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媚筆泉記

      [清代]:姚鼐

      桐城之西北,連山殆數(shù)百里,及縣治而迤平。其將平也,兩崖忽合,屏矗墉回,嶄橫若不可徑。龍溪曲流,出乎其間。

      以歲三月上旬,步循溪西入。積雨始霽,溪上大聲漎然,十余里旁多奇石、蕙草、松、樅、槐、楓、栗、橡,時(shí)有鳴巂。溪有深潭,大石出潭中,若馬浴起,振鬣宛首而顧其侶。援石而登,俯視溶云,鳥飛若墜。

      復(fù)西循崖可二里,連石若重樓,翼乎臨于溪右。或曰:“宋李公麟之垂云沜也。”或曰:“后人求公麟地不可識(shí),被而名之。”石罅生大樹,蔭數(shù)十人,前出平土,可布席坐。

      南有泉,明何文端公摩崖書其上,曰:“媚筆之泉”。泉漫石上,為圓池,乃引墜溪內(nèi)。左丈學(xué)沖于池側(cè)方平地為室,未就,要客九人飲于是。日暮半陰,山風(fēng)卒起,肅振巖壁榛莽,群泉磯石交鳴,游者悚焉,遂還。

      是日,姜塢先生與往,鼐從,使鼐為記。


      “游媚筆泉記”譯文及注釋

      譯文

      桐城的西北方向,重山疊嶺大概有好幾百里,一直到縣衙所在地才開始平坦。平地和山地交界的地方,兩座山崖合立一起,像屏障一樣聳立,高的橫的縫隙幾乎不能走人。像龍一樣曲折的溪流,從這里邊流出來。

      去年三月上旬,我們徒步順著溪流從西邊走進(jìn)去。連續(xù)下了較長(zhǎng)時(shí)間的雨,天氣剛剛轉(zhuǎn)晴,溪流發(fā)出很大的嘩嘩聲。走了十多里路,山道兩旁有很多奇形怪狀的石頭、蕙草、松樹、樅樹、槐樹、楓樹、栗樹、橡樹等,不時(shí)聽到杜鵑的叫聲。溪下面有個(gè)很深的大水潭,一塊大石頭露出在水面上,好像在里面洗澡的馬剛剛站起身,甩著鬃毛回頭看它的伙伴。扒著石頭向上爬,俯視云彩,飛鳥看起來就像要墜落的樣子。

      接著沿著懸崖往西走大約二里,層疊的石頭好像高樓,翅膀一樣探出在溪流的右方。有人說:“這是宋代李公麟所說的垂云沜啊。”有人說:“后人尋找李公麟記載的地方,沒有找到,于是就稱這塊石頭為‘李公麟垂云沜’。”石頭的縫隙間長(zhǎng)出一棵大樹,樹陰能容下幾十個(gè)人,樹前有平地,可以鋪上席子坐下。

      樹南邊有泉水,明代的何文端先生的摩崖書刻在上邊,泉水叫做“媚筆泉”。泉水漫過石頭形成一個(gè)圓形的水池,上邊的溪水流落進(jìn)去。左丈學(xué)沖在水池邊的平地上建造房子,還沒建成,邀請(qǐng)九位客人在這里飲酒。傍晚天氣轉(zhuǎn)為半陰,山風(fēng)突然刮起來,猛烈地吹打懸崖峭壁,樹木草叢、許多泉水、碎石亂響。游玩的人感到十分害怕,于是回去了。

