已有四十歲了。子燦又曾經看見他寫買東西的單子,楷書寫得非常工整漂亮。

      注釋

      大鐵椎傳:選自《魏叔子文鈔》,有刪節。文章是一篇傳記,因為不知道這個人叫什么名字,就用他的兵器“大鐵錐”來代替。

      庚戌:年(康熙九年)。

      廣陵:揚州古名。

      陳子燦:生平不詳。

      左氏兵謀兵法:指《左傳》中記述戰事的文字。

      北平:北京。明初改元大都為北平,年(明成祖永樂元年)改名北京。此用明初名稱。省(xǐng)兄河南:到河南探望哥哥。

      懷慶:府名,今河南沁陽。

      工技擊:擅長武術。

      七省:指河南及其鄰近的河北、山東、山西、陜西、安徽、湖北七省。

      少同學:青少年時代的同學。

      過:訪問。

      健啖(dàn淡):食量很大。 啖,吃。

      貌甚寢:相貌甚丑陋。寢,丑陋。

      右脅:右腋下。

      “飲食”句:謂椎不離身。不暫去:一會也不離身。

      “柄鐵”句:椎之鐵柄可折疊環繞,如同鎖鏈。練,通“鏈”。

      引:伸長。

      語類楚聲:說話像楚地的口音。楚地,現為湖南、湖北一帶,古為楚地。

      扣:通“叩”,詢問。

      言訖(qì):說完。

      白金:銀子。

      鼾(hān酣)睡:熟睡。鼾,打呼嚕。炕:用土坯搭制的床。

      豪:豪杰。

      強:(qiǎng)盡力挽留。

      響馬賊:結伙攔路搶劫的強盜,搶劫時先打呼哨,或放響箭,故稱。

      仇:怨恨,仇恨。

      且:將。

      期:約定。

      能:有本領。

      不快吾意:不能讓我痛快搏斗。

      與偕行:和(他)一起去。

      慎弗聲:小心不要出聲。

      觱篥(bì lì):古代一種管樂器。? 用竹做管,用蘆葦做嘴。漢代從西域傳入。

      環而進:圍攻。

      仆:向前倒下。

      屏息:暫時抑制呼吸。屏,抑制。

      股栗:兩腿發抖。栗,戰栗,發抖。

      “子房”三句:謂大鐵椎與漢代張良所得力士為一類人。子房,張良,字子房。秦滅韓,張良欲為韓復仇,后來找到一名力士,能舉起一百二十斤重的鐵椎,狙擊秦始皇于博浪沙,但只擊中副車(參看《史記·留侯世家》)。歟(yú),助詞,表示疑問、感嘆、反詰等語氣。

      陳同甫:南宋陳亮,字同甫,文學家,著有《龍川文集》、《龍川詞》。其所著《中興遺傳》,為宋朝南渡前后大臣、大將、死節、能臣、能將各類人物立傳,其中有俠士、義勇兩門,人物類似大鐵椎,所以這樣說,以引出下文之感慨。

      泯泯(mǐn敏)然:形容紛紛消亡。

      壬寅歲:年(康熙元年)。

      參考資料:

      1、陳復華等.古代漢語詞典:商務印書館,2003年5月1日

      “大鐵椎傳”鑒賞

      賞析

      《大鐵椎傳》屬于作者所謂“布衣獨行士”傳。鐵椎(zhui),古兵器。傳主姓名無考,十分勇武,以其兵器來命名。傳文主體部分采用傳中特定人物的視點,敘寫傳主的非常相貌、詭秘行動、搏斗場面,活現一位隱身民間的豪俠形象,有神龍見首不見尾之致。結末論贊亦留有不盡之意。

      文章一篇是帶有傳奇色彩的人物傳記,作者善于層層設疑,讀來引人入勝。但直到文章結尾,僅知道傳主是個身懷絕技的人,至于他為什么來找宋將軍,為什么后來又說宋將軍“不足用”,則諱莫如深。由此可以看出,作者寫這個人物是有所寄托的。宋將軍陪襯出了大鐵椎的性格特點,“宋將軍”也暗指當時那些沉寂的明朝舊臣,徒有虛名,沒有勇氣和力量起來反抗。

