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仙子·舟中
[元代]:孫周卿
孤舟夜泊洞庭邊,燈火青熒對客船。朔風吹老梅花片,推開篷雪滿天。詩豪與風雪爭先。雪片與風鏖戰(zhàn),詩和雪繳纏。一笑瑯然。
孤舟夜泊洞庭邊,燈火青熒對客船。朔風吹老梅花片,推開篷雪滿天。詩豪與風雪爭先。雪片與風鏖戰(zhàn),詩和雪繳纏。一笑瑯然。
“水仙子·舟中”譯文及注釋
譯文
入夜,洞庭湖上昏濛濛一片,客船孤零零地停泊在湖間。只有岸上一盞青燈熒熒作閃,同我乘坐的小船遙遙相伴。艙外一陣陣北風肆逞著淫威,想必在無情地摧殘著梅花的花瓣。我禁不住推開船窗觀看,這才發(fā)現(xiàn)已是大雪漫天。頓時我詩興大作,迫不及待要同風雪爭先。雪片與暴風攪作一團,我的詩句又同飛雪互相糾纏。我朗聲大笑,心情無比暢然。
注釋
鏖戰(zhàn):激戰(zhàn)。
繳纏:糾纏。
瑯然:指笑聲朗朗的樣子。
“水仙子·舟中”鑒賞
賞析
小令前兩句交代了孤舟碇泊的背景:時間是入夜,地點是洞庭湖,遙岸青熒的燈火,襯出了客船的冷寂。“洞庭煙”、“燈火青熒”,形象、色彩都有如繪畫,足見作者駕馭語言及構(gòu)筑意境的純熟能力。孤舟無伴,船外又是昏茫茫一片,可想而知詩人只能蜷縮在船艙中,從而自然地度入“舟中”的題面。“朔風吹老梅花片”是意味深長的一筆。它補出了嚴冬的時令,還以其若實若虛的意象啟人尋繹。在“夜泊洞庭邊”的迷茫夜色中,是不可能望見“梅花片”的,可見全句是詩人的一種主觀感覺。結(jié)合題目的“舟中”二字,則可發(fā)現(xiàn)此處的“朔風”,實是詩人在封閉的船艙中所獲得的聽覺印象。聽覺印象而產(chǎn)生視覺效果,反映了朔風的勁烈。這種強烈的風聲使作者生發(fā)了“吹老梅花片”的聯(lián)想,于是才有“推開篷”細看究竟的相應舉動,這樣看來,“朔風”在這里還有陡至的意味。推篷是因為朔風的驟起,卻得到了“雪滿天”的全新發(fā)現(xiàn),事出意外,驚喜頓生,難怪要“詩豪與風雪爭先”了。這一句中的“豪”字,不止屬于“詩”,也是對“風雪”的形容。一來它表現(xiàn)了風雪的勁猛,二來也說明了湖上風雪翻飛之景象,別具一種雄豪的陽剛之美。這首小令多能從無字之處讀得隱微之意,再次證明了詩人遣字構(gòu)像的佳妙。
以下寫風、雪與詩情攪成一片,難分難辨,活脫脫是一幅江天風雪行吟圖。風雪催詩,“一笑瑯然”,豪情快意頓時將先前的孤寂悲冷一掃而光。全曲步步設(shè)景,層層推進,入情入理而又出新出變,是元散曲羈旅題材中一支開闊雄壯、別開生面的作品。
元代·孫周卿的簡介

孫周卿[元](約公元一三二〇年前后在世)名不詳,古邠(今陜西旬邑縣東北)人。生卒年均不詳,約元仁宗延祐末前后在世。生平不詳。孫楷第《元曲家考略》謂“邠”乃“汴”之誤,則云其河南開封市人。曾客游湘南、巴丘。有女蕙蘭,工詩,嫁詩人傅若金,早卒。
...〔
? 孫周卿的詩(1篇)〕
明代:
王世貞
歌起處,斜日半江紅。柔綠篙添梅子雨,淡黃衫耐藕絲風。家在五湖東。
歌起處,斜日半江紅。柔綠篙添梅子雨,淡黃衫耐藕絲風。家在五湖東。
清代:
納蘭性德
蜀弦秦柱不關(guān)情,盡日掩云屏。己惜輕翎退粉,更嫌弱絮為萍。
東風多事,余寒吹散,烘暖微酲。看盡一簾紅雨,為誰親系花鈴。
蜀弦秦柱不關(guān)情,盡日掩雲(yún)屏。己惜輕翎退粉,更嫌弱絮為萍。
東風多事,餘寒吹散,烘暖微酲。看盡一簾紅雨,為誰親系花鈴。
清代:
張光啟
倚杖池邊立,西風荷柄斜。
眼明秋水外,又放一枝花。
倚杖池邊立,西風荷柄斜。
眼明秋水外,又放一枝花。
宋代:
蘇軾
三年枕上吳中路。遣黃耳、隨君去。若到松江呼小渡。莫驚鷗鷺,四橋盡是,老子經(jīng)行處。
輞川圖上看春暮。常記高人右丞句。作個歸期天已許。春衫猶是,小蠻針線,曾濕西湖雨。
三年枕上吳中路。遣黃耳、隨君去。若到松江呼小渡。莫驚鷗鷺,四橋盡是,老子經(jīng)行處。
輞川圖上看春暮。常記高人右丞句。作個歸期天已許。春衫猶是,小蠻針線,曾濕西湖雨。
清代:
毛奇齡
五月南塘水滿,吹斷,鯉魚風。小娘停棹濯纖指,水底,見花紅。
五月南塘水滿,吹斷,鯉魚風。小娘停棹濯纖指,水底,見花紅。
清代:
納蘭性德
榛荊滿眼山城路,征鴻不為愁人住。何處是長安,濕云吹雨寒。
絲絲心欲碎,應是悲秋淚。淚向客中多,歸時又奈何。
榛荊滿眼山城路,征鴻不為愁人住。何處是長安,濕雲(yún)吹雨寒。
絲絲心欲碎,應是悲秋淚。淚向客中多,歸時又奈何。
宋代:
姜夔
雁怯重云不肯啼,畫船愁過石塘西。打頭風浪惡禁持。
春浦漸生迎棹綠,小梅應長亞門枝,一年燈火要人歸。
雁怯重雲(yún)不肯啼,畫船愁過石塘西。打頭風浪惡禁持。
春浦漸生迎棹綠,小梅應長亞門枝,一年燈火要人歸。
明代:
袁凱
落葉蕭蕭淮水長,故園歸路更微茫。
一聲新雁三更雨,何處行人不斷腸。
落葉蕭蕭淮水長,故園歸路更微茫。
一聲新雁三更雨,何處行人不斷腸。
清代:
納蘭性德
紅影濕幽窗,瘦盡春光。雨余花外卻斜陽。誰見薄衫低髻子,抱膝思量。
莫道不凄涼,早近持觴。暗思何事斷人腸。曾是向他春夢里,瞥遇回廊。
紅影濕幽窗,瘦盡春光。雨餘花外卻斜陽。誰見薄衫低髻子,抱膝思量。
莫道不凄涼,早近持觴。暗思何事斷人腸。曾是向他春夢裡,瞥遇回廊。
唐代:
溫庭筠
千萬恨,恨極在天涯。山月不知心里事,水風空落眼前花,搖曳碧云斜。
千萬恨,恨極在天涯。山月不知心裡事,水風空落眼前花,搖曳碧雲(yún)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