      這一天,我的伯父姜塢先生也去了,我跟隨他,他讓我記下來這件事。

      注釋

      媚筆泉:在今安徽桐城縣西北。

      桐城:縣名,在安徽中南部。

      連山:綿延的山峰。殆:恐怕,大概。

      及:到。縣治:縣衙所在地,指桐城縣城。

      迤(yí)平:漸漸平伏。

      屏矗(chù)墉(yōng)回:山崖像屏風(fēng)一樣矗立,像城墻一樣曲折環(huán)繞。“墉”,城墻。

      嶄橫:形容山崖高陡地橫擋在前面。徑:通行的意思。

      “龍溪”二句:彎曲的龍溪,從它們中間流出。

      以歲:在這年。

      步:步行。

      積雨:長(zhǎng)時(shí)間下雨。

      霽(jì):天放晴。

      漎(cóng)然:形容流水聲響。

      蕙草:一名薰草,俗稱佩蘭。

      樅(cōng):樹木名,又叫“冷杉”。

      巂(guī):巂周,即杜鵑,又叫子規(guī)鳥,善鳴。

      浴起:剛洗完澡站起來。

      振鬣(liè):形容馬脖子挺伸著。“鬣”,馬頸上的長(zhǎng)毛。

      宛首:轉(zhuǎn)過頭去。侶:伙伴。

      援:攀附。

      “俯視”二句:意謂低頭看水中倒影,天空的云好像溶化在水里,飛鳥好像在往下墜落。

      連石:崖上巖石連綿。重(chóng)樓:兩層樓房。

      “翼乎”句:像展翅欲飛的大鳥臨立在小河溝的右岸。

      李公麟:北宋舒州府治在今安徽潛山人,字伯時(shí),北宋元祐年間(—)進(jìn)士,官至御史檢法。精通古文字,擅長(zhǎng)畫山水佛像。元符(—)末年歸居桐城龍眠山莊,所以又號(hào)龍眠山人。

      沜(pàn):古代學(xué)宮前半月形狀的水池。

      求:尋找。

      公麟地:即指垂云沜。識(shí):辨認(rèn)。

      被而名之:意謂這是被后人用“李公麟垂云沜”來稱呼這塊巖石的。

      罅(xià):裂縫。

      蔭數(shù)十人:樹蔭之大,可以遮蔽數(shù)十人。

      可布席坐:可以鋪開席子在上面坐。

      何文端公:何如寵,字康侯,桐城人,明代萬歷年間(—)進(jìn)士,累官禮部尚書,武英殿大學(xué)士,死后謚號(hào)“文端”。“公”,古代對(duì)別人的尊稱。

      摩崖:在山崖石壁上銘刻的文字。書:書寫。

      “泉漫”三句:意謂泉水冒出來,流到崖石上,人們就在石上鑿了一個(gè)圓池子,然后導(dǎo)引泉水流入下面的溪里。

      左學(xué)沖:左世容,字學(xué)沖,乾坤舉人,曾任武進(jìn)縣教諭。

      丈:古代對(duì)長(zhǎng)者的尊稱。方:正在。為室:蓋住房。

      未就:還沒有完工。

      要(yāo):邀請(qǐng)。

      卒(cù):通“猝”,突然。

      “肅振”二句:意謂風(fēng)吹得巖壁上的叢雜草木都失色抖動(dòng),連水都沖擊山石叫喊起來。

      磯(jī)石:水邊突出的石頭。

      悚(sǒng):恐懼,害怕。

      姜塢先生:姚范,字南菁,乾隆年間(—)進(jìn)士,作者的伯父。

      與往:一同前往。石交鳴。游人害怕,就起身回家。

      “游媚筆泉記”鑒賞

      賞析

      這篇游記,雖然名為《游媚筆泉記》,實(shí)則更多的寫了去媚筆泉一路情景。先敘桐城西北的山勢(shì),次敘沿小溪西入,沿路風(fēng)光,然后,始寫媚筆泉及酒宴。文章由遠(yuǎn)及近,層層寫來, 逐步深入,寫景繪物,神態(tài)生動(dòng),頗能引人入勝。