      傳記的語言十分簡練,但讀者任依然能夠從外貌、語言、行動等方面感受到主人公豪爽而深沉的性格。大鐵椎前來拜訪宋將軍,目的是結交能夠干大事的真正英雄。待他細心觀察發現宋將軍武藝平庸、缺乏膽識后,就果斷做出了“皆不足用”的結論,決定告辭,這是他深沉性格的一面。

      全篇以星夜決斗這一部分寫得最為精彩。寫環境:雞鳴月落,星光照曠野,突出了決斗的肅殺氣氛。寫來者之多,武器之盛,步齊環集,聲勢浩大,越發襯出“大鐵椎”的勇敢。而那個“工技擊”、有虛名、挺自負的宋將軍,在一旁看著,竟嚇得不敢喘大氣兒,倆腿哆嗦幾乎要跌下來。這一描寫更從側面襯托出“大鐵椎”的勇猛過人。正面描寫他奮椎揮擊,人馬四面撲地。寥寥幾筆,就把他過人的神力、高強的武藝、豪邁的性格,刻畫得淋漓盡致。

      創作背景

      縱觀魏禧之古文創作,傳體文是非常重要的組成部分 。考察其傳志之文,可以見出清初士人復雜的心靈軌跡,也可解讀清初文章的文化蘊涵及美學追求。此類傳記中,傳頌最廣的無疑是 《大鐵椎傳》,塑造了一位技藝高超、行為詭異 、 頗具傳奇色彩的”江湖異人”的形象。

      魏禧簡介

      清代·魏禧的簡介

      魏禧

      魏禧(1624年3月2日~1680年11月17日)明末清初散文家,與汪琬、侯方域并稱清初散文三大家,與兄際瑞、弟禮合稱寧都三魏,三魏兄弟與彭士望、林時益、李騰蛟、岳維屏、彭任等合稱易堂九子。字冰叔,一字叔子,號裕齋。江西寧都人,明末諸生,明亡隱居翠微峰勺庭,人稱勺庭先生。后出游江南,以文會友,傳播其明道理、識時務、重廉恥、畏名義的學說,結納賢豪,以圖恢復。他的文章多頌揚民族氣節人事,表現出濃烈的民族意識。還善于評論古人的業跡,對古人的是非曲直、成敗得失都有一定的見解,著有《魏叔子文集》。

      ...〔? 魏禧的詩(2篇)

      猜你喜歡

      大鐵椎傳

      清代魏禧

      庚戌十一月,予自廣陵歸,與陳子燦同舟。子燦年二十八,好武事,予授以左氏兵謀兵法,因問:“數游南北,逢異人乎?”子燦為述大鐵椎,作《大鐵椎傳》。

      大鐵椎,不知何許人,北平陳子燦省兄河南,與遇宋將軍家。宋,懷慶青華鎮人,工技擊,七省好事者皆來學,人以其雄健,呼宋將軍云。宋弟子高信之,亦懷慶人,多力善射,長子燦七歲,少同學,故嘗與過宋將軍。

      時座上有健啖客,貌甚寢,右脅夾大鐵椎,重四五十斤,飲食拱揖不暫去。柄鐵折疊環復,如鎖上練,引之長丈許。與人罕言語,語類楚聲。扣其鄉及姓字,皆不答。

      既同寢,夜半,客曰:“吾去矣!”言訖不見。子燦見窗戶皆閉,驚問信之。信之曰:“客初至,不冠不襪,以藍手巾裹頭,足纏白布,大鐵椎外,一物無所持,而腰多白金。吾與將軍俱不敢問也。”子燦寐而醒,客則鼾睡炕上矣。

