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高臺
[南北朝]:蕭愨
崇臺高百尺,迥出望仙宮。畫栱浮朝氣,飛梁照晚虹。
小衫飄霧縠,艷粉拂輕紅。笙吹汶陽筱,琴奏嶧山桐。
舞逐飛龍引,花隨少女風。臨春今若此,極宴豈無窮。
崇臺高百尺,迥出望仙宮。畫栱浮朝氣,飛梁照晚虹。
小衫飄霧縠,豔粉拂輕紅。笙吹汶陽筱,琴奏嶧山桐。
舞逐飛龍引,花隨少女風。臨春今若此,極宴豈無窮。
南北朝·蕭愨的簡介

蕭愨,(約公元561年前后在世)字仁祖,蘭陵人。生卒年不詳,約北齊武成帝太寧元年前后在世。工于詩詠。天保中,公元554年(左右)入齊。武平中,公元572年(左右)為太子洗馬。陳后主時,為齊州錄事參軍,待詔文林館。卒于隋。愨曾于秋夜賦詩,其兩句云:“芙蓉露下落,楊柳月中疏”。頗為知音所賞。有集九卷,(《隋書志》及《兩唐書志》)行于世。
...〔
? 蕭愨的詩(18篇)〕
唐代:
李白
魯客抱白鶴,別余往泰山。
初行若片云,杳在青崖間。
高高至天門,日觀近可攀。
云山望不及,此去何時還。
魯客抱白鶴,別餘往泰山。
初行若片雲,杳在青崖間。
高高至天門,日觀近可攀。
雲山望不及,此去何時還。
五代:
李珣
柳垂絲,花滿樹,鶯啼楚岸春天暮。棹輕舟,出深浦,緩唱漁郎歸去。
罷垂綸,還酌醑,孤村遙指云遮處。下長汀,臨深渡,驚起一行沙鷺。
柳垂絲,花滿樹,鶯啼楚岸春天暮。棹輕舟,出深浦,緩唱漁郎歸去。
罷垂綸,還酌醑,孤村遙指雲遮處。下長汀,臨深渡,驚起一行沙鷺。
唐代:
白居易
弄石臨溪坐,尋花繞寺行。
時時聞鳥語,處處是泉聲。
弄石臨溪坐,尋花繞寺行。
時時聞鳥語,處處是泉聲。
清代:
毛奇齡
五月南塘水滿,吹斷,鯉魚風。小娘停棹濯纖指,水底,見花紅。
五月南塘水滿,吹斷,鯉魚風。小娘停棹濯纖指,水底,見花紅。
宋代:
完顏璹
襄陽古道灞陵橋,詩興與秋高。千古風流人物,一時多少雄豪。
霜清玉塞,云飛隴首,風落江皋。夢到鳳凰臺上,山圍故國周遭。
襄陽古道灞陵橋,詩興與秋高。千古風流人物,一時多少雄豪。
霜清玉塞,雲飛隴首,風落江臯。夢到鳳凰臺上,山圍故國周遭。
清代:
薛時雨
一幅云藍一葉舟,隔江山色鏡中收。夕陽芳草滿汀洲??屠嵇L花繁似錦,春來情思膩于油。蘭橈扶夢駐東流。
一幅雲藍一葉舟,隔江山色鏡中收。夕陽芳草滿汀洲??脱e鶯花繁似錦,春來情思膩于油。蘭橈扶夢駐東流。
五代:
李珣
云帶雨,浪迎風,釣翁回棹碧灣中。春酒香熟鱸魚美,誰同醉?纜卻扁舟篷底睡。
雲帶雨,浪迎風,釣翁回棹碧灣中。春酒香熟鱸魚美,誰同醉?纜卻扁舟篷底睡。
清代:
王鵬運
登臨縱目,對川原繡錯,如襟接袖。指點十三陵樹影,天壽低迷如阜。一霎滄桑,四山風雨,王氣消沈久。濤生金粟,老松疑作龍吼。
惟有沙草微茫,白狼終古,滾滾邊墻走。野老也知人世換,尚說山靈呵守。平楚蒼涼,亂云合沓,欲酹無多酒。出山回望,夕陽猶戀高岫。
登臨縱目,對川原繡錯,如襟接袖。指點十三陵樹影,天壽低迷如阜。一霎滄桑,四山風雨,王氣消沈久。濤生金粟,老松疑作龍吼。
惟有沙草微茫,白狼終古,滾滾邊牆走。野老也知人世換,尚說山靈呵守。平楚蒼涼,亂雲合沓,欲酹無多酒。出山回望,夕陽猶戀高岫。
南北朝:
謝靈運
宵濟漁浦潭,旦及富春郭。
定山緬云霧,赤亭無淹薄。
溯流觸驚急,臨圻阻參錯。
亮乏伯昏分,險過呂梁壑。
洊至宜便習,兼山貴止托。
平生協幽期,淪躓困微弱。
久露干祿請,始果遠游諾。
宿心漸申寫,萬事俱零落。
懷抱既昭曠,外物徒龍蠖。
宵濟漁浦潭,旦及富春郭。
定山緬雲霧,赤亭無淹薄。
溯流觸驚急,臨圻阻參錯。
亮乏伯昏分,險過呂梁壑。
洊至宜便習,兼山貴止托。
平生協幽期,淪躓困微弱。
久露幹祿請,始果遠遊諾。
宿心漸申寫,萬事俱零落。
懷抱既昭曠,外物徒龍蠖。
宋代:
蘇軾
柏臺霜氣夜凄凄,風動瑯珰月向低。
夢繞云山心似鹿,魂飛湯火命如雞。
眼中犀角真吾子,身后牛衣愧老妻。
百歲神游定何處,桐鄉知葬浙江西。
柏臺霜氣夜凄凄,風動瑯珰月向低。
夢繞雲山心似鹿,魂飛湯火命如雞。
眼中犀角真吾子,身後牛衣愧老妻。
百歲神遊定何處,桐鄉知葬浙江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