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詩文 > 李白的詩 > 悲歌行

      悲歌行

      [唐代]:李白

      悲來乎,悲來乎。

      主人有酒且莫斟,聽我一曲悲來吟。

      悲來不吟還不笑,天下無人知我心。

      君有數斗酒,我有三尺琴。

      琴鳴酒樂兩相得,一杯不啻千鈞金。

      悲來乎,悲來乎。

      天雖長,地雖久,金玉滿堂應不守。

      富貴百年能幾何,死生一度人皆有。

      孤猿坐啼墳上月,且須一盡杯中酒。

      悲來乎,悲來乎。

      鳳凰不至河無圖,微子去之箕子奴。

      漢帝不憶李將軍,楚王放卻屈大夫。

      悲來乎,悲來乎。

      秦家李斯早追悔,虛名撥向身之外。

      范子何曾愛五湖,功成名遂身自退。

      劍是一夫用,書能知姓名。

      惠施不肯干萬乘,卜式未必窮一經。

      還須黑頭取方伯,莫謾白首為儒生。


      “悲歌行”譯文及注釋

      譯文

      悲來了,悲來了!主人有酒先不要斟,聽我唱一曲《悲來吟》。悲來了不悲也不笑,天下有誰知我的心?您有數斗酒,我有一張三尺琴。彈琴飲酒的樂處兩相得到,一杯酒下肚不亞于得到千兩金。

      悲來了,悲來了!天年雖然長,地年雖然久,金玉滿堂人也不可能長守。縱然富貴百年又怎樣,一生一死人人都會有。免不了月下孤猿坐墳啼,如此說還應再盡一杯酒。

      悲來了,悲來了!鳳鳥不來,河不出圖,國運將衰,賢臣微子離開朝廷便出走,賢臣箕子佯裝瘋顛為人奴。漢帝不封功臣李廣為侯,楚王放逐了忠臣屈大夫。

      悲來了,悲來了!秦相李斯如果早追悔,就該把虛名拋向身外處。范蠡何曾愛戀游五湖,那是他功成名遂后保身的路。古人說,學劍是為一人用,念書只需認姓名。戰國時的惠施不肯接受魏王所讓的萬乘之國,漢朝的卜式也未必讀完過一本經書。還是要趁年輕時爭取鬧個一方之長的官當當,莫要做一輩子的白頭書生啊。

      注釋

      悲歌行:樂府舊題,屬雜曲歌辭。

      三尺琴:《博雅·釋琴》:“神農氏琴長三尺六寸六分。”

      千鈞金:《詩文·金部》:“鈞,三十斤也。”

      天雖長,地雖久:《老子》上篇第七章:“天長地久,天地所以能長且久者,以其不自生。”

      “金玉”句:《老子》上篇第九章:“金玉滿堂,莫之能守。富貴而驕,自遺其咎。”

      “鳳凰”句:《論語·子罕》:“鳳鳥不至,河不出圖,吾已矣夫。”《易經·系辭上》:“河出圖,洛出書,圣人則之。”

      “微子”句:微子,商紂王庶兄。箕子,商紂王諸父。當時的賢臣。《史記·殷本紀》:“紂愈淫亂不止,微子數諫不聽,乃與太師少保謀,遂去。……箕子乃佯狂為奴。”《論語·微子》:“微子去之,箕子為奴。”

      李將軍:指李廣。李廣抗匈奴四十余年,大小七十余戰,其下屬多封侯,而李廣終生不得爵位。漢文帝嘆曰:“惜乎!子不遇時,如令子當高帝世,萬戶侯豈足道哉!”事見《史記》、《漢書》本傳。

      屈大夫:指屈原。屈原為春秋時楚國人,曾任左徒、三閭大夫。愛國直諫,遭讒被逐,投汨羅江而死。詳見《史記·屈原列傳》。

      “秦家”句:李斯,楚上蔡人。戰國末入秦為客卿,為秦王滅六國獻策。秦始皇任為廷尉。始皇死,與趙高合謀逼死太子扶蘇,立少子胡亥為二世皇帝。后為趙高忌,“腰斬咸陽市,斯出獄與其中子俱執。顧謂其中子曰:‘吾欲與若復牽黃犬,俱出上蔡東門逐狡兔,豈可得乎?”事見《史記·李斯列傳》。

      范子:即范蠡,春秋楚宛人,仕越為大夫,輔佐越王勾踐滅吳。以勾踐為人可與同患,難與處安,乃辭勾踐,曰:“王其勉之,臣從此辭。”乘扁舟出三江,入五湖,人莫知其所適。見《吳越春秋》卷六《勾踐伐吳外傳》。

