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詩文 > 劉基的詩 > 活水源記

      活水源記

      [元代]:劉基

      靈峰之山,其上曰金雞之峰。其草多竹;其木多楓櫧,多松;其鳥多竹雞。其狀如雞而小,有文采,善鳴。寺居山中,山四面環之。其前山曰陶山,華陽外史弘景之所隱居。其東南山曰日鑄之峰,歐冶子之所鑄劍也。寺之后,薄崖石有閣曰松風閣,奎上人居之。

      有泉焉,其始出石罅,涓涓然冬溫而夏寒。浸為小渠,冬夏不枯,乃溢而西南流,乃伏行沙土中,旁出為四小池,東至山麓,潴 為大池,又東注于若耶之溪,又東北入于湖。其初為渠時,深不逾尺,而澄澈可鑒;俯視,則崖上松竹花木皆在水底。故秘書卿白野公恒來游,終日坐水旁,名之曰活水源。其中有石蟹,大如錢,有小鲼魚,色正黑,居石穴中,有水鼠常來食之。其草多水松、菖蒲。有鳥大如鸜鵒,黑色而赤觜,恒鳴其上,其音如竹雞而滑。有二脊令,恒從竹中下,立石上,浴飲畢,鳴而去。予早春來時方甚寒,諸水族皆隱不出。至是,悉出。又有蟲四、五枚,皆大如小指,狀如半蓮子,終日旋轉行水面,日照其背,色若紫水晶,不知其何蟲也。

      予既愛茲水之清,又愛其出之不窮,而能使群動咸來依,有君子之德焉。上人又曰:“屬歲旱時 ,水所出,能溉田數十畝。”則其澤又能及物,宜乎白野公之深愛之也。


      “活水源記”譯文及注釋

      譯文

      會稽的靈峰山,最高峰叫金雞峰。山上的草木多半是翠綠的竹子;那里的樹多是楓樹、櫧樹,還有許多松樹,那里的鳥多是竹雞。外形像雞但是比雞小,身上有彩色的花紋,喜歡啼鳴。靈峰寺就在靈峰山中,四面被山環抱著。寺院對面的山叫“陶山”,曾經是華陽外史陶弘景隱居的地方。寺院東南的山叫“日鑄峰”,曾是歐冶子鑄造寶劍的地方。寺院的后邊迫近山崖的地方有一個小閣樓,名叫“松風閣”,奎上人就居住在那里。

      這里有清泉,山石的縫隙流出涓涓細流,冬季溫暖而夏日清涼。泉水慢慢匯成一條小水渠,一年四季永不枯涸。渠水漲滿了就向西南流去,遇到有沙土的地方就在沙土底下暗暗流過,從沙土旁流出來就形成了四個小水池。往東流到山腳下,匯聚成一個大水池,再往東流就注入了若耶溪,再向東北注入鏡湖。這條水剛剛匯成小渠的時候,水深不過一尺,清澈可以照見兩岸景物,俯視清流,那山崖上的蒼松翠竹花草樹木無不在水底倒映出來。所以秘書卿白野公常常到這里來游賞,在流水旁邊從早坐到晚,還給流水取個名字叫“活水源”。流水中有石蟹,銅錢大小,還有小鯽魚,純黑色,居住在石穴中,有水耗子經常來吃小鯽魚。水中的草多是水松、菖蒲。有一種鳥就像鸚鶴那么大,羽毛是黑色的,嘴是紅色的,常常在水邊叫個不停,那聲音像竹雞,可比竹雞叫聲還要婉轉流利。有兩只脊令,常常從翠竹上飛下來,立在山石上,洗完澡,飲足水,就叫著飛走了。我初春來的時候正當特別冷的天氣,這些水中的生物都還蟄伏著沒有出來。這個時候,全部都出來活動了。還有四五個小蟲子,全如小指頭那么大,形狀如同半個蓮子,整天在水面上轉著圈浮游,日光照在它們的脊背上,顏色就象是紫色的水晶石,也不知道那是些什么蟲子。

      我既喜愛這條溪水的清澈澄明,又喜歡它源頭永不枯竭,能讓這么多小生物都來依附它,很有點像君子所具有的高尚品德。奎上人又說: “每逢遇到大旱的年景,泉水所經過的地方,能灌溉數十畝良田。”那么,它的恩澤又能普及到眾人了。白野公深深地愛上了這“活水源”是很有道理的呀。

