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滿庭芳·失雞”譯文及注釋
譯文
我平生對身外之物很淡薄,雞不見了,家中小童特別焦急。家家都有閑的鍋灶,可以任意地烹調或者煎炒。要是用雞做湯的話,還可以貼補他三個火燒;要是煎炒的話,可以送他一把胡椒,這倒反而省了我當東道主去請。而且還可以免去公雞一早高聲的報曉,這樣好一直睡到日頭老高。
注釋
滿庭芳:曲牌名。
火燒:餅子,燒餅
穿炒:煎炒。
東道:主人,東道主之省。
終朝:此指早晨。
“滿庭芳·失雞”鑒賞
賞析
曲的前三句講述緣由,主人丟了雞還勸小童別焦急;接下來四至八句,想象偷雞賊將雞下鍋烹煮;最后兩句戲言自己貪睡,丟了雞也好。曲中將眼前小事隨手拈來,語言風趣,以小見大,頗見特色。
這支曲一開篇,就是主人教訓童子的口氣。不是訓他沒把雞看好,反是教他不要焦急都失掉了,你焦急也是那么回事,不焦急也是那么回事。焦急,還會添病,所以還是不焦急為好。古代有一個成語——“楚失楚得”。漢劉向《說苑》里講了這樣個故事:楚共公打獵時掉了一張弓,左右想回頭去找,共公說:楚人遺弓,楚人得之,找什么找!可見從古以來,就有“會想”的人。然而此曲中的主人,不但豁達,而且風趣,想象力很強——偷雞賊此刻一定很得意吧,雞則很倒霉——下鍋了吧?!凹壹易杂虚e鍋灶”,著一“閑”字,是想象那人早已是等雞下鍋?!叭我馀肱凇?,著“任意”二字,是想象那人正偷著樂。于是,主人很想為那人助興——倒貼幾個火燒、一點作料。他知道“煮湯”如果再有火燒配合著吃就更好,所以“助他三枚火燒”;“穿炒”還要多加調料,所以“助他一把胡椒”。分得這樣清楚,說得這樣心平氣和,這是生活的情趣,也是作者的風趣。要換一個人,想到自己的雞下了別人的鍋,一定會氣上加氣。卻不,因為他“會想”。凡事有利有弊,有弊有利。雞給別人煮了,第一層好處是免得請客——“倒省了我開東道”,這句話的言外之意,是主人好客,平時就愛做東道,可稱“小孟嘗”;第二層好處,“免終朝報曉,直睡到日頭高。”這話的言外之意,是他貪睡。家里沒有雞打鳴了,可以睡得更加安穩。在古人詞曲中,習慣用貪睡來表示一種豁達的心態,例如“東郭先生都不管,關上門兒穩睡”(宋陳郁《念奴嬌·雪》)、“便北海探吾來,道東籬醉了(意即在睡)也”(元馬致遠《夜行船·秋思》)。大家都知道,睡眠好是一項健康指標,包括心理健康。
順便說,讀曲要有正確的審美態度,否則難免有隔膜的批評——譬如認為此曲提倡馬虎的作風,或認為它助長盜竊的風氣,那就很殺風景了。須知,此曲的前提是東西已經失掉了。如果東西沒有失掉,當然是看緊為好。另一個前提是,不知道是誰偷的。要是知道,為了社會安定,還是舉報為好。再說,即使宣布“助他三枚火燒”“助他一把胡椒”,那賊也未必敢站出來領,終究是打趣而已。
明王驥德說:“客問今日詞人之冠,余曰:‘于北詞得一人,曰高郵王西樓,俊艷工煉,字字精琢,惜不見長篇。’”(《詞律·雜論》)文貴精,不貴多,詞曲更是如此,何必以“不見長篇”為恨!站在散曲的立場上講,這支曲的境界,實不在蘇東坡《定風波》之下。
