蝶戀花·湘水自分漓水下
[明代]:王夫之
湘水經(jīng)東安縣東,有沉香塘,石壁隙插一株,云是沉水香,澄潭清冷,綠蘿倒影。
湘水自分漓水下。曲曲潺湲,千里飛哀瀉。冰玉半灣塵不惹,停凝欲挽東流駕。
百尺危崖誰羽化。一捻殘香,拈插莓苔隙。憶自尋香人去也,寒原夕陽燒悲灺。
湘水經(jīng)東安縣東,有沉香塘,石壁隙插一株,雲(yún)是沉水香,澄潭清冷,綠蘿倒影。
湘水自分漓水下。曲曲潺湲,千裡飛哀瀉。冰玉半灣塵不惹,停凝欲挽東流駕。
百尺危崖誰羽化。一撚殘香,拈插莓苔隙。憶自尋香人去也,寒原夕陽燒悲灺。
“蝶戀花·湘水自分漓水下”譯文及注釋
潺湲(chán yuán):形容河水慢慢流的樣子。
停凝欲挽東流駕:喻香塘將湘江水留駐于此。東流駕:指湘江之水。
羽化:舊時迷信的人說仙人能飛升變化,把成仙叫做羽化。
灺(xiè):蠟燭的余燼。
“蝶戀花·湘水自分漓水下”鑒賞
簡析
此詞選自《王夫之文集》。王夫之的《瀟湘十景詞》集瀟湘勝景,抒贊頌真情,令人大開眼界,乃明清之際詞作中的精品。《十景詞》均以《蝶戀花》譜之,整齊劃一卻不失靈動,情隨景移而獨具匠心。前四景分別繪永州四處頗有代表性的絕勝——寧遠舜嶺云峰、東安香塘淥水、零陵朝陽旭影、祁陽浯溪蒼壁,有山有水,亦虛亦實。描摹則生動形象,給人親臨其境之惑:抒情則真切細膩,傳遞著詩人的別樣情懷。在他的筆下,或險怪、或清冷、或瑰奇、或迷蒙,均以情貫之,恰到好處,故膾炙人口。
這首詞涉及這些問題:香塘為何香氣不絕?淥水何以澄碧冰清?是桂子飄香,順漓水而下,注入湘江,匯聚到此而使然;是眾溪潺湲,不舍晝夜,在此吐故納新而風情萬種?是造物主恩賜捻香引河?答案是什么,無須深究,有一條卻是千真萬確的:千百年來,香塘以其甘甜清純、綠水碧波招引和接納著歷朝歷代到此觀賞的名士淑女、遷客騷人、庶民百姓。面對那曲折有致的溪流,那纖塵不染的方塘,那凝香溢彩的漣漪,那優(yōu)美動人的傳奇,惟有凈化,惟有陶醉,人世間的喜怒哀樂,官場中的升降黜罰,頓時會被香塘的清流沖洗得一干二凈。
詞人忽而沉思默想,似走火入魔:塘邊百尺危崖是何人移置于此?那一柱沉水香的石壁又是何人將它植入莓苔隙縫之中?能找到這位力大無窮、為人間帶來福祉的神仙嗎?這時,只覺得寒氣逼人。忽而想到屈原《涉江》:“乘鄂渚而反顧兮,欸秋冬之緒風。”因而悲喜交集。
與《蝶戀花·舜嶺云峰》相比,此詞格調(diào)頗有些低沉。描述之中略顯傷感,贊嘆之外已蘊悲情,詩人在遣詞造句時有所考慮,如“哀瀉”、“殘香”、“悲余灺”等便是。
明代·王夫之的簡介

王夫之(1619年10月7日-1692年2月18日),字而農(nóng),號姜齋、又號夕堂,湖廣衡州府衡陽縣(今湖南衡陽)人。他與顧炎武、黃宗羲并稱明清之際三大思想家。其著有《周易外傳》、《黃書》、《尚書引義》、《永歷實錄》、《春秋世論》、《噩夢》、《讀通鑒論》、《宋論》等書。王夫之自幼跟隨自己的父兄讀書,青年時期王夫之積極參加反清起義,晚年王夫之隱居于石船山,著書立傳,自署船山病叟、南岳遺民,學者遂稱之為船山先生。
...〔
? 王夫之的詩(63篇)〕
明代:
王夫之
湘水經(jīng)東安縣東,有沉香塘,石壁隙插一株,云是沉水香,澄潭清冷,綠蘿倒影。
湘水自分漓水下。曲曲潺湲,千里飛哀瀉。冰玉半灣塵不惹,停凝欲挽東流駕。