      第一段寫桐城西北龍眠山的山勢(shì)與源出于此的龍溪水勢(shì)。龍眠山綿亙數(shù)百里,但在將平之處,兩崖忽合,而“龍溪曲流,出乎其旬”。

      第二段寫前去媚筆泉的沿途所見。作者一行循龍溪行,正值陽(yáng)春三月,宿雨初睛,沿龍溪十余里,水聲響亮,溪畔都是樹、石,隨后作者等發(fā)現(xiàn)溪有潭,其中一塊雄奇不凡的大石,狀如剛剛洗浴完畢的馬,揚(yáng)著鬢,回顧它的同伴。游人攀授到這塊大石上,“俯視溶云,鳥飛若墜”。然后一行人循崖游覽,見一組奇石,它們“連石若重樓,冀乎臨干溪右”;并討論這是否是北宋畫家、龍眠隱士李公麟的“垂云泮”。這組奇石有一株奇樹相伴,該樹生于石縫,并且能長(zhǎng)到蔭數(shù)十人之大。山水跌宕,忽又“前出平土,可布席坐”,又“南有泉”,這才點(diǎn)到了正題:媚筆泉。“泉漫石上為圓池,乃引墜溪內(nèi)”,泉又與龍溪連通。

      第三段收結(jié)全文。先寫左學(xué)沖老人筑室于媚筆泉水所匯的池畔,室未筑就就邀人入飲,板有雅興。至傍晚,天氣陰沉,“山風(fēng)卒起,振肅巖壁,榛莽、群泉、磯石交鳴”,于是游客“悚焉”,興盡而返。

      本文以游程為明線,還有一條暗線是水。作者所到之處都有龍溪或媚筆泉的水相伴。作者筆致也如水般纖敏柔細(xì)、曲折回環(huán)。這是此文的陰柔之美。然而此文有溪泉也有山石,山、石常是高聳,斬截,奇特,險(xiǎn)峻,是陽(yáng)剛的。同時(shí),作者此游雖以媚筆泉為目的,但文章描寫的主體部分卻是前往媚筆泉的過程。這種漫不經(jīng)心,也頗具陽(yáng)剛的特征。至于文中所描繪的動(dòng)靜互滲、天水交融,乃至白日游覽時(shí)的晴好天氣、勃勃興致,與入暮時(shí)分的天氣變壞,山風(fēng)懾人一一都不愧是陰陽(yáng)兼用的妙筆。

      創(chuàng)作背景

      《游媚筆泉記》是姚鼐隨其伯父姚范等游覽本鄉(xiāng)名勝媚筆泉后寫的一篇游記,文字簡(jiǎn)潔生動(dòng),狀物寫景傳神。據(jù)作者的《左筆泉先生時(shí)文序》,此文作于公元1763年(乾隆二十八年)姚鼐成進(jìn)士返里之后。

      姚鼐簡(jiǎn)介

      清代·姚鼐的簡(jiǎn)介

      姚鼐

      姚鼐(nài)(1731~1815)清代著名散文家,與方苞、劉大櫆并稱為“桐城三祖”。字姬傳,一字夢(mèng)谷,室名惜抱軒(在今桐城中學(xué)內(nèi)),世稱惜抱先生、姚惜抱,安徽桐城人。乾隆二十八年(1763)中進(jìn)士,任禮部主事、四庫(kù)全書纂修官等,年才四十,辭官南歸,先后主講于揚(yáng)州梅花、江南紫陽(yáng)、南京鐘山等地書院四十多年。著有《惜抱軒全集》等,曾編選《古文辭類纂》。

      ...〔? 姚鼐的詩(shī)(9篇)

      猜你喜歡

      過虎門

      清代康有為

      粵海重關(guān)二虎尊,萬龍轟斗事何存。

      至今遺壘余殘石,白浪如山過虎門。


      壽陽(yáng)曲·山市晴嵐

      元代馬致遠(yuǎn)

      花村外,草店西,晚霞明雨收天霽。四周山,一竿殘照里,錦屏風(fēng)又添鋪翠。


      山鬼謠·問何年

      宋代辛棄疾

      雨巖有石,狀怪甚,取《離騷》《九歌》,名曰“山鬼”,因賦《摸魚兒》,改今名。

      問何年、此山來此?西風(fēng)落日無語(yǔ)。看君似是羲皇上,直作太初名汝。溪上路,算只有、紅塵不到今猶古。一杯誰(shuí)舉?舉我醉呼君,崔嵬未起,山鳥覆杯去。

      須記取:昨夜龍湫風(fēng)雨,門前石浪掀舞。四更山鬼吹燈嘯,驚倒世間兒女。依約處,還問我:清游杖履公良苦。神交心許。待萬里攜君,鞭笞鸞鳳,誦我《遠(yuǎn)游》賦。

      ?