      一日,辭宋將軍曰:“吾始聞汝名,以為豪,然皆不足用。吾去矣!”將軍強留之,乃曰:“吾數擊殺響馬賊,奪其物,故仇我。久居,禍且及汝。今夜半,方期我決斗某所。”宋將軍欣然曰:“吾騎馬挾矢以助戰。”客曰:“止!賊能且眾,吾欲護汝,則不快吾意。”宋將軍故自負,且欲觀客所為,力請客。客不得已,與偕行。將至斗處,送將軍登空堡上,曰:“但觀之,慎弗聲,令賊知也。”

      時雞鳴月落,星光照曠野,百步見人。客馳下,吹觱篥數聲。頃之,賊二十余騎四面集,步行負弓矢從者百許人。一賊提刀突奔客,客大呼揮椎,賊應聲落馬,馬首裂。眾賊環而進,客奮椎左右擊,人馬仆地,殺三十許人。宋將軍屏息觀之,股栗欲墮。忽聞客大呼曰:“吾去矣。”塵滾滾東向馳去。后遂不復至。

      魏禧論曰:子房得力士,椎秦皇帝博浪沙中。大鐵椎其人歟?天生異人,必有所用之。予讀陳同甫《中興遺傳》,豪俊、俠烈、魁奇之士,泯泯然不見功名于世者,又何多也!豈天之生才不必為人用歟?抑用之自有時歟?子燦遇大鐵椎為壬寅歲,視其貌當年三十,然大鐵椎今年四十耳。子燦又嘗見其寫市物帖子,甚工楷書也。


      臨江王節士歌

      唐代李白

      洞庭白波木葉稀,燕鴻始入吳云飛。

      吳云寒,燕鴻苦。

      風號沙宿瀟湘浦,節士悲秋淚如雨。

      白日當天心,照之可以事明主。

      壯士憤,雄風生。

      安得倚天劍,跨海斬長鯨。


      一片

      唐代李商隱

      一片瓊英價動天,連城十二昔虛傳。

      良工巧費真為累,楮葉成來不直錢。


      行路難三首

      唐代李白

      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盤珍羞直萬錢。

      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劍四顧心茫然。

      欲渡黃河冰塞川,將登太行雪滿山。

      閑來垂釣碧溪上,忽復乘舟夢日邊。

      行路難!行路難!多歧路,今安在?

      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云帆濟滄海。

      大道如青天,我獨不得出。

      羞逐長安社中兒,赤雞白雉賭梨栗。(白雉 一作:白狗)

      彈劍作歌奏苦聲,曳裾王門不稱情。

      淮陰市井笑韓信,漢朝公卿忌賈生。

      君不見昔時燕家重郭隗,擁篲折節無嫌猜。

      劇辛樂毅感恩分,輸肝剖膽效英才。

      昭王白骨縈蔓草,誰人更掃黃金臺?

      行路難,歸去來!

      有耳莫洗潁川水,有口莫食首陽蕨。

      含光混世貴無名,何用孤高比云月?

      吾觀自古賢達人,功成不退皆殞身。

      子胥既棄吳江上,屈原終投湘水濱。

      陸機雄才豈自保?李斯稅駕苦不早。

      華亭鶴唳詎可聞?上蔡蒼鷹何足道?

      君不見吳中張翰稱達生,秋風忽憶江東行。

      且樂生前一杯酒,何須身后千載名?


      題太公釣渭圖

      明代劉基

      璇室群酣夜,璜溪獨釣時。

      浮云看富貴,流水淡須眉。

      偶應非熊兆,尊為帝者師。

      軒裳如固有,千載起人思。


      答客難

      兩漢東方朔

      客難東方朔曰:“蘇秦、張儀一當萬乘之主,而身都卿相之位,澤及后世。今子大夫修先王之術,慕圣人之義,諷誦詩書百家之言,不可勝記,著于竹帛;唇腐齒落,服膺而不可釋,好學樂道之效,明白甚矣;自以為智能海內無雙,則可謂博聞辯智矣。然悉力盡忠,以事圣帝,曠日持久,積數十年,官不過侍郎,位不過執戟。意者尚有遺行邪?同胞之徒,無所容居,其故何也?”

