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岑征君歸鳴皋山”譯文及注釋
譯文
岑公是相門之子,有著謝安一樣的雅望。
世代都有騰飛的巨龍,中臺級別的就有三人。
至人發達自有先兆,舉手高揖九州伯,卻不愿意為臣。
無可奈何在天地直間,成為隱淪客。
大道貴在深得全真,飛龍有時也潛輝幽臥。
不妨趁此時探討宇宙人生奧秘,觀化神游在無垠的宇宙之中。
光武帝擁有天下以后,嚴子陵作為他的老朋友,不愿意為臣。
雖然登上光武帝在洛陽的宮殿,也不愿意放棄巢由樣的隱士身份。
我也曾經謝辭過明主,如今自稱傲慢而窮困之臣。
登高而思萬古,真想與仙人廣成子為鄰。
魯仲連為朋友能蹈海而死,難道他會接受賞賜,我還山以后就不屑再去官場問津了。
西風來了,我會像晉朝的宰相王導一樣搖扇遮鼻,不愿意沾上官場的半點氣息。
注釋
征君:隱居不應朝廷征聘的人。
相門子:征君蓋與詩人岑參同族,故云。岑參《感舊賦序》:“國家六葉,吾門三相矣。”
安石:東晉謝安,字安石。
奕世:累世。
夔龍:傳說舜時的兩位賢臣。
中臺:星名,三臺(上臺、中臺、下臺)之一。古謂三公上應三臺。
拆:通“坼”,分開,裂開。
機兆:事機的先兆。
揖:揖而不拜。
九州伯:九州之長官。句指隱而不仕。
潛輝:藏輝。
鄰:全詩校:“一作鱗。”
元:同“玄”。窅默:幽深難測。
無垠:無形狀之貌。
光武:用嚴光事。
偃蹇:傲世之意。
廣成:即廣成子。
蹈海:用魯仲連事。
西來:全詩校”一作終期“。
元規塵:晉庾亮字元規。此以“元規塵”喻權臣之盛氣凌人。
“送岑征君歸鳴皋山”鑒賞
賞析
李白被趕出長安,心情無限激憤和失望。但又看不見別的出路,因而也更加苦悶。在這首送岑征君歸隱的詩里,這激憤、失望,苦悶的心情一齊迸發出來,化為對唐玄宗統治集團的控訴和同黑暗政治現實決裂的誓言。
第一部分(1~4句)是寫岑征君是相門之子,有著謝安一樣的雅望。詩人以豐富的想象,大膽的夸張,生動的比喻,以騰飛的巨龍比喻岑征君卓越的才能,充分體現了他創作方法上的浪漫主義的藝術特色。
第二部分(5~12句)是寫送別岑征君當時的情景和想象岑征君歸隱鳴皋山的原因。詩中寫岑征君有卓越的才能,但竟不容于世,反襯了現實的黑暗。征君歸隱鳴皋山雖是無可奈何之舉,但隱居生活非常的幽深凄清、恬淡純凈,同權貴專權,爾虞我詐的黑暗現實對立的。無論是送別的情景,還是想象中的隱居生活又都表現了詩人極為苦悶的心情。
第三部分(13~20句),詩中描述的君主是封建時代謙恭下士的帝王的典范;而賢士又都是性格傲岸、蔑視權貴的典型。李白在詩中徵引這些古人的典故,用意無非是兩個,一是提出一種理想化的君臣關系,借以批評唐玄宗的“輕士”;二是表明自己平交帝王的態度,決不以犧牲人格來換取功名。李白的這種追求人格價值的理想,產生在盛唐政治開明的社會歷史土壤中,受到自由浪漫的時代精神的培養和滋育,代表了中國封建時代知識分子富有人格價值、值得布衣寒士驕傲的人生追求。
到了第四部分(21~24句),詩人則把滿腔激憤,失望和苦悶的心情,寫成了痛快淋漓的揭露與斥責。在唐玄宗統治集團統治下,黑白顛倒,是非不分,奸佞得志,賢才受辱的黑暗政治。詩人表示,再也不能在這個黑暗的現實里呆下去了。這里,他又是用否定一切現實生活,以消極歸隱的形式來表達他的反抗的,當然反映了他思想中的消極因素。
創作背景
天寶三年(744年),李白被排擠出京,唐玄宗賜金放還。此后,李白在江淮一帶盤桓,思想極度煩悶,又重新踏上了云游祖國山河的漫漫旅途。 ?