      注釋

      活水源:在今浙江省紹興縣會稽山上。

      靈峰之山:在紹興東南會稽山上。山中有靈峰寺,下文“寺居山中”即是。

      曰:說。

      金雞之峰:金雞峰,在會稽山上。

      櫧(zhū):常綠喬木,葉子長橢圓形,花黃綠色,果實球形。

      竹雞:一種形似鷓鴣而小的鳥,多呈橄欖褐色,生活于竹林中。

      寺:指靈峰寺。

      陶山:一名陶晏嶺,在紹興東南四十馀里,以南北朝時齊陶弘景曾隱居于此,故名陶山。

      華陽外史弘景:即南北朝的陶弘景(456-536),字通明,丹陽秣陵人。為齊諸王侍讀,后隱居于句容句曲山,自號華陽隱居,以佐蕭衍奪齊帝位,建立梁朝,被時人稱為山中宰相。主張儒、釋、道三教合一。外史,古人常用為別號。

      日鑄(zhù)之峰:即日鑄嶺,在陶山以北,相傳為春秋時工匠歐冶子鑄劍之所。

      歐冶子:春秋時期的工匠,曾應越王聘,為鑄湛廬、巨闕、勝邪、魚腸、純釣五劍,后又與干將為楚王鑄龍淵、泰阿、工布三劍。

      薄(bó):迫近,靠近。

      松風閣:今湖北省鄂州市之西的西山靈泉寺附近。

      奎(kuí)上人:當時的一位僧人。上人,對僧人的尊稱。

      石罅(xià):石縫。

      涓涓然:細水慢流的樣子。

      浸:漸漸地。

      伏行:從地下流。

      山麓(lù):山腳。

      潴(zhū):匯聚。

      若耶之溪:即若耶溪,在紹興東南若耶山下,相傳春秋時期美女西施曾浣紗于此,故又名浣紗溪。

      湖:指鑒湖,在紹興南,又名鏡湖。

      秘書卿(qīng):元代秘書監長官,正三品。秘書監,掌歷代圖籍并陰陽禁書。見《元史·百官志六》。

      白野公:即泰不華(1304-1352),字兼善,伯牙吾臺氏,世居白野山,故稱白野公。元英宗至治間進士,歷官集賢修撰、秘書監、禮部侍郎、翰林院侍讀學士、知制誥同修國史。后與方國珍水戰,陣亡。《元史》有傳。

      鲼(fèn)魚:即鯽魚。

      水鼠:生活于水邊的一種鼠。

      水松:藻類植物,可入藥。

      菖(chāng)蒲:多年生草本植物,長于水邊。

      鸜(qú)鵒(yù):鳥名,俗稱八哥。

      滑:流利。

      脊(jǐ)令:鳥名,即鶴鎢。

      諸水族:生活于水中的動物。

      茲(zī):這。

      群動:各類動物。

      咸(xián):皆。

      屬歲旱時:當逢農旱之時。屬,適逢。

      澤:潤澤,濕澤。

      “活水源記”鑒賞

      賞析

      本文是一篇游記散文。作者以細膩的筆觸,描寫了活水源周圍的山川形勢,泉水的源流變化,水里的草木蟲魚,以及游人的欣賞迷戀,傳達出作者對大自然的無限向往與親近之情。

      文章清新流暢,讀之如臨其境。本文一共可分為三段:首段寫山,次段寫水,末段抒發感想。

      作者下筆就先從靈峰山寫起。寫靈峰山的景色從兩方面寫,其一是寫山頂金雞峰上的三大特色:多竹,多楓櫧、松樹,多有文采而善鳴的竹雞。僅這三多,便點染出靈峰山竹樹繁茂、山鳥啼鳴的動人景象。

      其二是寫靈峰寺周圍的形勢和景物:“寺居山中,山四面環之。其前山日陶山,華陽外史弘景之所隱居。“其東南山日日鑄之峰,歐冶子之所鑄劍也。”“寺之后,薄崖石有閣日松風閣,奎上人居之。”從古今曾在此居住或活動過的名人高士,使讀者領受到這靈峰山不僅風景秀麗,而且靈氣所鐘,景象不凡。