      “劍是”二句,《史記·項羽本紀》:“項籍少時學書不成,去。學劍又不成。項梁怒之。籍曰:‘書,足以記名姓而已。劍,一人敵,不足學。學萬人敵。’”

      惠施:《呂氏春秋·審應覽·淫辭》:“魏惠王謂惠子曰:‘上世之有國,必賢者也。今寡人實不若先生,愿得傳國。’惠子辭。王又固清曰:‘寡人莫有之國于此者也,而傳之賢者,民之貪爭之心止矣。欲先生以此聽寡人也。’惠子曰:‘若王之言,則施不可而聽矣。王固萬乘之主也,以國與人猶尚可;今施布衣也,可以有萬乘之國而辭之,此其止貪爭之心愈甚也。’……惠子易衣變冠,乘輿而走。”

      卜式:漢河陽人,以牧羊致富,不習文章。武帝與匈奴作戰,卜式屢以私財捐助朝廷,武帝任為中郎,后為御史大夫,終太子太傅。詳見《漢書·卜式傳》。

      方伯:《禮記·王制》:“千里之外設方伯。”《漢書·何武傳》:“武曰:剌史,古之方伯,上所委任,一卅表率也。”后泛指地方長官。謾,徒也,空也。

      “悲歌行”鑒賞

      賞析

      此詩的開頭便是“悲來乎,悲來乎”,直抒胸臆,這也是李白詩歌慣常的抒情藝術手法,如同《將進酒》開篇便是以“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復回”的磅礴氣勢營造了時光奔騰,人生易老的一個深刻的人生感悟,也正如李白所言“明月直入,無心可猜”。在這場酒宴上,李白一開始就高嘆“悲愁來了,悲愁來了”,也體現了李白詩歌中天真、率直的一面。錢鐘書曾說“唐詩多以風情神韻擅長”,而“盛唐詩歌的氣來、情來、神來,在李白的樂府詩歌和絕句中發揮的淋漓盡致”(袁行霈《中國文學史》),繆鉞也說“唐詩之美在情辭”,唐詩以情勝。而李白詩中更是體現著一種放言無憚的天真和率性,很多詩句都是脫口而出,直言袒露,較少思慮避諱偽飾。

      酒宴之上,“悲從中來,不可斷絕”,于是一曲《悲來吟》,唱出了李白心中的那份孤獨與寂寞,“悲來不吟還不笑,天下無人知我心”,或許真的是“古來圣賢皆寂寞”,這位聲振寰宇,名播華夏的歌者,此時此刻,寂寞的心境又有誰人能懂,此時的李白已經是不如了人生的晚年,曾經的理想抱負,曾經的萬丈豪情,或許已經和那曾經的大唐盛世一起埋葬在那再也回不去的時光中,站在盛唐詩歌的頂峰,一身仙風道骨,瀟灑不羈,也就注定了他“高處不勝寒”,龍擦拭土、御手調羹、貴妃研墨、力士脫靴,那曾經的一抹大唐風流也早已消散在落寞的心底。經歷過安史之亂后,盛唐氣象已衰。

      但隨之情感的格調有抑變揚,“琴鳴酒樂兩相得,一杯不啻千鈞金”,宴會氛圍又重新轉入熱烈之中,這和《將進酒》中“岑夫子,丹丘生,將進酒,杯莫停”在情感格調上有異曲同工之處,這種情感的瞬間轉變在李白的詩歌中也頗為常見,“盛唐詩人,惟在興趣,羚羊掛角,無跡可求”(嚴羽《滄浪詩話》),這便是李白性格的純真,感情汪洋恣肆,隨性而發,不為物惑,也正如葛曉音在《詩國高潮與盛唐文化》中所說“唐人不像漢人那樣拘于經學,也不想宋人那樣精于思慮,唐代的時代性情是情感超過思理,在詩歌創作上也是如此”。同時在這里也看得出,“酒”在李白詩歌中的重要意義,他即使李白詩歌中精神寄托的一種意象,也是他揮灑萬丈豪情的工具。李白最突出的一個藝術特征就是豪放灑脫,而酒便是這種性格不可缺少的陪襯品,使他沖破了清規戒律,任意揮灑,從而形成了酣暢恣肆,奔騰雄奇的藝術個性。“李白的詩歌個性主要憑借于他始終常見的日月風云、黃河滄海等雄偉壯闊的藝術境界,但也體現在他的日常生活中,特別是酒和月,成為他最重要的精神伴侶,也塑造了他‘詩仙’與‘狂客’形象”(林庚《唐詩綜論》)。“酒”也是李白厭倦世俗后遁世的一種工具,因為他本生的儒道互補思想,也就決定了他在追求現實世界中建功立業的志向受阻后,轉向游山問道,寄情山水。