百尺危崖誰羽化。一捻殘香,拈插莓苔隙。憶自尋香人去也,寒原夕陽燒悲灺。
湘水經(jīng)東安縣東,有沉香塘,石壁隙插一株,雲(yún)是沉水香,澄潭清冷,綠蘿倒影。
湘水自分漓水下。曲曲潺湲,千裡飛哀瀉。冰玉半灣塵不惹,停凝欲挽東流駕。
百尺危崖誰羽化。一撚殘香,拈插莓苔隙。憶自尋香人去也,寒原夕陽燒悲灺。
唐代:
李白
海潮南去過潯陽,牛渚由來險馬當。
橫江欲渡風波惡,一水牽愁萬里長。
海潮南去過潯陽,牛渚由來險馬當。
橫江欲渡風波惡,一水牽愁萬裡長。
清代:
納蘭性德
馬首望青山,零落繁華如此。再向斷煙衰草,認蘚碑題字。
休尋折戟話當年,只灑悲秋淚。斜日十三陵下,過新豐獵騎。
馬首望青山,零落繁華如此。再向斷煙衰草,認蘚碑題字。
休尋折戟話當年,隻灑悲秋淚。斜日十三陵下,過新豐獵騎。
清代:
納蘭性德
過盡遙山如畫。短衣匹馬。蕭蕭落木不勝秋,莫回首、斜陽下。
別是柔腸縈掛。待歸才罷。卻愁擁髻向燈前,說不盡、離人話。
過盡遙山如畫。短衣匹馬。蕭蕭落木不勝秋,莫回首、斜陽下。
別是柔腸縈掛。待歸才罷。卻愁擁髻向燈前,說不盡、離人話。
唐代:
韋應物
前舟已眇眇,欲渡誰相待?
秋山起暮鐘,楚雨連滄海。
風波離思滿,宿昔容鬢改。
獨鳥下東南,廣陵何處在?
前舟已眇眇,欲渡誰相待?
秋山起暮鐘,楚雨連滄海。
風波離思滿,宿昔容鬢改。
獨鳥下東南,廣陵何處在?
元代:
揭傒斯
汀洲春草遍,風雨獨歸時。
大舸中下流,青山兩岸移。
鴉啼木郎廟,人祭水神祠。
波浪爭掀舞,艱難久自知。
汀洲春草遍,風雨獨歸時。
大舸中下流,青山兩岸移。
鴉啼木郎廟,人祭水神祠。
波浪爭掀舞,艱難久自知。
宋代:
辛棄疾
日日過西湖,冷浸一天寒玉。山色雖言如畫,想畫時難邈。
前弦后管夾歌鐘,才斷又重續(xù)。相次藕花開也,幾蘭舟飛逐。
日日過西湖,冷浸一天寒玉。山色雖言如畫,想畫時難邈。
前弦後管夾歌鐘,才斷又重續(xù)。相次藕花開也,幾蘭舟飛逐。
明代:
張寧
一曲清商,人別后、故園幾度。
想翠竹、碧梧風采,舊游何處。
三徑西風秋共老,滿庭疏雨春都過。
看蒼苔、白石易黃昏,愁無數(shù)。
嶧山畔,淇泉路。空回首,佳期誤。
嘆舞鸞鳴鳳,歸來遲暮。
冷淡還如西草,凄迷番作江東樹。
且留他、素管候冰絲,重相和。
一曲清商,人別後、故園幾度。
想翠竹、碧梧風采,舊遊何處。
三徑西風秋共老,滿庭疏雨春都過。
看蒼苔、白石易黃昏,愁無數(shù)。
嶧山畔,淇泉路。空回首,佳期誤。
歎舞鸞鳴鳳,歸來遲暮。
冷淡還如西草,凄迷番作江東樹。
且留他、素管候冰絲,重相和。
元代:
劉時中
花木相思樹,禽鳥折枝圖。水底雙雙比目魚,岸上鴛鴦戶,一步步金廂翠鋪。世間好處,休沒尋思,典賣了西湖。
花木相思樹,禽鳥折枝圖。水底雙雙比目魚,岸上鴛鴦戶,一步步金廂翠鋪。世間好處,休沒尋思,典賣了西湖。
宋代:
王安石
天末海門橫北固,煙中沙岸似西興。
已無船舫猶聞笛,遠有樓臺只見燈。
山月入松金破碎,江風吹水雪崩騰。
飄然欲作乘桴計,一到扶桑恨未能。
天末海門橫北固,煙中沙岸似西興。
已無船舫猶聞笛,遠有樓臺隻見燈。
山月入松金破碎,江風吹水雪崩騰。
飄然欲作乘桴計,一到扶桑恨未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