隱凈山中大雨
[宋代]:張孝祥
青嶂度云氣,幽壑舞回風。山神助我奇觀,喚起碧霄龍。電掣金蛇千丈,霆震靈鼉萬疊,洶洶欲崩空。誰瀉銀河水,傾入寶蓮宮。
坐中客,凌積翠,看奔洪。人間應失匕箸,高處獨從容。洗盡從來塵垢,潤及無邊焦槁,造物不言功。天宇忽開霽,日在五云東。
青嶂度雲氣,幽壑舞回風。山神助我奇觀,喚起碧霄龍。電掣金蛇千丈,霆震靈鼉萬疊,洶洶欲崩空。誰瀉銀河水,傾入寶蓮宮。
坐中客,淩積翠,看奔洪。人間應失匕箸,高處獨從容。洗盡從來塵垢,潤及無邊焦槁,造物不言功。天宇忽開霽,日在五雲東。
“隱凈山中大雨”譯文及注釋
譯文
青色險峻的山巒上云煙彌漫,幽深的山澗中狂風肆虐。山神幫助我領略大自然的奇觀,呼喚碧霄泉的長龍來行風施雨。電閃拉拽如千丈長蛇,雷聲震動(像鼉龍似的)萬堆云團,聲勢浩大,就像天空將要崩塌了。是誰要將那把銀河之水傾倒在寶蓮宮中。
我這位座中之客,登上蒼翠的層巒之上,觀覽奔涌的洪流。(此時此刻,看到了這奔涌的洪流的人)應該嚇得羹匙和筷子都握不住了,只有我站在山巒高處,從從容容。雨水洗盡了長久以來淤積的塵世污垢,滋潤廣闊無垠的枯萎的草木,生長萬物不居功自傲。忽然間,雨停了天開了,太陽從東邊的云中露出了笑臉。
注釋
碧霄:隱凈山有碧霄泉。
鼉:tuó,鼉龍,揚子鱷。
匕箸:羹匙chí和筷子。
“隱凈山中大雨”鑒賞
賞析
開篇兩句描寫山中大雨來臨之前云氣洶涌、狂風舞動的自然景象,生動形象。詩人描繪電閃雷鳴、雨勢磅礴的雄偉奇觀時運用了想象、比喻、夸張的手法。詩人登上高處從容觀雨,但看到奔流,作者寫人間的驚慌,是為了突出雨勢之猛,并與自己登高從容觀雨的狀態形成對比。
下片作者登上蒼翠的層巒之上觀覽奔涌的洪流,從從容容鎮定自若。“洗盡從來塵垢,潤及無邊焦槁,造物不言功”,描寫雨水洗盡了長久以來淤積的塵世污垢,滋潤廣闊無垠的枯萎的草木,生長萬物不居功自傲。詩人借眼前大雨洗塵垢、潤焦槁的景象,展現了蕩滌污穢、惠施天下的遠大抱負,從而寄托了自己不居功自傲的高潔情懷。本詞以雨后放晴、太陽破云而出的情景作結,使全詞收束于開闊明朗的意境。
宋代·張孝祥的簡介

張孝祥(1132年-1169年),字安國,號于湖居士,漢族,簡州(今屬四川)人,生于明州鄞縣。宋朝詞人。著有《于湖集》40卷、《于湖詞》1卷。其才思敏捷,詞豪放爽朗,風格與蘇軾相近,孝祥“嘗慕東坡,每作為詩文,必問門人曰:‘比東坡如何?’”