      第二段同樣是以“悲來乎,悲來乎”起興,來表達李白對富貴和生死的看法。“天雖長,地雖久”取自于《老子》上篇第七章:“天長地久,天地所以能長且久者,以其不自生”,而“金玉滿堂應不守,富貴百年能幾何”也同樣是取自于《老子》上篇第九章:“金玉滿堂,莫之能守。富貴而驕,自遺其咎。”大意是:金玉滿堂,不能長久。富貴而驕奢,自己招來禍患。在這里李白也明確表明了他的富貴觀,就是儒家所謂的“不義而富且貴,于我如浮云”(《論語·述而》),以及道家所謂的任性自然,并不去刻意的追求,就如同他的“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盡還復來”(《將進酒》),他的浪漫灑脫心境也決定了他對金錢看得很淡,為了“人生得意須盡歡”,而寧愿用“五花馬,千金裘”去“呼兒將出換美酒”,有人認為李白有種及時行樂的消極頹廢思想,而這正是李白純真率直性格的體現。道家崇無為而尚不爭,作為有著“詩仙”之譽的李白當不會為這滾滾紅塵中的俗物所裹足,他追求的是高蹈塵外的瀟灑。

      李白在對待生死問題明顯受到道家思想的影響,生死有命,順其自然,雖然不否認早年李白也有過追求長生不老的想法,但此時的李白,已經是即將走到生命的盡頭了,在看盡了世事變化后,也對生命有了最本質的看法,“死生一度人皆有,孤猿坐啼墳上月”,正所謂“古今將相今何處,荒冢一方淹沒了”(《紅樓夢》中《好了歌》),不必去窮盡這死生的奧秘,不如“且須一盡杯中酒“來的灑脫快活。

      而最后一段則可以看做是李白一生中理想與現實矛盾沖突的生動闡釋。李白身負傲世才華,有身逢開元盛世,所以“盛唐士人積極入世、進取的人生態度,在李白身上被理想化了。李白是個功名心很強的人,有著強烈的‘濟蒼生’、‘安社稷’的儒家用世思想。但他既看不起白首死章句的儒生,不愿走科舉入仕之路,又不愿從軍邊塞;而是寄希望于風云際會,始終幻想著‘平交王侯’、‘一匡天下’而‘立抵卿相’,建立蓋世功業后功成身退,歸隱江湖。”(袁行霈《中國文學史》)李白本身的浪漫主義詩人的氣質,也決定了他對功名偉業的追求,他一直仰慕著古代的魯仲連、范蠡、酈食其等人,能夠憑一己之力建立不是功勛。“而事實上他所面對的現實與他所仰慕的這些帶有傳奇色彩的人物所處的環境已經完全不同。”(周勛初《詩仙李白之謎》)。他的過于理想化的人生設計,在現實人生中當然要遭到失敗。這使他常常陷于悲憤、不平、失望中。但由于他始終向往著這種理想,他有始終保持著自負、自信和豁達、昂揚的精神風貌,所以他會在“欲渡黃河冰塞川,將登太行雪滿山”的窮途之下,發出“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云帆濟滄海”的慷慨之歌,李白說“大道如青天,我獨不得出”(《行路難》其二),既然說“我獨不得出”,又為什么說“大道如青天”,這正是盛唐時代中現實與理想的矛盾,它統一在這個時代中,也統一在李白身上。因而李白在感嘆“抽刀斷水水更流,舉杯消愁愁更愁”的同時,竟又有“俱懷逸興壯思飛,欲上青天攬明月”的高亢歌唱,這也正是李白身上慷慨不平的完整解釋。但正是這種理想與現實的矛盾,使“李白的詩歌波瀾不驚、慷慨不平,發揮了建安時代‘慷慨以任氣,磊落以使才’的浪漫主義傳統,給盛唐詩歌帶來了更高的發展,而這正代表了盛唐時代的精神力量。”(林庚《唐詩綜論》)

      創作背景

      此詩作于李白晚年。李陽冰為在“疾亟”之中的李白《草堂集》作序,時在寶元年十一月初十。安旗《我讀李太白》云:“此序當是曾經李白過目而為之首肯者”。郭沫若曰:“李白在當時或許尚在病中,但離去世也不會太遠了。”據此此詩約作于寶應元年(762)末,作于《笑歌行》之后。 ?