      作者寫山是為了寫水。“活水源”是題目正文。寫水則是分為四層來寫。

      第一層,從源頭寫起:“有泉焉,其始出石罅,涓涓然冬溫而夏寒。”泉水從石縫中流出,非常細小,卻能冬天給人溫暖,夏日給人清涼。起筆就使讀者感到這泉水十分親切。

      第二層,從泉水的冬夏不枯和由小到大,寫其涌動活躍的生命力:涓涓細流,逐漸匯合就變成了小渠,水從渠中溢出向西南流去,在沙土中形成潛流,從旁滲出積成四個小池;東流至山腳下又匯聚成一個大池;再向東流注入若耶溪中,向東北又流入鑒湖之中。這水伏行旁出,時隱時現,溢淌流注,奔騰不息,猶如血脈之流貫于人體的全身,它賦予了山川自然以生命。由此,以水的動態變化初步寫了“活”字的真義:“活”就是不停息的運動,“活”就是生命之源。

      第三層,寫渠水的澄澈可愛和“活水源”的得名。這名字自然不只是指水的清澈而說的,還概括了前面已寫到的兩層意思,尤其是冬夏不枯、由小到大、奔流不息這層意思。

      至此,可以說已是生動而又充分地寫出了“活水源”的含義了,但作者意猶未足,又寫了第四層,那些依托這活水,棲息繁衍于水旁或水中的各種生物,鳥類,不知名的小蟲子的活動,作者為讀者展示了一片生意盎然的世界,這世界憑著這水而存在、而充滿生機的。讀者不僅進一步領聰到“活源”這“活”字的精神,而且不能不為被這“活水源”之水廖滋養而生存的生機勃勃的大自然所深深地吸引和感染。

      最后一段抒發感慨,總結全文。作者表示他愛這“活水源”愛它三點:一是愛“茲水之清”,收束上文“澄澈可鑒”的描寫;二是“愛其出之不窮”,收束上文“冬夏不枯”、流注不息的描寫;三是愛它“能使群動咸依”,收束上文有關魚、鳥、蟲、草的描寫。然后通過奎上人的話:“屬歲旱時,水所出,能溉田數十畝。”因“其澤又能及萬物”,進而從自己對水的愛,又寫到白野公對水的愛,落到為“活水源”起名的人物身上而結束全文,不僅使文章結構嚴謹,也更富于思想意趣。這是因為這一段議論跟上文的生動描寫前后呼應,前面的寫景為后文的議論提供了依據,而后文的議論又將前面的寫景提高到一種新的思想境界。

      這篇游記寫得質樸清新,生動傳神,富有生趣,其記敘頗受《山海經》影響。題為《活水源記》,最大的特點就是寫出了這個“活”字。不僅山活,水活,而且劉基筆下的整個世界都充滿了生機勃勃的朝氣,都是活的:山水草木蟲魚是活的,人對客觀世界的反映——思想也是活的。作者從對自然景物的體驗中,提煉和升華出一種高尚的道德情操,展示了他本人的胸懷氣度是那樣的開闊、明朗。

      創作背景

      元順帝至正十五年(公元1355年)夏,尚被羈管于紹興的劉基,曾與友人一同游覽會稽山水,寫下一組游記散文,這篇游記為第二篇。

      劉基簡介

      元代·劉基的簡介

      劉基

      劉基(1311年7月1日-1375年5月16日)字伯溫,謚曰文成,元末明初杰出的軍事謀略家、政治家、文學家和思想家,明朝開國元勛,漢族,浙江文成南田(原屬青田)人,故時人稱他劉青田,明洪武三年(1370)封誠意伯,人們又稱他劉誠意。武宗正德九年追贈太師,謚號文成,后人又稱他劉文成、文成公。他以神機妙算、運籌帷幄著稱于世。劉伯溫是中國古代的一位傳奇人物,至今在中國大陸、港澳臺乃至東南亞、日韓等地仍有廣泛深厚的民間影響力。

      ...〔? 劉基的詩(42篇)

      猜你喜歡

      陸渾山莊

      唐代宋之問

      歸來物外情,負杖閱巖耕。

      源水看花入,幽林采藥行。

      野人相問姓,山鳥自呼名。

      去去獨吾樂,無然愧此生。


      蝶戀花·窈窕燕姬年十五

      清代王國維

      窈窕燕姬年十五,慣曳長裾,不作纖纖步。眾里嫣然通一顧,人間顏色如塵土。

      一樹亭亭花乍吐,除卻天然,欲贈渾無語。當面吳娘夸善舞,可憐總被腰肢誤。


      杜陵絕句

      唐代李白

      南登杜陵上,北望五陵間。

      秋水明落日,流光滅遠山。


      歸鳥·其三

      魏晉陶淵明

      翼翼歸鳥,訓林徘徊。

      豈思天路,欣及舊棲。

      雖無昔侶,眾聲每諧。

      日夕氣清,悠然其懷。


      歸鳥·其四

      魏晉陶淵明

      翼翼歸鳥,戢羽寒條。

      游不曠林,宿則森標。

      晨風清興,好音時交。

      矰繳奚施,已卷安勞!