...〔
? 張孝祥的詩(10篇)〕
唐代:
李白
嚴陵不從萬乘游,歸臥空山釣碧流。
自是客星辭帝座,元非太白醉揚州。
嚴陵不從萬乘遊,歸臥空山釣碧流。
自是客星辭帝座,元非太白醉揚州。
宋代:
陸游
自古高樓傷客情,更堪萬里望吳京。
故人不見暮云合,客子欲歸春水生。
瘴癘連年須藥石,退藏無地著柴荊。
諸公勉書平戎策,投老深思看太平。
自古高樓傷客情,更堪萬裡望吳京。
故人不見暮雲合,客子欲歸春水生。
瘴癘連年須藥石,退藏無地著柴荊。
諸公勉書平戎策,投老深思看太平。
五代:
閻選
秋雨,秋雨,無晝無夜,滴滴霏霏。
暗燈涼簟怨分離,妖姬,不勝悲。
西風稍急喧窗竹,停又續,膩臉懸雙玉。
幾回邀約雁來時,違期,雁歸,人不歸。
秋雨,秋雨,無晝無夜,滴滴霏霏。
暗燈涼簟怨分離,妖姬,不勝悲。
西風稍急喧窗竹,停又續,膩臉懸雙玉。
幾回邀約雁來時,違期,雁歸,人不歸。
唐代:
劉商
蒼蘚千年粉繪傳,堅貞一片色猶全。
那知忽遇非常用,不把分銖補上天。
蒼蘚千年粉繪傳,堅貞一片色猶全。
那知忽遇非常用,不把分銖補上天。
唐代:
李白
羽檄如流星,虎符合專城;
喧呼救邊急,群鳥皆夜鳴。
白日曜紫微,三公運權衡;
天地皆得一,澹然四海清。
借問此何為?答言楚征兵;
渡瀘及五月,將赴云南征。
怯卒非戰士,炎方難遠行。
長號別嚴親,日月慘光晶。
泣盡繼以血,心摧兩無聲。
困獸當猛虎,窮魚餌奔鯨;
千去不一還,投軀豈全身?
如何舞干戚,一使有苗乎!
羽檄如流星,虎符合專城;
喧呼救邊急,群鳥皆夜鳴。
白日曜紫微,三公運權衡;
天地皆得一,澹然四海清。
借問此何為?答言楚征兵;
渡瀘及五月,將赴雲南征。
怯卒非戰士,炎方難遠行。
長號別嚴親,日月慘光晶。
泣盡繼以血,心摧兩無聲。
困獸當猛虎,窮魚餌奔鯨;
千去不一還,投軀豈全身?
如何舞幹戚,一使有苗乎!
近現代:
魯迅
煙水尋常事,荒村一釣徒。
深宵沉醉起,無處覓菰蒲。
煙水尋常事,荒村一釣徒。
深宵沉醉起,無處覓菰蒲。
五代:
譚用之
三皇上人春夢醒,東侯老大麒麟生。洞連龍穴全山冷,
窗透鰲波盡室清。計拙恥居巖麓老,氣狂慚與斗牛平。
誰人為向青編上,直傍巢由寫一名。
三皇上人春夢醒,東侯老大麒麟生。洞連龍穴全山冷,
窗透鰲波盡室清。計拙恥居巖麓老,氣狂慚與鬥牛平。
誰人為向青編上,直傍巢由寫一名。
唐代:
孟浩然
男兒一片氣,何必五車書。
好勇方過我,多才便起予。
運籌將入幕,養拙就閑居。
正待功名遂,從君繼兩疏。
男兒一片氣,何必五車書。
好勇方過我,多才便起予。
運籌將入幕,養拙就閑居。
正待功名遂,從君繼兩疏。
唐代:
李世民
慨然撫長劍,濟世豈邀名。
星旂紛電舉,日羽肅天行。
遍野屯萬騎,臨原駐五營。
登山麾武節,背水縱神兵。
在昔戎戈動,今來宇宙平。
慨然撫長劍,濟世豈邀名。
星旂紛電舉,日羽肅天行。
遍野屯萬騎,臨原駐五營。
登山麾武節,背水縱神兵。
在昔戎戈動,今來宇宙平。
清代:
吳慶坻
食肉何曾盡虎頭,卅年書劍海天秋。
文章幸未逢黃祖,襆被今猶窘馬周。
自是汝才難用世,豈真吾相不當侯。
須知少日拏云志,曾許人間第一流。
食肉何曾盡虎頭,卅年書劍海天秋。
文章幸未逢黃祖,襆被今猶窘馬周。
自是汝才難用世,豈真吾相不當侯。
須知少日拏雲志,曾許人間第一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