      東方先生喟然長息,仰而應之曰:“是故非子之所能備。彼一時也,此一時也,豈可同哉?夫蘇秦、張儀之時,周室大壞,諸侯不朝,力政爭權,相擒以兵,并為十二國,未有雌雄。得士者強,失士者亡,故說得行焉。身處尊位,珍寶充內,外有倉麋,澤及后世,子孫長享。今則不然:圣帝德流,天下震懾,諸侯賓服,連四海之外以為帶,安于覆盂;天下平均,合為一家,動發舉事,猶運之掌,賢與不肖何以異哉?遵天之道,順地之理,物無不得其所;故綏之則安,動之則苦;尊之則為將,卑之則為虜;抗之則在青云之上,抑之則在深淵之下;用之則為虎,不用則為鼠;雖欲盡節效情,安知前后?夫天地之大,士民之眾,竭精馳說,并進輻湊者,不可勝數;悉力慕之,困于衣食,或失門戶。使蘇秦、張儀與仆并生于今之世,曾不得掌故,安敢望侍郎乎!傳曰:‘天下無害,雖有圣人,無所施才;上下和同,雖有賢者,無所立功。’故曰:時異事異。

      “雖然,安可以不務修身乎哉!《詩》曰:‘鼓鐘于宮,聲聞于外。’‘鶴鳴九皋,聲聞于天’。茍能修身,何患不榮!太公體行仁義,七十有二,乃設用于文武,得信厥說。封于齊,七百歲而不絕。此士所以日夜孳孳,修學敏行,而不敢怠也。譬若鹡鸰,飛且鳴矣。傳曰:‘天不為人之惡寒而輟其冬,地不為人之惡險而輟其廣,君子不為小人之匈匈而易其行。’‘天有常度,地有常形,君子有常行;君子道其常,小人計其功。”詩云:‘禮義之不愆,何恤人之言?’水至清則無魚,人至察則無徒;冕而前旒,所以蔽明;黈纊充耳,所以塞聰。明有所不見,聰有所不聞,舉大德,赦小過,無求備于一人之義也。枉而直之,使自得之;優而柔之,使自求之;揆而度之,使自索之。蓋圣人之教化如此,欲其自得之;自得之,則敏且廣矣。

      “今世之處士,時雖不用,塊然無徒,廓然獨居;上觀許山,下察接輿;計同范蠡,忠合子胥;天下和平,與義相扶,寡偶少徒,固其宜也。子何疑于予哉?若大燕之用樂毅,秦之任李斯,酈食其之下齊,說行如流,曲從如環;所欲必得,功若丘山;海內定,國家安;是遇其時者也,子又何怪之邪?語曰:‘以管窺天,以蠡測海,以筵撞鐘,’豈能通其條貫,考其文理,發其音聲哉?猶是觀之,譬由鼱鼩之襲狗,孤豚之咋虎,至則靡耳,何功之有?今以下愚而非處士,雖欲勿困,固不得已,此適足以明其不知權變,而終惑于大道也。”


      戲呈孔毅父

      宋代黃庭堅

      管城子無食肉相,孔方兄有絕交書。

      文章功用不經世,何異絲窠綴露珠。

      校書著作頻詔除,猶能上車問何如。

      忽憶僧床同野飯,夢隨秋雁到東湖。


      與楊德祖書

      兩漢曹植

      植曰:數日不見,思子為勞,想同之也。

      仆少好為文章,迄至于今,二十有五年矣,然今世作者,可略而言也。昔仲宣獨步于漢南,孔璋鷹揚于河朔,偉長擅名于青土,公干振藻于海隅,德璉發跡于大魏,足下高視于上京。當此之時,人人自謂握靈蛇之珠,家家自謂抱荊山之玉,吾王于是設天網以該之,頓八紘以掩之,今盡集茲國矣。然此數子猶復不能飛鶱絕跡,一舉千里。以孔璋之才,不閑于辭賦,而多自謂能與司馬長卿同風,譬畫虎不成反為狗也,前書嘲之,反作論盛道仆贊其文。夫鐘期不失聽,于今稱之,吾亦不能妄嘆者,畏后世之嗤余也。