創作背景
古人居家以雞犬為伴。母雞可以下蛋,公雞可以報曉??芍u不但是食物來源,而且可以當鬧鐘。因此,偷雞是一件很無公德的事。反之,雞被偷了,則是一件很使人沮喪、乃至焦急的事。主人被偷走了只公雞,童子正在焦急,便產生了這支曲。
王磐簡介
明代·王磐的簡介

王磐(約1470年~1530年)稱為南曲之冠。明代散曲作家、畫家,亦通醫學。字鴻漸,江蘇高郵人。少時薄科舉,不應試,一生沒有作過官,盡情放縱于山水詩畫之間,筑樓于城西,終日與文人雅士歌吹吟詠,因自號“西樓”。所作散曲,題材廣泛。正德間,宦官當權,船到高郵,輒吹喇叭,騷擾民間,作《朝天子·詠喇叭》一首以諷。著有《王西樓樂府》、《王西樓先生樂府》、《野菜譜》、《西樓律詩》。
...〔? 王磐的詩(4篇)〕猜你喜歡
望黃鶴樓
東望黃鶴山,雄雄半空出。
四面生白云,中峰倚紅日。
巖巒行穹跨,峰嶂亦冥密。
頗聞列仙人,于此學飛術。
一朝向蓬海,千載空石室。
金灶生煙埃,玉潭秘清謐。
地古遺草木,庭寒老芝術。
蹇予羨攀躋,因欲保閑逸。
觀奇遍諸岳,茲嶺不可匹。
結心寄青松,永悟客情畢。
田家謠
麥上場,蠶出筐,此時只有田家忙。
半月天晴一夜雨,前日麥地皆青秧。
陰晴隨意古難得,婦后夫先各努力。
倏涼驟暖蠶易蛾,大婦絡絲中婦織。
中婦輟閑事鉛華,不比大婦能憂家。
飯熟何曾趁時吃,辛苦僅得蠶事畢。
小婦初嫁當少寬,令伴阿姑頑過日。
明年愿得如今年,剩貯二麥饒絲綿。
小婦莫辭擔上肩,卻放大婦當姑前。
美人賦
司馬相如,美麗閑都,游于梁王,梁王悅之。鄒陽譖之于王曰:“相如美則美矣,然服色容冶,妖麗不忠,將欲媚辭取悅,游王后宮,王不察之乎?”
王問相如曰:“子好色乎?”相如曰:“臣不好色也。”王曰:“子不好色,何若孔墨乎?”相如曰:“古之避色,孔墨之徒,聞齊饋女而遐逝,望朝歌而回車,譬猶防火水中,避溺山隅,此乃未見其可欲,何以明不好色乎?若臣者,少長西土,鰥處獨居,室宇遼廓,莫與為娛。臣之東鄰,有一女子,云發豐艷,蛾眉皓齒,顏盛色茂,景曜光起。恒翹翹而西顧,欲留臣而共止。登垣而望臣,三年于茲矣,臣棄而不許。
“竊慕大王之高義,命駕東來,途出鄭衛,道由桑中。朝發溱洧,暮宿上宮。上宮閑館,寂寞云虛,門閣晝掩,曖若神居。臣排其戶而造其室,芳香芬烈,黼帳高張。有女獨處,婉然在床。奇葩逸麗,淑質艷光。睹臣遷延,微笑而言曰:‘上客何國之公子!所從來無乃遠乎?’遂設旨酒,進鳴琴。臣遂撫琴,為幽蘭白雪之曲。女乃歌曰:‘獨處室兮廓無依,思佳人兮情傷悲!有美人兮來何遲,日既暮兮華色衰,敢托身兮長自思?!疋O掛臣冠,羅袖拂臣衣。時日西夕,玄陰晦冥,流風慘冽,素雪飄零,閑房寂謐,不聞人聲。于是寢具既陳,服玩珍奇,金鉔薰香,黼帳低垂,裀褥重陳,角枕橫施。女乃馳其上服,表其褻衣。皓體呈露,弱骨豐肌。時來親臣,柔滑如脂。臣乃脈定于內,心正于懷,信誓旦旦,秉志不回。翻然高舉,與彼長辭?!?/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