      溪村即事

      元代周權(quán)

      寒翠飛崖壁,塵囂此地分。

      鶴行松徑雨,僧倚石闌云。

      竹色溪陰見,梅香岸曲聞。

      山翁邀客飲,閑話總成文。


      江城子·晚日金陵岸草平

      五代歐陽(yáng)炯

      晚日金陵岸草平,落霞明,水無情。六代繁華,暗逐逝波聲。空有姑蘇臺(tái)上月,如西子鏡照江城。


      南鄉(xiāng)子·歸路近

      五代李珣

      歸路近,扣舷歌,采真珠處水風(fēng)多。曲岸小橋山月過,煙深鎖,豆蔻花垂千萬朵。


      潭上作

      唐代張喬

      竹島殘陽(yáng)映翠微,雪翎禽過碧潭飛。

      人間未有關(guān)身事,每到漁家不欲歸。


      陰雨

      唐代白居易

      嵐霧今朝重,江山此地深。

      灘聲秋更急,峽氣曉多陰。

      望闕云遮眼,思鄉(xiāng)雨滴心。

      將何慰幽獨(dú),賴此北窗琴。


      沉醉東風(fēng)·漁夫

      元代白樸

      黃蘆岸白蘋渡口,綠柳堤紅蓼灘頭。雖無刎頸交,卻有忘機(jī)友,點(diǎn)秋江白鷺沙鷗。傲殺人間萬戶侯,不識(shí)字煙波釣叟。


      示張寺丞王校勘

      宋代晏殊

      元巳清明假未開,小園幽徑獨(dú)徘徊。

      春寒不定斑斑雨,宿酒難禁滟滟杯。

      無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識(shí)燕歸來。

      游梁賦客多風(fēng)味,莫惜青錢萬選才。



      亚洲精品无码不卡在线播放HE | 亚洲av无码av制服另类专区| 亚洲av永久无码精品秋霞电影秋| 亚洲国产人成在线观看| 亚洲黄色高清视频| 亚洲国产精品免费视频| 久久久久久亚洲av成人无码国产| 亚洲精品美女久久久久99| 亚洲综合无码AV一区二区 | 亚洲国产电影在线观看| 亚洲精品高清国产麻豆专区| 91久久亚洲国产成人精品性色| 777亚洲精品乱码久久久久久 | 亚洲熟妇无码久久精品| 亚洲成人午夜电影| 亚洲三级在线视频| 久久亚洲精品国产亚洲老地址| 国产亚洲精aa在线看| 亚洲精品无码不卡在线播放| MM1313亚洲国产精品| 亚洲精品A在线观看| 亚洲精品一级无码鲁丝片| 中文字幕亚洲激情| 精品亚洲综合在线第一区| 久久久久亚洲精品成人网小说| 亚洲综合在线观看视频| 亚洲无砖砖区免费| 亚洲已满18点击进入在线观看| 亚洲一区AV无码少妇电影| 久久综合亚洲色hezyo| 亚洲AV中文无码乱人伦在线视色| 亚洲男女内射在线播放| 亚洲精品无码专区在线在线播放| 国精无码欧精品亚洲一区| 亚洲AV无码一区二区二三区入口| 久久精品a亚洲国产v高清不卡| 亚洲一级免费视频| 亚洲AV永久无码精品一福利| 亚洲av高清在线观看一区二区| 国产AV无码专区亚洲AV漫画| 亚洲av不卡一区二区三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