李白簡介
唐代·李白的簡介

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李白的號青蓮居士,唐朝浪漫主義詩人,被后人譽為“詩仙”。祖籍隴西成紀(待考),李白出生于西域碎葉城,4歲再隨父遷至劍南道綿州。李白存世詩文千余篇,有《李太白集》傳世。762年病逝,享年61歲。其墓在今安徽當涂,四川江油、湖北安陸有紀念館。
...〔? 李白的詩(143篇)〕猜你喜歡
孫莘老求墨妙亭詩
蘭亭繭紙入昭陵,世間遺跡猶龍騰。
顏公變法出新意,細筋入骨如秋鷹。
徐家父子亦秀絕,字外出力中藏棱。
嶧山傳刻典刑在,千載筆法留陽冰。
杜陵評書貴瘦硬,此論未公吾不憑。
短長肥瘦各有態,玉環飛燕誰敢憎。
吳興太守真好古,購買斷缺揮縑繒。
龜趺入座螭隱壁,空齋晝靜聞登登。
奇蹤散出走吳越,勝事傳說夸友朋。
書來訖詩要自寫,為把栗尾書溪藤。
后來視今猶視昔,過眼百年如風燈。
他年劉郎憶賀監,還道同時須服膺。
寄吳德仁兼簡陳季常
東坡先生無一錢,十年家火燒凡鉛。
黃金可成河可塞,只有霜鬢無由玄。
龍丘居士亦可憐,談空說有夜不眠。
忽聞河東獅子吼,拄杖落手心茫然。
誰似濮陽公子賢,飲酒食肉自得仙。
平生寓物不留物,在家學得忘家禪。
門前罷亞十頃田,清溪繞屋花連天。
溪堂醉臥呼不醒,落花如雪春風顛。
我游蘭溪訪清泉,已辦布襪青行纏。
稽山不是無賀老,我自興盡回酒船。
恨君不識顏平原,恨我不識元魯山。
銅駝陌上會相見,握手一笑三千年。
醉留東野
昔年因讀李白杜甫詩,長恨二人不相從。
吾與東野生并世,如何復躡二子蹤。
東野不得官,白首夸龍鐘。
韓子稍奸黠,自慚青蒿倚長松。
低頭拜東野,原得終始如駏蛩。
東野不回頭,有如寸筳撞巨鐘。
吾愿身為云,東野變為龍。
四方上下逐東野,雖有離別無由逢?
減字木蘭花·維熊佳夢
秘閣古《笑林》云:“晉元帝生子,宴百官、賜束帛,殷羨謝曰:‘臣等無功受賞。’帝曰:‘此事豈容卿有功乎!’同舍每以為笑。”余過吳興,而李公擇適生子,三日會客,求歌辭,乃為作此戲之,舉座皆絕倒。
維熊佳夢,釋氏老君親抱送。壯氣橫秋,未滿三朝已食牛。
犀錢玉果,利市平分沾四座。多謝無功,此事如何著得儂。
水谷夜行寄子美圣俞
寒雞號荒林,山壁月倒掛。
披衣起視夜,攬轡念行邁。
我來夏云初,素節今已屆。
高河瀉長空,勢落九州外。
微風動涼襟,曉氣清余睡。
緬懷京師友,文酒邈高會。
其間蘇與梅,二子可畏愛。
篇章富縱橫,聲價相磨蓋。
子美氣尤雄,萬竅號一噫。
有時肆顛狂,醉墨灑滂沛。
譬如千里馬,已發不可殺。
盈前盡珠璣,一一難柬汰。
梅翁事清切,石齒漱寒瀨。
作詩三十年,視我猶后輩。
文詞愈清新,心意雖老大。
譬如妖韶女,老自有余態。
近詩尤古硬,咀嚼苦難嘬。
初如食橄欖,真味久愈在。
蘇豪以氣轢,舉世徒驚駭。
梅窮獨我知,古貨今難賣。
二子雙鳳凰,百鳥之嘉瑞。
云煙一翱翔,羽翮一摧鎩。
安得相從游,終日鳴噦噦。
問胡苦思之,對酒把新蟹。