      海賦

      魏晉木華

      昔在帝媯,臣唐之代,天綱浡潏,為凋為瘵;洪濤瀾汗,萬里無際;長波涾??,迆涎八裔。于是乎禹也,乃鏟臨崖之阜陸,決陂潢而相沷。啟龍門之岝??,墾陵巒而嶄鑿。群山既略,百川潛渫。泱漭澹濘,騰波赴勢。江河既導,萬穴俱流,掎拔五岳,竭涸九州。瀝滴滲淫,薈蔚云霧,涓流泱瀼,莫不來注。

      于廓靈海,長為委輸。其為廣也,其為怪也,宜其為大也。爾其為狀也,則乃浟湙瀲滟,浮天無岸;浺瀜沆瀁,渺?湠漫;波如連山,乍合乍散。噓噏百川,洗滌淮漢;襄陵廣舄,??浩汗。

      若乃大明?轡于金樞之穴,翔陽逸駭于扶桑之津。彯沙礐石,蕩??島濱。于是鼓怒,溢浪揚浮,更相觸搏,飛沫起濤。狀如天輪,膠戾而激轉;又似地軸,挺拔而爭回。岑岺飛騰而反復,五岳鼓舞而相磓。??濆淪而滀漯,郁沏迭而隆頹。盤盓激而成窟,????滐而為魁。?泊柏而迆飏,磊匒匌而相豗。驚浪雷奔,駭水迸集;開合解會,瀼瀼濕濕;葩華踧沑,?濘潗?。

      若乃霾曀潛銷,莫振莫竦;輕塵不飛,纖蘿不動;猶尚呀呷,馀波獨涌;澎濞灪?,碨磊山壟。爾其枝岐潭瀹,渤蕩成汜。乖蠻隔夷,回互萬里。

      若乃偏荒速告,王命急宣,飛駿鼓楫,泛海凌山。于是候勁風,揭百尺,維長綃,掛帆席;望濤遠決,冏然鳥逝,鷸如驚鳧之失侶,倏如六龍之所掣;一越三千,不終朝而濟所屆。

      若其負穢臨深,虛誓愆祈,則有海童邀路,馬銜當蹊。天吳乍見而仿佛,蝄像暫曉而閃尸。群妖遘迕,眇?冶夷。決帆摧橦,戕風起惡。廓如靈變,惚怳幽暮。氣似天霄,叆靅云步。?昱絕電,百色妖露。呵?掩郁,矆睒無度。飛澇相磢,激勢相沏。崩云屑雨,浤浤汩汩。??踔湛??,沸潰渝溢。瀖泋濩渭,蕩云沃日。

      于是舟人漁子,徂南極東,或屑沒于黿鼉之穴,或掛罥于岑?之峰。或掣掣洩洩于裸人之國,或泛泛悠悠于黑齒之邦。或乃萍流而浮轉,或因歸風以自反。徒識觀怪之多駭,乃不悟所歷之近遠。

      爾其為大量也,則南澰朱崖,北灑天墟,東演析木,西薄青徐。經途瀴溟,萬萬有余。吐云霓,含魚龍,隱鯤鱗,潛靈居。豈徒積太顛之寶貝,與隨侯之明珠。將世之所收者常聞,所未名者若無。且希世之所聞,惡審其名?故可仿像其色,叆霼其形。