      李白簡介

      唐代·李白的簡介

      李白

      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李白的號青蓮居士,唐朝浪漫主義詩人,被后人譽為“詩仙”。祖籍隴西成紀(待考),李白出生于西域碎葉城,4歲再隨父遷至劍南道綿州。李白存世詩文千余篇,有《李太白集》傳世。762年病逝,享年61歲。其墓在今安徽當涂,四川江油、湖北安陸有紀念館。

      ...〔? 李白的詩(143篇)

      猜你喜歡

      水龍吟·雞鳴風雨瀟瀟

      明代劉基

      雞鳴風雨瀟瀟,側身天地無劉表。啼鵑迸淚,落花飄恨,斷魂飛繞。月暗云霄,星沉煙水,角聲清裊。問登樓王粲,鏡中白發,今宵又添多少。

      極目鄉關何處?渺青山、髻螺低小。幾回好夢,隨風歸去,被渠遮了。寶瑟弦僵,玉笙指冷,冥鴻天杪。但侵階莎草,滿庭綠樹,不知昏曉。


      采桑子·花前失卻游春侶

      五代馮延巳

      花前失卻游春侶,獨自尋芳。滿目悲涼。縱有笙歌亦斷腸。

      林間戲蝶簾間燕,各自雙雙。忍更思量,綠樹青苔半夕陽。


      與楊德祖書

      兩漢曹植

      植曰:數日不見,思子為勞,想同之也。

      仆少好為文章,迄至于今,二十有五年矣,然今世作者,可略而言也。昔仲宣獨步于漢南,孔璋鷹揚于河朔,偉長擅名于青土,公干振藻于海隅,德璉發跡于大魏,足下高視于上京。當此之時,人人自謂握靈蛇之珠,家家自謂抱荊山之玉,吾王于是設天網以該之,頓八紘以掩之,今盡集茲國矣。然此數子猶復不能飛鶱絕跡,一舉千里。以孔璋之才,不閑于辭賦,而多自謂能與司馬長卿同風,譬畫虎不成反為狗也,前書嘲之,反作論盛道仆贊其文。夫鐘期不失聽,于今稱之,吾亦不能妄嘆者,畏后世之嗤余也。

      世人之著述,不能無病,仆常好人譏彈其文,有不善者,應時改定。昔丁敬禮常作小文,使仆潤飾之,仆自以才不過若人,辭不為也。敬禮謂仆,卿何疑難,文之佳惡,吾自得之,后世誰相知定吾文者邪?吾常嘆此達言,以為美談。昔尼父之文辭,與人流通,至于制《春秋》,游夏之徒乃不能措一辭。過此而言不病者,吾未之見也。

      蓋有南威之容,乃可以論于淑媛,有龍淵之利,乃可以議于斷割,劉季緒才不能逮于作者,而好詆訶文章,掎摭利病。昔田巴毀五帝,罪三王,訾五霸于稷下,一旦而服千人,魯連一說,使終身杜口。劉生之辯,未若田氏,今之仲連,求之不難,可無息乎?人各有好尚,蘭蓀蕙之芳,眾人所好,而海畔有逐臭之夫;咸池六莖之發,眾人所同樂,而墨翟有非之論,豈可同哉!

      今往仆少小所著辭賦一通相與,夫街談巷說,必有可采,擊轅之歌有應風雅,匹夫之思,未易輕棄也。辭賦小道,固未足以揄揚大義,彰示來世也。昔揚子云先朝執戟之臣耳,猶稱壯夫不為也。吾雖德薄,位為藩侯,猶庶幾戮力上國,流惠下民,建永世之業,流金石之功,豈徒以翰墨為勛績,辭賦為君子哉!若吾志未果,吾道不行,則將采庶官之實錄,辯時俗之得失,定仁義之衷,而一家之言,雖未能藏之于名山,將以傳之同好,非要之皓首,豈今日之論乎?其言之不慚,恃惠子之知我也。

      明早相迎,書不盡懷,植白。


      登樓賦

      兩漢王粲

      登茲樓以四望兮,聊暇日以銷憂。覽斯宇之所處兮,實顯敞而寡仇。挾清漳之通浦兮, 倚曲沮之長洲。背墳衍之廣陸兮,臨皋隰之沃流。北彌陶牧,西接昭邱。華實蔽野,黍稷盈 疇。雖信美而非吾土兮,曾何足以少留!