      世人之著述,不能無病,仆常好人譏彈其文,有不善者,應時改定。昔丁敬禮常作小文,使仆潤飾之,仆自以才不過若人,辭不為也。敬禮謂仆,卿何疑難,文之佳惡,吾自得之,后世誰相知定吾文者邪?吾常嘆此達言,以為美談。昔尼父之文辭,與人流通,至于制《春秋》,游夏之徒乃不能措一辭。過此而言不病者,吾未之見也。

      蓋有南威之容,乃可以論于淑媛,有龍淵之利,乃可以議于斷割,劉季緒才不能逮于作者,而好詆訶文章,掎摭利病。昔田巴毀五帝,罪三王,訾五霸于稷下,一旦而服千人,魯連一說,使終身杜口。劉生之辯,未若田氏,今之仲連,求之不難,可無息乎?人各有好尚,蘭蓀蕙之芳,眾人所好,而海畔有逐臭之夫;咸池六莖之發,眾人所同樂,而墨翟有非之論,豈可同哉!

      今往仆少小所著辭賦一通相與,夫街談巷說,必有可采,擊轅之歌有應風雅,匹夫之思,未易輕棄也。辭賦小道,固未足以揄揚大義,彰示來世也。昔揚子云先朝執戟之臣耳,猶稱壯夫不為也。吾雖德薄,位為藩侯,猶庶幾戮力上國,流惠下民,建永世之業,流金石之功,豈徒以翰墨為勛績,辭賦為君子哉!若吾志未果,吾道不行,則將采庶官之實錄,辯時俗之得失,定仁義之衷,而一家之言,雖未能藏之于名山,將以傳之同好,非要之皓首,豈今日之論乎?其言之不慚,恃惠子之知我也。

      明早相迎,書不盡懷,植白。


      水調歌頭·過岳陽樓作

      宋代張孝祥

      湖海倦游客,江漢有歸舟。西風千里,送我今夜岳陽樓。日落君山云氣,春到沅湘草木,遠思渺難收。徙倚欄桿久,缺月掛簾鉤。

      雄三楚,吞七澤,隘九州。人間好處,何處更似此樓頭。欲吊沈累無所,但有漁兒樵子,哀此寫離憂。回首叫虞舜,杜若滿芳洲。


      傷溫德彝

      唐代溫庭筠

      昔年戎虜犯榆關,一敗龍城匹馬還。

      侯印不聞封李廣,他人丘壟似天山。



      亚洲精品tv久久久久久久久| 亚洲国产精品久久久久网站| 亚洲综合色婷婷七月丁香| 亚洲av日韩综合一区久热| 亚洲国产成人综合| 亚洲综合综合在线| 亚洲欧洲日本精品| 亚洲欧美日韩中文二区| 在线aⅴ亚洲中文字幕| 亚洲乱码在线卡一卡二卡新区| 久久99国产亚洲高清观看首页| 伊人久久亚洲综合| 亚洲人成在线播放网站| 亚洲精品亚洲人成在线观看| 久久精品国产69国产精品亚洲 | 久久青青草原亚洲av无码| 国产成人精品久久亚洲| 中文字幕亚洲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亚洲情侣一区二区无| 亚洲精品V欧洲精品V日韩精品| 亚洲V无码一区二区三区四区观看| 亚洲av无码专区在线观看下载| 亚洲av永久无码精品秋霞电影秋| 亚洲AV无码男人的天堂| 国产偷国产偷亚洲高清人| 亚洲国产中文v高清在线观看| 国产成人精品曰本亚洲79ren| 亚洲色精品aⅴ一区区三区| 亚洲成色在线综合网站| 久久亚洲AV成人无码软件| 国产亚洲精品高清在线| 亚洲码国产精品高潮在线| 亚洲精品免费在线观看| 亚洲人成人77777网站不卡| 亚洲一区二区三区丝袜| 无码国产亚洲日韩国精品视频一区二区三区 | 亚洲日韩一区精品射精| 日批日出水久久亚洲精品tv| 国产啪亚洲国产精品无码| 亚洲国产精彩中文乱码AV| 亚洲春黄在线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