      爾其水府之內,極深之庭,則有崇島巨鰲,峌??孤亭。擘洪波,指太清。竭磐石,棲百靈。飏凱風而南逝,廣莫至而北征。其垠則有天琛水怪,鮫人之室。瑕石詭暉,鱗甲異質。

      若乃云錦散文于沙汭之際,綾羅被光于螺蚌之節。繁采揚華,萬色隱鮮。陽冰不冶,陰火潛然。熺炭重燔,吹烱九泉。朱??綠煙,?眇蟬蜎。珊瑚琥珀,群產接連。車渠馬瑙,全積如山。魚則橫海之鯨,突扤孤游;戛巖?,偃高濤,茹鱗甲,吞龍舟,噏波則洪漣踧蹜,吹澇則百川倒流。或乃蹭蹬窮波,陸死鹽田,巨鱗插云,鬐鬣刺天,顱骨成岳,流膏為淵。若乃巖坻之隈,沙石之嵚;毛翼產鷇,剖卵成禽;鳧雛離褷,鶴子淋滲。群飛侶浴,戲廣浮深;翔霧連軒,洩洩淫淫;翻動成雷,擾翰為林;更相叫嘯,詭色殊音。

      若乃三光既清,天地融朗。不泛陽侯,乘??絕往;覿安期于蓬萊,見喬山之帝像。群仙縹眇,餐玉清涯。履阜鄉之留舄,被羽翮之襂纚。翔天沼,戲窮溟;甄有形于無欲,永悠悠以長生。且其為器也,包干之奧,括坤之區。惟神是宅,亦只是廬。何奇不有,何怪不儲?芒芒積流,含形內虛。曠哉坎德,卑以自居;弘往納來,以宗以都;品物類生,何有何無。


      浣溪沙·洞庭

      宋代張孝祥

      行盡瀟湘到洞庭。楚天闊處數峰青。旗梢不動晚波平。

      紅蓼一灣紋纈亂,白魚雙尾玉刀明。夜涼船影浸疏星。


      廬山東林雜詩

      魏晉釋慧遠

      崇巖吐清氣,幽岫棲神跡。

      希聲奏群籟,響出山溜滴。

      有客獨冥游,徑然忘所適。

      揮手撫云門,靈關安足辟。

      流心叩玄扃,感至理弗隔。

      孰是騰九霄,不奮沖天翮。

      妙同趣自均,一悟超三益。


      祝英臺近·水縱橫

      宋代辛棄疾

      與客飲瓢泉,客以泉聲喧靜為問。余醉,未及答。或以“蟬噪林逾靜”代對,意甚美矣。翌日為賦此詞以褒之也。

      水縱橫,山遠近,拄杖占千頃。老眼羞明,水底看山影。度教水動山搖,吾生堪笑,似此個、青山無定。

      一瓢飲,人問“翁愛飛泉,來尋個中靜;繞屋聲喧,怎做靜中鏡”?“我眠君且歸休,維摩方丈,待天女、散花時問。”


      江南曲四首·其三

      唐代儲光羲

      日暮長江里,相邀歸渡頭。

      落花如有意,來去逐船流。(船流 一作:輕舟)



      亚洲熟妇av一区二区三区下载| 老色鬼久久亚洲AV综合| 中文字幕亚洲乱码熟女一区二区| 亚洲日韩国产二区无码| 亚洲激情视频图片| 亚洲中字慕日产2021| 亚洲天堂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二区在线视频| 亚洲综合伊人制服丝袜美腿| 亚洲午夜精品一区二区公牛电影院| 亚洲国产精品午夜电影| 亚洲乱码中文论理电影| 亚洲人成电影网站久久| 在线亚洲高清揄拍自拍一品区| 学生妹亚洲一区二区| 亚洲人成人伊人成综合网无码 | 亚洲精品无播放器在线播放| 2020国产精品亚洲综合网| 亚洲香蕉久久一区二区| 亚洲人成77777在线播放网站不卡 亚洲人成77777在线观看网 | 国产亚洲情侣一区二区无码AV| 亚洲高清无码综合性爱视频| 午夜在线亚洲男人午在线| 亚洲天堂中文字幕在线| 亚洲精品夜夜夜妓女网| 亚洲欧洲日产国码久在线观看 | 久久亚洲色WWW成人欧美| 小说区亚洲自拍另类| 亚洲人成人无码网www国产| 亚洲综合在线另类色区奇米| 亚洲国产精品特色大片观看完整版| 亚洲av日韩av无码| 亚洲精品在线播放| 亚洲 日韩经典 中文字幕| 亚洲国产成人AV网站| 国产成人精品日本亚洲专区 | 亚洲入口无毒网址你懂的| 亚洲精品国产高清在线观看| 亚洲成人一区二区| 国产V亚洲V天堂无码| 亚洲综合视频在线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