      遭紛濁而遷逝兮,漫逾紀以迄今。情眷眷而懷歸兮,孰憂思之可任?憑軒檻以遙望兮, 向北風而開襟。平原遠而極目兮,蔽荊山之高岑。路逶迤而修迥兮,川既漾而濟深。悲舊鄉 之壅隔兮,涕橫墜而弗禁。昔尼父之在陳兮,有歸歟之嘆音。鐘儀幽而楚奏兮,莊舄顯而越 吟。人情同于懷土兮,豈窮達而異心!

      惟日月之逾邁兮,俟河清其未極。冀王道之一平兮,假高衢而騁力。懼匏瓜之徒懸兮, 畏井渫之莫食。步棲遲以徙倚兮,白日忽其將匿。風蕭瑟而并興兮,天慘慘而無色。獸狂顧 以求群兮,鳥相鳴而舉翼,原野闃其無人兮,征夫行而未息。心凄愴以感發兮,意忉怛而慘惻。循階除而下降兮,氣交憤于胸臆。夜參半而不寐兮,悵盤桓以反側。


      贈王桂陽

      南北朝吳均

      松生數寸時,遂為草所沒。

      未見籠云心,誰知負霜骨。

      弱干可摧殘,纖莖易陵忽。

      何當數千尺,為君覆明月。


      綺懷十六首·其十五

      清代黃景仁

      幾回花下坐吹簫,銀漢紅墻入望遙。

      似此星辰非昨夜,為誰風露立中宵。

      纏綿思盡抽殘繭,宛轉心傷剝后蕉。

      三五年時三五月,可憐杯酒不曾消。


      減字木蘭花·春夜聞隔墻歌吹聲

      清代項鴻祚

      闌珊心緒,醉倚綠琴相伴住。一枕新愁,殘夜花香月滿樓。

      繁笙脆管,吹得錦屏春夢遠。只有垂楊,不放秋千影過墻。


      至端州驛見杜五審言沈三佺期閻五朝隱王二無競題壁慨然成詠

      唐代宋之問

      逐臣北地承嚴譴,謂到南中每相見。

      豈意南中歧路多,千山萬水分鄉縣。

      云搖雨散各翻飛,海闊天長音信稀。

      處處山川同瘴癘,自憐能得幾人歸。


      落日悵望

      唐代馬戴

      孤云與歸鳥,千里片時間。

      念我何留滯,辭家久未還。

      微陽下喬木,遠燒入秋山。

      臨水不敢照,恐驚平昔顏!


      好事近·簾外五更風

      清代納蘭性德

      簾外五更風,消受曉寒時節。剛剩秋衾一半,擁透簾殘月。

      爭教清淚不成冰?好處便輕別。擬把傷離情緒,待曉寒重說。



      亚洲videos| 亚洲Av高清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 欧洲 视频 伦小说| 亚洲综合无码一区二区| 亚洲AV日韩AV永久无码久久| 亚洲中文字幕无码日韩| 中文字幕亚洲乱码熟女一区二区| 中文国产成人精品久久亚洲精品AⅤ无码精品 | 久久久久久A亚洲欧洲AV冫| 亚洲精品高清在线| 亚洲一区二区视频在线观看| 亚洲精品线路一在线观看| 亚洲国产精品无码久久九九| 亚洲国产成人精品91久久久| 亚洲国产精品人人做人人爽| 精品国产日韩亚洲一区| 久久久久亚洲AV无码专区网站| 国产偷国产偷亚洲高清日韩| 色久悠悠婷婷综合在线亚洲| 亚洲国产美女精品久久久久∴| 日本亚洲成高清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gv猛男gv无码男同短文| 亚洲尹人九九大色香蕉网站| 亚洲精品亚洲人成在线观看麻豆| 亚洲国产成人久久精品app| 亚洲影视自拍揄拍愉拍| 亚洲熟妇无码av另类vr影视| 亚洲爆乳AAA无码专区| 豆国产96在线|亚洲| 亚洲女人被黑人巨大进入| 国产亚洲精品无码专区| 国产亚洲人成网站观看| 亚洲国产美国国产综合一区二区 | 亚洲午夜无码久久久久软件| 亚洲av无码一区二区三区天堂| 亚洲av无码专区在线电影天堂| 亚洲成a人无码av波多野按摩| 国产亚洲情侣一区二区无码AV| 亚洲s色大片在线观看| 亚洲理论在线观看| 亚洲最大的成人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